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学讲座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436230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9.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作学讲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农作学讲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农作学讲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农作学讲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农作学讲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作学讲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作学讲座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作学讲座,耕作学又称农作学,主要研究合理的耕作制度体系及其理论。耕作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正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它和作物栽培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等关系密切。耕作学从宏观的角度研究农业生产的布局和规划,同时从技术角度研究农田作物综合生产管理。,耕作制度 作物布局 种植模式 :种植制度 ,复种 ,间混套作 作物轮作与连作 :轮作的概念及其作用 ,应用 ,作物的茬口特性 农牧结合的种植制度 农田土壤培肥 灌溉制除草制 21 世纪中国可持续农业,概念1,1、作物结构:种植业内部各种作物的比重关系。 2、春作物:春天种植的作物。 3、土地当量比:衡量间混作比单作增产程度的一项指

2、标。例如玉米与大豆间作时,其表达式为:土地当量比(LER)=(玉米间作时的产量玉米单作时的产量)+(大豆间作时的产量大豆单作时的产量) 4、中耕:作物生长期间进行的土壤作业。 5、除草制:一个地区一年内除草的次数、时间和方式。,概念2,1、土壤耕作:运用农具作用于土壤以调节土壤肥力条件与肥力因素存在状况、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纲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2、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内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的比重与关系。 3、土壤风蚀:土壤颗粒被风吹起、移动、降落,从而破坏土壤危害农业生产的过程。 4、蹲苗:作物生长苗期给以适当干旱,促进根系生长、抑制地上部生长的措施。 5、嫩茬:

3、作物种植后、土壤疏松、氮、磷含量高的作物茬口。如:豆茬,农作知识选择1,共生期超过全生育期的一半并相间种植的方法称为( ) 间作 B、套种 C、清种 D、复种 2. 以下属于基本耕作措施的是( )。 耱地 B、开沟 C、作畦 D、旋耕 3.蚕豆的需水临界期为( )。A、成熟期 B、出苗期 C、开花期 D、显蕾期 4.“苦了父亲、富了儿子、饿死孙子”的覆盖耕作是( )。 地膜覆盖 B、少耕法 C、沙田 D、秸杆覆盖 5、当质地一定时、影响土壤耕性的决定因素是土壤的( )。 含水量 B、理化性质 C、土壤PH D、微生物 6.作物的播种深度一般是种子直径的( )倍。 A、11.9 B、22.9 C

4、、33.9 D、44.9 7. 以下喜磷的作物是( )。青稞 B、马铃薯 C、豌豆 D、油菜 8.以下喜热的作物是( )。小麦 B、蚕豆 C、棉花 D、油菜 9. 土壤中矿质养分归还学说的创始人是( )。 若尔富克 B、巴苏斯 C、泰伊尔 D、李比希 10. 农业生产布局的中心环节是( )。畜牧布局 B、作物布局 C、经济布局 D、种植制度,沙田,巴蜀梯田,小气候,农作知识选择2,1.中耕的主要作用有( )。 A、松土 B、除草 C、增温 D、提墒 E、凉墒 2、沟灌的好处主要有( )。 A、效率高 B、省地C、灌水均匀D、省水E、防杂草 3.以下属于基本耕作措施的是( )。 A、耙地 B、旋

5、耕 C、起垄 D、翻耕 E、深松耕 4.翻耕对耕层土壤的主要作用有( )。 A、翻土 B、松土 C、平土 D、压土 E、碎土 5. 集约持续农业的主要内容包括( )。 A、低投入高产出 B、经济效益高 C、高投入高产出 D、持久发展 E、集约农作,农作知识选择3,11. 成书于后魏的我国古代农业著作的精华是( )。 齐民要术 B、齐民四术 C、农言著实D、农政全书 12. 在一个地区不同作物种植的具体地方叫做( )。 畜牧布局 B、作物布局 C、经济布局 D、种植制度 13. PH小于( )的大气降水称为酸雨。A、3.6 B、4.6 C、5.6 D、6.6 14. 长期过量施用单一( )会使土

6、壤板结、肥力下降。 厩肥 B、草木灰 C、化肥 D、复合肥 15.我国传统农业中耕地能长期利用的主要原因是( )。 A、深耕 B、轮作倒茬 C、浅耕 D、起垄 16. 以下对农田残留农药吸附性最强的作物是( )。蚕豆 B、小麦 C、油菜 D、胡萝卜 17.地膜覆盖防除农田杂草的方法属于( )防除。化学 B、物理 C、农业 D、生物 18.在作物的生长季不耕不种两年以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为( )。 撂荒 B、休闲 C、连种 D、轮作 19.持效期13个月的除草剂防治( )杂草较好。 果园 B、菜田 C、当季杂草 D、短期速生杂草 20.带状田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的( )型农业。传统 B、粗放 C、集

7、约 D、低耗能,1.喷灌的主要好处有,以下属于喜热的作物是,A、西瓜 B、红薯 C、小麦 D、马铃薯 E、菜瓜,1.喷灌的主要好处有,A、效率高 B、省水 C、适应性强,2.表土耕作措施包括以下的,。 A、镇压 B、中耕 C、深松耕 D、翻耕 E、耱地,5.减少农耗期的技术有以下( ),。 A、移栽 B、套种 C、催芽 D、施氮肥 E、除草,喜凉的作物,喜氮作物: 喜磷作物 喜钾作物 喜硼作物,农作学常识1,1.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 250500 之间、干燥度为 1.54 之间。 2.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制的总称叫作物布局。 3.我国主要梯田形式为水平梯田。 4.在传统耕作基础上减少

8、土壤耕作次数的耕作方法叫少耕法。 5.旱地农田比水地农田农药残留量大 。 6. 除草剂选择性原理主要分以下几方面形态,生理,生化,时差和位差 选择性。,农作学常识2,1.当种植指数大于 100%; 时常称为复种指数。 2.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称为 经济系数 。 3.少耕法是在传统耕作基础上减少 耕作次数 的一类耕作方法。 4. 块根块茎类 作物需要较为松厚耕层土壤。 5.西北地区常用的基本耕作措施是 翻耕 。 6. 间混套种的主要理论根据有 生态位理论是间混套作增产的实 质 、光能利用理论是复合群体光利用的根据 、 作物竞争与互补理论是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 7.按来源农业资源分为 自然 和

9、社会 。,容易混淆的农作知识1,1.精选种子防除病虫害属于物理防治。 2.蚕豆的茬口优于休闲地。 3.种植绿肥、牧草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措施。 4.农田防护林是防止风蚀的最有效措施。 5.混作就是两种生育期不同的作物的混合种植。,容易混淆的农作知识2,6.旋耕是土壤基本耕作措施之一。 7.复种有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 8.有一部分作物连作后基本没有减产。 9.热量是我国北方农业的限制因素。 10.混作不要求混种的两种作物的生育期,混合种植。,.一熟多作制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组成的复合群体结构,由于生育期相近,种收同时或基本同时一年只种收一次; 其主要特点是两种以上作物组成

10、的复合群体结构,既竞争又互补,结构合理互补强,增产增收; 增产潜力高于单作一熟型;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主要适用人多地少,生长季节较短的地区。,轮作的作用有那些?,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不同年际之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种类作物或轮换使用不同种植模式的种植方式。 轮作的作用主要有: 调养地力:协调和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和提高土壤肥力。 有效减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 有利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防止农田水蚀的基本工程措施有那些?,1.水平梯田; 2.坡式梯田; 3.隔坡梯田; 4.水窖。,深耕的作用有那些?,深耕是指机具入土20厘米以上、能够翻转耕层、显著改善耕

11、层物理性状、后效较长的基本耕作措施; 其主要作用是、使土壤耕层上下反转松碎, 翻埋作物根茬、粪肥、绿肥、杂草以及清除病虫害的作用, 对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矿化等十分有利。,简述作物布局的基本原则。,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满足社会需求是作物布局的前提, 服从作物生态适应性是作物布局的基础, 经济效益决定作物布局方案的可行性, 生产条件改善和经济发展促进作物布局不断调整。,根据当地自然特点,在间混套作中任何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在植株选择上坚持高矮、胖瘦搭配原则; 在作物生育期选择上坚持早晚搭配原则; 在作物根系选择上坚持深浅搭配原则

12、; 在作物对光热资源适应性选择上坚持阴阳搭配原则; 在作物水肥适应性选择上坚持适度差异原则; 根系分泌物方面选择“互利而无害”的作物搭配原则; 作物选择应坚持高经济效益原则;,叙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土壤有机质主要指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经过分解和合成等过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 它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保肥性,增加磷等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增强有益微生物的活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有助于消除土壤污染等。 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矿物质颗粒形成很好的有

13、机无机复合胶体-团粒结构,土壤团粒结构丰富,这样有利于协调土壤热、水、气肥等肥力因素。 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的措施: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有:有机肥料的施入、如堆肥、厩肥、绿肥等,植物残体归还和根系分泌物。,提高除草剂药效的技术措施有那些?,对症施药,要了解施药田的杂草种类、优势种及其生育阶段、危害情况和除草剂的特性、适应范围等; 适量用药,要达到安全、经济、有效; 适时用药,根据药剂的性质杂草发生的时期以及作物和杂草的生育期选定合适的施药时期; 采用合适的施药方法。,减少水蚀的生物措施有那些?,种植上整体布局,不适宜农耕的坡地不种、扩大多年生作物面积; 合理轮作,在坡地尽可能把防侵蚀作用强的多

14、年生牧草纳入轮作,收获后尽可能留茬; 带状种植,在坡地沿等高线将坡耕地划成长而窄的条带并相间种植不同的作物; 多作种植,尽可能发展间、套、复种植、尽可能延长农田全年作物的覆盖时间和覆盖度。,间作套种有那些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组成的复合群体结构;其主要作用是增产、增收; 提高水、肥、光、劳力的资源利用率; 稳产保收; 优化农业结构、有利于培肥地力;吸纳剩余劳动力。,农林套种,农林套种,药材套种,小麦玉米套种,地膜栽培,地膜蔬菜,生产中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有那些、如何灌溉?,(1)、改进畦灌,畦块越小、灌水效果越好; (2)、沟灌:灌后土壤疏松、节约用水、雨季可以排水; (3)、渠道防渗技术,

15、是节水灌溉的配套技术; (4)低压管道灌溉技术,以管道代替明渠输水,通过地面软管和地下低压输水管网系统灌溉农田,提高水的利用率; (5)喷灌,利用压力将水喷到空气中形成细小水滴、喷洒到土地上的灌溉方法,效率高省水、省工、省地,适应性强。 (6)滴灌,通过管道滴头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附近的灌溉方法, (7)渗灌,利用修建地下专门设施将水引入田间耕作层借助土壤毛细管作用自下而上湿润作物根区附近土壤的灌水方法。,土壤培肥的途径与措施有哪些?,培养地力有生物学的、物理学的和化学的多种方法。 (1)生物养地 生物养地,就是利用生物及其遗体培养地力或改良土壤。如种植豆科作物、禾本科作物、绿肥,实行轮作,利用土壤中的蚯蚓、菌根和自生固氮菌,施用厩肥、堆肥,造林种草、保持水土等均属生物养地之列。 (2)化学养地 所谓化学养地,即以化学肥料养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