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409317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回忆旧知,创设情境,回忆旧知,创设情境(四大发明近代落后两弹一星),提出问题:建国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解放初期,我国自然科学技术人员仅40万人,到80年代末,已突破1000万人。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家级重大科学技术成果每年数以千计,仅1986年一年,就达近1.5万项,邓稼先(19241986年)出生在军阀混战时期。新中国成立时,他正好在美国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博士学位,很快回到了祖国。1958年,邓稼先受命研制原子弹。从此,他一直奋战在中国西部荒漠中的核基地。1964年,他指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文革”初期,基地实验人员分成两派,邓

2、稼先力促两派联合,并于1967年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的实验。此后他又领导了地下核实验。邓稼先结婚30年,但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足3年,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我国的核实验工作,被誉为“两弹元勋”。1986年,邓稼先患癌症逝世。直到这时,为中国核武器默默耕耘近30年的邓稼先才为世人所知。,两弹元勋邓稼先,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一、“两弹一星”,简要补充美国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夕把原子弹投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播放相关的影片或展示相关的图片。 介绍我国研制原子弹的概况。 播放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画面。 动脑筋: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

3、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播放有关导弹研制成功的实况,展示我军装备的现代化。,材料分析:1959年,苏联撤走支援中国建设的专家时,有人扬言:“离开我们的帮助,你们中国人10年、20年也休想造出原子弹来! ” 设计问题:我国为什么能够很快地研制成功原子弹? 知识拓展: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到现在,中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目前中国已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使核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爆炸成功。这是我国进行的第1次核试验。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的爆炸成功,我国的研制速度

4、比任何国家都快:美国用了7年4个月,苏联4年,英国4年7个月,法国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核科技进入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它大大加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力量。 (2)1969年9月23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19641984年,我国共进行32次核试验,其中有7次地下核试验。 (3)我国核工业创建于1955年初。我国以自力更生为基点,以技术攻关为中心环节,逐步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相互配套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使我国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拥有核武器、掌握核武器设计制造的国家之一。现在,我国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使核技术用于和平事业。

5、,介绍:我国卫星研制、发射及其进程的概况。 播放: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的实况。 展示:一箭三星;神舟飞船,(1)1970年4月27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2)1984年4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86年2月,我国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完全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制和发射的通信卫星已连续5年忠实可靠地为全国人民传送每日电视节目和为广播通信事业服务。 (3)我国是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19701988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2

6、5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11颗按预定计划成功地返回地面,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空间物理探测卫星),成为苏、美、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这些表明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是我国1986年10月第八次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回到地面回收时的情况。,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系列“长征3号”火箭待命发射,神 舟 飞 船,1999、11、20,“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1

7、、1、10, “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3、25, “神舟3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12、30, “神舟4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3、10、15, “神舟5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二号 神舟一号,神舟四号 神舟三号,神舟5号载人飞船,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二、籼型杂交水稻,材料分析: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泽民主席亲自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水稻专家袁隆平,以表彰他的突出贡献。 请问:他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介绍教材中的插图,说明:艰辛执着,刻苦钻研,终为“杂交水稻之父”;这是我国,也是世

8、界农业科研的一项重大成果。,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自由空间:如何理解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我们应该学习邓稼先、袁隆平等科学家的什么精神或品质?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有哪些?,动手制作:科技小报(任选原子弹专版、导弹专版、人造卫星专版、籼型杂交水稻专版、两弹元勋邓稼先专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专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一次听取汇报时讲话:“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农业方面的投入要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