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银行管理理论知识讲解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440637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银行管理理论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二章银行管理理论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二章银行管理理论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二章银行管理理论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二章银行管理理论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银行管理理论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银行管理理论知识讲解(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欢迎进入,银行世 界,银行管理观摩教学,2,第二章 商业银行管理理论,3,第一节 银行管理原则 一、流动性原则 1、流动性的含义。 2、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二、安全性原则 1、安全性的含义。 2、影响安全性的因素。 三、盈利性原则 1、盈利性的含义。 2、影响盈利性因素。 四、“三性”原则的辩证关系,5,1、真实票据理论。 真实票据理论又称商业贷款理论,是早期英国银行管理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为银行只发放短期的、与商品周转服务的具有自偿性贷款。 真实票据理论缺陷: (1)没有考虑活期存款沉淀部分的相对稳定性,忽视了信用创造的能力。 (2)适用于单个银行,对整个银行体系未必适用。 (3)该

2、理论限制了银行资产创新;自偿贷款随着经济周期自动伸缩贷款量,加大经济的波动,不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节。,6,2、资产转换理论。 资产转换理论是由莫尔顿于1918年提出的。认为银行的流动性取决于银行掌握易变现的资产,如债券等票据等,通过证券市场上出售也能保持银行的流动性。在这理论影响下,银行业务经营更加灵活多样。但缺陷是:片面强调了银行的流动性依赖于其资产的出售,忽视了资产的真实质量,为社会信用膨胀提供了条件。 3、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是由普罗科诺于1949年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的。认为,银行的贷款能否到期偿还或变现,取决于借款人未来现金流入。在这理论的影响下,二战后

3、分期付款的长期贷款、房地产贷款和消费贷款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支持战后西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该理论将银行资产经营安全建立在银行管理者主观预期的基础上,仅考虑借款人的未来收入,增加了银行经营风险。,7,二、负债管理理论 进入20世纪60年代,CPI开始困扰各国经济,利率普遍上涨,银行为了生存,主动地转变经营思想,通过市场发行债务工具增加其流动性。负债管理理论改变了银行资产只能被动地适应负债的局面,完全根据业务的需要,主动通过扩大负债的办法,支持和发展资产业务,增强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力。因此,负债管理理论是银行家们在实际业务中创新的结果。 1、存款理论。强调应根据客户意愿组织存款,按照安全性原则

4、管理存款,根据存款分布状况安排贷款,参照贷款的收益支付存款利息,不能盲目发展存款和贷款。他反映了银行经营策略重点被置于资产管理方面,注重存款的安全性;银行流动性是通过调整资产结构,而不是通过调整负债结构来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经营活动的范围。存款理论属于银行的被动负债管理理论。,8,2、购买理论。该理论认为银行可以采取主动地购买资金满足流动性需求。但该理论影响:推动了社会信用扩张和经济增长;又导致银行负债成本上升,盲目竞争,加重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 3、销售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金融竞争和金融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形成一种负债管理理论,其主题是推销金融产品。销售理论的含义主要包括:(1

5、)客户至上和客户需要多样化。(2)通过服务渠道来达到吸收资金的目的,则是销售理论的精华所在。(3)金融产品开发要从资产与负债这两方面考虑。 销售理论注重着一种市场概念,关注客户需要和偏好,告诉客户银行所提供产品和服务。销售理论的兴起和盛行,反映了80年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相互渗透和彼此之间的竞争,标志着银行由分业经营模式向混业经营模式的转变,银行业务逐渐走向综合化和智能化。,9,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初,产生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既综合了上述两种理论的优点,又克服了其缺陷,强调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实现“三

6、性”之间的协调与均衡。其内容是: 1、流动性问题。需要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来预测流动性需求,寻找满足流动性需求的途径。 2、期限利率对称和利率敏感性问题。通过调整资产与负债结构,达到期限和利率的对称。 3、风险控制问题。明确规定了资本充足率,根据不同的经营环境制定各类资产的风险度标准和控制风险的方法,对收益性的评估标准注重考察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10,四、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是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延伸,使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由表内扩张到表外,极大地丰富了银行管理理论的内容,也使得银行风险管理日益复杂化。银行为了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必须发展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基金托管与管

7、理、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交易。这种管理思想,还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银行要在工作中研究、开发、制定新的银行管理措施和方法,完善管理理论体系,从而对银行进行有效地管理。,11,五、我国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指标 1、反映资产与负债关系的指标,12,2、反映资产结构的指标,13,3、反映资产质量的指标,14,4、反映负债结构的指标,15,第三节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一、利率预期理论 它是指投资者根据其对未来利率变化走向的预期来确定证券期限结构,以便进行投资组合。该理论是由艾尔文费雪提出的,他认为不管投资者的投资期限策略多么不同,既定期限的投资收益总是相等的,即投资期限策略与投资收益无关,这是因为市场

8、中存在套利的行为。套利行为证明了费雪的期限策略与投资收益无关这一结论。在金融市场有效下,当前的远期价格变动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某一天的即期价格变动,即期价格等于当前的远期价格。利率预期理论充分说明金融市场的有效性,有效的金融市场对银行管理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其公式为:,16,二、流动性溢价理论 它认为远期利率除了反映预期外,还反映了投资者为购买长期债券而要求给于一定的收益补偿。用公式表示为: 流动性溢价便是远期利率和未来预期即期利率之间的差额,远期利率不再只是对未来即期利率的无偏差估计,它包含了远期流动性溢价。流动性溢价理论认为证券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是基于体现在远期利率中的与时间相关的流动性升水。

9、流动性溢价理论对于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流动性溢价存在上升的趋势,银行管理者应借入短期资金,投资于长期债券或贷款,这样使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产生资产敏感性。同时,通过延长证券组合的有效持续期以获得更高的收益。,17,三、市场分割和优先择居理论 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利率是被分割的,由相互隔离的几种期限市场的买卖活动来决定。市场分割理论假设存在各个狭小的分割的市场,这是基于金融监管、投资法规和机构投资者偏好这些高度约束性规则限制了投资者所购买或出售证券期限。机构投资者设法使他们债务期限与未来现金流入时间安排相匹配,提高其流动性。一家银行寻求长期投资,它希望该投资的收入与预期长期支付相对应,保

10、障了预期长期支付的资金来源。 在贷款或融资活动中,贷款人和借款人并不能自由地在利率预期的基础上将证券从一个偿还期部分转换为另一个偿还期部分,即市场是低效率的。在严格管制下,即使现行利率水平如果他们进行市场间的转移会获得比实际要高的预期收益率,贷款人和借款人也不会离开自己的市场而进入另一个市场。,18,优先择居理论修正了那种认为自发的供给和需求行为严格分割市场和分割利率的观点。尽管投资者和债务人有自己的偏好习惯,但若有足够大的收益率,他们将被吸引到邻近期限部门的市场。如果收益率不能保证能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偏离它们优先期限选择,收益率之间差距应能保持,期限结构将维持原样。部分利率分割的存在可以吸引一

11、部分愿意跨期限部门进行购买或出售的投资者。 利率期限结构形成是由于对未来利率变化方向的预期决定的,流动性溢价可以起一定作用,但期限在1年以上的证券的流动性溢价大致是相同的,使得期限1年以上的证券虽然价格风险不同,但预期收益率却大致相同;有时,市场的不完善和资本流向市场的形式也会起到一定作用,促使期限结构的形状暂时偏离按照对未来利率变化方向进行估计所形成的形状。,19,第四节 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缺口管理 一、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 1、利率敏感性缺口 利率敏感性资产(IRSA)和利率敏感性负债(IRSL)是指在一定期限内需要重新根据市场利率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利率敏感性缺口就是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

12、敏感性负债之间的差额,它反映了银行资金的利率风险暴露情况。最常见的一种称为资金缺口,其公式表达式为:GAP=IRSA-IRSL 利率敏感性缺口另一个概念是利率敏感性比率,它是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金额之比,即 Q=IRSAIRSL,20,2、利率敏感性缺口与净利息收入变动的关系 净利息收入的变动情况取决于利率敏感性缺口的大小,用公式表示为: NII=IRSA i IRSL i=GAP i 3、利率敏感性缺口的计算方法 (1)基本缺口。是银行提出判断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的标准。如果资产或负债到期限大于考察期限,则该资产负债属于非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优点是简单易行,但考察期限的选择由银行主

13、观决定,难免失之偏顾。 (2)累积缺口和增量缺口。增量缺口是将考察期划分为若干连续的期间,分析单个期间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对比情况。累积缺口则是考察整个考察期间内资产与负债匹配情况,将考察期间内各个子期间增量缺口值相加,得出累积缺口。计算公式为:,21,(3)标准化缺口。标准化缺口是简单以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的金额差作为衡量银行利率风险的标准,其内含的假定条件: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对市场利率变动的反映程度是一样的。如果市场利率上升5%,则敏感性资产或负债的利息收入或利息成本也上升5%。计算标准化缺口,首先要选定一个基础利率,如LIBOR;其次,以基础利率为参照,将相应的敏感性资产与负债的重新定

14、价的变动率;最后,与基础利率的变动率作比较,确定出各自的相对变动率,计算出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的缺口金额。 假设某银行90天到期的短期贷款为1000万美元、银行发行90天CDs为800万美元,基础利率为90天国库券利率。当基础利率上升5%时,该银行的短期贷款上升为4%,其变动率为80%;而CDs的利率上升为6%,其相对变动率为120%,则该银行的标准缺口金额为:GAP=1000万80%800万120%=-160万美元 如果采用基本缺口计算方法,该银行90天到期的资产与负债缺口金额为:GAP=1000万-800万=200万美元 可见,基本缺口计算的结果夸大了利率风险,而标准缺口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15、更准确反映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利率敏感性错配程度,因而它成为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依据。,22,4、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策略 (1)进取性策略 它是指银行主动预期市场利率变动,来确定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缺口,使其缺口值的变动朝着银行有利方向变动,扩大银行利息收入。进取性策略成功关键在于利率预测准确性,进取性策略比较适合大型银行。 (2)防御性策略 它是指在保持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平衡,使其缺口值为零或很小。,23,5、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的缺陷 (1)采用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的前提条件是对市场利率预期。 (2)因调整成本高导致采用缺口管理利率风险不理想。 (3)就缺口值而言,它并不能准确反映银行的现金

16、流量,从而影响到对净利息收入变动的预测。 (4)无法解决银行资金回流问题。因为回流资金本身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借款人会延期支付抵押贷款利息或本金;当利率下降时,借款人会提前偿还固定利率的抵押贷款。因此回流资金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是缺口管理深层次的缺陷。 (5)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重视利率变动对资产负债收入效应,忽视了市场价值效应,因此它是一种片面的衡量银行利率风险敞口的方法。,24,二、持续期缺口管理 (一)持续期的概念 持续期是指债券的平均有效期限,它反映了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因持续期用适当的贴现率将债券的所有利息和本金等现金流量转换为现值,表现了所有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时间。因此,持续期是一种比到期期限更完善地计量银行资产与负债利率敏感性的方法,并用于分析利率变动对银行权益资本的影响。,25,(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