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劳动保障信息报道

上传人:他**** 文档编号:141463734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劳动保障信息报道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乡镇劳动保障信息报道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乡镇劳动保障信息报道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乡镇劳动保障信息报道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乡镇劳动保障信息报道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劳动保障信息报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劳动保障信息报道(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劳动保障信息报道乡镇劳动保障信息报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报告xx年,我乡劳动保障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践行以人为本和人性化服务理念,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全乡劳动保障工作呈现出统筹协调、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现将我所xx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1.用足政策,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更加明显。始终坚持就业优先的战略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乡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4157人次,其中,一产转移农村

2、劳动力1221人次,二产转移农村劳动力1192人次,三产转移农村劳动力1744人次,转移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3422人次,有组织转移1731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411.06万元,其中一产转移农村劳动力创收708.18万元,二产转移农村劳动力创收691.36万元,三产转移农村劳动力创收1011.52万元。2.狠抓创建,创建创业型县活动深入开展。把创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健全了创建创业型县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工作考核五大目标体系,完善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截止xx年10月,全乡征集创业项目资源库创业项目83户个体工商户;实现大中专毕业生创业7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笔,金

3、额40万元;其中大中专毕业生4笔金额35万元,复转军人小额担保贷款1笔,金额5万元。3.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多角度分析和把握节后用工形势,多层次搭建求职招聘平台,多方位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多地区加强劳务对接合作,多渠道建好企业人才库的五多举措,成功应对了年初出现的企业招工难问题。同时,结合乡远程办加快完善规范灵活的信息网络建设,将xx县信息网络延伸到了全乡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有40%的村完成了信息网络服务网点建设,进一步方便了企业和劳动者就近就便开展求职招聘活动。首次举办窝依莫克乡春季用工招聘会1次,收集企业岗位信息200余家,1200条,推荐就业150人次,介绍成功100人次。4.

4、完善制度,狠抓扩面,覆盖城乡社保体系更加完善以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为目标,按照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参保扩面的原则,扎实推进全民社保工程。截至12月5号,全乡新农保全面完成参保率、覆盖率和续保率三项核心指标。全乡共有6202余农村居民纳入了新农保,60岁以上发放人数1139人,发放率达100%,xx缴费年度新农保缴费人数4862人,续保率达到100%。5.围绕转型,狠抓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更加有力坚持以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suibi8)开展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为我乡经济转型升级输送了大量实用型技能人才;截止xx年10月,完成农牧

5、民参加各类培训5070人次,其中职业技能培训1575人次,双语培训1680人次,实用技术培训1815人次。6.注重效能,狠抓队伍,劳动保障队伍能力更加提升以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效能型、法治型团队为目标,把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放在重要位置,认真做好人大行政执法迎评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劳动保障队伍整体能力素质得到提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劳动保障队伍不稳定、工作人员待遇偏低有待进一步解决,业务能力、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后我所将进一步加强对劳动保障系统干部职工的政策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为民办事服务的能力。深入开展劳动保障系统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6、真正落实人性化服务理念,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窝依莫克乡劳动保障所第二篇乡镇劳动保障信息报道xx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文章标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标准要求,xx年由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了_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同时成立了5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做好基层劳动保障、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开拓就业渠道,使1102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97

7、名“4050”人员走上了岗位,开创了就业进社区、社会保障进社区、城市低保进社区的局面,全镇就业再就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喜人态势。一、劳动保障基本情况。_镇地处城郊,总人口40770人,其中城市人口18871人,辖13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按照业务部门的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镇政府从着力抓好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入手,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劳务输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岗位开发、社会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一)、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要求,镇上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站,县上在人员编制紧缺的情况下,配备专兼职人

8、员18人,正式干部7人,公益性岗位人员11人,其中,镇劳动保障服务所8人,社区劳动保障站10人,并将劳动保障所需的经费并入社区经费,列入县财政统一拨付,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劳动保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保证。(二)、结合基层劳动保障的实际,首先从抓硬件入手,争取劳动部门资金,购置了办公设施,做到了“五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部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脑。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有独立的办公场地96平方米,配备9套办公桌椅;五个社区劳动保障站,同各社区居委会合署办公,做到了标识台帐、规章制度、流程五统一。(三)、夯实基础。所站成立后,组织人力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

9、状况、下岗失业人员、辖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六册一表”下岗失业人员花名册、离退休人员花名册、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辖区内用工单位花名册、享受城市低保人员花名册、求职意愿登记表,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截止目前累计登记失业人员1633人、“4050”人员143人、零就业家庭32户54人,再就业优惠证发放660人,企业退休人员766人,为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四)建立制度。劳动保障服务所站成立后,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站所职能职责,制定完善了劳动保障服务所职责、社区劳保站职责、劳保人员岗位职责、再就业优惠证办理程序、劳务输出程序、职业

10、介绍程序、企业退休人员管理职责、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9项制度,并使之上墙公示,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保障有序开展。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1、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社区劳动保障人员经常对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进行走访,不断更新充实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了“六清”即思想动态清、家庭情况清、劳动技能清、择业观念清、身体状况清、经济收入清。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2、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开展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等时机,对失业人员进行择业观教育,树立勇于走出家门,国

11、营私营都是单位,各行各业都是的观念。二是利用各种例会、信息栏、板报、张帖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就业再就业和劳动保障各项政策。三是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下岗不落志再就业典型,通过组织先进典型演讲会的形式,现身说法。使劳动保障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3、就业援助有序开展。一是收集发布信息送岗位,为了使再就业援助活动落到实处,针对掌握的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多方搜集用工信息,编发劳务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二是以人为本送服务,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对572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详细掌握了他们的求职意愿,特别是对“4050”人员、零就业

12、家庭等开展了一对一服务,制定服务计划书97份,就业援助有序开展。4、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一是针对“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58个,安置58名困难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并为他们落实社保补贴41064元;二是为有创业意愿的67名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小额担保贷款134万元,使他们的创业得到了援助资金的扶持,迈出创业的第一步;通过多方援助,形成了就业再就业的良好氛围。乡镇劳动保障信息报道5、抓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以东南沿海劳务基地为依托,积极动员失业人员外出务工,使393名失业人员参加劳务输出实现了再就业,为灵活就业和参加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的43名下岗

13、失业人员申办社保补贴59404元。6、适应形势,提高劳动者素质。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针对失业人员普遍存在的年龄偏大、技能单一、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把开发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做为重点,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一是以镇劳动力培训基地为依托为259名技能单一的失业人员提供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7、低保有进有出,应保尽保。低保坚持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保障困难居民基本生的原则,对低保对象调查摸底,分类归档,动态管理。制定了低保“七三”(三原则、三不凭、三公开、三级审核、三榜公布定案、三严格、三对口)制度,严格了纪律,加大了公开公示力度,增强了低保调查、初审过程中的透明

14、度,做到动态管理中的应保尽保,目前,有1296户2869人享受到基本生活保障等遇,解决了城市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8、退管人性化。一是对移交的726名企业退休人员情况,逐户进行核实,填制了基本信息登记表,建立了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工资数据库,同时随着退休人员居住情况的变动而及时调整基本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二是确定了管理服务的项目及内容,印制了管理服务卡800张,下发企业退休人员人手一卡。三是成立了自管和互助服务组织,提高了退管的组织化程度,五个社区成立了互助服务小组34个,为退休人员参加各类活动提供了方便;四是规范档案管理,开展查询服务,把退休人员的档案以姓氏笔划为序编制

15、了查寻目录,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汇报一、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市总人口为357.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4.96万人,占总人口的82.4%,农村劳动力有178.0万人,富余劳动力约为7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9.3%。全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4.3万人次,其中就地转移10.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0亿元,使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增收1017元,比上年的868元增加14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的36%;劳务收入占全市gdp的6.7%。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人员年龄结构来看,劳务输出以青壮年为主。调查显示,全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16-30岁的占57.6,30-50岁的占39.2,50岁以上的仅占3.2。第二,从转移就业的行业来看,以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占54.1,第三产业的占37.4。其中,从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分别占外出务工人数的36.3、17.5和29.9。第三,从务工人员区域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江浙、京津、胶东一带为主。全市有19.4的务工人员分布在省内,在沿海地区务工人员达53。华龙区、濮阳县、范县等地已有数千外出务工人员跨出国门,打洋工,挣美元,成为我市涉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