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马来西亚礼仪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435366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礼仪}马来西亚礼仪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商务礼仪}马来西亚礼仪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商务礼仪}马来西亚礼仪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商务礼仪}马来西亚礼仪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商务礼仪}马来西亚礼仪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务礼仪}马来西亚礼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礼仪}马来西亚礼仪(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概况,面积33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人口:2500多万(2005年12月)。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6.1%,华人占25.3%,印度人占7.4%。 国庆日:8月31日 实行君主立宪制。马宪法中明文规定伊斯兰教为马官方宗教。马来西亚的穆斯林多属逊尼派。 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世界产锡大国,但近年来产量逐年减少,盛产热带硬木。,灾难意识日12月26日,2005年马来西亚政府决定设立。选择这一天作为全国“灾难意识日”,是因为马来西亚过去在这一天多次遭受自然灾难的袭击。1996年这一天,东马来西亚的沙巴州遭受强烈热带风

2、暴袭击,100多人死亡,许多房屋和财产被毁;2004年12月26日,马来西亚北部槟榔屿等州部分地区遭到印度洋海啸袭击,共有60多人死亡。,马来西亚国旗,马来西亚的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主体部分由道红白相间、宽度相等的横条组成。左上方有一深蓝色的长方形,上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14道红白横条和14角星象征马来西亚的13个州和政府。蓝色象征人民的团结及马来西亚与英联邦的关系英国国旗以蓝色为旗底,黄色象征国家元首,新月象征马来西亚的国教伊斯兰教。,马来西亚清真寺,马来西亚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马来西亚“伊斯兰”,定为国教重尊严; 生活习俗忌讳多,珍爱绿色很普遍; 传统

3、礼节和礼仪,“真主保佑”为祝愿; 待人热情心忠厚,讲求信义守时间; 性格善良又纯朴,民风和睦万代传。,社交礼仪,马来西亚人路遇相识的人,都要相互问候。一般是其中一人以阿拉伯语“真主保佑、一路平安!”向对方致意,另一方也要以“愿你一样好!”来回敬对方。 一般而言,男女可互相握手问好,然而,一些信奉回教的女性可能只会以点头和微笑来代替握手,向新相识的男性表示友好。故男方应等女方伸手出来才与她握手。而传统的“Salam”问好方式亦已相等于握手礼,即双手互相合掌但勿紧握;男性会伸出双手轻触朋友伸出的手,然后双手指向自己胸口,即表示“我衷心欢迎您”,对方便应以“Salam”式问好来回应。,马来西亚不同民

4、族采用不同的见面礼节。马来人的常规作法是向对方轻轻点头,以示尊重。马来人传统的见面礼节,是所谓“摸手礼”。它的具体作法为:与他人相见时,一方将双手首先伸向对方,另一方则伸出自己的双手,轻轻摸一下对方伸过来的双手,随后将自己的双手收回胸前,稍举一下,同时身体前弯呈鞠躬状。,他们年轻人见到老年人时,一般要相互紧握双手,然后再双手朝胸前作抱状,身体朝前弯下(如鞠躬)。 他们同一般熟悉的人相见,男子之间,一般要互相接触一下右手,然后各自用右手扪胸示礼。 马来西亚妇女见到男子,施礼前要先用手巾盖住手掌,再同男人的手掌相接触,然后把手伸至胸前作抱状,同时身体稍向前弯下鞠躬。这是马来西亚女人对男人的一种传统

5、礼节方式。,马来西亚的华人与印度人同外人见面时,则大多以握手作为见面礼节。 在指示地点、物品或他人时通常不可使用右手的食指,反而应用右手的拇指且另外四指紧握,才是正确的指示方法。 马来人通常只有自己的名字,而没有固定的姓氏,儿子以父名为姓,父亲则又姓祖父的名字。,马来西亚人的姓名(了解),马来人没有固定的姓,所以在称呼他们时并不以他们的姓作为称呼。马来人的名字可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他们的名字,中间隔着bin或binti,有时会省略。第二个部分是他们父亲的名字。男士:中间就用bin(音为宾),而女士则用binti(音为宾迪)。,在非正式的场合,对小辈较为亲昵的称呼为Adik或dik(音为阿碟

6、或碟),意为弟弟或妹妹,名字则可省略。对年级较大的男士可称为Pakcik(音为巴气),意为伯父,女士为Makcik(音为妈气),意为伯母。 在日常场合,用Encik(音为:恩杰)加名称呼男性,意为某某先生,用Cik(音为:杰)加名称呼女性,意为某某女士。,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用Tuan(端)加名,来尊称男士,用Puan(布弯)加名,来尊称女士。此外,对有人封号的人可直接尊称其封号或封号加姓名。如Datuk(拿督)、Tan Sri(丹斯里)等,做客,马来西亚特别注重社交上的衣冠整洁。无论谁到他们的家中访问,进内厅前必须先将鞋脱掉,放在楼梯口或门口,然后方可进屋。因为马来人的内厅是供祈祷的地方。 他

7、们对来访宾客十分热情。 去别人家作客,当发现屋里还有其他客人,而自己又必须从他们面前经过时,必须略低下头,并说“对不起,请借光”,然后走到自己的位置上。 马来西亚人不要求客人送礼,如果向主人送一些日常食品如椰子、槟榔、香蕉、糕点、饼干、糖果之类,表示友好情谊,主人会高兴地收下。,坐在椅子上不能跷起二郎腿,尤其是在老人面前更不应如此,女子则应并拢双脚,表现得更加文雅。 如果席地而坐,男子最好盘腿,女子则要跪坐,不得伸直腿。 主人摆出饮料、点心招待客人,客人如果推辞,主人反而会不高兴。 客人要走时,应向主人告辞,主人一般把客人送出门外。 在黄昏时登门拜访是不受欢迎的,因为这时穆斯林都要做祷告,晚上

8、拜访通常应在8:30以后。,服饰礼仪,马来人男女传统礼服分别是:男士为无领上衣,下着长裤,腰围短纱笼,头戴“宋谷”无边帽,脚穿皮鞋。女士礼服也为上衣和纱笼,衣宽如袍,头披单色鲜艳纱巾。在马来西亚除皇室成员外,一般不穿黄色衣饰。 长袖衬衣“巴迪”被称为马来西亚“国服”,多以蜡染的花布做成,多在正式交际场合穿用。在一般情况下,马来族男子通常上穿“巴汝”,下身则围以一大块布,叫作“沙笼”。马来族的女子,则一般要穿无领、长袖的连衣长裙,围以头巾。,在社交场合,马来西亚人可以穿着西装或套裙。 马来西亚人的服饰偏好红色、橙色和其他一些鲜艳的颜色。他们认为黑色属于消极之色,黄色也不适于作为服装之色。受伊斯兰

9、教影响,马来人对绿色十分喜爱。 去马来西亚人家里作客,进门前必须首先脱下鞋子,并且摘下墨镜。,餐饮礼仪,马来西亚以伊斯兰教为国教,饮食习俗禁酒,喜欢饮用椰子水、红茶、咖啡,等等。 马来西亚人民的主要食物是饭米,但面类也相当普遍。华人食物著名的有酿豆腐、虾面、炒猓条、清汤粉、薄饼、海南鸡饭、瓦煲鸡饭、馄饨面、香港点心、肉骨茶、槟城辣沙等,种类繁多。马来人的食物以辣为主,其中较出名的食物有椰浆饭、沙爹、马来糕点、竹筒饭、黄姜饭等。印度人的食物也以辣为主味,最普遍的莫过于其拉茶及各类煎饼。其他印度食物还有查巴迪、打拜、多屑等。印度人的香蕉饭也是有名的。,马来西亚的穆斯林不吃猪肉,不吃自死之物和血液。

10、不使用一切猪制品。通常吃米饭,喜食牛肉,极爱吃咖喱牛肉饭,并且爱吃具有其民族风味的“沙爹”烤肉串。他们认为狗是一种会带给人们厄运和瘟疫的动物,乌龟是一种象征着“情色”的不吉祥的动物,所以都不吃。马来西亚的印度人不吃牛肉,但是可以吃羊肉、猪肉和家禽肉。,马来西亚烤肉,马来人一般十分好客,他们认为:客人在主人家里若不吃不喝,等于不尊敬主人。 平常用餐时只用右手抓食食物,左手被视为“不洁之手”,禁用其取食食物或饮料。 只有在十分正规的宴请中,马来西亚人才以刀叉进餐。,他们重视饭前洗手。一般他们都愿意用水冲洗,不愿用湿毛巾干擦。在马来餐厅用餐时若看到餐桌上有一个大大的水壶时,别误以为是装着饮用水的茶壶

11、,其实里面的水是用来洗手用的。另外,他们还喜欢在外贸桌上备有“水盂”,以供他们用餐过程中随时浸涮手指。,用餐时一般不坐在椅子上,而是把食物放在席子上,围坐而食。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则跪坐,身体稍向右偏。上了年纪的妇女可以像男人一样盘腿而坐。 伊斯兰教信徒禁酒,招待客人一般不用酒,饮料多为热茶、白开水或椰汁。马来人还有咀嚼槟榔的习惯。 有客人到访,主人除了热情招呼外,最先向宾客表示殷勤和诚意的礼节就是捧上槟榔盘,请客人共嚼槟榔。,风俗习惯,伊斯兰教的教规教义在马来西亚具有法律效力,并为人民所严格遵守。 马来西亚马来人不仅人口最多,政治影响最大,社会地位也最高,他们的语言与宗教亦分别成为国语与国教。

12、马来人的礼仪习俗在社会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马来西亚人普遍喜爱绿色,并视绿色为吉祥之色。 马来西亚伊班族人崇拜犀鸟,并把其奉为神灵。他们相信有犀鸟的保佑,就会吉祥如意,就会有好收成。 “扶桑花”是马来西亚的国花。人们把其喻为热爱祖国的烈火般的激情,也有人将其喻为革命的火种洒满大地而燃起熊熊大火,使殖民主义者相继后退。,扶桑花,不要触摸被其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部与肩部。 不要在其面前翘腿、露出脚底,或用脚去挪动物品。 不要用一手握拳,去打另一只半握的手。 与其交谈时,不要将双手贴在臀部上。 不要当众打哈欠。 在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对乱扔纸屑杂物要处以重罚,所以得小心别乱丢烟蒂。,马来西亚人的左

13、手,他们认为左手是卑贱和不洁净的,所以在同马来人握手、打招呼、吃饭或馈赠礼品时,千万不能用左手,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人极大的不尊敬。如果不得不用,一定要先向周围的人道歉。,马来西亚人的丧事,对死者,马来人只哀痛在心,从不嚎啕大哭。亲朋及相识者齐集丧家,为死者祈祷。 若不在当天出殡,吊丧者须轮流祈祷到天亮。 出殡前,先由一名伊斯兰教的长老为死者净身,撒上檀木香,用白布包妥,然后将尸体放入灵架,盖上棉毯,由四名教友抬往清真寺。,若路遇其他出殡者,双方止步祈祷,互表同情。否则,送殡亲友有权上前问罪。 如果小孩死亡,还须进行夜祷,每夜由一名长老静坐坟边诵经,连续三五日,让小灵魂超度。,奇怪的铜锣,在马来西

14、亚的沙捞越和沙巴,铜锣除了作乐器外,还被当地人民视为珍宝,用途奇特。 在坦布南一带,男子娶亲时,向女方赠送的聘礼中,铜锣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已经成了一种风俗。到了结婚的日子,左邻右舍的乡亲们自带铜锣前来贺喜。他们等候在新郎家的庭院里,新娘一跨进家门,便锣声四起,时急时缓,时强时弱,整个院子刹那间变得十分热闹。,更为奇特的是,某家的亲人去世,其亲属要在一两个钟头后即尸体凉下来后鸣锣,把噩耗传出去,让乡亲们都知道。锣点通常是两快一慢,连续敲击几小时,然后开始料理死者后事。按坦布南的风俗,第二天,亲属把尸体慢慢放进一口大缸,并盖上一面铜锣,然后才葬入墓穴中去。,在沙捞越,人们迎接贵宾的仪式别具一格。贵

15、宾通过的路上,不是铺着红地毯,而是用许多大小差不多的铜锣排成长长的一列,让贵宾赤脚踏着一个个铜锣走过。若是走得急些,用力大些,铜锣便会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就像音乐家演奏乐曲一样悦耳动听。,马来西亚的槟榔叶与婚礼,在马来族的婚礼中,槟榔叶更是必备的礼品。人们在谈论婚嫁之前,先有一个求婚的仪式:由男方的家人和亲属组成求婚队伍,捧着一个由槟榔叶扎成的彩环,到女方家去拜访。 如果女方有意缔结良缘,就会收下彩环。否则,便把彩环推倒,暗示谈不拢,男方代表便应知趣告退。 在求婚的第一步成功之后,双方便要进行纳彩、下聘,而每次互送的礼物中,必定要包括一个扎成王冠模样的槟榔叶的供盘。,下聘的当天,未来的新郎要走在

16、行列的前头,手捧槟榔叶供盘,后面才是长长的送礼队伍,分别拿着银纸摺成的亭台楼阁、各式鲜果礼盒、银器、订婚戒指等等聘礼。 到了正式举行婚礼时,槟榔叶盆子高高地放在一对新人面前,象征白头偕老、永结同心。新人端坐矮台上,接受宾客们的祝福。,长辈们又会给新人一片槟榔叶嚼,据说这样就能驱邪避凶,把妒忌他们的小人赶走。 古老的马来风俗还把槟榔盅作为新娘贞洁的象征。洞房花烛之夜,新房门外挂有一个槟榔盅子。第二天早晨,人们要是看到盅子还在原地的话,便知道新郎认为他的新娘是贞洁的。,槟榔(一),槟榔(二),马来西亚国油双峰塔,国油双塔楼高耸於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市区当,是马来西来的国家地标,高度为450公尺,象征马来西亚要在公元2020年以前成为已开发国家的决心。目前它不仅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筑物,也是足以在国际间代表吉隆坡的地标。 这座国油双塔楼的设计是经由国际性的比稿,最后决定采用著名的凯撒培礼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