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练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440595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练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练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练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练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练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练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练习课件(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复习目标 在记住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分析题目中的条件从而判断出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包括像的倒正、实虚以及放大还是缩小情况),还要学会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际应用如: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以及人的眼睛、眼镜,知识储备,凸透镜成像规律,结论: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_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_像; 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_像,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_像; 无论成什么像,当物体靠近焦点时,所成的像变_,且像距变_.,二、典型例题解析:,(一)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判定成像性质 例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

2、小的像。当物体移到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的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针对性训练】,1、三个焦距都是20cm的凸透镜,小明利用它们做了一些简易光学器材,第一个做成了简易照相机,拍摄了墙上的一幅画;第二个做了一台投影仪,演示了一张幻灯片;第三个直接作放大镜使用,观察一只小昆虫,使用过程中,下面对应关系连线正确的是( ) A B CD 2、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透镜45cm处,成的像情况是:( )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等大的实像 D、上述三种情况

3、都有可能。 (二)焦距大小的判定 例2.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cm B、15cm C、10cm D、5cm,【针对性训练】,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将这三个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透镜跟烛焰的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实验记录如下表:,A、f甲f乙f丙 B、f丙f甲f乙 C、f甲f丙f甲,(三)镜的调节问题,例3、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

4、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 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例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第1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原因: 。2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请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两条即可),【针对性训练】,1、某校同学在学习了眼睛和眼镜的内容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他们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的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5、。其装置如图所示。,(1)在此实验装置中,_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_相当于人眼球中的视网膜。 (2)请你用此实验装置探究近视眼的成因,要求写出实验过程。,2,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放置好蜡烛和透镜后,左右移动光屏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其原因是 。该同学作适当调整(物距不变)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三、达标测试,1、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太阳光线会聚后在距离透镜10cm处发现一亮点,若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倒立、放大的实

6、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2、下面关于近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镜片能把太阳光会聚于一点 B.近视眼镜是发散透镜 C、“度数”越大的近视眼镜镜片,凹面弯曲越明显,焦距越大 D、近视眼眼睛本身就是发散透镜,3、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等大倒立的实像,4、在一些交通要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常常安装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

7、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 A、平面镜成虚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显微镜 D、凸透镜成虚像,5、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小,像距变大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6、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透镜处移动时,则下列叙述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

8、) A、像始终变大 B、像始终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 D、像先变大后变小,7、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 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8、图中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 (2)(1)B. (3)(1) C. (2)(4)D. (3)(4),9、小宝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拍摄景物,若他将照相机移近被拍摄的景物,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清晰像将变 (选填“大”或“小”),10、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 。如果在文物上

9、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度。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6倍,则他看到的角是 度。,11、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20 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放大的虚像(填“正立”或“倒立”) 甲15厘米乙12厘米,12、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是 。 如果在前面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

10、动中间的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则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凸透镜。,13、为了比较甲、乙两个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小明先后用这两个凸透镜做成像实验,他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使两个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均为20cm。实验时发现:烛焰经凸透镜甲折射后在光屏上所成的是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烛焰经凸透镜乙折射后在光屏上所成的是一个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_的焦距较大。,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透镜30 cm,像距透镜10 cm,则此时的像是_、_的_像(依次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或“虚”),15、在

11、“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12甲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凸透镜的焦距已知): (1)若在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 ; (2)实验过程中,应测量物距u和像距,并记录 的性质特点; (3)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12乙所示,为使像能清晰地呈在光 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移动(选填“上”或“下”); (4)实验发现:当物距在 范围时,像都能在光屏上承接;当 物距在 范围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1

12、7.某同学用一凸透镜做实验,发现当物距为20cm时,能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距为10cm时,一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 物距为15cm时,一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 物距为30cm时,一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物距为40cm时,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18.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5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看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等大的实像,19.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

13、过凸透镜的光束不可能是发散光束 B 凡是虚像,一定与物体在透镜同侧,且是正立的 C 凡是实像,只能用屏来观察,而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 D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增大,像距一定减小,20.用三块透镜做实验,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得到如下数据,可知这三块透镜的焦距关系为( ) 透镜像的性质A放大倒立实像B缩小倒立实像C放大正立虚像AfAfBfC C.fCfAfB D.fAfCfB,21.我市周村航校开展了航空观光旅游项目,小刚同学在乘坐飞机观光时,用携带的镜头焦距为30mm的照相机拍摄张店城区的全景照片,则底片与镜头间的距离应该( ) A 小于30 B 等于30mm C 略大于30mm D 等于60mm,2

14、2.五一期间,小明和同学到泰山去游玩,当他为全体同学拍了一张合影后,又想为一位同学拍一张单身照,则他应( ) A 保持照相机与同学间的距离不变,拉长镜头 B 减小照相机与同学间的距离,镜头不动 C 增大照相机与同学间的距离,缩短镜头 D 减小照相机与同学间的距离,拉长镜头,23.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2寸的全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2寸的半身照,正确的操作是( ) A 小明往前移动,并使镜头往里缩 B 小明往前移动,并使镜头往外伸 C 小明往前移动,并增大光圈 D 小明往后移动,并使镜头往外伸,24.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

15、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专题学案答案,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判定成像性质,【针对性训练】,1、C 2、D,焦距大小的判定,【针对性训练】B,镜的调节问题,【针对性训练】,1、(1)水凸透镜 光屏,(2)按如图所示将蜡烛、水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保持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调节水凸透镜的位置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向水凸透镜中注水,使晶状体变厚,观察光屏上所成蜡烛的像将变得不清晰,将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观察到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2、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倒立、放大的实像,(一)单项选择,1、D 2、B 3、A 4、B 5、A 6、A 7、D 8、C 9、B,(二)理解与应用,1、大 2、正立、放大的虚像 远 30 3、15 正立 4、倒立 放大 投影仪,右 5、乙 6、倒立、缩小、实,(三)实验与探究,1、e a ad cd,2、凸透镜 像 下 大于一倍焦距的 大于二倍焦距的,3、(2)假设:对于焦距为35mm的凸透镜(或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当物距大于3m时,物距变化,像距变化非常微小,像的位置几乎不变。,(3)主要的实验步骤:本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