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qqq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41410428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qqq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土方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qqq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土方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qqq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土方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qqq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土方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qqq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方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qqq》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qqq(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方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一、挖土施工安全要求1 .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土坡坡度要根据工程地质和土坡 高度,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2. 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进行,并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 利泄水,且不应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3. 在斜坡上方弃土时,应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弃土堆应连续设置,其顶面应向外倾斜,以防山坡水流入挖方场地。但坡度陡于1/5或软土地区,禁止在挖方上侧弃土。在挖方下侧弃土时,要将弃土堆 放表面整平,并向外倾斜,弃土表面要低于挖方场地的设计标高,或 在弃土堆与挖方场地间设置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挖方场地。4. 在滑坡地段挖方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2、施工前先了解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地形、地貌及滑坡迹象等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2) 不宜雨季施工,同时不应破坏挖方上坡的白然植被,并事先 作好地面和地下排水设施;(3) 遵循先整冶后开挖的施工顺序,在开挖时,须遵循由上到下 的开挖顺序,严禁先切除坡脚;(4) 爆破施工时,严防因爆破震动产生滑坡;(5) 抗滑挡土墙要尽量在旱季施工,基槽开挖应分段跳槽进行, 并加设支撑。开挖一段就要将挡土墙作好一段;(6)开挖过程中如发现滑坡迹象(如裂缝、滑动等)时,应暂停 施工,必要时,所有人员和机械要撤至安全地点,并采取措施及时处 理。二、基坑(槽)和管沟施工安全要求1. 基坑(槽)、管沟的

3、开挖或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 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沟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雨季施工或基坑(槽)、管沟挖好后不能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时, 可在基底标局以上留150300mm 一层不挖,待下一道工序开始前再 挖除。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 用人工清理,其厚度应根据施工机械确定。2. 基坑(槽)底部的开挖宽度,除基础底部宽度外,应根据施工 需要增加工作面、排水设施和支撑结构的宽度。3. 管沟底部开挖宽度,(有支撑者为撑板间的净宽),除管道结 构宽度外,应增加工作面宽度。每侧工作面宽度应符合表2-2的要求。4. 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

4、面标高时,其挖方边坡可作为直立壁不加支撑。挖方深度应根据土质确定,但不宜超 过下列要求:密实、中实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硬塑、可塑的轻亚粘土和碎亚粘1.25m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坚硬的粘土2.0m基坑(槽)或管沟挖好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和安装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坑壁的稳定情况。注:挖方深度超过本要求时,应按第五条的要求放坡或作成直立壁加 支撑。管沟底部每侧工作面宽度表2-2管道结构宽度(mm)每侧工作面宽度(mm)非金属管道金属管道或砖沟2005004003006001000500400110015006006001600250

5、0800800注:1管道结构宽度:无管座按管身外皮计;有管座按管座外皮计;砖砌或混凝土管沟按管沟外皮计。2沟底需增设排水沟时,工作面宽度可适当增加。3有外防水的砖沟或混凝土沟时,每侧工作面宽度宜取800mm.5、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 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在5m以内开挖后暴露时间不超过15d的,不 加支撑的边坡的最陡坡度应符合表 2-3的要求。不加支护基坑(槽)边坡的最大坡度表2-3土的类别坑壁坡度坑缘无荷载坑缘有静荷载坑缘有动何载中密的砂土1: 1.001: 1.251 : 1.50中密的砂石土(充填物为砂土)1 : 0.751: 1.001 : 1.25稍湿的

6、粉土1 : 0.671: 0.751 : 1.00续表土的类别坑壁坡度坑缘无荷载坑缘有静荷载坑缘有动何载中密的碎石土(充填物为粘土)1 : 0.501: 0.671 : 0.75硬塑的粉质粘土、粘土1 : 0.331: 0.51 : 0.67软土(经井点降水后)1 : 1.00泥岩、白垩土、粘土夹有石块1 : 0.251: 0.331 : 0.67未风化页岩1 : 01: 0.11 : 0.25岩石1 : 01: 01: 06. 坑壁垂直开挖,在土质湿度正常的条件下,对松软土质的基坑, 其开挖深度宜小于0.75m;中等密度的(锹挖)土质宜小于 1.23m。 密实(搞挖)土质宜小于2.0m。粘性

7、土中的垂直坑壁的允许高度尚 可用下式决定:hmaX=2c/K tan (45-小 /2 )-q/ 丫式中 K-安全系数,可采用1.25 ;丫 -坑壁土的重力密度(kN/mi);小 坑壁土的内摩擦角(),对饱和软土,取 =0;q坑顶护道上的均匀荷载(kN/m 2);c-坑壁土的粘聚力,对饱和软土,取不排水抗剪 强度 cm (kN / m 2);hmax-垂直坑壁的允许高度(而。7. 基坑深度大于5m且无地下水时,如现场条件许可且较为经济、 合理时,可将坑壁坡度适当放缓,或可采取台阶式的放坡形式,并坡 顶和台阶处加宽1m以上的平台。8. 深基坑或雨季施工的浅基坑的边坡开挖以后,必须随即采取护 坡措

8、施,以免边坡坍塌或滑移。护坡方法视土质条件、施工季节、工 期长短等情况,可采用塑料布和聚丙烯编织物等不透水薄膜加以覆盖、砂袋护坡、碎石铺砌、喷抹水泥砂浆、铁丝网水泥浆抹面等,并 应防止地表水或渗漏水冲刷边坡。9. 基坑(槽)或管沟需设坑壁支撑时,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 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等情况进行选择和设 计。支撑必须牢固可靠,确保安全施工。10. 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作坑壁支撑时,混凝土达到与设 计强度后,方许进行挖土方。11. 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壁和边坡,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 防止塌陷,必要时应加以保护。在挖方边坡上侧堆土可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挖方边

9、缘 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边坡和直立壁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堆土或 材料应距挖方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在桩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不得堆土过高。12.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 深度。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于在该 处集中排水。13. 基坑(槽)、管沟回填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填土前,应清除沟槽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2) 基础或管沟的现浇碌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伤时,方可回填;(3) 沟(槽)回填顺序,应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层进 行;(4) 回填土料、每层铺填厚度和压实要求,应按有关规定执 行。如设计允许回填

10、白行沉实时,可不夯实;(5) 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和四周同时进行;(6) 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 0.5m以上 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14. 在软土地区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除应按照本节有关要 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施工前必须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地下水位应 降低至基底以下0.5m1.0m后,方可开挖。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回填 完毕,采用排水时可不受此限;(2) 施工机械行驶道路应填筑适当厚度的碎(砾)石,必要时应 铺设工具式路基箱(板)或梢排等;(3) 相邻基坑(槽)

11、和管沟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 的施工顺序,并应及时作好基础;(4) 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桩完成后间隔一段时间, 再对称挖土,邻近四周不得有振动作用。挖土宜分层进行,并应注意 基坑土体的稳定,加强土体变形监测,防止由于挖土过快或边坡过陡 使基坑中卸载过速、土体失稳等原因引起桩身上浮、倾斜、位移、断 裂等事故;(5) 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 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局以上留 0.10.3m 土层不挖,待作基础时 挖除;(6) 挖出的土不得堆放在边坡顶上或建筑物(构筑物)附近,应 立即转运至规定的距离以外。15. 膨胀土地区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除按

12、照本节有关要求 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场地平整后至基坑(槽)、管沟开挖宜间隔一段时间,以减 少基土的膨胀变形;(2) 基坑(槽)或管沟的开挖、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和回填土等应 连续进行,并应避免在雨天施工;(3) 开挖前应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地表水、施工用水和生活废水 浸入施工场地或冲刷边坡;(4) 开挖后,基土不得受烈日曝晒或浸泡。必要时可预留一层不 挖,待作基础时挖除;(5) 采用砂地基时,应先将砂浇水至饱和后再铺填夯实,不得采 用基坑(槽)或管沟内浇水使砂沉落的施工方法;(6) 回填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无设计要求时,宜选用非膨胀 土、弱膨胀土或掺有适当比例的石灰及其他松散材料的膨胀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