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教育评价表的制定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1456843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_教育评价表的制定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四章_教育评价表的制定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四章_教育评价表的制定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四章_教育评价表的制定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四章_教育评价表的制定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_教育评价表的制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_教育评价表的制定(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制定教育评价表的一般方法与步骤,第一节 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意义与原则 第二节 教育评价表的构成和编制,第一节 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意义与原则,一、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意义 量表是对客体进行评价的尺度,是测量与评价活动据以进行的标准物,离开了一定的量表和尺度,测量以致评价活动就无法进行。 教育评价表是指根据教育教学的特性而编制的,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等构成,它是进行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工具。,1、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 教育评价实质上是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和判断过程。 教育评价表通过对评价目标的分解,形成具体可测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为评价者提供了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的统一依据。 因此,依据教育评

2、价表进行的评价活动,可以减少评价的主观随意性,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制定科学教育评价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2、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全面性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效果是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如果只强调某一种因素,就会导致系统失去平衡 。 教育评价表通过对评价对象的分析,将反映评价对象本质特征的一些主要因素分解出来,将评价对象本质特征具体化,有利于提高教育评价的全面性,制定科学教育评价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3、有利于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在制定教育评价表的过程中,人们把价值的取向和认识统一在教育评价表中,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教育评价活动涉及教育的各个领域。教育评价表就其基本的应用范围而言,大致有学校办学水

3、平评价表、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表、思想品德评价表、 教师评价表等。,制定科学教育评价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为保证制定的教育评价表科学、合理、可行,必须遵循如下一些必要的基本原则。,二、制定教育评价表的原则:,1、科学性与导向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和导向性原则是指所建立的指标和标准必须能反映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的客观规律,找出影响和制约教育教学的关键性因素。 评价指标要与教育教学的总目标相一致。评价标准要与国家或上级有关部门公布的标准保持一致。 评价表的设计应努力反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评价思想的发展趋势及其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引导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学思想,促进教育改革的发

4、展与深化,提高教学质量。,2、完备性与独立性原则 所谓完备性与独立性原则是指一方面评价表中的指标要全面反映教育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不遗漏任何一项重要的指标。 完备并非求全,而是筛选出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性的重要指标。独立性,即各项指标在逻辑上应是并列关系,并非重叠、包含。各项指标要有明确、独特的含义,做到内涵准确、外延清楚、措辞清晰、语义明白易懂而无歧义。 完备性与独立性要兼而有之,要做到在完备性基础上的独立,在独立性前提下的完备。,3、发展性与整体性原则 编制教育评价表,一方面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价指标,区别对待不同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要以整体的眼光看待评价指标,把指标看成是有机联系

5、的整体。 4、操作性与可测性原则 操作性与可测性原则是指评价的指标必须是具体化的目标,它是指既可以通过实际的观察、测量、评定的方式进行度量,又便于在评价过程中进行操作。,5、可行性与可比性原则 可行性与可比性原则要求设计的指标和标准不仅内容和形式较为简化、通俗易懂、便于操作,而且用这些指标和标准进行评价所得到的结果具有可比的性质。 落实可行性的原则,一方面要求评价表有足够的信息可以利用,另一方面应有简便易行的科学的量化方法可供使用,过于复杂的量化方法则会失去可行性。 落实可比性的原则,要求评价表设计必须反映评价对象的共同属性,因为只有在质的一致的前提下,才能实际地比较两个评价对象在同一指标上的

6、差异。,6、超前性与持续性原则 教育评价具有非常强的导向作用,因此设计评价表要有一些超前性的、持续性的指标。要有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要符合时代精神。,第二节 教育评价表的构成与编制,一、教育评价表的构成要素 教育评价表在结构上是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三部分所组成的。,1、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就是根据评价的目标,由评价指标的设计者分解出来的,能够反映评价对象某方面本质特征的具体化、行为化的主要因素,它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 指标与目标是密切相关的。 尽管评价指标与评价目标的关系十分密切,但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2、指标权重 不同的评价指标,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所谓指标权重,就

7、是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个数值就叫做对应指标的权数,或叫权重。确定权数的过程叫加权。 加权是评价工作计量体系中常用的数学手段,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根据评价对象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适当地调整某些指标的权数,就能引导人们重视工作中某些薄弱环节;便于人们在工作中抓重点、抓关键,区分主次、轻重缓急,集中精力抓好主要工作,安排全面工作。,3、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衡量评价对象达到评价指标要求的尺度,是由强度和频率、标号、标度三个要素构成的。 强度是指指标达到项目要求的程度或各种规范行为的优劣程度,又称定性标准。例如,在等级评定中,达到什么要求评为好、较好、一般

8、或差,都要有一定的规定。,频率指达到指标项目要求的数量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相对次数,也称定量标准。例如,学生各科成绩及格有多少人次、及格率多少,班集体才算达标;学生操行成绩优良的有多少人次、优良率多少,班集体才可以评先进,等等。 标号是不同强度和频率的标记符号,通常用字母(如A、B、C)、文字(如甲、乙、丙)或数字(如1、2、3)来表示。,标度是评价的档次。它可以是定性的(如优、良、中、差),也可以是定量的(用数字表示各个档次 )。但定性时必须赋值,使定性标度转换成定量标度,以便做统计处理。 评价标准的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配合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强度和频率是具体的内容和主要的组成部

9、分,标号是标记、辅助部分,标度则是基础部分。,二、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方法,制定教育评价表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强,除了遵守上述基本原则之外,还必须采用一定的科学程序与技术进行操作。,(一)确定教育评价的对象和目标,制定评价表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评价对象,即确定评价谁(什么)的问题,评价对象可以是人,如校长、教师、学生;也可以是事,如学校评价、地区评价、教材评价等。 在确定评价对象后,还必须明确评价的目标,即评价目的。没有评价目标就没有编制评价表的依据,就无法设计评价指标,不同的评价目标对评价表有不同的要求。,评价目标是根据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的,这样,通过评价将会对教育工作发生较大的

10、促进作用。 如需要解决办学效益的问题,评价目标就可定为“对办学效益状况作出评价”, 如需要解决德育问题,就可把评价的目标定为对德育效果作出判断。,(二)初拟评价指标,评价目标明确以后,制定者的任务就是要依据评价目标,提出初拟评价指标。提出初拟评价指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利用头脑积极思维,进行智力碰撞,激发智慧灵感,而提出评价指标的一种常用方法。 头脑风暴法,根据人数的多少,可分为个人头脑风暴法和多人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还可以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解法是一种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

11、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 运用因素分解法提出初拟指标,应当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使用统一的分解原则。 (2)分解出来的指标,上下层次之间必须相应和相等。 (3)因素分解,必须由高到低的层次逐层分解。 (学校教育评价中,最多分三层),3、理论推演法 理论推演法是根据有关学科的理论推演出评价指标的方法。 例如根据心理学理论,智力是一般的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演出评价学生智力发展的一系列指标,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这些理论对评价指标的内涵作出明确的界定,使评价指标更加明确。,4、典型研究法 这是一种通过对少数典型事例进行研究,而设计评价指标的方法。典

12、型研究可分为正向研究、负向研究和正负向结合研究三种类型。 正向研究是通过对成功的典型事例研究,提出评价指标; 负向研究是通过研究失败的典型,提出评价指标; 正负向结合研究是通过成功的典型事例与失败的事例进行比较,提出评价指标。,需要注意两点: (1)选择的事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两者缺一不可。 (2)要与类推法相结合。通过典型研究所取得的典型评价指标要运用理论推演,将其扩展为我们所要评价的对象的评价指标。,(三)筛选评价指标,在初拟指标中,有的能反映评价对象的本质,有的则未必;而且各因素之间可能出现交叉、重复、包含、矛盾等。因此,必须对初拟指标进行归类合并和筛选,保证评价的有效性。 筛选指

13、标,目前大多采用以下方法:,1、经验法 经验法是凭设计者的学识修养和工作经验进行筛选的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可以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 理由是否充分或必要。 (2) 取主舍次。 (3) 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上进行比较。内涵相同或近似的合并;内容交叉的,保留其一;有因果关系的,保留“因”而去掉“果”;相互矛盾的,选留既符合方针、政策规定,又切合当地实际的指标。 (4) 去难存易,删繁就简。,2、调查统计法 这是在调查获得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统计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 (1)把初拟指标制成问卷,发给有关专家和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 (2)请他们对初拟指标的每一项作出判断。一般分为五档,即很重要、重要

14、、一般、可要可不要、不要。答卷者在每项指标后记上自己判断该项指标相比之下的重要程度(只能定一个档次)。,(3)收回问卷,统计“很重要”、“重要”两档的人数比例(百分比),按评为“很重要”、“重要”人数比例和的高低,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把低于某数值的指标删除(一般以低于2/3或3/4处作为划界),就得到经过筛选的指标。,(四)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每项评价指标分配权重,确定其相对重要程度,是制定教育评价表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确定权重的方法。,1、关键特征调查法 关键特征调查法是先请被调查者从所提供的备择指标中找出最关键、最有特征的指标,再对指标进行筛选并求出其权重的方法。 如:

15、“新时期高校干部政治素质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为例,说明其操作步骤(共5步操作):,(1)提出备择指标。调查者根据经验或理论分析为高校干部的政治素质提出了10个备择指标(见p134,表5-2第一行)。 (2)请被调查者从备择指标中找出一定数量的关键指标。调查者通过问卷请559名各高校干部从备择的10个指标中每人选出最重要的4个指标。 (3)计算人数和百分比。调查者计算选择各指标的人数(表中第二行)及其百分比(表中第三行), 并将其从高到低排出次序(表中第四行)。,(4)按一定的规则选取指标。若以选择各 指标的人数百分比(用t表示)为尺度,将75t100作为第一重要指标,50t75为第二重要指标,2

16、5t50为第三重要指标,t25予以忽略,那么高校干部政治素质应由下表中的5个指标组成(参见p134,表5-3)。 (5)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p135),2、两两比较法 为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可对指标进行逐对比较,并加以评分,重要者记为1分,次重要者记为0分;然后分别计算各指标得分之和,再除以所有指标得分之总和。这种方法叫两两比较法。,实例:确定A、B、C、D、E 5个指标的权重: 先将A与B相比,B比A重要,给B记1分,给A记0分以此类推。 然后计算各指标得分之和,如A指标得分为1,B指标得分为3再将各指标得分分别除以各指标得分的总和10,就得出各指标权重值。如,A指标权重值为110=0.1,其他指标依次类推,结果如p135,表5-4。,3、专家评判平均法(p135) 对于已经确定的指标,分别请专家评判其权重,然后以专家评判结果的平均数作为各指标权重。这种方法叫专家评判平均法。 例如以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启发性四个指标来评价一本教材,请5位专家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评判,评判结果如表5-5。表中5位专家评判结果的平均数就是各指标的权重。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便易行,能够充分交流意见。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