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肥大心电图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439394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室肥大心电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房室肥大心电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房室肥大心电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房室肥大心电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房室肥大心电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室肥大心电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室肥大心电图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房室肥大心电图,房室肥大:房室肌肥厚 房室腔扩大 由于房室内压力增高、血容量增加,造成房室负荷过重所引起,是器质性心脏病的常见后果。,病理生理变化,心室壁增厚、心室腔扩大以及心肌细胞变性导致传导功能低下,使心肌除极时间延长 心肌纤维增粗、除极面积增大,导致心肌除极时电压增高 心肌肥厚、劳损以及相对性供血不足所致心肌复极顺序发生改变,正常P波:前1/3是由右心房除极 中1/3由左右两房同时除极 后1/3由左心房除极所形成,心房肥大时,心电图表现为P波电压增高与P波时间延长。 右心房肥大时,P波仅表现电压增高,而无时间延长。 左心房肥大时,P波表现为时间增宽,电压无显著增高。 双侧心房肥大,P波不

2、仅增宽,而且电压增高。,第一节 右心房肥大,心电图特征: 1.肢体导联P波振幅增高,形态高耸尖锐,电压0.25mv 2.V1导联P波电压增高,单向Pv1 0.20mv 3.P波时间0.11s 4.肺性P波:形态高耸尖锐,电压0.25mv,呈底窄顶尖的矢状波形,时间不增宽,常见于肺源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心电图变化的产生机制,第二节 左心房肥大,心电图特征: 1.P波顶端有切迹、双峰,峰间距0.04s 2.V1导联P波呈正负双向,Ptfv10.04mm.s 3.P波增宽,时间0.11s 4.二尖瓣型P波:宽度0.11s,伴有切迹,形似“M”的P波,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电图变化的

3、产生机制,第三节 双侧心房肥大,1.表现双侧心房肥大 (1)P波高尖,肢体导联电压0.25mv,心前区导联电压0.20mv (2)P波常伴有切迹,呈双峰型,峰间距0.04s (3)P波增宽,时间0.11s 2.表现一侧心房肥大:双侧心房肥大,当一侧心房肥大的程度较轻,另一侧心房肥大的程度较重时 3.表现大致正常心电图:双侧心房肥大,当程度较轻时,P波异常的临床意义,1.时间0.11s,伴切迹,切迹宽0.04s,I、II、aVL导联明显。示左心房肥大或房内传导阻滞。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冠心病、主动脉瓣病、原发性高血压。 2.高耸尖锐,电压0.25mv,II、III、aVF导联明显。示右

4、心房肥大。常见于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 3.高尖,电压0.25mv,时间0.11s,有切迹,峰间距0.04s。示左、右心房肥大。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4.P波消失,代以锯齿样“F”波或不规则“f”波。常见于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5.P波倒置,I、 II、III、aVF导联明显。常见于先天性右位心、左心房心律、房室交界性心律。 6.同导联P波大小、形态、方向逐渐发生变化。常见于窦房结至交界区游走性心律。 7.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常见于房性期前收缩。,心室肥大,正常情况下,右心室壁较薄,仅为左心室壁厚度的1/3左右,故左、右两心室的综合心

5、电向量表现为左心室占优势的特征。 只有当右心室肥大相当明显时,才可以出现综合心电向量的逆转,转变为右心室占优势。,第四节 右心室肥大,心电图特征 QRS波群电压增高(V1导联R/S1,V5导联R/S1.20mv) 室壁激动时间延长(VATv10.03s) 心电轴右偏(+110度) ST-T改变,右心室肥厚 肢体导联: I导联S波加深; avR导联的R波0 . 50mv。 心前导联: Rv1 1 .0 mv;Sv5增深; Rv1+Sv5 1 . 20mv。 电轴右偏(+110度) ST-T改变,心电图变化的产生机制,右心室肥大的分型,收缩期负荷过重型:常见于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

6、重症二尖瓣狭窄。 舒张期负荷过重型:常见于房间隔缺损。 右心室流出道肥厚型: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二尖瓣狭窄。,收缩期负荷过重型,Rv11.0mv,ST段下降,T波倒置,心电轴明星右偏,V1导联呈Rs、R、qR或qRs型。,舒张期负荷过重型,QRSv1呈rsR型(呈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QRS波群时间0.11s,ST段压低,T波倒置,心电轴右偏。,右心室流出道肥厚型,V5(V6)导联S/R1,呈rS型(即极度顺钟向转位),I导联低电压伴S/R0.5,肺性P波,心电轴右偏。,第五节 左心室肥大,心电图特征 QRS波群电压增高 QRS波群时间延长 心电轴左偏 ST-T改变

7、 U波改变,左心室肥大,肢体导联: RI+S2.5mv; RavF2.0mv。 心前导联: Rv5(或Rv6) 2.5mv; Rv5 +Sv1: 男性 4.0mv;女性3.5 mv。 QRS波时间延长(0.10s,0.11s) 电轴左偏(-15度-30度) ST-T改变 U波改变:振幅增大或倒置,心电图变化的产生机制,临床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厚”:仅有QRS波群电压增高,而没有ST段降低或T波改变。 左心室“劳损”:只有ST-T改变,无明显QRS波群电压升高。 左心室“肥厚劳损”:兼有QRS波群电压增高及ST-T改变。,左心室肥大的分型,收缩期负荷过重型:常见于原发性高血压,主动

8、脉瓣狭窄 舒张期负荷过重型: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收缩期负荷过重型,I、aVL、V5、V6导联R波电压增高,q波缩小或缺如,ST段下降,T波倒置,尤其是左侧心前区V5、V6导联更明显。,舒张期负荷过重型,I、aVL、V5、V6导联R波电压显著增高,出现深而窄的Q波,Q波0.20mv,ST段抬高,T波高耸直立,尤其是左侧心前区V5、V6导联更明显。病情严重时可表现左侧心前区导联出现明显的R波增高及T波倒置。,第六节 双侧心室肥大,1.单侧心室肥大心电图:表现一侧心室肥大的特征,另一侧心室肥大的图形常被掩盖。 2.大致正常心电图:双侧心室肥大,两侧心室的电压同时增高,可能互相中和抵消,呈现近乎正常的心电图。,3.双侧心室肥大心电图: (1)左侧及右侧心前区导联分别呈现左心室肥大及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改变。 (2)心电图上有右心室肥大特征时,同时伴有下列一项或几项:心电轴左偏;V5导联R波电压异常增高; Rv5 +Sv1 4.0mv(男性)或 3.5 mv(女性)。 (3)心电图上有左心室肥大特征时,同时伴有下列一项或几项:心电轴显著右偏;显著的顺钟向转位;V1导联R/S1,RavR0 . 50mv且RQ;VATv10.03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