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研究专题2008讲义教材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448098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184 大小:1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庭湖研究专题2008讲义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84页
洞庭湖研究专题2008讲义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84页
洞庭湖研究专题2008讲义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84页
洞庭湖研究专题2008讲义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84页
洞庭湖研究专题2008讲义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洞庭湖研究专题2008讲义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洞庭湖研究专题2008讲义教材(1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洞庭湖研究专题,1、洞庭湖湿地国际研究中心(亚热带生态所与WWF共建) 2、洞庭湖区域发展研究基地(湖南文理学院社科基地) 3、湖南省洞庭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 4、中科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站,主要研究机构:,洞庭湖水文气象特征与江湖关系、水质污染与水化学研究,窦鸿身等:,洞庭湖的演变规律、洲滩的结构、动态变化、以及洲滩对洞庭湖功能的影响,李 欣等:,洞庭湖区大洪涝灾害特点与成因,李景保等:,洞庭湖湿地资源功能与可持续利用,董明辉等:,洞庭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朱 翔 蓝万炼:,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王耀中:,湖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换与升级,胡武贤:,主要研究学者:,第

2、一讲 洞庭湖概述 第二讲 洞庭湖演变 第三讲 洞庭湖水文 第四讲 洞庭湖湿地 第五讲 洞庭湖植被 第六讲 洞庭湖主要灾害性天气 第七讲 洞庭湖村镇体系,洞庭湖研究专题,第一讲 洞庭湖概述,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它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素以宏伟、富饶、美丽著称于世界,1.1 名 称,因湖泊有洞庭山(君山)而得名,湘妃庙记略称: 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为洞府之庭,故曰洞庭。,史籍可考地名:,云梦(泽),汉阳志说:“云在江之北,梦在江之南”。合起来统称云梦。 战国后期,由于泥沙的沉积,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长江以北成为沼泽地带,长江以南还保持一片浩瀚的大湖。自

3、此不再叫云梦,而将这片大湖称之为洞庭湖,九江,九条江:沅、渐、潕、辰、淑、酉、湘、资、澧 水经称“九江地在长沙下隽西北”,今 人考证下隽县在今湖南泪罗、岳阳之间的新墙河口,证明九江 即洞庭湖无疑。,五诸,湘 资 沅 澧 + 荆江,“以湘、资、沅、澧四水自南而入,荆江自北而过,洞庭渚其间,故谓之五诸”,三湖,南青草湖 + 西赤沙湖+洞庭南连青草、西吞赤沙 = 水涨三湖混一,重湖(双湖之意,北洞庭南青草),沙洲,即赤沙湖湖滩在枯水季节显露,只认可两湖,1.2 类 型,构造湖 + 河成湖,距今1亿年前形成洞庭湖盆地,燕山运动的后期在中国东部地壳强烈拉伸而形成的内陆型断陷盆地 距今2500年 ,洞庭湖

4、的演化进入自然和人为共同作用的格局 洞庭湖是河道型湖泊,属泻湖性质;由于洞庭湖面积日益缩小,目前已成为洪道型湖泊,洞庭湖是长江中游最大的调蓄型湖泊和惟一的洪道型湖泊,1.2.2 大小,五大淡水湖的第二位 中国第三大湖,1.2.1成因类型,1.3 功 能,随着洞庭湖生态服务功能的明晰,其物质生产的功能将逐渐弱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将在调蓄洪峰、参与大气调节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主导生态功能 “长江流域极重要的调蓄滞洪区” 主要辅助功能 “长江中游水域生态平衡的重要功能区”、“国际重要湿地和珍稀候鸟越冬栖息地”、“重要的农副渔业生产基地”。(王克林),(1)调节江河径流,(2)沟通航运,(3)繁衍水

5、产,(4)改善生态环境等 调节气候 、生态多样性,多年平均总入湖洪峰流量40200 m3/s;多年平均总出湖洪峰流量28800m3/s;多年平均削减洪峰流量11400 m3/s,以洞庭湖为中心,形成沟通全省、通江达海的航道网,湿地: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提供了基地 水域:湖体水产养殖区、水产品精养区,1.4 位置与湖泊形态,洞庭湖(不包括岗地的纯湖区),1.4.1 经纬度 2844 2935 11153 11305,1.4.2 四至 东滨岳阳、汩罗(岳阳、汩罗湘江东岸) 南至湘阴、沅江(湘阴、益阳、沅江丘岗地界) 西临汉寿、安乡(澧县、桃源、汉寿西部丘岗岸边) 北抵华容、南县(长江中游荆江

6、河南岸),1.4.3 大小 水位 33.50m时(岳阳站,黄海基面) 湖长 143m 湖宽 最大30km、平均17.01km 面积 2625km2 (1983年) 水深 最大23.5m、平均6.39m 蓄水量167108m3,1998年:面积3968平方公里,天然湖面2740平方公里,另有内湖1200平方公里,1.4.4 形态描述 洞庭湖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观,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西北高,东南低,现湖体已明显地分化为南洞庭湖、东洞庭湖和西洞庭湖三个不同的湖区,以及由200多个大小不等的堤烷相隔而成的纵横交错的河网,1.4.5 三大组成部分,示意位置,(1)西洞

7、庭湖 赤山岛以西 主要由大连湖、沅江入湖洪道、澧水入湖洪道和目平湖组成 (主体:目平湖) 340 km2,占13% 长、沅、澧行洪,出路狭窄,淤泥严重 堤垸易溃,水灾为主,西洞庭湖,赤山岛位置,(2)南洞庭湖 赤山岛以东,磊石山以南(不含湘江洪道) 主要由东南湖、万子湖、铁尺湖、团林湖、横岭湖、荷叶湖等水域组成(主体:东南湖、万子湖和横岭湖) 900km2,占34% 沙淤底增,夏秋水涨,汪洋浩渺 冬春水涸,流水回绕于洲滩之间,湖遽支离破碎,南洞庭湖,(3)东洞庭湖 磊石山以北 1300km2,占50% 南起湘江洪道,水至城陵矶入江口,湖阔水深,东洞庭湖,磊石山,磊石山,1.5 环洞庭湖地区,以

8、洞庭湖为中心的广大河、湖冲积、淤积平原和环湖丘岗及外围低山区 跨湘鄂两省,又称为: 洞庭湖区 洞庭湖平原 洞庭湖滨湖区,湖南境内32064 km2,占85.8% 湖区面积占全省14.9% 人口22.9% 平耕地30% 人口密度是全省的1.5倍,土地总面积37360km2 其中: 纯湖区(湖泊水网地带)18780 km2 环湖丘岗低山区18580 km2,1、岳阳市:岳阳楼区、云溪区、君山区、肺阳县、临湘市、华容县、汩罗市、湘阴县 2、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桃源县、澧县、临澧县、安乡县、汉寿县、津市市 3、益阳市:赫山区、资阳区、朝阳区、沅江市、南县、桃江县、 4、长沙市:望城县、宁乡县。(长

9、沙市区不算) 5、湖北省:松滋、石首、公安。(洪湖市在长江以 北,不算) 6、湖南省境内15个国有农场:大通湖农场、金盆农场、北洲子农场、千山红农场、南湾湖农场、茶盘洲农场、屈原农场、君山农场、钱粮湖农场、建新农场、黄盖湖农场、西洞庭农场、西湖农场、贺家山农场、涔澹农场,洞庭湖区域范围(县级区域),根据上述资料,划定的环洞庭湖区(湖南境内)的范围有所不同,你同意哪种类型的划分,并试用你所学过的知识分析。,由于区域界线通常具有过渡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加上不同 研究者的出发点、侧重点不同,以及受历史局限性和划区基础 资料的影响,对洞庭湖区曾出现过几种不同划分方法,因各自 所依据的划区因素和指标不同,

10、划分的范围各有差异。例如, 1982年以进行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和环境治理保护为目的所划 分的洞庭湖区,包括19县(市)和境内15个国营农场共 3.16万平方公里的范围。1986年由湖南省 科学技术咨询中心等单位组织的洞庭湖区整治开发规划研究 时,所划的湖区范围又增加了宁乡县,湖区面积3.50万平方 公里的面积。湖南省水利水电厅1996年编 印的(洞庭湖治水简介)认为,洞庭湖区总面积为18780平方 公里,包括天然水面面积3998平方公里,受堤防保护的面积 110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1000万亩,人口 1008万人 (1993年)。1997年9月编制的湖南省洞庭湖区防汛调度指 挥决策系统总

11、体方案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了有利于防汛信 息系统建设,该报告指的洞庭湖区包括长沙、岳阳、株洲、湘 潭、益阳、常德等6市的五个县(市、区)。水利部长江水利 委员会1997年9月制定的洞庭湖区综合治理近期规划认 定的湖泊总面积为2625平方公里,其中七里湖75平方公里, 目平湖332平方公里,南洞庭湖905平方公里,东洞庭湖 1313平方公里,洪道面积1418平方公里,受堤防保护面积 14641平方公里。,作业:,第二讲 洞庭湖的历史演变,2.1 洞庭湖的形成,根据洞庭湖区的地质地貌、环境变迁、人类活动等的综合研究分析,洞庭湖不是单因素成因的湖泊,而是由构造运动奠定基本格局,又叠加了江河作用以及人

12、类活动等多因素的混成湖,基本格局:由构造运动奠定 叠加因素: 江河作用 人类活动,在燕山运动早期(强烈的地壳运动) 受 平行的北东 - 南西向断裂 平行的北西 - 南东向断裂 地块的下沉 洞庭湖区第一次成为一个断陷盆地 断陷盆地内还形成了一系列次级凹陷和凸起。 四周形成 东部的幕阜隆起(与鄱阳湖水系分开 ) 西部的武陵隆起(与清江乌江水系分开 ) 南部的雪峰隆起(与珠江水系分开 ) 北部的华容隆起(与江汉平原分开 ),切割,“无洼地无以蓄水不成湖”,喜马拉雅运动 使第三纪岩层发生断裂、拗陷,盆地扩大,湘江、资、沅、澧四水形成,流注湖盆,形成湖泊群,“有洼地无水以蓄则也不成湖”,2.2 洞庭湖的

13、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 洞庭湖为君山附近的小块水体,“方圆260里”,以圆计面积不超过1500km2,以正方形计面积不超过1200km2,其北边为方圆900里,面积可能超过20000km2的云梦泽,西、南、东为广裹低平的湘、资、沅、澧四水的河口冲积平原。,云梦泽解体为大小不一的湖群,荆江河段水位抬升,江水倒灌入洞庭湖,使洞庭湖与南面的青草湖相连,由过支的方圆260里扩大到方圆500里,(2)汉晋南朝时期,先秦汉晋时(距今2200-1600年),洞庭湖北部下沉稍有扩大,澧水一支入江、一支入湖,南朝时期(距今1600-1400年),地壳沉降湖区扩展不仅四水入湖,且长江水南注入湖,洞庭湖迅速扩大,

14、湘、资、沅、澧分别流注湖中,以维持其不断缓慢萎缩的演变过程,(3)唐宋时期,云梦泽不复存在 荆江统一河床形成 顶托、决口 湖面扩张,西吞赤沙,南连青草 持续的地壳下沉,洞庭湖的深度增大 “八百里洞庭”首见诗文中,“洞庭秋正阔”受长江夏秋影响加大,四水为“桃花汛”,(4)明清时期,水面面积继续增大,但趋势明显放缓,后期面积相对平稳,大体都在6000km2以内 洞庭湖其实在不断地淤浅抬高,人湖关系开始紧张,清代初期(17世纪50年代后) 鼓励围湖造田,湖区人口快速增长,围垦出现高潮,雍正、乾隆时期 (18世纪20年代后:1723-1795) 湖区围垦几乎 “无土不辟”,道光年间 (19世纪30年代

15、后:1821-1850) 围垦达到顶峰,“向日受水之区,十去其七八矣”,明嘉靖(1552-1566)年间, “舍南保北”,荆江北岸穴口尽堵,南岸留太平、调弦二口, 1852年荆江泛滥冲开藕池口 1860年冲成藕池河 1870年淞滋口溃口 1873年冲成淞滋河 长江四口水系分流入湖大局形成 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 水量的增加(水面扩大) 水域扩大 泥沙的增多(湖盆淤浅) 抬高水位 湖泊面积达到5400km2左右,(5)民国时期, 1918-1931年间,大约修筑垸田26.7万hm2,相当于1998年洞庭湖洪水期的全部天然湖面积,北岸堤垸不断向南发展,逐渐与赤山接近,洞庭湖再次被分割为东、西两部

16、分,北岸沙洲在向东南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受四水水流交汇的影响,逆时针转向正东方向后又折向东北,这样从东洞庭湖中分割、包围出一个大通湖,原在沅江境内的万子湖和湘阴县境内的横岭湖因垸田的溃废而扩大、连通,而形成南洞庭湖,荆江四口和四水带来的洪水经常冲溃垸田使洞庭湖发生局部扩大,湖垸互换,到1949年,洞庭湖的湖泊面积尚余4350km2,2030年代至50年代中期,七里湖、目平湖和南洞庭湖都有所扩大,(6)建国以来,影响洞庭湖演变的主要事件有: 围垦 调弦口封堵 下荆江裁弯工程 荆江大堤的加固 长江中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单位:km2、 108m3,1949年后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具体变化情况, 围垦,湖区进行了3次大的围垦: (1)50年代后期,是围垦外湖最快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