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41415595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 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县域经 济综合实力。加强重点领域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县域 特点和产业发展现状,坚持统一规划、示范引领、完善体制 机制,逐步打造一批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示范村、示范区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机农艺融合、草木一体、盐碱地改良 等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提升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集 约化水平。在优质粮食、草畜、瓜菜、枸杞等特色农产品领 域,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对列入自治区重点攻关 和培育计划的机遇专项补贴,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提高补贴 标准。发挥原产地品种品质优势,

2、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提 升我县马铃薯、草畜和硒砂瓜等特色品牌影响力。加强科技支持,助推脱贫富民。紧扣实施脱贫富民战略, 统筹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先进成熟技术示范、农业科研项目, 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行动专项、自治区“百人团”科技扶贫 指导员专项、“三区”人才专项向我县倾斜,优先向贫困村、 贫困户倾斜,到 2020年,力争使科技扶贫项目能够涉及到 每个贫困户,户均掌握 1-2门生产实用性技术。完善“龙头 企业+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支持企业优先选择贫困户实施产业项目,在产前产中产后开展技术培训和应用,增强贫困 户农民脱贫致富能力和信心。全面落实自治区“XXXX东西部合作部署,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与拥有

3、先进技术和高端 人才的企业、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建立一些平台载体,实 施一批科技合作项目。搭载创新平台,培育壮大创新主体。通过完善创新平台 来培育创新型企业。自 2018年起,每年遴选出一批高成长 性中小企业,通过完善的配套政策,采取“一企一策”、财 政奖补和科技金融等手段,支持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坚持 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探索多形式协同创新模式,深化产 学研、大中小企业配套协作, 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 在特色农产品精细加工领域实现新突破。搭载多层次的“双创”载体。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政府 主导建设一批双创孵化示范基地。支持鼓励园区、管委会、 企业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发展“互联

4、网+”双创网络服务,降低大众创业创新门槛,助力实体经济成长。研 究制定奖补政策,对创建为国家和自治区级双创示范基地 的、获批国家和自治区级企业“双创”平台的、认定为国家 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国家级众创空间的、认定为自治区级 的、达到国家和自治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标准的企业在 享受自治区奖补政策的同时,再给予自治区20%的奖励。积极与发达地区各类孵化器开展合作,引导区外孵化器将创业企业推荐XX发展。鼓励返乡农民工、技术能人和“两个带头人”、大学毕业生等人群加入创新创业队伍,运用新技术、新思维、新理念带头开展双创活动。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 新创业行动,完善科技特派创业服务机制,打造一批“星创 天地

5、”。完善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创新生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 机制改革。以“放管服”改革为重点,逐步建立专业机构管 理项目机制。完善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和科技报告制度,探索 建立科研项目尽职免责制度,扩大专业评价机构制度。建立 相对宽松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优化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流 程,减少对科研项目的直接干预。改革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成果的转移化效益,增强科技奖励的导 向作用。加强宣传,营造创新氛围,坚持把县域科学普及摆在与 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深入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和农 村科普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与此同时,县直各部 门也要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创新发展考核办法,将政绩 评价和干部使用与创新绩效挂钩。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研 究制定具体创新发展的具体措施,层层分解任务,逐级落实 责任,全力推进创新驱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