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外伤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463018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外伤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常见外伤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常见外伤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常见外伤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常见外伤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外伤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外伤PPT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常见外伤简述 医核 张敏,.,2,外伤综述 外伤自古以来危害着人们的健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外伤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日益增多。它在致死性疾病中的地位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外伤的分类: 1.按部位可以分为:颅脑部伤,颌面部伤,胸背部伤,腹腰部伤,骨盆伤,脊髓脊柱伤,四肢伤等。 2.按伤后皮肤的完整性分为: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 3.按致伤因素分为:冲击伤,刃器伤,挤压伤,爆震伤,烧伤,冷伤,复合伤等。 4. 按轻重分为: 轻伤:主要是局部软组织损伤,可坚持作业,无生命危险。 中等伤:广泛软组织损伤,肢体骨折,创伤性截肢,一般脏器损伤等。丧失作业及生活能力,需手术治疗,但无生命危险

2、。 重伤:危及生命或治愈后有严重残疾。 外伤的预后主要由受伤程度和治疗效果决定。,.,3,休克 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溉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它是一个从临床阶段的灌注不足向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发展的连续过程。其本质是氧供给不足和需求增加。 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又可以分为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多见于大血管破裂,脏器破裂引起大量出血。通常失血量超过身体血液总量的20%即会出现休克。此外严重的体液流失亦可以引起休克。治疗原则:补充血容量,处理原发病制止出血。

3、创伤性休克:各种损伤或大手术后同时失血和血浆丢失引起。治疗原则:扩容,镇痛,原发病处理,抗感染。手术或较复杂的处理应待血压稳定或初步回升后进行。,.,4,脑疝 解剖基础:颅腔被小脑幕分为幕上腔和幕下腔,幕上腔又被大脑镰分为左右两个分腔。两侧幕上腔借大脑镰下的镰下孔相通。同时通过小脑幕切迹连通中脑,小脑,脑干。此外还有神经、血管走行的切迹、孔隙。 定义:当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压力大于临近分腔,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压力区转移,导致脑组织、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入硬脑膜间隙或孔道,从而出项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处理原则:降低颅内压。 1.侧脑室体外引流 2.脑脊液引

4、流 3.减压术,.,5,颌面部损伤 常见的颌面部损伤有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眼外伤,颧弓骨折,鼻骨骨折,牙齿损伤,下颌骨骨折,外耳损伤等。颌面部损伤治疗不同于其他部位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追求美容效果。 皮擦伤常遗留色素沉着。皮肤裂伤均需清创缝合,小针细线。 鼻部所在的三角区是面部重要的神经血管走行区域,又称危险三角。此处的外伤可能引发疼痛性休克及神经障碍。鼻骨骨折如果没有明显畸形和呼吸功能障碍可保守治疗。否则应应予以纠正。 下颌骨是咀嚼功能的重要参与器官,所以对于不稳定的下颌骨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6,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工矿事故,自然灾害,坠落等。常与身体其他部位损伤复合存在

5、。按受伤部位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三者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存在。其中对预后起决定作用的是脑损伤的程度和处理结果。 一 头皮损伤: 1.头皮血肿:多有钝器所致,可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鞘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血肿可自行吸收,为避免感染一般不做穿刺抽吸。可加压包扎,控制出血,促进吸收。 2.头皮裂伤:由锐器或钝器致伤,头皮血管丰富,出血量较多。清创缝合。 3.头皮撕脱伤:多由发辫受到机械牵拉力使头皮自帽状腱鞘膜层或连同颅骨骨膜被撕脱致伤。可以导致失血性或疼痛性休克。治疗要点:压迫止血,防治休克,清创,抗感染,植皮。条件允许时可做小血管吻合头皮原位缝合。 二 颅骨损伤 颅骨骨折按形态分为线

6、性骨折与凹陷骨折。按部位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按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1.线性骨折:单纯线性骨折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应警惕脑损伤和硬膜下血肿的发生。 2.凹陷性骨折:好发于额骨和顶骨。手术适应征:脑疝可能;神经功能障碍;深度超过1厘米;开放性骨折。,.,7,三 脑损伤 (一)常见脑外伤种类: 1.脑震荡:特异征:逆行性健忘,头晕、呕吐,CT无异常。 2.脑挫裂伤:脑组织、软脑膜、血管损伤。易继发脑水肿和血肿。 3.原发性脑干损伤:易致中枢性瘫痪,呼吸功能障碍。 4.颅内血肿:可以引起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可导致脑疝。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可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

7、 以上五种损伤均为闭合性脑损伤。 5.开放性脑损伤:脑组织外露。 (二) 脑外伤的处理:根据受伤程度的不同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并应注意对症处理和并发症的处理。 手术适应症:1.开放性脑损伤。 2.闭合性脑损伤:颅内血肿或脑水肿导致颅内压超过270mm水柱或出现脑疝。局灶性颅内血肿导致局灶性脑损害。,.,8,胸部损伤 由肋骨、胸椎、胸骨组成的骨性轮廓支撑保护胸腔脏器,参与呼吸功能。创伤性骨性胸廓损伤的程度和范围由暴力的大小和性质决定。钝性暴力作用下胸骨或肋骨骨折可破坏骨性胸廓的完整性,并使心肺广泛挫伤。继发的组织水肿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一 肋骨骨折:1-3肋粗而短,有肩胛骨和锁骨保护不易骨

8、折。8-12肋弹性大也不易骨折。4-7肋扁平而薄,且相对固定,易骨折。肋骨骨折的处理:镇痛,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固定,防治并发症。开放性骨折清创,钢丝固定。 二 气胸:肺组织、气管、支气管、食管破裂或胸壁损伤穿破胸膜,使胸膜腔与外界相通,外界空气进入胸腔。保守治疗;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 三 血胸:胸腔内组织器官出血进入胸膜腔。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 四 心脏损伤:钝性或穿透性心脏损伤。钝性心脏损伤多由胸部撞击、挤压等暴力所致。损伤程度与暴力撞击的速度、质量、作用时间、心脏收缩时相、受力面积等有关。心脏等容收缩期遭受暴力后果最为严重。穿透性损伤多由刃器、火器等造成。此外心脏介入治疗 时导管也

9、可致伤。 现实中还可见创伤性窒息、肺爆震伤等由一过性暴力导致的损伤,多采取保守治疗。,.,9,腹部损伤 腹部损伤在平时较多见。由于致伤原因和伤情的不同,损伤后果也有很大差异。从无明显症状到出现休克,甚至处于濒死状态都有可能发生。 一般单纯腹壁损伤的症状和体征较轻。可表现为受伤部位疼痛,局限性腹壁肿胀、压痛。较严重者出现腹腔内出血和腹膜炎。 暴力强大时可导致腹腔内脏器的损伤: 一 脾破裂:脾质地脆,是腹腔内最易受损的器官。脾破裂按病理解剖可分为中央型破裂、被膜下破裂和真性破裂。前两者被膜完整,出血量有限,可自行吸收愈合。但遭受弱小外力即可能转为真性破裂。脾破裂的治疗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

10、二”的原则。根据病情采取止血、缝补、捆扎、脾切除等多种治疗方法。 二 肝破裂: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均与脾破裂类似。但可出现胆汁进入腹腔导致疼痛、腹膜刺激征更明显。 三 胰腺损伤:常系上腹部强力挤压暴力直接作用脊柱所致。由于胰腺位置深而隐蔽,极易漏诊。死亡率高达20%。对于高度怀疑或诊断明确应立即手术治疗。,.,10,四 小肠破裂:小肠占据中下腹部的大部分,故受伤机会较多。小肠破裂后早期即可出现腹膜炎,但出现气腹的几率并不大。一旦确诊即应手术治疗。以简单修补为主,损伤严重者可行部分小肠切除术。,.,11,泌尿系统损伤 泌尿系统损伤以男性尿道损伤多见,肾和膀胱次之。输尿管损伤最少见。泌尿系统损伤大多

11、是胸腰腹、骨盆损伤的合并伤。泌尿系统损伤的常见症状是尿血和尿外渗。 一 肾损伤:肾藏于肾窝,有周围组织,器官的保护不易受伤。但肾脏质脆膜薄,周围有骨质结构,所以也会受伤。 肾损伤常是严重多发伤的一部分,多见于成年男子。肾损伤的处理由损伤程度决定。轻微肾挫伤短期休息即可恢复。多数肾挫裂伤可保守治疗。仅少数出现持续血尿症状的需要手术治疗。 二 输尿管损伤:位于腹膜后间隙,有周围组织保护,有相当活动度,故外界暴力受伤很少见,多为医源性损伤。须尽早修复,以利于排尿,保护肾脏。 三 膀胱损伤:除贯通伤和骨盆骨折外很少为外界暴力损伤。处理方式:1.完全尿道改流(手术,导尿管)2.尿外渗充分引流3.闭合膀胱

12、壁缺损。,.,12,四 尿道损伤:开放性损伤多因锐气伤所致,常伴有阴囊、阴茎、会 阴部损伤。闭合性损伤多由挫伤,撕裂伤,腹腔内器械直接损伤所致。尿道损伤的治疗根据伤情不同可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处理。,.,13,骨折概论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临床可分为病理性骨折和创伤性骨折。 一 创伤性骨折的分类: 1.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2.根据骨折程度和形态分为: 不完全骨折:裂缝骨折和青枝骨折。 完全骨折: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骨质碎裂成三块以上),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骨骺分离。 二 特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

13、感。 三 并发症:骨折常由较严重的创伤所致。在一些复合损伤中有时骨折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骨折伴有或所致的重要的组织器官的损伤。常引起严重的全身反应,甚至危及生命。骨折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并发症也严重影响骨折的治疗效果。,.,14,1.骨折的早期并发症:失血性休克;脂肪栓塞综合症(可导致肺栓塞或脑栓塞);重要脏器损伤(肝、脾、肺、膀胱等);重要周围组织损伤(血管、神经、脊髓);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等。 2.骨折的晚期并发症: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损伤性骨化(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痉挛等。 四 骨折的治疗:复位,固定,康复治疗。 1.复位:将移位的骨折段回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方法:手法复位,切开复位。 2.固定: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对位的情况下达到牢固愈合。是骨折愈合的关键。 方法:外固定:小夹板外固定,石膏外固定,外展架外固定,持续牵引,外固定器固定。 内固定:切开复位后采用金属内固定物如接骨板、螺丝钉、髓内钉、带锁髓内钉等予以固定。 3.康复治疗:防治并发症,及早恢复功能。,.,15,.,16,谢谢您的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