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6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课件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41405811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6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6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6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6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6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6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6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六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考点一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2.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疑难突破 问 1.山西交通条件较好,为什么还说其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提示:(1)煤炭运输量大:由于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出省外。 (2)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的地理位置比较封闭,向西有黄河,向东是太行山,向南是黄河,向北有干旱的荒漠,不利于晋煤外运。,问 2.山西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 提示:原因:山西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解决措

2、施:实施引黄入晋等调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问 3.比较山西能源基地与德国鲁尔区两地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异同点。 提示:(1)相同点:两者历史上都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能源充足。 (2)不同点:山西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降水的总量较少,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短缺;水运条件差;铁矿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 鲁尔区位于欧洲西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河流多且多运河,水陆交通运输发达;靠近铁矿产区。,1.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 通过开发条件评价,分析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分析方法,2.分析制约区

3、域发展的原因 全面分析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工业衰落的原因。,3.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实施的各项整治措施是针对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的。,易错易混表格法综合比较德国鲁尔区和我国山西能源基地,区域能源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能源问题往往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分析某一地区能源问题,主要包括其能源问题的表现、原因、后果及应对措施。,考点二流域的综合开发,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地理背景,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模式,方法突破 问 1.流域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的分析思路一般是怎样的? 提示:首先要确定河流的自然地理背景(气候、地形、植被、资源),其次分析流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城市和工

4、农业),再次判断流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和流域的优势提出治理和发展措施。,疑难突破 问 2.长江号称我国的“黄金水道”,请你分析一下长江的航运条件。 提示:长江的航运条件分析可从如下方面来进行: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利于通航;江宽水深,通航能力大;无结冰现象,通航时间长;流域宽广,大小支流多,河网密,流程长;流域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与铁路、海港相连,便于水陆联运、河海联运。,问 3.如何评价一个水利工程的影响? 提示:对水利工程进行评价时,既要考虑利也要考虑弊。 利的方面主要考虑拦蓄洪水、灌溉农田、发展航运、水产养殖、发展旅游、提

5、供水能等。 弊的方面主要考虑淹没农田、水库淤积、移民、地下水位变化、影响水生生物生长等。,审题突破 问 4.(2012天津文综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甲、乙两河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支流有已建、在建水电站几十座。 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请你为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由。 支持的理由:; 反对的理由:;,解析本题是开放性题目,支持、反对均可,关键是要能够自圆其说。“支持开发”要看带来的效益,“反对开发”要看产生的环境问题或负面效应。 答案支持的理由:获得能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抗旱能力)反对的理由:当地属于地震多发区,若水库遭破坏,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水库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6、破坏当地生物资源;导致当地居民迁移),1.水能资源是否丰富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河流的水量;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来讲,水量越大,落差越大,水能资源越丰富;反之水能资源贫乏( ) 2.水系特征主要侧重对河流外貌特征的描述,如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状况、弯曲状况等;水文特征主要是对河湖内部特征的描述,如径流量、含沙量、冰期、汛期、水能等( ) 3.流域的开发包括河流的利用和治理、流域内资源的开发、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等( ) 4.流域不合理的开发会造成流域内植被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但合理的开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北流注入玛纳斯湖,长约450千

7、米。上游水急多峡谷,下游平原坦荡,河曲发育。解放后兴修水库,渠灌事业迅速发展,成为著名的棉粮产地,也是我国著名的玛纳斯垦区所在地。右图为玛纳斯河流域局部示意图(单位:m)。读图回答问题。,(1)分析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对下游水电站的有利影响。 (2)玛纳斯河流域是我国主要的粮棉产区,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玛纳斯河流域由于面积大,用水单位多,流域内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请指出玛纳斯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错因分析一、不知答什么内容;二是不能将该河流域放到“大西北”背景中去分析;三、答题想当然,不能依据背景材料。 纠错方法一、紧扣“对下游水电站的有利影响”,将

8、河流水文特征与水利工程的作用与意义迁移过来;二、该地属西北地区,粮棉产区的形成要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找原因。三、该地主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和盐碱化,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材料及教材案例。,解析第(1)题,由于背景材料知,该河为天山冰雪融水补给,流量较小,且季节变化大,水利枢纽建成可以调节河流径流,使下游发电站运行平稳,提高利用率。第(2)题,结合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即可。第(3)题,针对两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背景材料去分析。,答案(1)玛纳斯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水利枢纽建成前,下游水电站水量不稳,发电效益差;水利枢纽可调节径流季节变化,使下游水电站运行平稳,提高水电站利用率。 (

9、2)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夏季热量充足;多冰雪融水,灌溉便利;地势平坦;水利工程设施发达;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3)土地荒漠化。加强水资源时空调控,综合配置流域内水资源;建立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机构;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行阶梯水价。土壤盐碱化。合理灌溉,减少大水漫灌。,1.对某河流进行治理的思路 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修建水利工程:效益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水产养殖等方面说明,其中对航运有利是因为水利工程使上游水深增加,水流变平缓且季节流量变化减小。 (2)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 (3)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保持水质,安全供水。,2

10、.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总体结构,3.水利工程产生的不利影响的分析思路 上游地区(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 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4.特例借鉴阿斯旺大坝修建后对尼罗河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分析 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地肥力下降;河口外海域内的沙丁鱼因失去饵料而迁往地中海北部;尼罗河下游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尼

11、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而后退。,流域综合开发是针对流域内的优势条件或潜力因素,使之效益最大化,但流域问题往往直接影响流域开发的实施,因此流域综合开发应以问题治理为中心,以优势的开发为重点,两者兼顾,实现全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发展。总体分析思路如下所示:,流域综合开发的总体思路,1.河流航运价值的分析方法,2.流域的开发方向 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环保。不同河段,开发重点不同:,3.流域开发的可行性评价 可行性评价要从水利工程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 (1)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工程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条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工程条件:移民少,淹没农田少,生态破坏小,有利于工程实施。,4.河流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目的,流域图的判读 流域图常常作为背景图考查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水系等自然特征和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等人文地理特征,综合性较强,是高考备考的重点。,图1,图2,图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