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第03章网络集成项目规划与设计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417064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19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第03章网络集成项目规划与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第03章网络集成项目规划与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第03章网络集成项目规划与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第03章网络集成项目规划与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第03章网络集成项目规划与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第03章网络集成项目规划与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第03章网络集成项目规划与设计(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网络集成项目规划与设计,3.1 网络分析与设计过程 3.2 网络集成需求分析 3.3 网络集成项目逻辑设计 3.4 网络集成项目物理设计,3.1 网络分析与设计过程 3.1.1 网络规范 对网络集成项目需求进行分析和设计以满足特定业务需求,必须遵守一定的处理规范。一个优秀的、正规的设计过程将给设计者的工作带来更加简单、有效、令人满意的结果。如果设计不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大量的问题将会产生。以下是不规范易产生的问题: 实施结果不能满足最初的需求; 蠕动需求; 延误工期或超支; 网络性能低; 不专业性的工作。,3.1.2 网络集成项目生命周期 开发一个新的网络集成项目或修改一个已有的网络系

2、统的过程称为网络集成项目的生命周期。 其生命周期与软件的生命周期非常类似。 常见的有两种网络集成项目生命周期: 网络流程周期; 网络循环周期。,3.1.2.1 网络流程周期 网络流程周期同由下面5个阶段组成: 需求规范; 通信规范; 逻辑网络设计; 物理网络设计; 实施阶段。 网络流程周期的优势:所有的计划在较早的阶段完成。 网络流程周期的缺点:不灵活。,3.1.2.2 网络循环周期 网络循环周期是从网络流程周期演变而来,它克服了网络流程周期的不灵活性,能够快速适应新的需求。 网络循环周期由以下4个阶段组成: 构思与规划; 分析与设计; 实施与构建; 运行与维护。,3.1.3 网络集成项目开发

3、过程 网络集成项目开发过程描述的是在开发一个网络项目时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 “以大化小”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常用方法。一个大而复杂的网络集成项目可以分成几个阶段进行开发。每个阶段包括将项目推动到下一个阶段必须做的工作。 网络集成项目开发过程由以下一系列阶段组成: 需求分析; 现有网络体系分析; 确定网络逻辑结构; 确定网络物理结构; 安装与维护。,3.1.3 网络集成项目开发过程 网络集成项目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图。,3.1.3.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开发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有助于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网络应该具有什么功能和性能,最终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网络,它为网络设计提供了下述的证据: 能够更好地评

4、价现有的网络体系; 能够更客观地做出决策; 提供完美的交互功能; 提供网络的移植功能; 合理使用用户资源。,3.1.3.1 需求分析 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网络需求,收集需求考虑的因素: 业务需求; 用户需求; 应用需求; 计算机平台需求; 网络需求。 需求分析最终将产生一份需求说明书。,3.1.3.2 现有网络体系分析 当需要将原网络改进或升级时,必须分析该网络的体系结构和性能。 网络分析阶段提供的通信规范说明文档的内容如下: 现有网络的逻辑拓扑图; 反映网络容量、网段及网络所需的通信量和模式; 详细的统计数据、基本的测量值和所有其它直接反映现有网络性能的测量值; Internet接口和广域网提

5、供的服务质量报告; 限制因素列表清单。,3.1.3.3 确定网络逻辑结构 在确定网络逻辑结构阶段,需要描述满足用户需求的网络行为及性能,详细说明数据是如何在网络上阐述的。 网络设计利用需求分析和现有网络体系分析的结果来设计逻辑网络结构。 最后得到一份详细的网络逻辑设计文档,其包括的内容如下: 逻辑网络设计图; IP地址方案; 安全方案; 具体的软硬件、广域网连接设备和基本的服务; 培训计划。,3.1.3.4 确定网络物理结构 网络物理结构是指如何实现给定的逻辑结构。需要确定具体的软硬件、连接设备、布线和服务。 网络物理设计的输出作为网络如何选择和安装设备,网络物理设计必须尽可能详细、清晰,其输

6、出的内容如下: 网络物理结构图和布线方案; 设备和部件的详细列表清单; 软硬件和安装费用的估算; 安装日程表; 安装后的测试计划; 用户的培训计划。,3.1.4 网络设计的约束因素 政策约束; 预算约束; 时间约束。,第三章 网络集成项目规划与设计,3.1 网络分析与设计过程 3.2 网络集成需求分析 3.3 网络集成项目逻辑设计 3.4 网络集成项目物理设计,3.2 网络集成需求分析 网络集成分析与设计过程开始于需求分析,它是用来获取和确定系统需求和重要需求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 3.2.1 网络集成需求分析的必要性 需求分析有助于设计更好地理解网络应用具体什么功能和性能,最终设计出符合用户

7、需求的网络。 需求分析为设计者提供的依据: 能够更好地评价现有的网络体系; 能够更客观地做出决策; 提供完美的交互功能; 提供网络的移植功能; 合理使用用户的资源。,3.2.2 收集网络集成需求分析的过程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业务需求; 应用需求; 应用需求; 计算机平台需求; 网络需求。,3.2.2 收集网络集成需求分析的过程 下图是网络集成需求分析的层次性。,3.2.2.1 业务需求 收集业务需求是理解业务本质的关键一步,它贯穿整个网络集成分析与设计的过程。 业务需求分析需要收集的信息有:(1) 确定主要相关人员; 确定关键转折点; 确定公司的投资规模; 确定业

8、务活动类型;,3.2.2.1 业务需求 业务需求分析需要收集的信息有:(2) 预测增长率; 确定网络的可靠性与可用性; 确定Web站点与Internet的连接性; 确定网络的安全性; 确定远程访问。 输出业务清单,3.2.2.2 用户需求 收集用户需求的步骤: 收集需求列出服务需求列出性能需求编制需求说明书。,3.2.2.3 应用需求 1. 收集应用需求应涉及的内容,3.2.2.3 应用需求 2. 应用类型 单机应用类型 特定应用服务器 应用与网络响应需求 独立应用和共享应用 中型机应用 大型机应用,3.2.2.4 计算机平台需求 收集计算机平台需求应涉及的内容,3.2.2.5 网络需求 收集

9、网络需求应涉及的内容,3.2.3 编写需求说明书 需求说明书包括的内容 综述; 需求分析阶段总结; 需求数据总结; 按优先级排队的需求清单; 申请批准部分。,第三章 网络集成项目规划与设计,3.1 网络分析与设计过程 3.2 网络集成需求分析 3.3 网络集成项目逻辑设计 3.4 网络集成项目物理设计,3.3 网络集成项目逻辑设计 在了解新网络的需求和当前网络的性能后,就进入了网络分析与设计的逻辑网络设计阶段。在逻辑设计阶段,网络设计者利用需求分析说明书和通信规范说明书来指导具体技术结构选择。 逻辑设计过程主要由4个步骤组成: 确定网络设计目标; 网络服务评价; 技术选项评价; 进行技术决策。

10、,3.3 网络集成项目逻辑设计 确定网络设计目标 设计目标应满足需求分析说明书中提出的需求,设计目标包括: 最低的运作成本; 不断提高整体性能; 易于用户级操作和使用; 增强安全性; 增强适应性和灵活性。,3.3 网络集成项目逻辑设计 网络服务评价 网络设计主要考虑的网络服务有: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考虑网络管理因素: 网络故障诊断; 网络的配置与重配置; 网络监视。 考虑网络安全因素 标出需要安全保护的系统; 确定潜在的网络弱点和漏洞;,3.3 网络集成项目逻辑设计 技术选项评价 网络技术应考虑广播通信、连接类型及可伸缩性。 进行技术决策 物理层考虑; 网络互联考虑; 逻辑网络图; VLAN

11、策略; TCP/IP地址设计; 防火墙; 备选设计方案。,3.3 网络集成项目逻辑设计 逻辑设计考虑的内容 物理层考虑; 网络互联的考虑; 逻辑网络图; VLAN策略; 广域网技术; 网络管理; TCP/IP地址设计; 网络安全。,第三章 网络集成项目规划与设计,3.1 网络分析与设计过程 3.2 网络集成需求分析 3.3 网络集成项目逻辑设计 3.4 网络集成项目物理设计,物理网络设计是网络项目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网络设计的任务是为所设计的逻辑网络选择环境平台,主要包括结构化布线系统、选择网络技术及设备。 3.4.1 结构化布线系统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 结构化布线系统指建筑物布线系

12、统,它以一个建筑群为设计单位,主要着眼于线缆设备。其组成包括: 建筑物的网络入口; 设备子系统; 垂直骨干子系统; 配线间; 水平布线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3.4.1 结构化布线系统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优点: 良好的综合性和兼容性; 适应性强,使用灵活; 容易扩展,便于维护; 科学性和经济实用性;,3.4.1 结构化布线系统 线缆安装准则 考虑到将来的使用,安装的线缆应该足够多,特别对于新的大厦; 安装线缆时就遵守国家和政府在建筑方面的政策; 安装前应测试线缆设备以保证要安装的线缆都满足的性能指标; 对所有不同类型的线缆进行整理,并制定出线缆、设备和连接器维护计划; ,3.4.2 物理网络图 物理网络图是用以表示网络设备的物理连接方式,或其特定地点的布置方式。 物理图要尽可能详细,网络的每个设备,从客户机到服务器、从服务器到交换机的所有布线及其物理连接,都应该清楚地标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