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小讲课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443831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耳炎小讲课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耳炎小讲课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耳炎小讲课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耳炎小讲课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耳炎小讲课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耳炎小讲课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耳炎小讲课PPT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耳炎,杨海丽 2018-12-24,.,2,一、 定 义,二、 病 因,三、 症状与体征,四、 临床表现,五、 并发症,六、 护理措施,.,3,.,4,耳廓,外耳道,半规管,鼓室,耳蜗,鼓膜,咽鼓管,耳(前庭蜗器)结构解剖图,.,5,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 性疾病。当中耳积液极为黏稠而呈胶冻状者,称之为胶 耳。,定义:,病因:,病因尚不明确,主要认为是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 免疫反应有关。,(一),.,6,症状与体征:,发病后听力逐渐下降,有时伴有自声 增强。小儿常因 对声音反映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下降,急性发病 的分泌性中耳炎起病时可有

2、轻微耳痛,可出现间歇性耳 鸣。,.,7,护理措施:,(1)给予0.5%-1%麻黄碱滴鼻剂,点鼻3次/天,以保持或恢复鼻腔及咽鼓管的通畅。 (2)急性期过后及慢性者可行咽鼓管吹张(捏鼻鼓气法)。 (3)对鼓膜已经穿孔或已行鼓膜穿刺抽液者,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或磺胺类药。以防继发中耳感染。 (4)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息肉或腺样体肥大有关,应配合医师向病人解释清楚采取措施治疗,尽快接受相应的手术。 (5)健康教育,如加强锻炼、预防感冒、积极治疗鼻及鼻咽部疾病等。,.,8,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定义:,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冬春 季节多见。,病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

3、染病时,致病菌常乘虚 经咽鼓管侵入中耳,婴幼儿哺乳位置不当,如平卧 位吃奶,乳汁亦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主要致病菌 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 球等。,(二),.,9,症状与体征:,局部: 耳痛:剧烈,耳深部痛,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鼓膜穿破流脓后耳痛顿减。 耳聋及耳鸣,偶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减轻。 耳漏:初为血水样,后为粘脓性或脓性。 全身:发热、头痛,穿孔后体温下降。,.,10,临床表现:,(一)咽鼓管阻塞期 鼓膜内陷,出现低调耳鸣,轻度传音性耳聋,小儿不能述说,但感耳内不适,影响正常玩耍。此期常被病人认为是感冒。,(二)化脓前期 此期小儿出现高热、惊厥,摇头抓耳,哭闹不安,常

4、有腹泻、呕吐,常被误诊为胃肠疾病。成人有明显耳鸣、耳聋和剧烈耳痛,发热达3840。此期如积极进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还可逐渐平复,否则即进入化脓阶段。,(三)化脓期 有跳动性耳鸣,严重耳聋,剧烈耳痛,可放射到上颌牙齿和颞顶部,外耳道口后壁麦氏三角即乳突窦区明显压痛,小儿高热,拒食躁动,出现面色灰白等中毒现象。,(四)消散期 感染45天后,鼓膜中心黄变坏死,最后穿破流脓。初为浆液,后为粘脓和纯脓。穿孔由中央小孔变成肾形大穿孔。一旦穿破流脓,除耳鸣、耳聋外,一切症状顿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小儿可以吃乳入睡,成人可得正常工作。,.,11,护理措施:,首先,应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

5、呼吸道感染。禁用硬物掏耳,防止鼓膜损伤。对于陈旧性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的患者应禁止游泳。 对于患者应注意: (1)初期高热时,多饮开水。(2)保持外耳道干净,但不能重拭重擦。(3)睡眠时患耳应在下侧,同时注意不能受到压迫。(4)如为小儿,在哺乳时,要采取适当的体位,宜头高脚低,禁止卧位喂奶。(5)按时服药及换外用药。换药器具注意严密消毒。(6)换药时应嘱患者侧卧或将头倾向一侧肩部,并牵引耳廓,成人的耳廓可向后上方牵引,儿童则向后下,然后滴入或纳入药物。(7)忌进辛辣食物及酒类。病儿的乳母,也应忌以上诸物。(8)冬天滴用的水剂,应加温一些,温度需与体温相接近。简便法:在滴药前10分钟,将药藏在贴身

6、的衣服口袋里。,.,1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定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当或中耳 粘膜功能缺陷及机体抵抗力下降所致。,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临床 上以中耳长期或间歇性流脓、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为特 点。,病因:,(三),.,13,根据病变的程度和特征,可分为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三种。,.,14,护理措施:,(1)指导病人正确清除外耳道内的脓液,保持外耳道清洁和引流。 (2)取外耳道脓液送细菌培养与药敏,并按医嘱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各种滴耳剂滴耳。 (3)告知病人在炎症得到基本控制(即耳不流脓1-3个月),咽鼓管通畅,听力确属传音性耳聋时,可考虑手术提高听力。 (4)对骨疡型及胆脂瘤型中耳炎病人,告诉其手术的目的和重要性,尽早接受治疗。 (5)中耳乳突术后,应注意观察有无面瘫、眩晕、呕吐、剧烈头痛及平衡失调等,即使报告医生。 (6)术后7天拆线,714天逐步取出术腔内填塞纱条,每天换药,注意观察术腔引流及上皮生长情况。 (7)加强卫生宣教,使病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生、发展及其严重后果有足够的认识,有病尽早就医,配合治疗,最大限度避免洱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发生。,.,15,谢谢,/10/29,.,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