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业发展情况教学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431509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工业发展情况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山东工业发展情况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山东工业发展情况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山东工业发展情况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山东工业发展情况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工业发展情况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工业发展情况教学教案(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工业发展情况和今后对策,山东省经信委经济运行局邱青森 2010年5月18日,各位领导:大家好! 很高兴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并与各位一起共同探讨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发展的有关问题。 山东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工业省份之一。工业经济一直占有重要位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省工业经济经历了承包制、厂长负责制、第一和第二步利改税、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放开搞活民营经济、全方位招商引资、国际化和对外开放、发展县域经济、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重点阶段,逐步由一个农业工业经济省份发展为全国的工业大省,目前正向着建设工业经济强省的目标努力。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

2、,特别是2003年以后,全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山东工业经济借机加快发展,迅速挤身全国经济三强(广东、江苏、山东)之列。2009年完成GDP33805亿元,占全国GDP总量335353亿元的10%。其中工业经济发展更为显著,2003年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江苏省,2005年起超过广东省,跃居全国第一位,至2009年已连续保持了五年第一,是拉动全省经济规模快速膨胀的主要推动力量。如今山东已成为全国公认的工业大省。,附:2000-2009年历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附:2009年山东工业主要指标与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对比,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山东工业经济的总体情况。,一、山东工业经济的主要特

3、点 山东工业经济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总量大。 2009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已占全国总量的15%。重点工业产品有相当大的部分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原盐、植物油、饮料酒、棉布、机制纸、两碱、化肥、轮胎、石膏板、黄金、拖拉机、火力发电量等43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第1位;,附:山东省全国第1位的工业产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原油、布、燃料油、水泥、农药、瓷转、玻璃、机床、彩电等43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第2位;,附:山东省全国第2位的工业产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皮革、人造板、润滑油、焦炭、塑造制品、钢、钢材、电解铜、数控机床、载货汽车、电冰箱等57种工业产品居全国

4、第3位。,附:山东省全国第3位的工业产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2门类全。山东是典型的工业经济门类较全、自我配套能力较强的省份。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山东是全国农业大省,粮、棉、油、畜产品、水产品、林果业等产量大,品种丰富,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第二,山东的矿产资源门类较全,储藏较为丰富,石油、煤炭、盐、石膏、黄金等矿产品储量较大,为发展矿产开采业和加工业创造了条件。第三,山东是人口大省和较大的区域市场,促进了各类相关配套产业同步发展。,3结构重。,山东工业总量中,重工业占比由2000年的52.3%持续上升至2009年的66.7%,十年间提高14.4个百分点;轻工业占比由2

5、000年的占比47.7%持续下降至2009年的33.3%,十年间下降14.4个百分点。在重工业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约占29%,低于广东(32%)、江苏(38%),高于全国(18.9%)。,附:2000-2009年山东轻重工业比重(%),4消耗高。山东的工业经济中,传统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和初加工产业占有很大比重。这些产业的一个共同特点,都是要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石油、煤炭等能源和农副产品。2009年,山东已成为全国最大或较大的煤炭、原油、电力、铁矿石、橡胶、盐业、石膏矿、钢材、棉花、木浆、大豆、玉米等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费大省,对省外、国外的依赖度逐年提高。

6、,附:2000-2009年山东省历年发用电量(亿千瓦时),附:山东省2009年主要原材料对外依存度(%),5不平衡。山东省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典型的东西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经济依托历史上较好的工业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以及人才、信息、环境等方面的良好条件,工业经济总量大,发展快,后劲足,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强劲态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也在急起直追,增长速度快于东部,但由于基础差、基数低、产业层次低,工业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附:2009年工业经济总量前7位的市占比(%),附:2009年工业经济总量后10位的市占比(%),(一)从三大门类比重看,行业发展

7、比较均衡 2009年,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848亿元,其中采矿业1367亿元,占7.3%;制造业16837亿元,占89.3%;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644亿元,占3.4%。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完成5402亿元,占制造业的32%,占全部工业的29%。,二、2009年山东省主要行业发展特点,附:2009年山东省各大门类占比(%),(二)从产业比重看,主导产业占有很大比重 从2009年14个大行业营业收入占比分析,前5位的行业依次是: 1轻工16984亿元,占24% 2化工11326亿元,占16% 3机械10989亿元,占15.5% 4冶金6299亿元,占9% 5纺织6266亿元,占8.

8、9% 以上5大产业合计34880亿元,占全部工业的73.4%。其余9个行业占比依次是:建材占4.9%,电子占4.2%,汽车占4.1%,电力占3.7%,煤炭占2.9%,医药占1.9%,石油占1.1%,黄金占0.8%,烟草占0.2%。,附:2009年14个工业行业营业收入占比(%),(三)十大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高,新兴产业占比较低 2009年,全省10大高耗能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1349亿元,占全部工业的44.3%;电子、医药、汽车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占比仅为10.2%。,三、山东工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山东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固然有其独特的自然和地理等方面的优势。但也并非一日之功和一朝之力,是各种内外力量

9、长期积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仔细分析,多种因素成为支撑和推动山东工业加速发展的动力。,三、山东工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山东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固然有其独特的自然和地理等方面的优势。但也并非一日之功和一朝之力,是各种内外力量长期积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仔细分析,多种因素成为支撑和推动山东工业加速发展的动力。,(一)牢固确立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 虽然山东一直是全国重要的工业省份之一。但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往往更令山东人感到自豪:第一产业增加值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水果、油料、肉类、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长期在国内领先;农业产业化有声有色;山东成为全国最大的菜篮子,等等。在一二三产业之间,最重的劲应该往那头使?长

10、期以来在全省上下并没有彻底解决。确立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得益于2003年6月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使全省上下都认识了一个重要道理,实现工业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率先实现工业化,才能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从此,全省上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局面迅速形成。东部沿海地区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济南、淄博等老工业城市加快了工业二次创业的步伐,作为传统农业大市的菏泽,也响亮提出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和“工业立市、工业兴市”的战略。“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成为全省上下各级干部群众的共识。全省各地抓投入、抓招商、抓发展力度明显加大,对照先进找差距、你追我赶争领先,工业经济迅

11、速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二)突破工业经济发展的最薄弱环节 国有经济比重大,传统产业势力强,省内市场占有率高,一直是山东工业的突出特点和优势。但从另一方面分析,这也正是影响山东工业活力的“软肋”。在2003年的省委工作会议上,山东省委响亮提出要用创新的精神培育发展新优势,把外经外贸、高新技术、民营经济作为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三个亮点”,从而找准了山东工业发展的突破口,促进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思想观念的大解放。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民营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工业增长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生力军,对外经贸实现快速增长,山东经济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中。“三个亮点”越来越亮,迅速

12、成为山东工业经济发展新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竞争力上升。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1.9%,2009年这个比重就提高到32.9%。非公有经济力量迅速壮大,经济运行活力明显增强。2004年,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5.0%,2009年达到 40.3%。进出口增速加快。2004年,我省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为607.8亿美元,2009年就提高到1386亿美元。,(三)大投入带来大产出 在投资、消费、出口这辆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拉动无疑是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山东人在抓投资上项目方面,政府和企业的想法特别地一致。有时是企业拉着政府

13、去上级跑项目,有时是政府带着企业出去找项目,技改投资额、新上项目数、招商引资多年成为考核领导各级干部政绩的硬指标。近年来山东争取到的国债技改项目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是最多的省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98年突破2000亿到2002年突破3000亿,用了4年时间,2003年突破了5000亿,2004年突破7000亿,2005年过10000亿,2009年达到了19031亿元。 据测算,投资对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超过45%。过去上亿元就算是大项目,现在投入十几亿、几十亿元的大项目也不稀罕。过去上项目多是企业间单打独斗,互不联系,现在则是按照抓产业链的思路,从终端产品抓起,对相关的纵横配套企业同步进

14、行系统改造。世界上最快最宽的造纸生产线、最高档的紧密纺纱设备、最大的铝型材挤压机、最大的全钢子午胎四鼓成型机等等一大批顶尖装备纷纷落户山东。东部沿海地区投入增势不减,其它工业总量小的地区更是把加快投入作为重中之重。,附:2005-2009年历年全省工业技改投入(亿元),(四)大企业撑起半边天 应当说,山东对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认识是比较早的,政策措施也是多年连贯的。从1993年开始,山东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抓大放小”的战略,1996年开始省政府提出优先培育44户重点企业集团,1998年扩大到136户,2004年扩大到200户,2009年扩大到350户。围绕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各级政府也没少下

15、功夫,年年出台配套鼓励政策,把大企业发展作为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多年的培育终于迎来丰厚回报。山东大企业不负众望,成为工业经济的顶梁柱。在2004年全国公布的1948户大企业集团名单中,山东以263户居全国第一位。全省200户重点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已占全部工业的50%以上。十几年前,魏桥集团还是一家县供销社下属小棉花加工厂,如今已是世界最大的棉纺织企业。时风集团在93年只是一家固定资产1000万元的县属小企业,连参加全国农机会的资格都没有,现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农用车生产基地。晨鸣、华泰、太阳纸业过去在省内造纸行业中都排不上号,现在携手雄居全国造纸前三强。2009年,全年350户省重点

16、工业企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4078亿元、利税2389亿元、利润1508亿元,分别占全部工业的34.1%、32.9%和34.3%。全省销售收入过100亿的企业达到55户,过200亿的企业达到21户,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进入世界500强。,(五)长线神奇变短线 近年来,山东工业经济增长的成分中,传统产业和初加工产品占了较大比重。为什么不被别人看好的苦菜花到了山东却成了香馍馍?这可能与山东人特有的执着和务实性格有一定关系。聊城市一位分管工业多年的副市长就曾经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聊城既缺人才又缺技术,但我们土地便宜、劳动力便宜,只要我们产品的成本比别人低,就没有风险。因此要优先发展工艺成熟、规模起点高、市场容量大、经营风险低的传统产品。现在电解铝、电解铜、农用车、尿素、植物油加工、造纸等一批传统产业已经成为聊城工业的绝对支柱。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生产化肥用的无烟煤从山西出省不到600元,运到山东就涨到1000多元,山东的电价还不便宜,但山东的尿素成本却是全国较低的。还有水泥、玻璃、钢铁、电解铝、棉纺、纯碱等大类产品,多数情况下是长线,可到了山东人手中,生产出来的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