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二生物专题05 开学考试卷挑战篇(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41411065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二生物专题05 开学考试卷挑战篇(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届新高二生物专题05 开学考试卷挑战篇(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1届新高二生物专题05 开学考试卷挑战篇(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1届新高二生物专题05 开学考试卷挑战篇(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1届新高二生物专题05 开学考试卷挑战篇(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新高二生物专题05 开学考试卷挑战篇(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新高二生物专题05 开学考试卷挑战篇(解析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2020-2021学年度新高二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考试范围:必修1和必修2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核膜但不一定具有中心体B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含有遗传物质但遗传信息不一定都储存在DNA中【答案】C【解析】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所以“具有核膜”不是细胞共性,A项错误;所有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都一定是核糖体,B项错误;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所以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这是细

2、胞共性,C项正确;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即细胞的遗传信息都一定储存在DNA中,D项错误。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B蛋白质、核酸、细胞、脂肪C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答案】C【解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故选C。3图中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基本单位B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C物质丙是构

3、成细胞的基本骨架D物质乙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相关【答案】D【解析】物质甲为DNA,脱氧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基本单位,A错误;物质甲为DNA,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B错误;物质丙为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错误;物质乙是蛋白质,其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相关,D正确。4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c=a+b,且ab”的是( )Aa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必需氨基酸种类、c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Ba各细胞器的膜面积、b细胞核的膜面积、c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C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线粒体的外膜面积、c线粒体膜面积Da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叶肉细胞的结合水、c叶肉细胞总含水量【答案】B【解析】

4、A.c人体内氨基酸约有20种,b必需氨基酸8种,a非必须氨基酸12种,c=a+b且ab,A正确;B. c细胞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包括细胞膜的面积、b核膜面积以及a各种具膜细胞器的面积,不符合c=a+b,B错误;C.线粒体具双层膜结构,a内膜、b外膜构成了c线粒体的总膜面积,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内腔折叠形成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c=a+b且ab,C正确;D.c叶肉细胞内总含水量只有两种,a自由水和b结合水,c=a+b且ab,D正确。5如今的生产工艺导致新鲜的蔬果表面常有水溶性的有机农药残留。现取某种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结果可绘制

5、成图的曲线(测得整个过程纯水的浓度变化较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细胞吸水,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体积明显增大BB点时,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没有水的交换CBC段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D此曲线说明浸泡时间延长,有机农药溶于水会被植物细胞吸收【答案】D【解析】AB段细胞液浓度减小,说明细胞吸水,但受细胞壁限制,细胞体积不会明显增大,A项错误;B点时,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水分子进出达到平衡,B项错误;蔬菜浸入一定量纯水中,不会发生失水现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BC段细胞液浓度增大,应是水溶性有机农药被植物细胞吸收,C项错误,D项正确。6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研究者测定了野生型拟南芥和气孔发育不良的突变体在

6、不同光强下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无光照时突变体呼吸速率与野生型基本相同B野生型和突变体均在光强为P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光强度在7501250 molm-2s-1范围内,单位时间内突变体有机物的积累量小于野生型D光强为Q时,二者光合速率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突变体的气孔小于野生型【答案】B【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无光照时,两曲线合成一条曲线,表明无光照时突变体呼吸速率与野生型基本相同,A正确;P点是野生型和突变体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B错误;光强度在7501250 molm-2s-1范围内,单位时间内突变体吸收的CO2小于野生型吸收的CO2,因此有机

7、物的积累量突变体小于野生型,C正确;由于突变体的气孔发育不良,结合图像所给信息,光照强度为Q时,野生型的光合强度比突变型的大,因此可能的原因是由于突变体的气孔小于野生型,造成突变型对外界CO2的吸收量不足引起的,D正确;7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生命历程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在人体的不同年龄阶段都会发生C正常的上皮细胞与骨骼肌细胞内不含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c表示细胞分化,分化形成的上皮细胞与骨骼肌细胞内的核基因相同【答案】C【解析

8、】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图中a表示细胞的生长,随做细胞体积的增大,其相对表面积变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A正确;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现象,在人体的不同年龄阶段都会发生,B正确;正常的体细胞中均含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C错误;经过c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该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所以分化形成的上皮细胞与骨骼肌细胞内的核基因相同,D正确。8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为纯种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的一项

9、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CF1测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答案】B【解析】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褐色,后代表规型只有一种,无法证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A错误;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说明F1产生了两种比例相等的的花粉,可以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B正确;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测交后代的类型及比例间接体现的是F1产生配子的类

10、型及比例,但并不是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C错误;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但不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D错误。故选B。9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答案】C【解析】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A正确;染色单体分开时,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B正确;非同源

11、染色体自由组合,只能使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C错误;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通过自由组合形成的非等位基因组合种类也越多,D正确。10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对是体现生物遗传效应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B经测定一个由n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的DNA分子中,包含了m个基因,则每个基因的平均长度不超过n/2m个脱氧核苷酸对C人体细胞内的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D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是遗传信息,只能通过减数分裂传递给后代【答案】B【解析】多对碱基组成的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效应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A选项错误;经测定一个由n个脱氧核苷酸构

12、成的DNA分子中,故DNA分子长度为n/2个脱氧核苷酸对,该DNA分子中包含了m个基因,故每个基因的平均长度不超过n/2m个脱氧核苷酸对,B选项正确;人体细胞内的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还有少部分位于线粒体中,C选项错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序列就是遗传信息,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传递给后代,D选项错误。11分析某病毒的遗传物质,其成分如下:碱基种类ACGT碱基浓度(%)36241822据此,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不是双链DNAB该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不遵循中心法则C以该病毒DNA为模板,复制出的DNA不是子代病毒的遗传物质D该病毒DNA的突变频率较高【答案】B【解析】A、病

13、毒的遗传物质碱基种类中有T没有U,说明是DNA,但数量A不等于T,G不等于C,说明不是双链DNA,A正确;B、病毒浸染细胞后,遗传信息流动过程遵循中心法则,B错误;C、以该病毒DNA为模板,复制出的DNA碱基序列与原DNA碱基序列互补,不是子代病毒的遗传物质,C正确;D、单链DNA不稳定,容易发生突变,D正确。12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如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

14、构变异【答案】B【解析】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初级精母细胞中,A错误;B、由于A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aBd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由于染色体上B和b所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最终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正确;C、B(b)与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13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深色囊鼠与浅色

15、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深色囊鼠在深色熔岩床区表现型频率高,而在浅色岩P区和浅色岩Q区频率较低,因此,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A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Dd)=20.10.9=0.18,而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Dd)频率=20.70.3=0.42,与浅色岩P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高,B错误;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因此,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正确;浅色岩Q区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70.7=0.49,而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90.9=0.81,因此,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