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科普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448087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3.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科普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全国版)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科普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全国版)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科普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全国版)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科普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全国版)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科普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版)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科普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科普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普文阅读,1.课前素养积累,2. 考点阐释,3.考点精讲,4. 规律方法,5.,实用类文本阅读 科普文阅读,1.课前素养积累,2.考点阐释,科普就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人类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二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人才培养。因此科普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普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一种是科学小品。高考试卷中的选文大多采用科学小品,科学小品是带有文学色彩的科技说明文,形式简短,内容通俗,语言既准确简明又形象生动,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3.考点精讲,考点一赏析科普文的标题艺术,科普文章的标题的新颖程度、感染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篇文

2、章被人们接受的程度。因此,针对科普文章的标题进行设题,就成了高考中常见的考查内容。,赏析科普文的标题应关注哪些方面?,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没有天堂 赵鑫珊 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或悲惨。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纯属幻想。要知道,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它任何星球可去! 月球、火星、金星是万万去不得的。人类只能生存在地球上;在别的星球上,人类无法生存,更无幸福可言这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的涵义。 如果人类能够快乐地生活在月球、火星或金星上,并且还可以把60亿人统统移民过去,那么“我们只

3、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多余的。,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将人类统统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 但这后一条出路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月球表面上如何建造密封式的居住空间就是个大问题。月球上没有大气,它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世界夜间极冷(166 ),白天奇热(99 )。 在世界工业化之前,地球只能供给10亿人的温饱。假设我们现在决定不搞工业化,那么50亿人就必须离开地球。而在决定哪50亿人离开地球这场混战中,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死去。 把我们的工厂搬离地球生物圈,进入太空,让它们高悬在我们头顶上几千公里之外,那也是不现实的。 火星同样不适合人类生存,那里

4、的昼夜温差达100 ,气候极寒冷而且干燥,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大部分的水贮存在冻土圈的地壳层中,地表到处是干旱的荒漠。,金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亦抱有敌意。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 更有甚者,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65 ,大气压力比地球高出90倍。这样的生存环境,简直像个酷热的地狱。今天的金星地层还在不断发生地震,熔岩四溢,且伴有雷鸣闪电。 过去,金星上也有氧气,两极也有冰雪,只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渐积聚,形成温

5、室效应,入射的太阳光不能向外散发,表面温度日渐增高,氧气的生成越来越少,两极的冰雪全部融化、蒸发,从此河川消失,地面日渐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扫而空,成了今日干旱的不毛之地。如果21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为此,我们大家有理由不寒而栗。,最近我读了一些鼓吹人类到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去另谋生路的文章。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艺术和人类学教授透纳的到火星上去生活,文中乐观地声称,将火星改造成一颗可供人类居住的行星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他的口号是:“把火星改造成花园吧!”通篇都是诗人的幻想,而不是严谨的科学论证。 如果我们对火星或金星的严酷自然环境缺乏想象力,那就请把

6、目光转向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蒙古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这是一片32万平方公里的死亡沙海!我可不愿看到整个地球有朝一日变成塔克拉玛干。 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很舒适的小飞船。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惟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听听在航天飞机上负责地球观测、摄影的飞行专家斯普林格说的话吧: “实际上,在飞船上你能一瞬间瞥见整个大陆,至少是从东到西的大陆。你能看到,最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你看到到处都有被砍伐了森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

7、出的滋味。这迫使人们认识到,我们必须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要比现在做得更好些。” 因为,天堂是没有的。 (选自天地徜徉录,有删改),答案: 东西方宗教中的“天堂”是虚幻的;宇宙太空中没有其他星球适合人类移民和生存。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应面对现实,放弃各种幻想。地球已经出现各种问题;人类应该立即行动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地球。,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考点二赏析科普文的语言,科普文章的目的在于普及科学知识,所以它的语言除了准确、严谨外,往往还具有趣味性、形象化、通俗易懂的特点,以便深入浅出地帮助读者轻松愉快地理解科学知识。 围绕科普文章语言特点的考查,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凡

8、是考查科普文章阅读,很少有不涉及科普文语言这个考点的。,怎样解答不同类型的语言分析题?,1感受语言的整体风格 概括与具体;简洁与丰腴;精练与详尽;雅致与通俗。,2.品析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 (1)从记叙和描写方面考虑。记叙的曲折生动、描写的精彩等。 (2)从穿插趣闻方面考虑。 (3)从运用的修辞方面考虑。抓住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等品味。 (4)从语言的语体方面和句式方面考虑。如口语的活泼、短句的干净利索等。,3.赏析科普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简明性 (1)从遣词造句力求精确、合乎语法习惯方面考虑。 (2)从运用的专业术语、科学解释准确无误、毫无歧义方面考虑。 (3)从所引用的事实确凿、数字具体

9、方面考虑。,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文本见本课件考点一没有天堂) 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画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答案运用了拟人(或“比拟”)手法,将金星比拟成对人类抱有敌意的生命体,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金星不适于人类生存的情况。运用了比喻手法,以小飞船喻地球,用触礁、漏水喻地球灾变,强调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考点三探究人文性及有关问题,“人文性及有关问题”是科普文章探究的关键点。探究其“人文性”,就是探究科学发现、创造带给人们的启示,带给科学、经济、社会的价值和影响,探究科学技术是怎样改善人们生活、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怎样

10、探究科普文的人文性及有关问题?,(2015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种子萌芽从汲取水分开始,种子首先膨胀,胚部接着生长。发芽就像分娩,一旦启动就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发芽的时机攸关生死,种子早已演化出各式各样的手段找对时机。杨树和柳树的种子寿命极短,若没有在散播后几个小时内找到湿泥地,就会死亡。热带雨林中,许多树木结的大型种子如果没有在几周内发芽,就会腐败。对这些物种来说,要掌握正确的发芽时机,得先掌握正确的结子时机,因为种子一旦成熟,保存期限是很短的。 一年中,若季节气候对种子来说太干燥或太寒冷,不利于发芽,种子就进入休眠,等待不适宜的气候过去。,如果将植物行为以精巧度衡量,

11、扁蓄的发芽行为只有初级程度。扁蓄是长在耕地和花园中的杂草,种子先天为休眠型,未经冬天不会发芽。土壤中的种子在冬季感受到低温,打破休眠状态,预备好在春天来临、土壤回暖时发芽。没有在五月发芽的种子,又逐渐进入休眠状态,静待另一波寒意来临,准备好再次发芽。扁蓄的行为其实相当合理,称为初级程度好像不太公平,更何况相似的植物还不少,许多杂草也有依季节循环的休眠期和发芽期。 另一种相当常见的杂草则要比扁蓄技高一筹,那就是羊腿藜。羊腿藜在年初结不休眠的种子,产季时则结休眠的种子。有了年初生产的种子,这年的羊腿藜就有更多子代,后来所结的种子则安然保存至明春。,一年生植物的种子发芽机制就更精巧了,这些植物会打赌

12、冬天冷不冷。许多冬季一年生植物,像雀麦草,都是在秋天发芽,这样做的风险是冬天的寒霜很可能冻死幼苗。但如果存活下来,就有了回报,以为比起其他春天才发芽的种子,这些幼苗抢先一步发育成长,能长得比较大,结的种子也多得多。冬季一年生植物也懂得分散风险,让部分种子在冬季休眠、春天发芽。比起熬过冬天的幼苗,这些春天发芽的种子长出的植株比较小、结的种子也比较少,但是存活的几率通常大一些。由于某几年的冬天比较冷,某几年比较不冷,所以有时不休眠种子长得好,有时休眠种子胜算大。 目前为止所谈的发芽行为,精巧程度都还不及格。种子还能从其他线索得到更精确的讯息,以决定什么时候发芽。许多像莴苣一类的种子,对光很敏感,在

13、黑暗中不会发芽,即使温度和湿度都很恰当。这样的机制可以避免那些被埋得很深的、没有机会到达土壤表层的种子发芽。而只要一丝阳光,就能让种子自休眠中苏醒。替菜圃翻土会让阳光传递讯息给土壤中许多对光敏感的杂草种子,让它们知道接近土壤表层了。,很多种子的招数更了不起。植物可借由远古演化而来的光感受体(即光敏素分子)感知光线。光敏素分子有两种形式,可彼此转换。一种称为Pr,吸收红光后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称为Pfr,Pfr吸收远红光后再转回Pr型分子。Pr对Pfr的比率是由接收多少这两种不同波长的光而定。这种Pr对Pfr的比率提供了地方环境的讯息,对植物来说极为重要。未被遮蔽的日光,红光/远红光的比率为1,然

14、而,阳光穿过树叶后,大部分红光为树叶吸收,这时比率远小于1。植物透过Pr对Pfr比率能预测到光的改变。由此,植物利用光敏素察觉邻近植物的位置,调整自己的生长以避开邻近植物。同样,种子如果暴露在透过叶子照射的阳光中,就不发芽。与其在其他植物的遮蔽下发芽、长出难以存活的幼苗,还不如维持休眠状态。,光敏素有个缺点,就是在黑暗环境中无用武之地。因此只有位于土壤表层或接近表层的种子能加以利用,侦测竞争对手是否环伺在侧。不过还有另一种线索,能让深埋土中的种子知道上方有没有一线生机。土壤表层的植物,例如草类,就像一层隔绝物,调节土壤内种子感受温度的范围。光裸的土壤表层没有这层隔绝物,所以底下的种子会感受到强

15、烈的温度起伏,许多种子就从这种温度起伏中得知土壤表面是光裸的。如果感受到温度起伏,种子就会在春天发芽;而如果感受到的温度很平稳,没有高低起伏,种子就不发芽。 (选自英乔纳森西尔弗顿著、徐嘉妍译种子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14年,有删改),翻土可以除掉土壤表层的杂草,但是翻动过的土壤有时反而长出更多的杂草。请用文中观点解释这种现象。,答案杂草的种子通过光敏素分子的两种形式的比率变化,来获得更精确的讯息从而决定什么时候发芽,而光敏素在黑暗中是不起作用的,所以即使温度和湿度合适,黑暗中的种子也不会发芽,只有位于土壤表层或接近土壤表层的种子才能加以利用,而翻动土壤会让阳光传递讯息给土壤中的种子,让它们知道接近土壤表层了,就能让种子从休眠中醒来发芽了。所以翻动过的土壤反而长出更多的杂草。,4.规律方法,步骤一:指出画线每部分(或全文)的语言特点。 步骤二: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该特色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步骤三:立足文本特征,分析该特色对于表情达意起到的效果。,解答语言特色题3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