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的基本技能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443663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8.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的基本技能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急救的基本技能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急救的基本技能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急救的基本技能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急救的基本技能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救的基本技能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的基本技能PPT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急救的基本技能,将乐县总医院急危重症医学科 黄建坤,.,2,创伤急救主要内容 1.通气 2.止血 3.包扎 4.固定 5.转运、安慰,.,3,一、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出伤者口鼻腔异物、血凝块、分泌物,务必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伤员颈部后仰,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解开领扣、裤带以利呼吸。 外伤短期禁食禁水,防止误吸,.,4,创伤出血分类 一.按血管分类: 1.动脉出血:动脉血管内压力较高, 出血时呈泉涌、搏动性,尤其是大的动脉血管破裂,血液呈喷射状, 颜色鲜红,常在短时内造成大量失血,易引起生命危险。 2.静脉出血:暗红色的血缓缓流出,出血速度较慢,出血量逐渐增多,如不及时止血,

2、逐渐形成失血性休克。 3.毛细血管出血:出血时,血液成水珠样渗出, 多能自动凝固止血.,二、开放性伤口的止血,.,5,二.按出血部位分类: 1.外出血:体表受伤出血, 血液从伤口流出 2.内出血: 内脏和组织受损出血, 血液流入体腔,外表看不见。如肝、脾破裂, 胸腔受伤引起的血胸等。 3.皮下出血:皮肤未破,只在皮下软组织内出血,如挫伤,皮下血肿、瘀点瘀斑等。,.,6,止血方法(外出血),(一)间接压迫止血法 指压法(10-15分钟内) 止血带止血法(1小时放松1-2分钟) (二)直接压迫止血法 直接压迫包扎 填塞压迫包扎止血法,.,7,面部出血: 用拇指压迫下颌角与颏结节之间的面动脉(下颌前

3、方约3cm凹陷处),(一)常见压迫止血方法,.,8,头前部出血: 压迫耳前下颌关节上方的颞浅动脉,.,9,头后部出血: 压住耳后突起下面稍外侧的耳后动脉。,.,10,颈部大血管: 压迫颈总动脉,用拇指压住喉气管外侧、胸锁乳突肌深面用力压向内、后方向的颈椎,禁止双侧同时压迫 。,.,11,腋窝和肩部出血:压住锁骨下动脉,用拇指在锁骨上凹,胸锁乳突肌外缘向下内后方,对准第一肋骨,.,12,前臂出血: 压迫肱动脉,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施以压力,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13,手掌和手背出血: 压迫桡动脉,按脉搏的地方,按到跳动的挠动脉压住。,.,14,手指出血: 用手指捏住伤手的根部,即可止血。

4、,.,15,大腿出血: 用大拇指压住股动脉(大腿根部腹股沟中点)用力向后压,另一手的拇指可重叠压力。 足部出血:压迫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踝关节下侧,足背跳动的地方,用手指紧紧压住,.,16,下肢大出血 掌根用力压紧腹股沟中点的股动脉。,.,17,适应症:一般用四肢动脉的出血,直接压迫止血法止血无效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 注意事项:止血带的部位非常重要,一般应该扎在出血部位的近端,尽量的靠近伤口,以减少缺血的范围。但是,上臂的中下1/3处,切忌扎止血带,以免损伤桡神经;前臂、小腿不宜上止血带,因为有两根长骨,可能使血液阻断不全。 方法: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卡式止血带止血法和三角巾止血带止血法。,(

5、二)止血带法,.,18,卡式止血带,.,19,布料止血带(绞紧法止血,要悬吊功能位),.,20,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21,扎止血带的注意事项,1、应该选择有弹性的胶管或布条,不要使用非弹性的绳索或电线,以免损伤皮肤和组织。 2、避免直接勒在皮肤上,应在皮肤上加以衬垫,如衣物、毛巾等。 3、松紧适中,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的搏动为准。 4、上止血带前,抬高该患肢23min,连续使用止血带60min,放松一次(1-2min)。 5、扎完标明扎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的时间 6、需要断肢再植的伤员,不宜扎止血带,如有动脉硬化、糖尿病、慢性肾病的病人应该慎用止血带止血法。,.,22,(三)直接压迫止

6、血法,小伤口止血法:只需用清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盖上消毒纱布、棉垫,再用绷带加压缠绕即可。在紧急情况下,任何清洁而合适的东西都可临时借用做止血包扎,如手帕、毛巾、布条等,将血止住后送医院处理伤口。,.,23,(四)填塞止血法,一般用在深部伤口出血,比如肌肉、骨端、鼻出血等。,.,24,1.伤口盖敷料 2.压迫伤口止血 3.检查血运 (超出3厘米) 绷带加压包扎 (不得过紧),(五)加压包扎止血法(直接),.,25,(六)加压包扎止血法(间接压法),间接压法 操作要点:见图311 1、伤病人卧位, 2、伤口有异物,如扎入身体导致外伤出血的剪刀、小刀、玻璃片 3、保留异物,并在伤口边缘将异物固

7、定 4、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26,对于外伤出血量较大,肢体无骨折损伤者,用此法。注意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每隔50分钟缓慢松开35分钟,防止肢体坏死。 1上肢加垫屈肢止血 2下肢加垫屈肢止血,(七)加垫屈肢止血,.,27,三、开放性伤口的包扎,目的: 1.保护伤口减少感染 2.帮助止血 3.保护内脏等重要组织、器官外露。 常用包扎材料: 1.绷带 2.三角巾 3.四头巾,包扎步骤: 1.充分暴露伤口。 2.迅速检查伤情:是否、 合并骨折、内脏损伤等。 3.将伤口包扎得牢靠服 帖。 注意血运及神经功能。,.,28,包扎方法,(一)环形包扎法 一般用于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例如手腕等部位。先将绷带

8、做环形缠绕,第一圈稍呈斜形,第二圈将第一圈之斜形的一角压住环形圈内,然后环绕数周后用胶布等固定即可。,.,29,螺旋包扎,.,30,(三)螺旋反折包扎法 用于肢体粗细差别较大的前臂、小腿部位的包扎。(见图) 用于粗细不等部位,如小腿、前臂等。,.,31,(四)“8”字包扎 适用于关节处的包扎,.,32,“8”字包扎,.,33,(五)三角巾包扎 帽式包扎,.,34,头部绷带回返包扎、三角巾包扎压迫止血法,.,35,自粘创口贴、尼龙网套包扎,.,36,腹部损伤现场处理 1、保持伤员安静、避免不必要搬动. 2、禁食、禁水. 3、伤员平卧位. 4、无菌纱布或三角巾包扎伤口. 5、有肠外露时用三角巾或纱

9、布覆盖后加碗扣在其上,然后包扎固定. 6、迅速转送医院治疗.,.,37,.,.,38,胸部损伤现场处理 胸壁伤口要立即包扎.伤口如与胸腔相通,伤口有气泡或“吱吱”声称为开放气胸.属重症伤员,要保持病人安静, 血胸和气胸病人会有呼吸困难,可适当垫高上半身,以利呼吸.可用敷料封于伤口,迅速送医院.,.,39,胸部创伤处理,.,40,四、肢骨折的急救外固定,目的 1. 限制骨折断端活动,防止损伤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从而避免继发性损伤, 2.防止闭合骨折转化为开放性骨折 3.减少出血和肿胀,减轻患者疼痛,便于抢救运输和搬运。,.,41,(一)疼痛(二)畸形) (三)骨擦感 (四)肿胀 (五)功能障碍

10、 (六)循环、神经损伤的检查,骨折判断,.,42,1、首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 2、如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胁要移至安全区再固定。 3、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 4、夹板长宽尽可能与伤肢相称,长度要超过上下两关节。 5、夹板与皮肤、关节、骨突部加衬垫,以加强固定和防止压伤。 6、固定骨折的上端,再固定下端,绑带不要系在骨折处。 7、骨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内。 8、暴露肢体末端以便观察血运。如肢体出现肿胀、剧痛、麻木、 发凉、苍白或青紫时,说明固定太紧,必须立即松解。 9、固定后,功能位,上肢为屈肘位,下肢呈伸直位。 10、固定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注:

11、前臂、小腿部位的骨折:尽可能在损伤部位的两侧放置夹板固 定,以防止肢体旋转及避免骨折断端相互接触。,固定原则,.,43,骨折固定材料,.,44,一、上肢木(夹)板固定 1.木板,置于伤肢两侧。 2. 木板与皮肤之间加入衬垫。 3. 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两端。 4. 屈肘悬吊。下肢伸直固定。 5. 露出指甲检查血运。,四肢骨折的固定方法,.,45,上臂木(夹)板固定,.,46,前臂骨折固定流程图,.,47,下肢股骨干骨折 1.长木板,置于伤肢内(短)、外(长)两侧。 2.加衬垫。 3.用七条宽带固定(先固定两端)。 4.用“8”字法固定足踝。 5.露出趾端检查血运。,.,48,大腿骨折固定,木板固

12、定,检查血运,.,49,小腿健肢固定,.,50,1,2,3,4,5,小腿骨折健肢固定流程图,.,51,骨盆骨折的固定止血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出血量大且难以止血。如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 ,疼痛广泛,活动下肢和取坐位时加重,会阴部或耻骨部皮下淤血,要怀疑骨盆骨折。应立即用宽大的棉织品或三角巾紧紧捆住臀部,将骨盆切实固定起来,防止骨盆继续出血。再用另外的棉织品将双膝关节绑扎在一起,双膝关节中间用棉织品隔开。三人平托轻轻地将伤患放在硬板上,使之膝关节屈曲,下方垫上软物,减轻骨盆骨折的疼痛,并将其迅速送往医院抢救。,.,52,骨盆骨折固定,.,53,脊椎骨折固定法 :脊椎骨折往往病情严重,严禁不经

13、固定而乱搬动。应在保持脊柱稳定的情况下,将病人轻巧平稳地移至硬板担架,用三角巾固定。切忌扶持伤者走动或躺在软担架上。颈椎骨折最好用颈托固定头、颈部,防止骨折移位压迫中枢神经造成的终生截瘫。,.,54,颈椎骨折,.,55,胸腰椎骨折,.,56,五、转运,创伤搬运护送的目的: 使受伤病人脱离危险区。 防止损伤加重 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 注意事项: 1、搬运动作要轻巧,迅速,避免不必要的震动 2、搬运过程及途中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57,常用搬运方法 1、单人搬运法,.,58,.,59,.,60,2、双人搬运法,.,61,.,62,3、脊柱骨折搬运法 搬运脊柱骨折伤员时,应两人或三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动作一致将伤员搬起,平放在硬板或门板担架。 搬运时严禁一人抱头、一人抱脚,或一手抱脊背,一手抱腿等不合理的动作,以免驱干变曲而加重损伤。,.,63,脊柱骨折搬运,.,64,脊柱骨折四人搬运法,.,65,安慰自我镇静与安慰病人 施救者首先自己必须保持镇定,必须克服恐惧心理,必须认识到早一秒钟开始正规救治伤员,伤员就有可能挽回生命,伤员的生命往往掌握在你的手中。另外,面对严重的外伤,伤者会有极大恐惧心理,会升高血压,加重出血,剧烈疼痛会使伤者抗拒救治,施救者在救治的同时要安慰伤者,稳定伤者情绪以配合救治。,.,66,谢谢大家!,/10/29,.,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