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剂和椎管内麻醉讲义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423435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凝剂和椎管内麻醉讲义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抗凝剂和椎管内麻醉讲义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抗凝剂和椎管内麻醉讲义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抗凝剂和椎管内麻醉讲义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抗凝剂和椎管内麻醉讲义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凝剂和椎管内麻醉讲义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凝剂和椎管内麻醉讲义PPT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3,.,4,.,5,抗 凝 药 物 与 椎 管 麻 醉,内乡菊潭医院,.,6,抗凝药,抗凝药是指能降低机体的凝血功能,防止血栓形成或对已形成血栓的可防止其进一步发展的药物。,.,7,正常凝血机制,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状态变为凝胶状态,它是十分复杂的理化反应。肉眼可见的血块形成既是纤维蛋白形成的物理现象,也是一系列酶促生化反应的终点。整个过程涉及许多凝血因子。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损伤之后,在数秒钟内血小板就在损伤的局部沉积下来,并与暴露的血管壁的胶元纤维密切黏附。由于受损伤的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都可以释放一种叫二磷酸腺苷的促使血液凝固的物质,随后血小板的各凝血因子先后被激活,促进了

2、凝血过程,于是有更多的血小板在损伤的部位沉积下来,逐渐增大。此时的血栓主要由血小板、纤维素和白细胞组成,红细胞很少,所以其色泽是灰白色的,叫白色血栓。它是血栓过程中首先形成的部分,是整个血栓的头部。,.,8,血栓形成的基本条件,静脉粗大、压力低、流速慢、剪切力低、不易导致血小板激活,手术创伤、应激反应是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的基本条件 恶性肿瘤、骨盆骨折、再次手术都具备围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高发条件,具有几个合起来对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是相加的 血栓脱落,反复小块,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高压,大块脱落可立即导致病人死亡,.,9,外科医生为了预防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膝关节,髋关节等),越来越愿意使用化学抗凝剂

3、 抗血小板药的使用越来越多,预防性应用预防血栓梗塞形成 其他原因使用,.,10,常用的抗凝药物,一、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阿斯匹林 大剂量用于抗炎抗风湿,常用量用于解热止疼,小剂量用于抗血小板聚集。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以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型心绞痛,总之临床用于防止小血栓的形成。 氯吡格雷 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适用于有过近期发作的中风,心肌梗塞和确诊外周动脉硬化的患者,波立维(氯吡格雷)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事件的发生(如心肌梗塞,中风和血管性死亡)。 潘生丁(双嘧达莫)抑制血小板凝聚,防

4、止血栓形成。为较强的冠脉扩张剂。可改善心肌的供氧和供血,同时不增加心肌耗氧量。用于慢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心绞痛、心梗等。另外还有抗病毒性感染,用于冠心病。,.,11,二、抗凝血酶 华法林钠中效抗凝剂。其作用机制为竞争性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抑制肝细胞中凝血因子的合成,还具有降低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的作用,因而具有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功能。华法林钠片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华法林钠片可防止血栓形成与发展,如治疗血栓栓塞性静脉炎,降低肺栓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外科大手术,风湿性心脏病、髋关节固定术、人工置换心脏病、髋关节固定术、人工置换心脏瓣膜手术等的静脉血栓发生率。心肌梗塞的辅助用药。 尿激酶(

5、为溶栓药) 链激酶(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12,三、其它抗凝血药 肝素钠适应症 用于防治血栓形成或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塞、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 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也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导管术、微血管手术等操作中及某些血液标本或器械的抗凝处理。预防性治疗:高危血栓形成病人,大多是用于腹部手术之后,以防止深部静脉血栓。 主要不良反应:用药过多可致自发性出血,故每次注射前应测定凝血时间。如注射后引起严重出血,可静注硫酸鱼精蛋白进行急救(lmg硫酸鱼精蛋白可中和150U肝素)。,.,13,肝素钙 本品口服不吸收,皮下或静脉注射吸收良好。适应症 可阻抑血液的凝固过

6、程。用于防止血栓的形成。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速碧林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由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的普通肝素解聚而成。 适应证:预防血栓性栓塞性疾病,特别是预防普通外科手术或骨科手术的血栓栓塞性疾病。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在血液透析中预防血凝块形成。,.,14,用药注意事项:,1、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常表现为鼻衄、牙龈出血、尿血,腹内出血表现为腹痛颅内出血表现为昏迷等。如有出血征象,即使化验在适当范围,也应减量或暂停。并立即与医院联系。 2、注意有无血栓形成和栓塞:血栓形成的原因除抗凝不足外尚与瓣膜材料、 结构有关,血栓形成表现为瓣膜音响改变,出现心衰,如脑血管栓塞出现神经系统症

7、状:神志不清、偏瘫等。肢体动脉栓塞出现 3、出血并发症的处理: (1)较轻出血:如牙龈出血、皮肤淤点 可根据化验结果减少用量。 (2)明显出血:如鼻衄、血尿可停用。 (3)严重出血:如咯血、呕血、颅内出血、立即静注维生素K120mg,待出血停止后观察1-2天,重新抗凝。 (4)危重病例应使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因子浓缩剂,以补充凝血因子。 (5)勿忘与手术医院联系,.,15,麻醉简介,麻醉分两大类: 全身麻醉: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复合麻醉. 局部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 椎管内麻醉,.,16,概述,椎管内阻滞:出血造成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发生率为:硬膜外1/150,000; 脊髓麻醉1/

8、2,200,000. 2004年统计: 33/200万,血肿和缺血各占一半 特点: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在发生的早期8小时内是可逆的。 因此需要早期及时的诊断和干预。虽然只有38%的病人能部分或 较好的恢复神经功能。 早期症状:术后麻木或虚弱,易被认为麻醉效果未消失而误诊。,.,17,主要原因:,1.凝血异常:最常见 2.创伤/穿刺困难 :脊柱畸形,穿刺不熟练等 3.其他多因素:占1/4。老年,女性,等不可预 见的原因。,.,18,抗凝处理的患者麻醉风险,椎管内有丰富的静脉丛,椎管内麻醉操作是盲探的,刺入血管时有发生。抗凝药的使用增加了椎管内血肿形成的可能-甚至截瘫。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即使

9、不进行椎管内穿刺,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也有硬膜外自发性血肿的可能. 任何有创的操作都会带来一定的损伤,有一定的风险存在 为此我们应该了解抗凝药的特性,并根据患者及手术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可以实施及何时实施椎管内麻醉。力求最大程度降低出现硬膜外血肿甚至截瘫的风险!尽可能避免繁琐的纠纷。,.,19,椎管内麻醉优点,较全身麻醉有其优点: 1)在许多手术中可减少失血20-50% 2)减少手术所致的高凝状态 3)降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通过局麻药本身的作用抑制炎症反应 5)不增加术后认识功能障碍 6)减少恶心呕吐 7)术后早期有镇吐作用 8)术后还可以持续镇痛 9)较早的离床活动和出院,节省费用 10)

10、临床优点符合循证医学的要求,.,20,临床常用凝血检查,TT 凝血酶时间 1015秒,超过正常范围 3秒以上为异常检测凝血、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的一个简便试验 APTT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2236秒,超过正常范围 10秒以上为异常 检测内源性凝血因子 见于凝血因子、减低,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纤溶活力增强,抗凝物质存在等。 PT 凝血酶原时间 1115秒,超过正常范围 3秒以上为异常 血浆中凝血因子、水平的实验,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实验 ,适用于监测口服香豆素类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用量 。 INR值国际标准化比值0.851.15 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凝血酶原时间之比的ISI 次方(ISI

11、国际敏感度指标) FBG 纤维蛋白原 2.004.00g/L ACT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正常80-120秒,.,21,抗凝剂处理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的禁忌症,(1)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 (2)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 40S (3)PLT5万 (4)PLT5万,但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的患者也不应实施,.,22,抗凝病人的麻醉管理,全面权衡选择椎管内麻醉的益处与血肿的风险。 椎管内麻醉穿刺前,必需检查病人的抗凝水平。尤其是硬膜外导管置管和拔管时,一定要动态的检测凝血情况。 与外科医师和内科医师多交流,减少抗凝治疗预防血栓与围手术期出血并发症的风险。 手术期间严密观察脊髓血肿和缺血

12、的症状发生。提高警惕,疑似者可行CT或者MRI检查,避免被动 如果发生,要在8小时内尽早行椎板减压术,恢复亦不完全且40%。 如果有有创性穿刺,如CVP,A测压下,一定要也要观察有无出血征象。,.,23,降低风险,为此我们应该了解抗凝药特性,并根据患者及手术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可以实施及何时实施椎管内麻醉。 力求最大程度降低出现硬膜外血肿甚至截瘫的风险!,.,24,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即使不进行椎管内穿刺,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也有硬膜外自发性血肿的可能 手术中尽量使用低浓度局麻药,有利于早期发现神经功能异常。重视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的观察,.,25,硬膜外导管拔出和植入的操作出现血肿的风险接近

13、,故应该得到同样的重视 对于已经出现临床症状的硬膜外血肿,如果在8小时内不进行处理,患者脊髓功能将很难恢复(硬膜外局部降温的方式可以减少神经损伤的程度),.,26,从实验室角度使用抗凝剂处理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的禁忌症,(1)INR1.5 (2)APTT 40S (3)PLT5万 (4)对于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或者血小板活性差的患者也不实施,.,27,对于以下几种抗凝药的使用情况,选择椎管内麻醉时我们应该区别处理,.,28,肝素相关的出血风险随剂量增加是椎管内麻醉的风险,可能出现硬膜外血肿 尤其是在: 1)有其他凝血功能障碍时 2)肝素使用后1小时内穿破硬膜外血管时 3)在硬膜外导管插

14、入时或抽出时,拔出导管1小时后方可恢复使用肝素,.,29,故注入肝素的患者选择硬膜外麻醉时 1)阻滞前46h必须停药,监测INR值1.5倍正常时间方可行阻滞 2)如果术中需要继续使用肝素、应该在硬膜外置管1h,.,30,阿司匹林: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膜上环氧化酶抑制血栓素A2的合成与释放抑制了TXA2诱发的血小板聚集 临床一般使用此类药物的病人较为多见,麻醉相关术前访视评估不可或缺,了解病人用药情况,一般术前常规停用1周以上,综合出凝血时间决定,最近有评论说不视为禁忌症,保险期间停用一周还是有必要的.避免不必要纠纷.,.,31,“噻氯匹定”强效的血小板抑制剂,阻断血小板APD受体,抑制二磷酸腺苷

15、所应起的血小板聚集。半衰期14天 “氯吡格雷”(波利维)是新一代的ADP受体拮抗剂,其抗血小板活性是噻氯匹定的6倍,副作用却比起少。半衰期7天 “阿昔单抗”是人鼠嵌合的单克隆抗体片段,作用于血小板糖蛋白Gpb/a受体,阻断纤维蛋白原与之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半衰期2天 e)“依替巴肽” 八小时 鉴于医疗责任问题,目前仍有医院要求停用7天以上,.,32,术中短暂给予抗凝的患者事先留置硬膜外导管或蛛网膜下管;如果没有其他的凝血障碍,导管在肝素使用1小时后插入,是相对安全的,.,33,麻醉学科专业领域不单单已涵盖围术期全程,涉及内外妇儿,ICU,急诊等学科,不是一门独立学科;作为麻醉医生的我们,唯有与各相关科室与时俱进及良好互动,统筹协作,才能真正成为手术的护航人,/10/29,.,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