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呼吸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443796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脉搏、呼吸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脉搏、呼吸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脉搏、呼吸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脉搏、呼吸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脉搏、呼吸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脉搏、呼吸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脉搏、呼吸PPT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七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任务二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任务三 呼吸的观察及护理,制作:刘 静 主讲:,复习提问,1.稽留热常见于什么病人? 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 2.弛张热常见于什么病人? 败血症、风湿热、严重化脓性疾病 3.高热持续期的特点: 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4.退热期的特点: 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新课导入,孙先生,54岁,今日突然感到胸闷,心悸, 来院就诊。护士为其测量生命体征时发现病人 的心率120次/分,脉率92次/分,呼吸20次/分, 体温36.8。 请思考 1.孙先生此时的脉搏属于什么脉? 2.护士应如何测量?,职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专业职业能力:能够熟

2、练,规范完成脉搏和呼 吸的测量。 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脉搏和呼吸测量的目的、 操作要点、注意事项。 职业核心能力:具有用物准备齐全、有序摆放 的能力、协调配合能力。,任务二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一、脉搏的产生,二、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脉率(60-100次/分),脉搏强弱,脉律,脉搏紧张度,动脉壁情况,1.年龄 2.性别 3.体型,4.活动与情绪 5.药物、食物,小先生,三、异常脉搏的观察及护理,(一)常见的异常脉搏,1脉率异常 2节律异常 3强弱异常 4动脉壁异常,1)心动过速: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超过100次/分,常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贫血、休克等。一般体温每增高1,成人脉搏增加

3、10次/分,儿童增加15次/分。 2)心动过缓: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低于60次/分,常见于颅内压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洪脉:常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细脉: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 交替脉: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水冲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导管未闭 。 奇脉: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1)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的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等患者。 2)脉搏短绌: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常见于心房纤颤,(二)异常脉搏的护理,1.加强观察 观察病人脉搏的脉率、节律、 强弱及动脉壁情况,并注意

4、有无伴随症状。,5.健康教育 让病人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限酒; 教会病人及家属监测脉搏的相关知识,简单的急救方法。,2.充分休息 3.给予氧气 4.急救准备,四、脉搏的测量,(一)脉搏的测量部位,临床上最常选择的诊脉部位是桡动脉,(二)测量脉搏的方法,(二)测量脉搏的方法,(二)测量脉搏的方法,(二)测量脉搏的方法,操作规程,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解释。,卧位或坐位,手腕伸展,手臂放于舒适位置,以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处 按压力量适中,以能清楚测得脉搏搏动为宜 计数:正常脉搏测30s,乘2。异常脉搏测量1分钟。脉搏短绌时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听心音者发出“起

5、”或“停”口令,计时1分钟,先记录于记录本上,再绘制在体温单上,(二)测量脉搏的方法,任务三 呼吸的观察及护理,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并把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种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 1.正常呼吸 16-20次/分,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1:4.男性、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2.生理性变化:年龄、性别、情绪、其他。,一、正常呼吸及其生理性变化,二、异常呼吸的观察及护理,(一)异常呼吸的观察 1.频率异常:,(1)呼吸过速:成人频率超过24次/分。见于发热、疼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一般体温每升高1,呼吸频率大约增加3-4

6、次/分。 (2)呼吸过缓:成人频率低于10次/分 ,见于颅内压增高、麻醉剂或镇静剂过量等。,2.节律异常,(1)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特点: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慢,经过一段时间的呼吸暂停后,又开始重复以上变化。多见于颅内压增高、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2)间断呼吸:又称毕奥呼吸。特点: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期后又开始呼吸。常在呼吸完全停止前发生。 (3)叹气样呼吸:在一段浅快呼吸节律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并伴有叹息声。反复发作是临终前的表现。,3.深度异常,(1)深度呼吸:又称库斯莫呼吸,表现为呼吸深大而规则。多见于糖尿病、尿毒症等引起的代谢性酸中

7、毒的病人。 (2)浅快呼吸:表现为浅表而不规则,有时呈叹息样。,(一)异常呼吸的观察,4声音异常,(一)异常呼吸的观察,5形态异常,正常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由于肺、胸膜或胸壁疾病,如肺炎、胸膜炎、胸壁外伤、肋骨骨折、肋神经痛等,使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正常男性和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当腹腔内压力增高,膈肌下降受限时(如腹膜炎、大量腹水、肝脾极度肿大、腹腔内巨大肿瘤等),造成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吸气时产生一种高调的音响(似蝉鸣样),多因细支气管、小支气管堵塞,空气进入发生困难所致。常见于喉头水肿、喉头异物等病人。,由于气管或支气管内有较多的分泌物积聚,使呼吸时发出一种粗大的鼾声,

8、多见于昏迷病人,(一)异常呼吸的观察,6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呼气均费力,呼吸频率增加。常见于肺部感染、广泛性肺纤维化、大量胸腔积液等。,由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肺内负压极度增高所致。其特点是吸气困难,吸气时间显著延长,有明显的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常见于喉头水肿、气管内异物等。,由于下呼吸道部分梗阻,气流呼出不畅所致。其特点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常见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等。,(二)异常呼吸的护理,三、呼吸的测量,呼吸测量技术,目的,告知,准备,操作规程,注意事项,1.判断呼吸有无异常。,2动态监测呼吸变化,了解病人呼吸功能情况。

9、,3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三、呼吸测量技术,3.指导病人精神放松,让其具有识别异常呼吸的判断能力。,4. 告知病人异常呼吸的自我护理方法。,三、呼吸的测量,告知,1.护士准备,2.用物准备,3.病人准备,4. 环境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秒表,记录本,笔,必要时准备少许棉花。,病人体位舒适,情绪稳定;保持自然呼吸状态。,安静舒适,光线明亮,温湿度合适。,准备,三、呼吸的测量,三、呼吸的测量,操作规程,注意事项,1.测量呼吸前如有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应休息30min后再测量。 2.由于呼吸受意识控制,因此,测量呼吸时应不使病人察觉。 3.危重病人呼吸微

10、弱,可将少许棉花放于病人鼻孔前,观察棉花纤维被吹动的次数,计数1分钟。,课堂小结,1.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 2.异常脉搏的观察及护理 3.脉搏的测量要点及注意事项 4.异常呼吸 5.呼吸的测量方法,巩固练习,孙先生,54岁,今日突然感到胸闷,心悸, 来院就诊。护士为其测量生命体征时发现病人 的心率120次/分,脉率92次/分,呼吸20次/分, 体温36.8。 请思考 1.孙先生此时的脉搏属于什么脉? 脉搏短绌 2.护士应如何测量? 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听心音者发出“起”或“停”口令,计时1分钟,考试链接,1.测量脉搏,不妥的是 A.异常脉搏应测30秒 B.病人情绪激动

11、时休息2030min再测 C.不可用拇指诊脉 D.脉搏细弱者可测心率 E.有脉搏短绌时,应两人同时测心率与脉率,A,2.异常脉搏测量时间为 A.30s B.1min C.3min D.5min E.510min 3.脉搏短绌记录方式为 A.脉率/心率 B.脉率/心率次/分 C.心率/脉率 D.心率/脉率次/分 E.心率/脉率次/秒,B,D,考试链接,4.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率为 A.5070次/分 B.60100次/分 C.70110/分 D.80120/分 E.90130次/分 5.成人脉率大于100次/分,称 A.速脉 B.洪脉 C.丝脉 D.绌脉 E.间歇脉,B,A,考试链接,6.测量呼

12、吸时护士的手应置于病人的脉搏部位,是应为 A.看表计时 B.表示对病人的关心 C.将脉搏与呼吸律对照 D.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E.测量脉搏估计呼吸频率,D,考试链接,7.正确测量呼吸的方法是 A.一般病人测量15s乘以4 B.婴儿测量30s乘以2 C.呼吸微弱时测量30s乘以2 D.呼吸不规则时测量一分钟 E.测量时告诉病人注意力要集中,D,考试链接,8.为重病人呼吸微弱不宜观察时,测量呼吸频率的方法是 A.手至患者鼻孔前,以感觉气流通过并计数 B.手按胸腹部,根据胸腹部起伏次数计算呼吸频率 C.仔细听呼吸音响并计数 D.测的脉搏乘以1/4,以推测呼吸次数 E.置少许棉絮于病人鼻孔前计数其被吹动次数,E,考试链接,9.属于节律异常的呼吸是 A.浮浅性呼吸 B.深度呼吸 C.鼾声呼吸 D.蝉鸣样呼吸 E.潮式呼吸 10.与吸气性呼吸困难不符的临床表现是 A.胸闷、烦躁 B.出现三凹症 C.吸气时间缩短 D.鼻翼煽动 E.口唇发绀,E,C,考试链接,布置作业,1.开放实训室,学生按技能考核标准自主训练、考核测试。 2. 小先生:血压的生理变化。,谢谢!,/10/29,.,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