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对WTO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看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形势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440746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我国对WTO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看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形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从我国对WTO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看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形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从我国对WTO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看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形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从我国对WTO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看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形势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从我国对WTO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看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形势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我国对WTO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看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形势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我国对WTO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看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形势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我国对WTO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看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形势,张 力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我国对WTO教育 服务贸易的承诺,4,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原则 没有中国参加的世界贸易组织,是不完全的国际组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必须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 中国愿意承担加入世贸组织的义务,但是权利与义务应当相平衡。,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强调: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善于从国际国内政治大

2、局出发考虑问题,切实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根本利益。,加入WTO以后我国教育面临着新的影响,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间接影响: 在WTO的新规则下,各行各业结构调整及政府职能转变对教育产生的新需求; 二是直接影响:与教育服务贸易承诺直接相关的教育(办学)行为。 两者带来影响的直接程度与持久性有很大差异,归根结底还是教育体系创新与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进入WTO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我国进入WTO,是近代史上第三次大的对外开放,有4个显著特点: 由单边自我开放转为对等的多边相互开放; 由有限范围和领域的开放转为全方位的实质开放; 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府主导型开放转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

3、; 由我国自主对外开放转为有国际规则约束下的开放。,2、在WTO规则的约束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进入法制经济、规则经济和信用经济时期。政府职能不是弱化,而是转化,主要面临3个方面的变化: 从在许多领域“无所不为”到“为所必为”;从“万能”政府到“有限责任”政府。 从通过管制、审批等行政手段管理,到主要通过健全法规、改善环境、提供服务。 从主要为国有经济服务,到为现阶段合法存在的所有经济成分或为整个国民经济服务。,(二)WTO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 1、服务贸易(Trade in services)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 谈判承诺类型: 水平承诺(Horizontal commi

4、tments) 具体承诺(Specific commitments) 承诺减让表(Schedule) 承诺方式:(1)没有限制(None); (2)不作承诺(Unbound); (3)一定范围或有预设条件的限制。,WTO-GATS第10条第3款规定: 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学活动之外(核定例外领域),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于教育服务贸易范畴。 全世界的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1)商业服务、(2)通信服务、(3)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4)分销服务、(5)教育服务、(6)环境服务、(7)金融服务、 (8)健康与社会服务、 (9)旅游及与旅行相关的服务、 (10)娱乐、文化与体育

5、服务、 (11)运输服务、 (12)其他服务。下分143个服务项目。教育服务属于12类服务贸易中的第5类,按中心产品目录又分为初等教育服务、中等教育服务、高等教育服务、成人教育服务及其他教育服务等五类项目。,2、服务贸易及教育服务贸易主要有4种提供方式: 跨境交付(Cross-border Supply) 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 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 自然人流动(Presence of Natural Persons) 对于以上4种提供方式必须明确承诺: 市场准入(Market Access) 国民待遇(National Treatmen

6、t),3、各国对教育服务贸易的态度与承诺情况 在144个WTO成员中,未签定教育服务贸易的有102个,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 签定教育服务贸易减让表的有42个(实际上是53个),多数是发达国家,其成员地区分布如下: 非洲(8):加纳、刚果、莱索托、卢旺达、塞拉里昂、冈比亚、马里、扎伊尔 亚洲(8):中国、中国台北、日本、泰国、约旦、阿曼、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欧洲(16+1或16+12):奥地利、捷克、克罗地亚、匈牙利、波兰、斯洛文尼亚、挪威、斯洛伐克、瑞士、列支敦士登、拉托维亚、爱沙尼亚、保加利亚、比利时、立陶宛、摩尔多瓦、欧盟12国(统一签署,但个别国家有预设条件的承诺) 中北美(7):美国

7、、墨西哥、哥斯达黎加、海地、巴拿马、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牙买加 南美(0): 大洋州(2):澳大利亚、新西兰 在已承诺教育服务贸易的国家中,态度最积极的、开放力度大的还是发达国家。 (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教育服务贸易是本国第3、4和5位出口业,出口值占服务贸易总值的11.6%、4.9%和3.8%。),(三)我国签定的WTO教育服务贸易减让表 1、水平减让表与教育服务有关的内容 契约式合作性质(并非股权式合作) 土地用期(50年) 代表机构(非营利性活动) 雇员入境 2、部门减让表的承诺 详见后表内容,中国签定的WTO教育服务贸易减让表(中文参考译文) 服务提供方式:(1)跨境交付 (2)境外消

8、费 (3)商业存在 (4)自然人流动,3、与教育服务有关的其他内容 无过渡期与无地域限制 2001年12月11日在中国大陆地区生效 政府审批权与把握教育主权 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外方有多数拥有权,校长和教师资格的规定 政府定价与确认商业存在的回报性 教育作为“商业存在”,(四)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1、加入WTO对教育的积极影响/有利机遇 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新型人才的培养,加快教育改革开放进程,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差距。 有利于进一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缓解社会需求压力,减轻教育外汇流失状况。,有利于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引入新的公平竞争机制,依法行政和依法

9、治教,理顺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有利于促进教育进一步对外开放,开辟新的教育资金来源,提高我国教育系统的有效运行能力,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有利于我国走出国门,发挥比较优势,向境外开拓教育市场。,2、加入WTO对教育的负面影响/潜在风险 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 纽约时报:“WTO的资格不仅是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全球一体化,迫使中国根据西方的贸易法律行事。它将使市场极大开放,从而使得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接受外国思想的影响。”(还有克林顿在国会的发言) 立法与司法问题。 针对WTO规则的国际/国内法关系(我国外经贸部设一法规质询受理机构) 领导与管理权旁落问题。 经济冲击教育秩序和市场炒作问题

10、。 教育的公益性与营利性矛盾问题。,3、妥善处理四个宏观政策关系 维护国家教育主权与提高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坚持教育公益原则与引进国外教育资源的关系 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与警惕国外敌对势力渗透的关系 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与适应 WTO 规则的关系 国家鼓励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的思路 以我为主,坚持主权,因势利导 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分类指导 依法行政,依法办学,加强监管,二、进入WTO后我国 教育服务面临的 新形势和新问题,3,江泽民总书记最近还强调: 做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各项应对工作,人才是关键。要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培养各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在普遍提高国民教育文化水平的同时,加强专业

11、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抓紧培养精通世贸组织规则的专业人才。培养专门人才的工作,一定要紧迫地抓起来。,(一)进入WTO以后我国教育发展的环境及需求的变化 1、加入WTO后,我国将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竞争力还比较弱,现代化建设始终形成迫切需要。,今后30年,第一产业产值与劳动力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显著上升。,2000年,在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5%,达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水平。而据1998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员国的统计,其从业人口对应指标均值分别为54%和26%。,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是: 德国的1/4

12、5;日本的1/40;美国的1/30。 美国煤产量占全球20%,每年因工死亡40人; 中国煤产量占全球10%,每年因工死亡1.5万人。,中国城镇企业技术工人7000万人 其中:初级工 占60 中级工 占35 高级工 仅占5 发达国家的高级工占40左右。,中国人口受教育程度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主要在 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方面,我国公共财政支持教育的资源不足 公共教育经费占GNP比例 1995年1997年 世界平均: 4.7% 4.8% 较发达地区: 5.0% 5.1% 欠发达地区: 3.8% 3.9% 最不发达国家: 2.1% 2.0% 中国: 1996年 2.44% 2001年3.19%,1990-2

13、001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随着城镇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服务的需求将持续旺盛。 1953-2030年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万人,2005年、2010年各级学校在校生数预测(万人),2005、2010年我国各级教育入学率的预测,1964-2030年我国人口受教育年限提高的趋势,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靠什么?,1957-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恩格尔系数 贫困 60% 温饱50-60% 小康40-50% 富裕40%,教育 培训,(二)加入WTO后受到最大挑战的是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属性分化与政府行为新定位必然影响教育在政府管理中的位置和模式。 教育属性的分化 作为

14、公共品的服务(public goods) 社会公益性(非产业属性?) 作为私人品的服务(private goods) 营利性(产业属性?) 作为混合品的服务(mixed goods) 非营利性和可营利性(产业属性?),垄断性 竞争性,国际通行的现代社会结构: 产品属性、生产主体、生产部门和生产方式 物品类型 垄断性 竞争性 私人品 公共品 公共品 主要生产主体 政府机构 非政府 非政府 非营利机构 营利机构 主要生产部门 第一部门 第三部门 第二部门 主要活动领域 政治领域 社会领域 市场经济,WTO-GATS(教育服务贸易总协定)下的教育可作为“商业存在”, 其中某些教育成为可以被购买的服务

15、,从而是国际组织首次正式确认某些教育所具备的产业属性。 公办教育必须坚持社会公益性事业属性 ,若要选择其他,应当依法规范改制。 民办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可在教育的公共品(社会公益性)、准公共品(非营利性)和私人品(可营利性)的属性之间进行选择。,我国学校教育与培训体系,基础教育,WTO-GATS承诺,初中 (包括职业初中) 小学,终身学习体系下的教育属性分化 前义务教育(pre-compulsory)(非公共品属性) 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公共品属性) 后义务教育(post-compulsory)(混合属性),公共教育政策的调整三原则 政府该管的,一定管好(公共

16、品) 政府不该具体管的就不具体管(非公共品) 政府应管却力不从心的让社会参与(混合),终身学习体系中政府、学校与社会的新关系,政府 Governments,家庭 Families,社会 Community,前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 后义务教育 Pre-compulsory Edu. Compulsory Edu. Post-compulsory Edu.,公平,效率,(三)近年来争论观点述评和案例分析 A 教育根本不是产业,就是社会公益性事业 (纯公共品,北欧福利国家/朝鲜/古巴) B 教育具有一定产业属性 (准公共品,我国/日本/韩国) C 教育部分产业化 (混合品,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D 教育完全应当产业化和市场化,政府退出 (私人品,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国家),案例1 美国贸易代表处2000年12月14日提出的WTO新一轮谈判提案列举了17种障碍,企图要求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