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痫病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450304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痫病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医内科学痫病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医内科学痫病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医内科学痫病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医内科学痫病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痫病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痫病PPT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五节 痫 病,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2,一、定义,痫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亦称“癫痫”,俗称“羊痫风”。 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 发作前可伴眩晕、胸闷等先兆,发作后常有疲倦乏力等症状。,【概 述】,.,3,三、文献摘要,1、病名及病因 2、临床表现 3、分类 4、治疗,【概 述】,.,4,三、范围,【概 述】,原发性 继发性,癫痫,大发作 小发作,.,5,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心悸,.,6,一、病因 (以示

2、意图讲解),1、七情失调 2、先天因素 3、脑部外伤 4、其它,【病因病机】,饮食不节 劳累过度 原有疾病,.,7,二、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 病理因素: 病机关键: 病性及转归:,【病因病机】,痰浊内阻,脏气不平,阴阳偏胜,神机受累,元神失控是病机的关键所在。,痫病的病机转化决定于正气的盛衰及痰邪深浅,病位在脑,涉及 心、肝、脾、肾,病理因素痰,本心脑神机失用,标风、火、痰、瘀致病,.,8,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心悸,.,9,一、诊断依据,【诊查要点 】,1发病、诱因:任何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但多在儿童期、青春期或青年期发病,可有家族史,每因惊恐、劳累

3、、情志过极等诱发。 2典型发作: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异常叫声等,或仅有突然呆木,两眼瞪视,呼之不应,或头部下垂,肢软无力,面色苍白等。 3局限性发作: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突然昏倒,或凝视,或语言障碍,或无意识动作等。多数在数秒至数分钟即止。 4先兆:发作前可有眩晕、胸闷等先兆症状。 5特点:发作突然,醒后如常人,醒后对发作时情况不知,反复发作。 6理化检查:脑电图在发作期描记到对称性同步化棘波或棘慢波等阳性表现。有条件可做CT、磁共振等相应检查。,.,10,二、病证鉴别,1痫病与中风病、厥证 2痫病与痉证,【诊查要点 】,.,11,三、 相

4、关检查,1脑电图是诊断痫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方法, 对痫病发作类型确定具有重要作用。 典型发作期脑电图描记到对称性同步化棘波或棘慢波等,可考虑为原发性痫病。 在发作间歇期可采用诱导试验,如剥夺睡眠、节律性闪光刺激、声刺激等,可提高脑电图异常阳性率。也可在深呼吸、睡眠时描记。 2头颅CT、MRI或脑血管造影:疑有占位病变或脑梗塞等。,【诊查要点 】,.,12,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心悸,.,13,一、辨证要点,【辨证论治 】,1确定病性,.,14,2辨病情轻重,.,15,二、 治疗原则,【辨证论治 】,宜分标本虚实。 频繁发作以治标为主,着重清泻肝火,豁痰熄

5、风,开窍定痫; 平时补虚以治其本,宜益气养血,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宁心安神。,.,16,三、 证治分类,(一)、风痰闭阻证 (二)、痰火扰神证 (三)、瘀阻脑络证 (四)、心脾两虚证 (五)、心肾亏虚证,【辨证论治 】,.,17,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心悸,.,18,1加强孕妇保健,避免胎气受损。 2加强护理,预防意外。 痫病发作的护理有二: 发作时注意观察神志的改变,抽搐的频率,脉搏的快慢与节律,舌之润燥,瞳孔之大小,有无发绀及呕吐,二便是否失禁等情况,并详加记录。对昏仆抽搐的病人,凡有义齿者均应取下,并用裹纱布的压舌板放人病人口中,防止咬伤唇舌,同时

6、加用床档,以免翻坠下床。 休止期患者,不宜驾车、骑车,不宜高空、水上作业,避免脑外伤。 3加强休止期治疗,预防再发。 4注意调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大便通畅。,【预防调护 】,.,19,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心悸,.,20,结语,临床特征: 病因: 病机: 病变脏腑: 治则:,【结语 】,痫病是一种短暂性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疾病,七情失调,先天禀赋不足,脑部外伤及感受外邪,饮食所伤等,脏腑功能失调,风痰闭阻,痰火内盛,心脾两亏,心肾亏虚,造成清窍被蒙,神机受累,元神失控而引发痫病,与心、肝、脾、肾相关,主要责之于心肝。,急则开窍醒神以治其标,控制其发

7、作; 缓则祛邪补虚以治其本。 调气豁痰、平肝熄风、清泻肝火、补益心脾、滋养肝肾、通络镇惊、宁心安神,.,21,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心悸,.,22,1痫病症状特点: 2痫病的治疗遵循“间者并行, 甚者独行”原则。 3辛热开破法在痫病的应用: 4虫类药在痫病中的应用:,【临证备要】,.,23,痫病辨证论治简表(1),【辨证论治 】,.,24,痫病辨证论治简表(2),【辨证论治 】,.,25,谢谢大家!,.,26,1、病名及病因,痫病首见于内经,素问奇病论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

8、”。不仅提出“胎病”、“癫疾”的病名,并指出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 宋金时代,对本病的发病机理阐述较深刻。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癫痫方论指出:“癫痫病,皆由惊动,使脏气不平,郁而生涎,闭塞诸经,厥而乃成。或在母胎中受惊,或少小感风寒暑湿,或饮食不节,逆于脏气。”指出多种因素导致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乱而病。 朱丹溪丹溪心法痫 云:“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心窍。”强调痰迷心窍引发。 王清任则认为痫病的发生与元气虚,“不能上转入脑髓”,和脑髓瘀血有关。”,【概 述 文献摘要】,.,27,2、临床表现,对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前人已有确切的描述。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癫狂候指出:“癫者,卒发仆也,吐涎沫,口歪,目

9、急,手足缭戾,无所觉知,良久乃苏。” 古今医鉴五 提出痫病的特点:“发则卒然倒仆,口眼相引,手足搐搦,脊背强直,口吐涎沫,声类畜叫,食顷乃苏。”,【概 述 文献摘要】,.,28,3、分类,巢氏还论述了不同病因所引起的痫病,并将其分为风痫、惊痫、食痫、痰痫等。,【概 述 文献摘要】,.,29,4、治疗,对于本病的治疗,龚商年则从虚实论治。临证指南医案癫痫按语中说:“痫之实者,用五痫丸以攻风,控涎丸以劫痰,龙荟丸以泻火;虚者,当补助气血,调摄阴阳,养营汤、河车丸之类主之。” 王清任则认为痫病的发生与元气虚,“不能上转入脑髓”,和脑髓瘀血有关。”,并创龙马自来丹、黄芪赤风汤治之,【概 述 文献摘要】

10、,.,30,七情失调,先天因素,脑部外伤,其它,惊恐,气机逆乱,肝肾受损,生风化火化热,损脾,湿浊内聚,蒙蔽心神清窍,母体受惊,胎气收损,胎儿发育异常,跌仆撞击出生难产,脑窍受损,瘀血阻络经脉不畅,神机受累元神失控,发为痫怔,六淫所干饮食失调他病导致,脏腑受损积痰内伏,诱因引动,痰浊上扰蒙蔽心窍,病因 (以示意图讲解),.,31,【病因病机】,病性及转归:,发病初期,痰瘀阻窍,实证 (正气尚足),易于康复,日久,伤及,心脾 肝肾,虚实夹杂,较难治愈,.,32,1、痫病与中风病、厥证,【诊查要点 】,共同症状:突然仆倒不省人事,.,33,2痫病与痉证,【诊查要点 】,两者都具有四肢抽搐等症状,

11、但痫病仅见于发作之时,兼有口吐涎沫,病作怪叫,醒后如常人。 而痉证多见持续发作,伴有角弓反张,身体强直,经治疗恢复后,或仍有原发疾病的存在。,.,34,风痰闭阻证,症状: 舌脉: 诱因: 病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 常用药 及加减:,发作呈多样性,或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或短暂神志不清,双目发呆,茫然所失,谈话中断,持物落地,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舌质红,苔白腻,脉多弦滑有力,发病前常有眩晕,头昏,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痰浊素盛,肝阳化风,痰随风动,风痰闭阻,上千清窍。,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本方豁痰开窍,熄风定惊,适用于痰浊素盛,肝风内动,

12、蒙闭清窍之痫病。,【辨证论治 】,.,35,痰火扰神证,症状: 舌脉: 病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 常用药及加减:,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平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病发后,症情加重,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痰浊蕴结,气郁化火,痰火内盛,上扰脑神。,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前方以清泻肝火,调气开窍为主,用于火热炽盛者;后方涤痰开窍见长,用于痰浊闭窍者。,【辨证论治 】,.,36,瘀阻脑络证,症状: 舌脉: 病机概要: 治 法: 代表方: 常用药及加减:,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

13、动,颜面口唇青紫多继发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患后,或先天脑发育不全,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涩或弦,瘀血阻窍,脑络闭塞,脑神失养而风动。,活血化瘀,熄风通络。,通窍活血汤加减。本方活血化瘀,醒脑通窍,适用于瘀阻头巅,头痛头晕,肢体抽动等症。,【辨证论治 】,.,37,心脾两虚证,症状: 舌脉: 病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 常用药 及加减:,反复发病,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面色苍白,体瘦纳呆,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而弱。,痫发日久,耗伤气血,心脾两伤,心神失养。,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 前方健脾益气,化痰降逆,用于神疲乏力,纳呆便溏等

14、脾虚证; 后方益气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之症。,【辨证论治 】,.,38,心肾亏虚证,症状: 舌脉: 病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 常用药 及加减:,痫病频发,神思恍惚,心悸,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两目干涩,面色晦暗,耳轮焦枯不泽,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脉:舌质淡红,脉沉细而数。,舌质淡红,脉沉细而数。,痫病日久,心肾精血亏虚,髓海不足,脑失所养。,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前方滋补肝肾,填精益髓,适用于头目眩晕,腰膝酸软等真阴不足证; 后方滋阴养血,安神宁心,适用于心悸失眠,神思恍惚等症。,【辨证论治 】,.,39,1 痫病症状特点:,痫病

15、的症状表现复杂多样,大体可概括为四点: 典型发作可有先兆,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双目上窜,口中发出猪羊叫声,全身抽搐,呼吸中断,面色苍白或紫,口吐涎沫,汗多,移时苏醒,醒后对发作情况无从记忆,有头痛,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等表现; 发作性短暂的失神,突然停止活动,两目上视,呼之不应,持物落下,或出现短促的振颤; 口角、眼睑或手指(足趾)的局部抽搐,或短暂失语,或口、舌、指(趾)有阵发性麻木感、触电感,或眼前闪光、幻视、视歧,或有旧事如新感和环境失真感等; 无意识的机械动作,如吸吮、咀嚼、舔唇、搓手、抚面、解扣、脱衣、游走、奔跑、无目的的乘车、独语,发作过后毫无记忆。另外,特殊类型痫病、如腹痛性痫病是

16、以发作性腹痛为主,无躯体抽搐;头痛型痫病、呃逆样痫病、肢痛痫病,除具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外,一般皆具有突然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及异常的脑电图改变等。,【临证备要】,.,40,2 痫病的治疗遵循“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原则。,本病大多是在发作后进行治疗的,治疗的目的,旨在控制其再发作。应急则治其标,采用豁痰顺气法,顽痰胶固需辛温开导,痰热胶着须清化降火,其治疗着重在风、痰、火、虚四个字上。当控制本病发作的方药取效后,一般不应随意更改(改治其本),否则往往可导致其大发作。在痫病发作缓解后,应坚持标本并治,守法守方,持之以恒,服用3-5年后再逐步减量,方能避免或减少发作。,【临证备要 】,.,41,辛热开破法是针对痫痰难化这一特点而制定的治法。痰浊闭阻,气机逆乱是本病的核心病机,故治疗多以涤痰、行痰、豁痰为大法。然而痼病之痰,异于一般痰邪,具有深遏潜伏,胶固难化,随风气而聚散之特征,非一般祛痰与化痰药物所能涤除。辛温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