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锚施工指导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41403580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喷锚施工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喷锚施工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喷锚施工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喷锚施工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喷锚施工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喷锚施工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喷锚施工指导(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场地岩土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1、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根据勘察资料,场地微观原始地貌单元属深圳湾海水区域。场地内分布的地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层、上更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及 中更新统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与基坑开挖相关地层其野外特征 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描述如下:人工填土层人工填土层(Q4ml):褐黄、褐红、褐灰等杂色;属素填土,20世纪90年代由人工填海造陆堆填而成,堆填时间已超过10a;地表为厚约25cm的混凝土层,其下主要由粘性土,碎石及粗砾砂等构成;呈湿,稍密状态。层顶标高介于 -0.203.77m,层厚 1.206.50m,平均厚度 3.19m。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

2、积层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层(Q4m)淤泥质粉质粘土:褐灰色;含有机质,具腥 臭味,含贝壳、海螺等生物碎屑及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骸,局部发育粉细砂薄夹 层;因20世纪90年代填海造陆后,已进行插板堆载预压地基处理,该层中残留 有塑料排水板;呈很湿饱和,软塑可塑状态。层顶埋深介于1.2 06.50m,层顶标高介于-6.44-0.79m,层厚6.0014.20m,平均厚度9.85m。第四系上更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第四系上更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3mc)由粉质粘土、泥炭、粉土、细中砂、 含卵石粗砾砂等5层构成。其中粉质粘土、泥炭、粉土等层在场地内呈透镜状或 互层状产出。粉质粘土:灰黄,浅黄,浅灰等色;

3、不均匀混少量细砂,含少量有机质;很 湿饱和,软塑可塑。层顶埋深介于10.3015.80m,层顶标高介于-15.18-10.20m。层厚 1.006.00m,平均厚度 3.07m。泥炭:黑色;含有机质及大量未完全分解植物残骸,具腥臭味;结构松散, 土质很轻,浸水体胀,易崩解,干缩现象明显。呈饱和,软塑状态。层顶埋深介 于9.8017.90m,层顶标高介于-17.37-8.78m。层厚0.503.60m,平均厚度 1.50m。粉土:浅灰,浅黄色;不均匀混少量细砂,粘性土含量介于 10.815.3%; 湿饱和,稍密,局部中密状态。层顶埋深介于 12.1018.50 m,层顶标高介于 -16.96-8

4、.90m。层厚 0.403.90m,平均厚度 1.81m。细中砂:灰黄,浅灰,褐红等杂色;石英及长石质,含少量粘性土;呈饱和, 松散稍密状态。该层在场地内呈透镜状产出。层顶埋深介于12.0020.00m,层顶标高介于-18.31-11.96m。层厚0.504.30m,平均厚度2.41m。含卵石粗砾砂:灰白,浅黄色;成分为石英质,含少量粘性土,不均匀混 2040%圆砾及卵石;卵石成分为石英质,质坚硬,次棱角状亚圆形,粒径一 般为24cm,大者68cm;呈饱和,中密密实状态。层顶埋深介于14.0020.50m,层顶标高介于-18.81-14.01m。层厚0.8013.30m,平均厚度3.72m。第

5、四系中更新统残积层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Q2el)砾质粘性土:浅灰、肉红色,系由花岗岩风化 残积而成,原岩结构清晰可辨,残留2030%石英颗粒。呈湿稍湿,硬塑状态。 其顶面埋深为16.4024.00m,标高介于-22.02-16.42m,层厚1.7011.00m, 平均厚度4.25m。燕山晚期花岗岩燕山晚期花岗岩(丫 -33:肉红、浅灰、灰绿色,风化后呈褐红、灰黄色,主 要由长石、石英及黑云母等矿物组成,含少量其他暗色蚀变矿物。粗粒结构,致 密块状构造。基岩按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及微风化四带, 具体描述如下。全风化花岗岩:褐黄、褐红、灰黄色;绝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其中钾长 石

6、风化后呈粉末状,手捻有砂感,岩芯呈土状。其顶面埋深17.5031.90m,标高介于-29.77-16.29m,层厚1.0018.60m,平均厚度4.75m。因风化不均匀,该层中残留有强风化球状岩体或夹层强风化花岗岩:褐黄,褐红,灰绿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石英及钾长 石呈颗粒状及砂状,风化裂隙极发育,不均匀残留少量中风化岩块,芯多呈砂砾状及土夹碎块状。其顶面埋深 17.5031.00m,标高介于-32.32-16.29m,层厚 1.0025.70m,平均厚度7.54m。因风化不均匀,该层中残留有强风化 -2-2球 状岩体或夹层。强风化花岗岩:褐黄,褐红,灰绿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主要由砂

7、砾 状或碎块状强风化岩夹中风化岩块构成,风化裂隙极发育,岩芯多呈砂砾状、碎块状、块状。其顶面埋深23.3054.20m,标高介于-54.16-23.23m,层厚0.50 30.20m,平均厚度5.11m。因风化不均匀,该层中残留有中风化球状岩体或夹层。2、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在20世纪90年代,勘察场地内已开挖出深 23m的基坑,基坑内已人工 开挖多条深度介于2025m、未灌注混凝土空桩。按照本次勘察结果,各空桩已 穿过透水性强的砂层和其他各土层,桩端已进入强风化花岗岩中。又因本场地由 填海造陆堆填而成,东侧和南侧邻近深圳湾,地下水易透过砂层入渗至本场地内, 并与汇聚到现基坑内的地表水联通。20

8、09年5月26日测得现状基坑内地表水水 面标高为0.79m。地下水埋深条件、地下水类型及含水性勘察期间,各钻孔均遇见地下水,赋存、运移于人工填土、第四系海陆交互 相沉积粉土、细中砂、含卵石粗砾砂层、残积层及花岗岩各风化带的孔隙、裂隙 中,地下水类型属上层滞水、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中, 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粉土、细中砂、含卵石 粗砾砂中,水量较大。均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水位随季节性变化。其中粉 土、细中砂、含卵石粗砾砂为本地区主要的透水性地层,赋存丰富的地下水,是 场地内地下水运移的主要通道。花岗岩各风化带内所赋存的地下水属基岩裂隙 水,受节理裂隙控制,未形成连续、稳定

9、的水位面。根据地区工程经验及室内渗 透试验结果,场地内除粉土、细中砂、含卵石粗砾砂属中强透水层外,其他各 地层均属弱透水不透水性地层。 由于场地内地下水与地表水已联通, 而无法测 得各层地下水的稳定水面标高。三、喷锚施工1、施工工艺图喷锚支护施工工艺流程2、施工方法1、锚杆(孔)定位,按设计图纸进行锚杆(孔)定位,施工前详查管线图。2、 对于钢筋注浆式锚杆,用锚杆机成孔;成孔深度应大于设计深度0.5m。3、土方开挖根据每排土钉间距的具体情况,确保基坑安全,分层分段开挖, 临基坑支护施工工作面范围内,应配合锚杆施工,每层土方的开挖深度按锚杆间 距进行。每段长度不大于 30米。在上一层施工完成或上

10、一段施工完成(喷射砼 施工完成)24小时后,方可开挖下一层土方。4、桩间土支护采用挂网喷砼的方法进行,施工前先进行坡面土体修整,再喷射C20细石砼20mm,然后挂 8150 X钢网,挂网后喷二次砼,厚60mm。坡面设置泄水孔,竖向间距3000mm,采用 50PV管,长500。5、坡面喷砼采用挂 620X 20钢筋网,加强筋采用216钢筋通长布置6、喷射砼原材料采用P.O.32.5水泥,干净的中粗砂和粒径少于15mm的砾石,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225,喷料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7、喷射时,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砼表面平整,呈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流 淌现象。8、填好土层锚杆施工记录表。9、钢筋

11、制安 锚杆:用 2钢筋,每隔1.5米焊一3C6.mm支架。 网筋:桩间用用 8150x15钢筋,坡面采用 620X 20钢筋网,保 持其长度越长越好,用张拉机对其一次张后平直。 加强筋:制作同网筋,用2根16钢筋纵横布置于锚杆头部。 钢筋制作前须严格除锈。10、注浆 浆液制作用纯水泥浆,水灰比0.40-0.45,必要时可加速凝剂或减水剂、膨胀剂等外加 剂。 注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且应在初凝前用完,注浆时浆液要过筛, 严防石块、杂物混入; 注浆作业开始和中途停止较长时间再作业时,宜用清水冲洗注浆泵及注浆管路; 孔口溢浆时停止注浆; 待浆液初凝结束时对孔口部位进行二次补浆; 记录好土层锚杆注浆记录表11、面层施工施工准备每隔5米插一根刻有尺寸标记以控制喷射砼厚度的小竹片。养护喷射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环境确定,一般为37天。质量检查主要检测喷射砼的强度及土钉的抗拔力,砼试块数量每 500平方米取一组, 每组试块不少于三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