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理论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418999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选择理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公共选择理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公共选择理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公共选择理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公共选择理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选择理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选择理论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产品供应是否达到最佳化,是以社会公众的意愿为基本判断标准。社会公众意愿涉及公共选择问题。 选择是经济学的永恒主题。选择(决策)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一个社会要选择稀缺资源在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间配置的比例,也要选择在不同公共产品间配置的比例。 公共选择直接影响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有着重大区别。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是简单而有效的价格机制。与市场通过价格机制配置资源不同的是,由于非排他性及其免费搭车问题的存在,公共产品本身并无直接的市场价格,决定了个人不愿真实显示自己的偏好,也不存在市场价格体系去揭示个人的偏好,由此使得建立在

2、私人选择基础上的市场过程的失效,必须通过政治程序将个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转换成集体行动来实现。这种机制和程序就是公共选择。 所谓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指的是与个别私人选择相对应的集体选择的概念。它指人们通过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公共选择理论采用的方法却是经济学的方法论。因此,公共选择论(Public Choice Theory)可以定义为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即把经济学运用于政治科学的分析(缪勒 1999 P4)。在政治学和经济学之间架起一座新的桥梁,为经济科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

3、域。,章节安排,4-1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4-1-1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发展 4-1-2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主题 4-1-3公共选择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的相似之处 4-1-4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的差异 4-1-5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方法论,4-2直接民主制中的公共选择 4-2-1一致同意原则 4-2-2多数票通过原则 4-2-3中位选民理论 4-2-4多数票决策的困境 4-2-5互商投票制( Logrolling) 4-2-6阿罗不可能定理,4-3代议民主制中的公共选择 4-3-1集中决策 4-3-2间接民主决策 4-3-3寻租理论( rent - seeking theory),4-4公共选择理论的财

4、税理论观(小结),4-1公共选择理论概述,4-1-1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发展 公共选择学派( The School of Public choice)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兴起的一个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流派。因其主要阵地是美国的弗吉尼亚州,故又称弗吉尼亚学派( Feqenia School)。 一般认为,20世纪50年代是公共选择学派的萌芽时期,邓肯布莱克于1958年发表的“委员会与选举理论”被看作是对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最近先驱。当然早在19世纪末,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在他的论文中就提出了公共选择理论基础的全部三个要素: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经济人以及看作交换的政治。布坎南本人也承认,维克塞

5、尔应得到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最重要的先驱之称号。但是,促使公共选择学派形成并使影响不断扩大的主要代表人物当属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两位著名经济学家。,公共选择学派的旗帜:詹姆斯布坎南,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美国人,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 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198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重要著作: 财政理论与政治经济体系(Fiscal Theory and Political Economy); 同意的计算(The Calculus of Consent与塔洛克(GTullock)合著; 自由的限度(The Limits of Libert

6、y); 赤字的民主(Democracy in Deficit与瓦格纳(RWagner)合著; 宪法合约的自由(Freedom in Consitutional Contract); 课税的权力(The Power to Tax)与布瑞南(GBrennan)合著; 法则的理由(The Reason of Rules)与布瑞南合著; 自由、市场与国家(Liberty, Market,and State); 经济学:在预测科学与道德哲学之间 (Economics:Between Predictive Science and Moral Philosophy); 宪法经济学探索(Exploration

7、s into Constitutional Economics)。,1957年布坎南与美国学者沃伦纳特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大学成立托马斯杰斐逊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哲学研究中心,开始有目的地研究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等问题。1963年布坎南与塔洛克在弗吉尼亚州的夏洛茨维尔又创立“非市场决策制定委员会”,开始对非市场决策理论的研究。1968年,“非市场决策制定委员会”改名为“公共选择协会”,并正式出版公共选择杂志,促进了公共选择理论的迅猛发展。 由于20世纪60年代凯恩斯理论处于绝对主流经济学地位,公共选择理论在早期的研究受到很多磨难,这主要是因为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与当时经济学的主流观点差别太大,布坎

8、南与塔洛克的学术研究成果甚至被校方视为异端学说,1968年布坎南与塔洛克被迫离开弗吉尼亚大学,托马斯杰斐逊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哲学研究中心因而自动解散。1969年布坎南与塔洛克相聚弗吉尼亚州的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在公共选择协会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公共选择研究中心。此后,公共选择理论影响日益扩大,同时使公共选择理论传播到欧洲和日本。,应当说,20世纪60年代是公共选择学派发展成型的阶段。特别是1962年,布坎南和塔洛克出版了同意的计算一书,为现代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认为是公共选择学派形成的标志。布坎南和塔洛克在书中主张恢复政治经济学研究,在经济研究上回归到古典学派,去分析规则和制度对经济的影

9、响,把政治因素纳入经济分析之中。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公共选择理论得到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公共选择理论的影响。1983年,布坎南转任弗吉尼亚州乔治梅森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公共选择研究中心也从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转移到乔治梅森大学。在这一段时间里,公共选择理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来研究它,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公共选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布坎南于198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更使公共选择理论名声大噪。现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学教科在分析财政政策、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时,都应用公共选择理论,在公共财政理论或公共经济学教科书中,更是长篇大论地介绍公共选择理论。,4-1-2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主题

10、,人们对政府行为的关心在两个层面上:第一层面,想知道政府作出了什么样的决策;第二层面,这些决策是怎样制定的。 公共选择理论就是用研究经济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研究在既定的社会公众的偏好和政治程序下,政府政策是怎样制定出来的,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序,以改进决策的效率。所以,公共选择理论是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说经济学在政治决策中的应用。 经济学在政治决策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将“经济人”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引入政治决策领域。公共选择理论最基本的概念就是“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的含义理性的自利主义者 公共选择理论也以“自利”为出发点来解释人类的行为,这一点与经济理论分析是一样的

11、。人是理性的自利主义者,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在行动选择上,人是理性的,能够最充分地利用他所得到的、关心所处环境的信息,诸如价格、品质等带来的最大化自身利益,人的理性行为可以使他以追求最大利益为动机。二是指无论对消费者或生产者还是某一政治团体的领袖来说,他的行为都是自利的,时刻关心的是他的个人利益。这种理性的自利主义者,就是公共选择理论中假设的经济人。 公共选择学派把“经济人”作为他们分析政府决策过程的出发点,这样就把政府决策过程视为经济学上的交易过程。作为经济上的交易市场,是由需求方与供给方组成的一个交易结构,供求双方经过讨价还价最后在双方均满意的价格和数量水平上达成交易。与经济交易相类似,政治

12、市场也是由供求双方组成,需求方是选民与纳税者,供给者是政治家和政府官员,通过举手选举来完成公共物品配置。,4-1-3公共选择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的相似之处,(一)作出与一般经济理论相同的各种行为假定 (二)对个人偏好作出类似于市场的描述 (三)提出和传统经济理论一样的问题,4-1-4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的差异,(一)确定性程度不同 (二)偏好体系不同 (三)偏好表达的方式不同 (四)在政治市场上,个人偏好有可能被隐瞒 (五)强制性程度不同,4-1-5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方法论,由于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政治的经济学,采用的是经济学的方法论,因此,它是在坚持主流经济学经济人假设、个人主义方法论基础上,将其

13、应用于政治交易过程的分析。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和交易政治构成了其研究方法论的三要素。 政治决策程序有三种:(1)直接民主决策,即公共决策通过所有选民每人一票的方式来决定,每一个人的决策权力相等。(2)集中决策,即由某些人或某个人代替公众进行公共决策,其他人没有决策权利。(3)间接民主决策,即由全体选民通过投票产生一定数量的代表,并由这些代表代替全体选民作出公共决策,这是一种直接民主决策与集中决策相结合的决策形式。,4-2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按照“一人一票”的原则,通过投票表决来确定备选方案,这就是直接民主决策机制。在直接民主体制下,人们通过直接投票来表达自己对决策方案的态度:赞

14、成、不赞成还是放弃投票权。在实际生活中,不同的投票表决的方案,应有不同的投票规则。一般而言,直接民主制度中的公共选择的原则有两个:一是一致同意原则;二是多数票通过原则。,4-2-1一致同意原则,一致同意原则也称全票通过原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通过的一种表决方式。,一致同意原则有利也有弊,它的特点可以归纳为: 第一,全票通过原则所产生的决策结果必定是一种帕累托改进。第二,每个个体都有很强的意愿去表达真正的个人偏好。第三,可以避免“免费搭车”行为的发生。第四,一致同意原则的决策效率是低下的。,4-2-2多数票通过原则,由于上述原因

15、,在直接民主决策中,全体一致原则一般不大采用,而最常见的是多数票通过原则。 多数票的含义有两种:简单多数(1/2以上的投票者赞同)和2/3多数。一般情况下,比较不重要的方案用简单多数即可。重要的方案须得到至少2/3选民的同意。 多数票决策,可以有效避免全体一致原则下可能出现的一个决策也作不出的尴尬局面,也比全体一致决策大大降低了成本。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绝大多数的场合里,都使用这一原则投票。,利用多数票通过原则进行决策,如要实现均衡,须满足下列条件:(1)即投票者具有单峰偏好(Single - peaked - preference)。即投票者可以将付诸表决的不同方案加以排序,只出现一个

16、极值(峰)。(2)付诸表决的方案是两两进行投票表决的,以获胜次数最多的方案为最后的决策方案。,单峰偏好,单峰状态是指个体的偏好排列如同一座只有一个顶峰的高山一样,它只有最多一个上坡面和最多一个下坡面,而不能像群山那样起伏不断,不能呈先下后上之形状。,现在举一个例子说明,为什么满足以上条件,多数规一个均衡结果。为简单起见,现有三个投票人、,三个方案A、B和C。 投票人I的偏好排序:ABC。 投票人的偏好排序:CBA。 投票人的偏好排序:BCA。 三人偏好排序情况如图4-2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这三人的偏好都是单峰的,三人的极值(峰值)分别为A、C、B。 根据多数票投票原则,就A、B表决,都认为B优于A,,于是投B的票,只有I投A的票,因此,B获胜。同理,就B、C表决,I、投B,B胜。就A,C表决,、投C,C胜。 由于在三场投票中,B获胜两场,最终选B,B的获胜与投票顺序无关,因而B获胜的结果是均衡的。 从以上投票结果,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只要满足单峰偏好和方案两两对决这两个条件,投票的最终结果总是反映了中间人投票人的偏好,即中间投票人的偏好决定了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