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440623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效用论,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一、效用的概念 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每个有理性的人都为自身谋求最大幸福是人性的某种规定性。边沁的这一功利主义思想为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效用(utility)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在对“满足程度”即效用的度量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它们分别是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

2、的分析方法。,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家普遍使用基数效用的概念。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作为效用单位。,到了20世纪30年代,序数效用的概念为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使用。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是一个有点类似于香、臭、美、丑那样的概念,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 (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量的一般的意义是表示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 抽象的边际量的定义公式为:,基数效用论者将效用区分为总效用(total util

3、ity,TU)和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MU) 。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 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时,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利用数学语

4、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达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 (1)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2)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等等。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二)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所以,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于货币也同样适用。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随着货币收入量的不断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但是,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又假

5、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三)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这里的均衡是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四)需求曲线

6、的推导 基数效用论者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基础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当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的时候,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写为:,(五)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利用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剩余,利用市场的需求曲线可以得到整个市场的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它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和消费商品所感受到的状态的改善。因此,消费者剩余通常被用来试题和分析社会福利问

7、题。,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一、关于偏好的假定 序数效用论者指出:消费者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的偏好(即爱好)程度是有差别的,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决定了不同商品组合的效用的大小顺序。,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偏好有以下三个基本的假设条件: 偏好的完全性 偏好的可传递性 偏好的非饱和性,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具有连续性,于是,在同一坐标

8、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存在着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无差异曲线不仅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负值,而且,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即随着商品1的数量的连续增加,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无差异曲线的这一特点是由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的。,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或RCS)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

9、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公式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假定商品数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即当X10时,则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公式可以写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从几何意义上讲,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表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线的形状凸向原点。 无差异曲线告诉我们消费者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意愿。当物品很容易相互替代时,无差异曲线不太凸向原点;当物品难以替

10、代时,无差异曲线非常凸向原点。,完全替代品(perfect substitutes),完全互补品(perfect complements),第三节 预算线,一、预算线的含义 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它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预算线的方程为: 也可写为:,二、预算线的变动 当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预算线的位置会发生平移。,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的位置会发生平移。,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预算线的斜率

11、和截距都会发生变化。,X2,A,B”,B,X1,O,B,当消费者的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不发生变化。,第四节 消费者的均衡,序数效用论的分析指出,只有既定的预算线与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它表示:在一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为了得到最大的消费满足,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数量的购买组合,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它表示: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消费者在做出

12、自己的消费选择时,把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作为既定的,然后选择使他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种相对价格的最优点。相对价格是市场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而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在消费者最优时,消费者对两种物品的评价(用边际替代率表示)等于市场的评价(用相对价格表示)。,如果假定商品的效用可以用基数来衡量,则: 综合来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写为:,第六节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价格消费曲线 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它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的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相切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就是价格消费曲线。

13、,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由消费者的价格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从序数效用论者对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需求量。,基数效用论者是在效用量可以具体衡量和边际效用递减这两个假定条件下推导出需求曲线的。 序数效用论者用由消费者偏好所决定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顺序或等级来代替效用量的具体衡量,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来取代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同样推导出了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第七节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

14、生两种影响: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在这里,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被定义为效用水平的变化。二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被称为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种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被称为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例,考虑消费者对百事可乐价格下降时的

15、反应: “好消息!现在百事可乐便宜了,我的购买力增加了。实际上我比以前更富了。因为我是一个富人,我可以买更多的比萨饼和更多的百事可乐。” “现在百事可乐的价格下降了,我放弃每一个比萨饼可以得到更多百事可乐。因为现在比萨饼更贵了,我要少买比萨饼多买百事可乐。”,二、正常物品(normal good)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正

16、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第八节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吉芬物品(Giffen goods)是低档物品的一种特例,这类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吉芬物品是以爱尔兰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Robert Giffen)的名字来命名的。吉芬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吉芬物品必须具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