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复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41470231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复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复习题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 传递信息 、交流思想感情的 言语活动 。2. 春秋战国时期 是我国口才艺术发展的黄金期,人们思想十分活跃,出现了 晏子 使楚、 烛之武 退秦师、 邹忌 讽齐王纳谏等后人传颂的口才故事。3.我国演讲理论的奠基之作是 演讲学大纲 ,作者是 杨炳乾 。4.演讲活动的构成要素是 演讲者 、 观众 、特定的时空环境以及 信息传递手段 。5.交谈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交替发言 ,互相承接,双向反馈,交流看法,达到 沟通信息 或愉悦心情为目的的 口语表达 活动。6.汉语七大方言区是官话方言、吴方言、 湘方言 、 赣方言 、 奥

2、方言 、 和 闽方言 。7.吴方言区的代表方言是 上海话 ,赣方言区的代表方言是 南昌话 。8.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 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 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 语法规范 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9.演讲稿的结构分为 开头 _、 主体 _、_ 结尾 _三部分。10.朗诵能将语言文字创设的 意境美 展示出来,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是合乎情理的联想和想象。11.朗诵能最大限度的将作者的 意图 和文章的 主题 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而这也正是朗诵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12.朗诵的对象主要是 文学性 的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寓言以及话剧和影剧中的大段台词 13.2

3、0世纪初,我国著名教育家 黄炎培 先生将辩论赛介绍到国内,我国大学里开始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辩论赛。14.要想面试考官展示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求职者必须突出自己的优势时,不要用单调乏味的概括描述,而要用生动形象的 实例 来展示自己的特长的,素质和能力15.面试官提出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求职者往往措手不及陷入尴尬,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扬长避短 法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和调整思路。16、面试中的随意性提问通常包括生活类 、 交际类 、 职业类和刁钻类四大类。17.口试时应试者必须首先听清或看清题意,把握 关键词 ,了解出题目者主要考我们哪方面的素质能力。18.面试中虚实都要运用得当。实要实的 主治鲜明突出 ,

4、虚要虚的 合理得体 ,否则便会弄巧成拙。19.社交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 信息交流 活动。20.社交语言,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 语言艺术 或才能二、选择题1.口才是人在说话中体现的( )A.个人才能 B.集体意识 C.合作能力 D.沟通技巧2.与一般口语表达相比,演讲的主要特点是( )A.需要有表达者 B.需要有听话者 C.需要用有声语言 D.需要针对特定问题3.口才是( AB )A.交际能力的体现 B.人在说话中体现的个人才能 C.个人综合才能D.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质 E.与生俱来的能力 4.对口才的正确认识是( ABCDE )A.口才是现代人的成

5、功要素 B.口才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重要能力C.口才可以反映人的学识修养 D.口才可以反映人的能力水平E.口才可以影响人的事业成功5.演讲活动的要素有( ABC )A.演讲者 B.听众 C.特定的时空环境 D.善于倾听的能力 E.较好的自然条件6.现代语言学家把现代汉语方言分为( )A.五大方言区 B.六大方言区 C.七大方言区 D.八大方言区7.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调”的调值是( )A.214 B.51 C.35 D.55 8.下列有关演讲与口才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演讲是口才的集中体现 B.口才是演讲的基础C.演讲训练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口才 D.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口才就一定

6、能取得演讲的成功9.下列选项,哪一项不属于态势语言?( )A.眼神 B.手势 C.表情 D.口语10.在演讲即将结束时,演讲者总结概括演讲的主要观点,进一步强调、突出演讲的重点,帮助听众回顾演讲内容,进而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观点,给听众留下一个清晰、完整、深刻的印象。这种结尾方式是( )A.抒情式结尾 B.感召式结尾 C.总结式结尾 D.引申式结尾11.演讲稿一般是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在开头部分,演讲者一般是( )A.分析问题 B.提出问题 C.解决问题 D.讨论问题12.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毕安认为:“信息的总效果=7%的书面语+38%的音调+55%的( )”A.手势 B.姿态 C.

7、面部表情 D.口语13.下列有关演讲内涵的理解,正确的是( ABCDE )A.演讲活动在特定的现实情境中进行 B.演讲者是演讲活动的唯一主体C.演讲活动在特定主体之间展开 D.演讲的最终目的是强迫听众接受演讲者的观点E.演讲的主要信息传达手段包括有声语言、态势语言、演讲者主体形象等14.态势语言包括( ABCDE )A.眼神 B.手势 C.表情 D.动作 E.体态15.下列有关演讲与口才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ABCDE )A.演讲是口才的集中体现 B.口才是演讲的基础C.演讲训练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口才 D.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口才就一定能取得演讲的成功E.演讲与口才是可以相互促进的16.演讲者

8、的主体形象是影响演讲成效的重要因素,主体形象包括演讲者的( ABCDE )A.衣着打扮 B.气质修养 C.人格魅力 D.仪态仪表 E.长相面貌17.态势语言主要包括( ABCDE )。A.面部表情 B.体态 C.手势 D.仪表 E.风度18.( )是最适合朗诵的体裁。A.诗歌 B.散文 C.小说 D.故事19.即兴演讲的成功取决于演讲者平时知识、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特别是( )的能力。A.理解沟通 B.驾驭语言 C.表演 D.学习20.( )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A.双关 B.岔断 C.曲解 D.夸张21.在对话中故意地歪曲对

9、方话语的本义,或故意装聋听不清而回答就是( )A.双关 B.岔断 C.曲解 D.借题发挥22.( )这种幽默语言的表达形式,就是人的言行模式与思维模式的逆反性,是通过反逻辑的方式造成幽默的语言方法。A.双关 B.岔断 C.曲解 D.夸张23.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语词来表达本意,从而使语言具有幽默情趣,这种表达手法叫( )A.寓庄于谐 B.反语 C.曲解 D.夸张三、简答题1.什么是批评的“三明治法”?就是像三明治一样“面包、火腿、再面包”的包裹法,具体做法是:先表扬、再委婉批评、再表扬,将批评夹在表扬中间,这样的批评方式,突出了表扬的效果,弱化了批评的目的,使人更容易接受。2.能不能说,“道歉”等

10、于“对不起”?“对不起”是一种最简单常用的道歉方式,用这三个道歉,只可以针对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你购物时不小心把别人的东西撞到了地上,或者在社交场合临时忘记了对方的名字等等。如果是比较严肃郑重的道歉,是对复杂问题的化解,需要让对方理解你的诚意,这三个字很难到目的,可能要经过多次、反复沟通才能奏效。3. 简述普通话的标准。普通话的标准有三个: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词汇,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4. 什么是“怯场”?简单说,怯场指的是当众说话时害怕和不自然的状态。怯场现象十分普遍,具体表现为担心恐惧、肌肉紧绷、心跳加快等等5.演讲中使用辅助工具时应注意什

11、么?演讲中使用辅助工具的注意事项一是契合主题,即使用的道具要与演讲内容恰到好处的配套。二是适时出示,即辅助工具应先藏好,使用时再拿出来。使用完后,尽快收起来,不要分散听众的注意力。6. 演讲时激发听众参与热情的方式有哪些?演讲中激发听众参与热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启发互动,二是引导关注,三是请观众参与。7.论辩语言的特征有哪些?(1)论辩语言的征服性(2)论辩语言的逻辑性(3)论辩语言的目的性(4)论辩语言的健康性8. 课堂教学导入语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目标意识。设计的这段话要达到什么目标,采取的是什么讲话策略。(2)吸引意识。怎样讲才能吸引学生?运用什么样的语调、语气、表情、手

12、势,才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3)效率意识。讲得要简明、精要、恰到好处。克服开讲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不能讲得冗长、啰嗦、不得要领。四、论述题答案1. 举例谈谈你所在学校师生的口才水平状况。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分析,有理有据。2. 为什么提问时要多用开放式问题、少用封闭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只需要一两个词就可以回答,能提供的信息也很简单,如果一味用封闭式问题提问,会导致谈话枯燥,甚至出现令人尴尬的沉默。有人说过,如果不停地回答封闭式问题,就会觉得自己在接受警察讯问。所以要想让谈话继续下去,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和趣味,就要提些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就像问答题一样,不是一两个词就可以回答的,需要解

13、释和说明,同时向对方表示你对他们说的话很感兴趣,还想了解更多的内容。(例略)3. 谈谈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第二,有利于经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市场。第三,有利于提高信息技

14、术水平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是最主要的信息载体,语言文字规范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第四,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语言文字是思维表达的工具、文化知识的载体和交际能力的依托,因而是素质构成与发展的基础,是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推广普通话是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语言文明是人的素质最直接的体现。努力提高人们的语言道德意识,进行语言行为的道德规范,加强语言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4. 为什么说“紧张也是积极因素”?对于当众讲话来说,适度紧张会让我们重视听众,不敢懈怠。只要你在乎听众,想给听众留下好印象,就会重视自己的讲话,不会放任随意。我们前面提到的很多演讲家终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