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高一优秀班主任研讨会发言稿【班级管理的艺术】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41407636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高一优秀班主任研讨会发言稿【班级管理的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整理高一优秀班主任研讨会发言稿【班级管理的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整理高一优秀班主任研讨会发言稿【班级管理的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整理高一优秀班主任研讨会发言稿【班级管理的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整理高一优秀班主任研讨会发言稿【班级管理的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高一优秀班主任研讨会发言稿【班级管理的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高一优秀班主任研讨会发言稿【班级管理的艺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优秀班主任研讨会发言稿【班级管理的艺术】高1优秀班主任研讨会发言稿【班级管理的艺术】尊重的各位领导,各位生气蓬勃的青年才俊们,大家下午好!班级管理不但是1门技术,更是1门艺术。如何带出1个优秀的班级永久是1线教师和班主任永久的话题,下面我们1起来探讨1下这个话题,不足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1、强化情感体验,给学生家的感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关心不是1种任务,而是1种美好的情感,是1种义务,是1种责任。高中生活是紧张而枯燥的,我们要让学生感遭到高中生活奋斗的快乐和收获的幸福。1.强化集体意识,培养集体归属感要让学生关心自己的集体,热情为集体付出,必须先让学生在思想上接纳自己的集体,必须培养学

2、生的集体归属感。记得2019级学生刚入学时,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79位同学组成了高1(2)这个大家庭, 老师和你们1样心情非常激动,也希望我们新的集体能成为每一个同学的家!只有真正把集体当做我们的家,我们才会在这样的大家庭中健康成长,我们在成长的同时也必须为我们的乐园增光添彩!”只有激起学生对集体的意识,学生才会爱上自己的集体,珍惜班集体的荣誉。2.物化集体意识,培养学生集体具有感学生对自己的东西常常会倍加珍惜,倍加爱惜,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将本来在孩子心目中抽象的集体“物化”,培养学生对集体的具有感。学生只有在内心世界中真正“具有”了自己的集体,才会珍惜集体的1

3、切,视集体为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新学期刚开始,我就请美术老师设计了1棵大树,给树取名为“高1(2)班大家庭”这棵树有13条大树杈,代表13个小组,树杈上没有书叶,我让学生们每人带1张小照片,剪圆后贴在树杈上。我对学生们说:“我们班集体这棵“常青树”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长出茂盛的树叶来,树叶怎样长?符合怎样的条件才可以为自己领取1片树叶?请同学们商量,学期末,我们要比1比谁的树叶最多,哪组的树枝最茂盛。”在学生们商讨后,我们共同制定了领取树叶的条件。比如:为集体做1件好事,就可以领1片树叶;岗位服务完成认真也能够领1片树叶;小组的同学齐心协力,被评为最好小组,该组每人加两片树叶;班级团结1致,

4、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比赛中获奖,每人也能取得两片树叶学生为了取得树叶,自觉构成小火伴式的扶帮对子,这类对子是自发构成的,效果要远远好过老师的指派。常青树已成为孩子们心中物化了的班集体意味,自己为集体做出的贡献也1目了然,自己落后了会想办法遇上,自己的树叶最多了,还要想办法保住,这也符合学生的竞争心理,不断刺激他们积极其集体服务,为他人服务并强化了孩子们对集体的具有感。3.充实集体活动,培养集体迷恋感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能让学生分享到快乐,进而产生对集体的迷恋感。我们在黑板上开辟了“逐日名言”栏,让学生搜集关心集体,酷爱集体的名言,晨会课前请抄写的学生带领大家读1读,并讲讲名言的意思。墙壁上开辟了“

5、个人展现台”,展现学生所作的关心集体方面的书法和图画。“乐园星榜”里有“关心集体星”,每周都评选出最关心集体、热情为集体服务的同学,将他们的照片贴到星榜上,让学生在良好的集体氛围中感觉集体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为自己在这样的集体中而自豪,从而产生对集体的迷恋。4.搭建比赛平台,培养集体荣誉感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活动是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凝聚力的最好契机,班主任必须和孩子们共同努力,在活动中争先。通过大家共同努力集体获得了名次,这进程本身就是对孩子有益的教育,同时还让孩子们在体验到成功快乐的同时感遭到作为集体1员的快乐。1个又1个的荣誉不断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对集体的迷恋感,他们在为这样的集体

6、感到自豪,由此会自觉地关心集体的荣誉,为保护集体的荣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5.实现自主管理,培养集体责任感我们可让学生参与集体的管理,做班级的主人,来培养学生集体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关心品质。传统的由班干部管理的方式明显不能满足全员参与的要求,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学生的管理角色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集体管理。班级中,除传统的管理岗位外,还可增设其他岗位,并给每一个岗位取上动听响亮的名称,做上相应的胸卡,让学生挂牌上岗服务,这是丰富班级管理角色的重要举措。此进程既可增强学生岗位服务的责任感,又能激起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自豪感。“班主任助理”:这是让学生最感光荣的岗位。每天轮番让1名学生“挂牌”上岗

7、服务,同时做好班级日记。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进程也是进行自我管理的进程,做管理之主,能够激起学生主人翁的意识。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重要1员,他们就会自觉保护集体荣誉,热情为集体服务,从而自但是然地关心集体。参与班级管理时,他们总显得很激动,在同学眼前俨然是1位“小班主任”,管理的积极性很高。为使其他同学佩服,他们常常以身作则,处处束缚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较好的到达了自我管理的目的,也强化了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具有感,迷恋感,荣誉感,责任感不断得以丰富和升华,学生关心集体也就成为1种积极主动的行动,当这类行动不断被强化的同时,也就构成了学生自觉的关心集体好风气,

8、好品质。2、规范高效的进程管理班级管应当捉住情、理、法、力4个环节。1.情班级管理的条件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有着极为丰富的情感,对他们的管理必须先要激其情。“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情是学生接受管理教育的条件。当班主任以真挚的爱,用情鼓励、温暖、鞭策学生,给他们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时,学生会以自己独有的敏感,经过自己的视察和体验,看出老师的善意和对自己的真诚关爱,因而就会产生“ 动情效应”,就会对老师产生强烈的迷恋敬慕心理而“ 亲其师,信其道”,并会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自觉愉快地听从和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心理学研究一样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融合的管理教育,才会引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因此

9、,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应做到情感管理,对学生首先要具有深厚理智的“ 教育爱”、“ 理智爱”,而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要给他们以忘我的爱心感化:思想上关心学生进步,引导他们学会做事;学习上仔细指点,引导他们学会学习;生活上热情照顾,引导他们学会生存;遇到困难耐心帮助,引导他们学会共处。2.理 班级管理的基础青少年学生是单纯幼稚的,班主任要善于利用科学道理和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实,针对他们的具体问题,由事入理,由浅入深地进行正面管理,力求以理服人,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使其明辨是非、善恶,提高思想道德认识,促进思辩能力,引导他们不断进步。对学生进行“ 理”的管理,班主任应当作到:(1)要有针对性,

10、有的放矢。班主任要结合学生具体问题摆正事实讲清道理,以激起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使其服理,力戒枯燥、乏味、无的放矢式的空洞说教。(2)要有真实性,生动有趣。班主任讲道理时所罗列的事例,1定要真实可靠富有感情,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以便真正震动其心灵,引导他们进行科学分析,构成正确的思想观念。(3)要善抓最好时机。班主任捉住时机施“ 理”,能到达事半功倍之效。由于只有在学生内心产生需要时,才容易被接受。(4)要有信心和耐心。要真正使学生服理,常常需要屡次反复做工作才能见效。所以,班主任1方面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学生能够通情达理地接受管理。另外一方面还要有耐心,要允许学生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要允许学生思

11、想行动出现反复,反复说理要讲求按部就班。3、法班级管理的保证“法”,即班级的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传统的班级管理由于管理无规章或制度不明,导致班级管理随机应付或有始无终,学生常常莫衷一是。“ 法”能使班级管理制度化、常常化、规范化,能从制度上避免班主任1抓就紧、1放就松的管理上的冷热病。但制度毕竟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意志,表现为对学生思想和行动的1种束缚,所以履行中必须斟酌到学生对制度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可把“ 法”当作制裁学生的“ 紧箍咒”。那末,班主任究竟如何才能利用好班规班纪做到“ 依法治班”呢?首先,要制定符合实际、简单易行的班规班纪并通过班规班纪的制定来提高学生的认识。制定班规

12、时,应实行广泛的民主,组织学生反复讨论、修改,由他们自己讨论制定,以使班规能真正反应师生的共同意志。只有学生愿意接受且愿意服从的制度才会发挥其良好的管理效益,而教师规定必须服从的“ 法则”,则常常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抵牾乃至反抗。另外,班规应体现出科学、公道与具体,要符合学生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其次,要锲而不舍地落实班规。制定1个好的班规,仅仅是1个好的开端,关键是要把它落到实处。1方面要求学生严格遵照,另外一方面可以实行值日班长负责制或班干部轮番值周负责制,进行定期检查以监督班规班纪的落实,从而通过班级活动,把学生遵规守纪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4.力强有力的惩罚措施惩罚是在说

13、服教育无效的不能不采取的1种强迫性措施,我们使用时要慎之又慎。公道的惩罚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动的错误,从而终止自己的毛病行动。同时,公道而及时的惩罚还可以起到示范性作用,对其他同学起到警示作用。实行惩罚措施时,班主任要做到罚之有理,罚之有度,千万不能让管理依赖上惩罚,更不能以罚代管。5.情、理、法,力互动班级管理的关键班级管理情、理、法、力4方面作为1个有机整体是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不可将之分割开来而孤立、单纯地强调某1个方面。(1)情与理的互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科学地处理好“ 情”与“ 理”的辩证关系,既不要“ 有理无情”,也不要“ 以情代理”。如果“ 有理无情”,班主任不但很

14、难走进学生的心里去掌控他们的思想脉搏而展开有的放矢的管理,而且也极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抵牾和对抗情绪;如果“ 以情代理”的话,则容易造成对学生的“ 非理智之爱”,致使他们思想的虚空、松懈及其行动的随便、放纵,有碍学生及班级发展。因此,班主任应当将情与理有机地“ 化合”,力求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互动。只有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才有说服力,才能使学生感到情深而意切,真正乐于接受班主任的管理。(2)情与法的互动学生作为班级1员须受班级纪律束缚,但“ 法”只能规范学生的行动,没法走进学生的心灵,如果只有情,那末班级管理就会缺少力度,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放纵和随便。因此,在班级

15、管理中,班主任必须要做到人文关怀与纪律束缚相结合,只有情与法的互动与融合,才能感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规范学生的言行,才能到达表里兼治的目的。(3)理与法的互动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管理既要坚持正面施“ 理”引导、启发学生自觉,同时又要凭仗必要的规章制度去严格要求他们,束缚其行动,从而使学生的思想行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4)法与力的互动大量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也都证明,唯一“ 法”而无必要的惩罚措施去束缚学生的思想行动,则难以保证教育和管理的实际效果,乃至可能落空。故,2者必须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履行制度和纪律,通过法与力的互动融合,使学生明白事理,从而控制不良行动,接受各种管理制度的束缚,并逐渐养成自觉遵照各种管理制度的良好行动习惯,终究实现由“ 他律”向“ 自律”的升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寓情、理于“ 法”中,真正到达情、理、法,力的公道融合与完善互动,就一定会增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班级管理质量的提高。总之,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优秀的班主任应当实行“智慧管理”,“爱心管理”“精细管理”“高效管理”,而不是“粗鲁管理”“放任管理”单纯的冰冷的“制度管理”“情绪化管理”,班主任要不断总结管理经验,寻求管理的艺术,顺应花季少年男女生长发展规律,按部就班,挥洒自若地享受管理进程中成功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