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精品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404507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精品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精品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精品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精品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精品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精品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精品PPT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院感科 2018年7月,.,2,2,1,内容提要,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3,.,4,概 述,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主要为逆行性感染。,.,5,概 述,在西方发达国家,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各部位之首,达30%以上。在美国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一种医院感染,约占医院感染的40%。我国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20%-30%,仅次于呼吸道感染。 70%-80%的尿路感染与插管相关(尿管相关

2、尿路感染CAUTI)。 美国15-25%的住院患者会插尿管。 插管患者每日发生菌尿的风险为3-7%。,.,6,概 述,我国多次进行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显示,泌尿道感染居医院感染的第三位。 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目标性监测报告显示:在128所医院的综合ICU中,尿路感染率为20.59。,.,7,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害:,可显著增加住院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另外菌尿症还导致了非必需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同时导尿系统还经常定植有多重耐药菌,成为多重耐药菌的重要传染源。 因此,应重视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防控工作,切实落实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3、才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确保患者安全。,.,8,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患者方面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力和其他健康状况等。,加强多部门合作,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置入方法、导尿管护理质量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等。,无指征插管,医师经常忽略。 一项调查: 50%医院没有监测哪些患者插尿管,75%没有监测留置时间和或何时拔管。,.,9,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导尿管相关尿路感

4、染的诊断要点,.,10,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诊断要点,.,1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诊断要点,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应当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症。,.,12,【说明】,1.导管尖端培养结果不能诊断泌尿道感染。 2.尿培养必须用正确的方法收集采样标本,如清洁中断尿或导尿。 3.对于婴儿,尿培养应通过无菌技术导尿或耻骨上穿刺抽取;集尿袋中的标本培养阳性是不可靠的,应该通过无菌导尿或耻骨上穿刺抽取的标本培养来证实。,.,13,病原学特点,逆

5、行性感染:病原菌或从插管处沿导尿管外壁,或从污染的集尿袋或导尿管接口沿导尿管内壁向上移行进入泌尿道。,.,14,病原学特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和念珠菌属,其次为肠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杆菌属,少数由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和葡萄球菌属引起。,.,15,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防控要点,.,16,置管前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

6、密闭式引流装置。 (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0),.,17,置管中,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0),.,18,置 管 中 (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 (6)置

7、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0),.,19,(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0),置 管 后,.,20,(4)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

8、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 (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0),.,2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防控策略,核心策略 1.仅在适当指征时进行尿管插管 2.仅在必须的情况下保持插管状态 3.只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可进行插管及维护 4.使用无菌技术和无菌设备进行尿管插管操作 5.无菌插入尿管后,保持密闭的引流系统 6.保持引流通畅,尽早拔除导尿管 7.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标准预防 科学、可操作性的指南/制度!,.,22,核心策略-1

9、,仅在适当指征时进行尿管插管 适应症: (1)患者有急性尿潴留或者膀胱出口梗阻; (2)对危重患者尿量的精确测量的需要; (3)围手术期使用尿管的外科操作: a接受泌尿系统手术或其他泌尿生殖道毗邻结构手术的患者; b预期手术时间很长; c患者在手术中预计将进行大容量灌注或使用利尿剂; d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尿量监测。,.,23,核心策略-1,(4)辅助治疗有开放骶骨或会阴伤口的尿失禁患者。 (5)患者需要长期固定卧床(如潜在的不稳定胸椎或腰椎、骨盆骨折等多重外伤)。 (6) 临终关怀需提高生活质量。,.,24,核心策略-1,对所有患者尽量减少尿管的使用,特别是发生CAUTI或因感染死亡的高危患者

10、,如妇女、老人和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 对于存在尿失禁的患者,避免常规使用导尿管。 仅仅在需要时对于手术患者使用导尿管,而不是常规使用。,.,25,核心策略-2,仅在必须的情况下保持插管状态 对有留置导尿管适应症的手术患者,应在手术后尽快拔除导尿管,除非有继续使用的适当指征存在,最好在24小时内拔除。,.,26,核心策略-3,只有接受专业培训的人员才可能进行插管及维护 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置导尿管的维护以及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27,核心策略-4,使用无菌技术和无菌设备进行尿管插管操作 插管前后进行手卫生。 使用无菌手套、铺巾及医用棉

11、球,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或无菌溶液对尿道周围进行清洁,插管过程中对每位患者使用一次性独立包装的润滑剂。 合理固定尿管。,.,28,核心策略-5,无菌插入尿管后,保持密闭的引流系统 如果无菌技术无法保证,导管连接断开或者有渗漏发生,使用无菌技术和无菌设备替换原来的导管及尿液收集系统。 考虑使用已预先连接好的并且密闭的导管连接。 获得尿标本时遵循消毒原则。,.,29,核心策略-6,保持引流通畅,尽早拔除导尿管 保持尿管及收集管通畅,防止扭曲。 保持尿液收集袋一直低于膀胱水平,不要将收集袋放在地面上。 定期清空尿液收集袋,每个患者使用单独、清洁的收集容器,避免飞溅,防止非无菌收集容器与引流接口接触。 一

12、旦患者不再需要导尿管应尽早拔除,以降低CA-UTI的风险。,.,30,核心策略-7,手卫生和标准预防 医护人员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严格 执行手卫生,实施标准预防措施。 另:强化管理:规范记录:插管 医嘱、插管指征、插管人员、留置及维护等 护理记录、拔管时间等。,.,31,不推荐的预防控制措施,1.常规使用含消毒液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预防尿路感染。 2.常规更换导尿管预防尿路感染。 3.全身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尿路感染。 4.拔除或更换导尿管时常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32,5.不推荐集尿袋常规放置抗菌药物。 6.常规使用乌洛托品预防尿路感染。 7.常规筛查和治疗导管相关无症状性菌尿症,但泌尿系统预期有可视粘膜出血患者例外。,不推荐的预防控制措施,.,33,.,34,谢谢聆听,/10/29,.,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