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与卫生保健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418059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营养与卫生保健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儿童营养与卫生保健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儿童营养与卫生保健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儿童营养与卫生保健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儿童营养与卫生保健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营养与卫生保健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营养与卫生保健PPT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儿童营养与卫生保健 第一讲 营养与食品卫生 第二讲 传染病、常见病及其预防 第三讲 健康教育 73121部队幼儿园 陈红,.,2,第一讲营养与食品卫生 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人体每天必须从膳食中摄取一定数量的营养,作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来补充生理活动的消耗。在儿童时期其生理上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营养一方面要满足生理的需要,另一方面还用于生长发育。如果在这一时期内营养不良,不仅仅引起疾病,更重要的是使生长发育出现障碍,造成生长发育不良。这种损害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包括幼儿园和学校在内,全社会必须重视儿童的营养,做好膳食的卫生管理工作,做到合理膳食,科学安排营养,为儿童的生长发育

2、创造物质保障,保护儿童的健康和成长。 在食物中人体需要的营养成份有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及水。 一、 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份之一,约占人体干重的40%。体内的组织细胞,以及激素等要物质均由蛋白质组成。其化学元素主要由碳、氢、氧、氮组成。蛋白质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由氨基酸分子化合而成。目前已发现的氨基酸约20余种。对人体来说有的氨基酸体内能够合成,不一定依靠食物供给,称为非必需氨基酸;还有一类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供给,称必需氨基酸。此类氨基酸共有8种,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3,酸、色氨酸、颉氨酸。对与于婴儿来

3、说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消化道后,经过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一)蛋白质的生物价 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是指蛋白质在体内经消化吸收后的利用率。在营养学上通常用生物价来表示。 食物蛋白质的生物价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消化率 食物蛋白质消化率的高低是影响蛋白质吸收的基础因素。 2、氨基酸的构成 食物蛋白利用率的高低还取决于该蛋白质中所含氨基酸的构成。即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比例等情况。食物蛋白的氨基酸构成越接近人体蛋白,其利用率越大、营养价值也越高,反之则越低。 凡食物蛋白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不足,或者某种数量过多,都不能被人体很好地利用,其营养价值较低。在混

4、合膳食中,各种食物蛋白中的氨基酸可以互相补充、取长补短,使食物蛋白的营养价值都得到提高,蛋白质的这种特性称互补作用。 食物蛋白质的生物价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消化率 食物蛋白质消化率的高低是影响蛋白质吸收的基础因素,.,4,2、氨基酸的构成 食物蛋白利用率的高低还取决于该蛋白质中所含氨基酸的构成。即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比例等情况。食物蛋白的氨基酸构成越接近人体蛋白,其利用率越大、营养价值也越高,反之则越低。 凡食物蛋白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不足,或者某种数量过多,都不能被人体很好地利用,其营养价值较低。在混合膳食中,各种食物蛋白中的氨基酸可以互相补充、取长补短,使食物蛋白的营养价值

5、都得到提高,蛋白质的这种特性称互补作用。 (二)蛋白质的主要生理作用 1、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成份之一。 2、调节生理活动。蛋白质还构成了体内一些重要物质,如激素、抗体、酶等等。 3、提供热能。每克蛋白质氧化后可产生4千卡的热能,是人体热能的来源之一。 (三)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动植物食物均可为人体提供广泛的蛋白质来源,不过,相比之下动物性蛋白的营养价值比植物性要高。在豆类食物中的蛋白含较高,是我国人民的传统食品,如大豆,是作为补充蛋白质的良好食物来源。中国营养学会提出蛋白质供给量应占每天热能总摄取量的百分比为:儿童为1214%;成人为1012%。,.,5,二、脂类 包括脂肪及类脂质。约占体重

6、的1020%,女性稍高。脂肪的化学结构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脂肪酸可分成饱和与不饱和两类,饱和脂肪酸主要来自动物性油脂,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自植物性油脂。在不饱和脂肪酸中有一些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称为必需氨基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份,对于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促进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在不饱和脂肪酸中,亚麻酸(18碳3烯酸)、20碳5烯酸(EPT)、22碳6烯酸(DHA)被称为3脂肪酸,具有明显的防治心血管病的作用,其中,DHA对大脑及视网膜的发育有重要影响 。后二者人体极少合成,属于半必需脂肪酸,主要来自海洋深暗色鱼的鱼油中。对孕妇及儿童的脑

7、发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类脂质是一类理化性质与脂肪相似的物质,包括磷脂及固醇类等。固醇类中的胆固醇被认为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原因,主张限制摄取量。 脂类的生理作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成份之一。如磷脂、胆固醇等构成了细胞膜、细胞核膜、神经髓鞘等。另外,脂肪具有储存、提供能量的作用,是体内热能来源之一。每克脂肪氧化后可产生91千卡的热能。 脂肪的摄取量约占每天热能总量的20%,长期过量摄取脂肪可导致肥胖,甚至引起心血管疾病。,.,6,三、碳水化合物(糖类) 是人体需要量最大的一种营养素。根据化分子结构可分成三类:多糖如纤维素、果胶、淀粉等。人体只能消化分子量小于淀粉以下的多糖;双糖如蔗糖、乳糖、麦芽

8、糖等;单糖如葡萄糖、半乳糖等。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被消化分解成单糖后才能被吸收,其中,葡萄糖最易被吸收。 纤维素的分子量很大,不能被人体消化,故不具备营养作用,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指出,纤维素及果胶能够刺激胃肠蠕动及消化液分泌,可促进消化,还认为能促进肠道内有毒物质的排泄,对预防某些疾病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碳水化合物的生理作用 1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人体所需热能中约6070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每克糖氧化后可产生4.1千卡的热能,而且氧化很彻底。是较理想的能量来源。 2构成人体的成份之一。如粘蛋白、糖蛋白、糖脂等,参与构成细胞膜等结构。 (二)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糖类食物主要来自谷类、薯类、水果蔬

9、菜以及各种食糖。食物的选择应以谷类及薯类为主。纤维素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甚至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所以要保证水果蔬菜的摄取量,以摄取足够的纤维素量,有益于身体健康。热能的摄取量应视年龄、性别、劳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儿童时期生长发育迅速而且,.,7,活泼好动,热能的需要量相对要大些;劳动强度的不同亦应相应增减。过多摄取热能食物会造成肥胖,并且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于活动量开始减少的中老年人则应减少摄取量。 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中老年人在供给标准基础上应减少的百分比: 4049岁 减5 5059岁 减10 6069岁 减20 70以上 减30 我国营养素供

10、给标准规定儿童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应占总热能摄取量的5565。 四、无机盐 人体内的元素中,除碳、氢、氧、氮组成了有机物外,其余均可称为无机盐。目前已确认的约有60余种。其中有的含量较高,如钠、钾、钙、磷等,有的含量微少,如铁、铜、锌、碘等,称为微量元素。人体易缺乏的无机盐有:铁、钙、锌、碘等等。 (一)铁 人体最易缺乏的无机盐之一。人体内的含量大约为34mg,其中含量的,.,8,左右存在于血液中。 铁的生理作用主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成分之一。该蛋白是红细胞运送氧气所依靠的化学成分,一旦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则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儿童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发病率约占被调查人群的50以上

11、。 铁的食物来源较为广泛,动、植物食物中含铁量均较丰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很低,普遍不超过10。而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大都为结合状态,称为有机铁,吸收率较高。如乳类、动物的肝脏等,吸收率可达22。含铁较好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血制品、乳类、瘦肉、蛋黄、各种豆类、芝麻、绿叶蔬菜、深色水果等等。 我国供给标准成人男女每天12毫克,儿童9岁以下每天10毫克,10岁以上每天12毫克。 (二)钙 在人体内含量较高,作用较广泛,是人体易缺乏的无机盐之一。 钙的生理作用:1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人体内钙含量99左右存在于骨骼牙齿之中,其余1存在于血液及软组织内。2.参与调节生理机能。如参与凝血过程、维持神经

12、肌肉的兴奋性等。缺钙后,儿童可影响骨骼牙齿的发育,甚至引起佝偻病,成人则可能出现骨质疏松症。 钙的食物来源较广泛,但由于吸收率较低,而使人体容易缺乏。 常见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 1肠道内钙浓度。肠道对无机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钙离子是难吸收的离子之一。肠道内高钙浓度可使吸收量增加,食物含钙量的高低是影响肠道内钙浓度的因素之一。食物含钙丰富则可促进其吸收。,.,9,常见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 1肠道内钙浓度。肠道对无机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钙离子是难吸收的离子之一。肠道内高钙浓度可使吸收量增加,食物含钙量的高低是影响肠道内钙浓度的因素之一。食物含钙丰富则可促进其吸收。 2食物成份的影响。在植物性食物中

13、草酸、植酸等可与钙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植酸钙等沉淀物,阻止钙吸收。食物中的磷酸盐过高也会与钙生成沉淀,阻止钙吸收。钙磷之比应在1:11.5为宜。 3、肠道内酸性环境可促进吸收。 4、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主要因素之一。体内若缺乏维生素D将会使钙吸收障碍。 5、肠道机能状况。肠道机能不良,如慢性腹泻,不仅使钙吸收减少也会影响其他营养的吸收。 钙的食物来源中动物性的相对好些,吸收率较高,如乳类、蛋黄、鱼虾、螃蟹等等。植物性食物中,大豆、干果、海菜、蔬菜等含量较好。但有的蔬菜如菠菜,草酸含量较高。 我国供给量标准成人每天0.8克,儿童少年每天1.0克。,.,10,(三)锌 锌在体内参与多种酶以及酶

14、的激活剂的构成,其作用较为广泛。 儿童缺锌也是较为普遍的,尤其是低年龄儿童以及明显偏食、挑食人群容易缺乏。缺锌后常见表现有生长发育迟缓,味觉异常,创伤难愈合等。成人缺锌还可引起男性不育。 在动物性食物中含量较多,如动物的内脏、瘦肉等,海产品中,牡蛎等海洋贝壳类含量较丰富。此外,豆类、谷类也含有一定数量。 我国供给标准9岁以下儿童每天10毫克,10岁以上人群每天15毫克。 (四)碘 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之一。甲状腺素是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作用广泛,成人缺碘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缺乏则可造成身体及智力的发育障碍,若在胎儿期孕妇缺碘使胎儿甲状腺发育不良,出生后可引起克汀病,严重损害儿童健康。有人认为在不明原因的临床智力低下的患者中,与脑发育期曾缺碘有关。 我国缺碘人群主要为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为预防碘缺乏症,首先要食用加碘食盐,尤其是内陆地区。其二是经常食用海产品,特别是海藻类食物。 供给量标准儿童每天70120微克。,.,11,(,五、维生素 维生素在体内既不提供能量,也不构成组织细胞,而是参与调节生理活动。所以,一旦缺乏很快出现症状,甚至引起疾病。人体几乎不能合成维生素,主要依靠食物供给。 维生素一般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