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样本采集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435375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样本采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血液样本采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血液样本采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血液样本采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血液样本采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样本采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样本采集PPT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血液样本采集,扶沟老年康复护理院 2019.5.29,.,2,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一、血液生理概要 二、采血方法 三、抗凝剂选择,.,3,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一、血液生理概要1.血液组成,.,4,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血液标本类型全血适用于临床血液学检查。血浆全血+抗凝剂+离心适用于内分泌激素、血栓与止血检查。血清全血+离心(静置)适用于临床化学和免疫学检查。不加抗凝剂,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5,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2.血液理化性质血量:正常人血量约为(7010)ml/kg体重,成人约45L,约占

2、体重的6%8%。颜色:严重CO中毒或氰化物中毒者血液呈樱红色。餐后,尤其是高脂膳食后,血浆呈乳白色。溶血患者血浆呈红色。酸碱度:pH 7.357.453.血液特性:悬浮稳定性、黏滞性(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凝固性。4.血液生理功能:具有运输功能、协调功能、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和防御功能。,.,6,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二、采血方法,.,7,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一)静脉采血法1.概述通常采用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股静脉。小儿可采颈外静脉血液。为避免血小板激活,要使用塑料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或塑料试管。,2.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8,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9,血液样

3、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1.概述部位手指(WHO推荐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和耳垂。,(二)皮肤采血法(毛细血管采血法)采血针,.,10,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2.操作方法 (1)准备:取合适试管,加适量稀释液。取微量吸管和乳胶吸头相连,检查连接处是否漏气,或取一次性微量吸管备用。(2)按摩:轻轻按摩左手中指或无名指指端内侧,使局部组织自然充血。(3)消毒:用75%乙醇棉签擦拭采血部位,待干。(4)针刺: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采血部位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绷紧,右手持一次性消毒采血针自指端腹内侧刺入,深度23mm,立即出针。(5)拭血:待血液自然流出后,用无菌干棉球擦去第1滴血。(6)吸血:用一次性微量吸

4、管吸血,然后用无菌干棉球压住伤口止血。如血流不畅,可用左手自采血部位远端向指端稍施压使血液流出。(7)稀释:用无菌干棉球擦净微量吸管外部,将吸管伸入装有稀释液的试管底部,慢慢排出吸管内的血液,并用上清液冲洗管内余血23次,最后将试管内的液体混匀。 3.注意事项 所选择采血部位无烧伤、冻疮、发绀、水肿或炎症等。本试验具有创伤性,必须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采血部位感染,做到一人一针一管,避免交叉感染,最好用一次性器材。皮肤消毒后,应待75%乙醇挥发后采血,否则流出的血液扩散而不成滴。因第1滴血混有组织液,应擦去。如血流不畅切勿用力挤压,以免造成组织液混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多项检查时,采血的

5、顺序依次为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等。 【口诀-SUN】静脉肘部是首选,放血别忘拔针头,皮肤通常选手指,婴儿踇趾或足跟,多项检查小板先。,.,11,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三)真空采血法 真空采血装置有套筒式、头皮静脉式两种。真空定量采血容器,根据需要标有不同的色码,适于不同检验项目。,.,12,常用彩色真空采血容器的用途,.,13,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常用彩色真空采血容器的用途,.,14,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质量控制 1.患者:患者活动情况、精神状态、药物、年龄、性别、种族、样本采集时间、吸烟、季节等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2.采血:止血带结扎时间应小于1

6、分钟,如超过2分钟,大静脉血流受阻而使毛细血管内压增高,使分子质量5000的物质逸入组织液,或缺氧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使检查结果增高或减低。3.溶血:因容器不洁、接触水、强力振荡、操作不慎等可引起溶血,使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浆或血清化学成分(如钾、镁、转氨酶、胆红素)等多项指标检验结果发生变化。 4.样本处理:血液样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并尽快进行检查,样本保存不当直接影响实验结果。血浆在4保存24h后,某些凝血因子活性减少95%。低温(4)保存血液可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减低。因此,应根据实验项目确定最佳的保存条件。 5.实验结果分析:分析结果时,应考虑药物、饮食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同时,应密

7、切结合临床。,.,15,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三、抗凝剂选择 1.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常用有钠盐或钾盐。抗凝原理:螯合钙离子。使用方法:量为1.52.2mg/ml血液。 适用范围:对血细胞形态、血小板计数影响很小。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建议,CBC抗凝剂用EDTA-K2。不适于凝血检查、血小板功能试验。,.,16,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2.草酸盐抗凝原理:草酸钙沉淀。适用范围双草酸盐血细胞比容、CBC、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检查。 不适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 3.肝素抗凝原理:加强抗凝血酶(AT)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阻止凝血酶形成,并阻止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使用方法:每毫升血液肝素用量为(152.5)U,多为肝素钠盐或钾盐。 适用范围: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不适于CBC、细胞形态学检查。 4.枸橼酸盐抗凝原理: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使用方法:配成109mmol/L的浓度。1:9-凝血1:4-红细胞沉降率适用范围:凝血检查、红细胞沉降率、输血保养液。,.,17,感谢您的聆听!,.,18,.,19,谢谢您的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