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与保健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417757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8.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与保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中医学与保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中医学与保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中医学与保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中医学与保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与保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与保健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药与保健 李玉和 长江大学医学院,教师简介 李玉和、教授、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荆州市中医常务理事 时珍国医杂志编委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市一医 周三、五上午:沙市校区医院门诊 电话:13886628816,欢迎同学们学习中医药学,中医药与保健学习目的,1.初步掌握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巧 学以致用 2.初步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 治疗和保健方法 3.初步了解有关中医药知识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善的人格, 达到健康、靓丽、长寿,学习内容,第一节 中医药与保健的概念及范畴 第二节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药与保健的基本概念及

2、主要内容 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 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 4.了解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药物的发现-神农尝百草,经络的起源-从穴的发现开始,点点成线,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第一节 中医药与保健的概念及范畴,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 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 医学:研究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 属自然科学(生命医学)的范畴,中医学: 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 例:藏象学说 (内脏器官与四肢、体表、官窍、 精、气、神 构成一个统一体),中国文化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 + 哲学 例:阴阳 五行学说 天人合

3、一 修德为先 人体三宝:精气神等,中国文化特色 治疗高热:常规治疗无效-“釜底抽薪” 法 治疗顽固性水肿-“提壶揭盖” 法 养生-天人合一、恬淡虚无、修德为先,讨论:,1、历史:3千多年 2、渊源: 临床实践 + 中国传统文化 + 哲学 3、特点: 整体观 + 辨证观 + 自然疗法,4、地位:对慢性疾病、疑难病症、急性病的辅助治疗起重大作用。 5、贡献:对中国人的体质、智力、人格起重大影响。 6、中西结合 = 创新。,结 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 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 防治的一门传统医学,2. 中药学,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 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 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

4、学科 中药学历来又称为本草(或本草学),中药与草药,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认识和使用的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草药:药性、使用、外观同中药,但药典上无记载因毒性个体差异大,用量不易掌握,且治疗量常等于中毒量,补益药 定义分类 补气药 人参(根) 功效:补气救脱、 补气健脾、 生津止渴、 宁神益智,清热凉血药 牡丹皮(根皮) 功效:清热凉血、 活血散瘀,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花、花蕾) 功效: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3.医疗保健,3.1 没有疾病或身体缺陷 3.2 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3.3 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4 完美的道德状态,眼睑及眼球示意图,炎症的临床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局部炎症表

5、现: 红、肿、热、痛、 功能障碍 全身炎症表现: 发热 末梢血白细胞增多,心 包 粘 连,胸腔积液,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 所谓整体,实际上即是各个局部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和相互联系性。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 各个局部的统一性和完整体, 同时也非常重视人与外界环 境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人体本身:形、神统一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 内部器官的统一,1.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藏象学来说,即是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 的经络相“络” 、“属”,阴阳相配,联结成表里;五脏分别与脉、皮、肉、筋、骨的形体和舌、鼻、口、目、耳和二阴等官窍相结成整体;五脏又分别与

6、喜、怒、忧、思、恐等情志活动相关。,1.1.1 结构上的整体性: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的“内属于腑脏,外络肢节”的联结作用,将人体的内脏、形体、五官九窍 四肢百骸等全身各种 组织器官网络成为 一个有机的整体; 并通过气、血、 津液等进行于周身。,1.1.2 生理上的整体性: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以五行生克制化来阐释各脏腑间的协同制约作用,防止各脏腑之间出现功能过亢或不及,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 从而进一步确立了 人体是一个 有机联系的整体观念。,1.1.3 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1.2 人与自然界统一的整体观,认为人身是一个小天地(小宇宙) 与自然界(大宇

7、宙)是不可分割 的相互协调的整体。,自然界为人的生存提供必需的环境或条件,但自然界的时令交替、节律性改变、气象变迁及地理环境改变等,均可使人体产生一定的反应或适应。这是因为各种生物在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地球的公转与自转等物理环境变化,并受体内某一结构控制而产生,(二)辨证论治,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 更深刻、更正确地 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辩证就是将四诊收集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病机以及邪正盛衰等情况,从而辨别

8、疾病属何种证。 论治,又称施治, 是在辨证的基础上, 结合具体情况再因时、 因人、因地的不同, 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病 疾病全过程 证 ? 症状 疾病单一或一组的临床 现,如: “ 症状 ” “ 证” “ 病” 治疗 发热恶风 风热感冒 感冒 辛温解表 咽痛 表证 咳嗽 银翘散舌红苔薄黄 脉浮数,临床表现-证候,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说明病因是外感风热、病机是邪正相争、病位在肌表、病性是热,病名是感冒。,第三节 阴阳、五行学说,1、阴阳学说 1.1 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平衡的健康观“阴平阳秘”,人体生理平衡 人与

9、自然和谐 人与社会适应,一般来说阴阳属性范畴 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 明亮的、温热的、功能的、 兴奋的、机能亢进的 属阳 凡是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 晦暗的、寒冷的、物质的、 抑制的、机能减退的 属阴,1.2 事物的阴阳属性 判断阴阳划分的标准是什么?用阴阳来概括事物属性,必须是同一范畴相互关联的对立双方,不同范畴互不关联的事物,如天与血,任何单一的事物或方面,均不能用阴阳归属。,例:天地 男_女 水_火 天_水,1.3 阴阳之间的辩证关系 1、阴阳对立制约 2、阴阳互根互用 3、阴阳消长平衡 4、阴阳相互转化,1.4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从整体上说明人与自然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0、和生理功能 说明人体的发病原理和病理变化 正气,即人体的生理机能,主要指对外界 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以及康复 能力。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2、五行学说,2.1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行。,2.2 事物属性和五行归类 1.取象比类法 2.推演络译法,2.3 五行生克乘侮关系相生- 正常关系相克- 动态平衡相乘- 异常相克相侮- 异常反克,2.4 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 1、五行相生:生,即资生、助生、促进。 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资生、助生和促进的关系。,2.5 五行相克: 克,即克制、抑制、制约。 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 依次克制、抑制和制约的关系。,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五行生克乘侮关系,2.6 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2.6.1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 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2.6.2 五行相梅: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每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小 结,1.词解:中医学、证、保健 整体观点、辨证施治 阴阳、五行 生、克、乘、侮 2.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及其临床意义,思 考 题,1.名词解释:中医学 保健 整体观念、辨证施治、 证、阴阳、五行、 生、克、乘、侮 2.阴阳、五行学说各自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