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第4课时光现象(一)课件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41426383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4课时光现象(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4课时光现象(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4课时光现象(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4课时光现象(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4课时光现象(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4课时光现象(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第4课时光现象(一)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时光现象(一),1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确定像的位置,1光在_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_m/s. 2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_,具有_效应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_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 3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_物质发光紫外线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_ 4平面镜的应用:_;_,均匀介质,3108,发热,热,红外,荧光,验钞机、紫外线灯灭菌,潜望镜,试衣间的平面镜,光的色彩颜色,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_;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

2、看到_;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_,光的色散,红光,绿光,跟踪训练 1(2017盐城)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C,2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 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光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太

3、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D,人眼看不见的光,(2017宿迁)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光是单色光 B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 C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 D红外线烤箱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D,跟踪训练 1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其中能让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的区域是_;能识别人民币真伪的区域应该是_(填序号),2光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近视镜,电视遥控器,防晒伞,天文望远镜,验钞机,潜望镜其中属于防止紫外线危害的是_,属于应用红外

4、线工作的是_(填序号),光的直线传播,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填“正立”或“倒立”)的,同一直线,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倒立,跟踪训练 1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_形成的像 2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像 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直线传播,反射,C,3我市夏季多雷雨天打雷时,我们通常

5、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B光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C光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D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A,4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 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A,5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手影 B.对着镜子画脸谱 C.海市蜃楼

6、 D.雨后彩虹,A,平面镜,(2017扬州)G20杭州峰会朝间,晚会“最忆是杭州”美轮美奂如图所示,远处的激光束看上去是直的,这是因为_;扇形光电背景与水中倒影完美结合,这是光的_现象,成的是等大的_(填“实”或“虚”)像,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反射,虚,(2017安顺)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 (1)实验时,小明应选_(填字母)作为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_ (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_(填字母)两支蜡烛 (3)实验时镜面与水平桌面必须_,G,确定像的位置,BC,垂直,(4)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

7、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 (5)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_,虚,10:35,跟踪训练 1(2017枣庄)一只燕子从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 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_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_(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 2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m.,6,虚,反射,5,3(2017临沂)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C

8、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A,4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D,5(2017北京)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 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 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

9、,判断正确的是() As1s2 Bs1h2 Dh1h2 6.(2017南京)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D,7(2017武汉)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_(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_(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_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_ (3)该同学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_(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前面,反射,不点燃,完全重合,B,

10、8(2017齐齐哈尔)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未点燃,等效替代法,(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虚,不变,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