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撤销和无效制度之区分及其意义(1)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41403567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标权撤销和无效制度之区分及其意义(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商标权撤销和无效制度之区分及其意义(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商标权撤销和无效制度之区分及其意义(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商标权撤销和无效制度之区分及其意义(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商标权撤销和无效制度之区分及其意义(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标权撤销和无效制度之区分及其意义(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标权撤销和无效制度之区分及其意义(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标权撤销和无效制度之区分及其意义(1)内容提要 : 商标权的撤销和无效都是商标权终止的原因。 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商标法对撤销和无效制度都明确加以 区分,我国现行商标法没有“商标权无效”的概念,而 是统称为“撤销” 。但是,第 41 条规定的“撤销”本质上属 于商标权的无效,第 44 条和第 45 条的规定则是“撤销” 。商标权的撤销和无效都是商标权终止的原因。世界 多数国家和地区商标法对撤销和无效制度都明确加以区分, 我国现行商标法没有“商标权无效”的概念,而是统称 为“撤销”。但是,第 41 条规定的“撤销”本质上属于商标 权的无效,第 44 条和第 45 条的规定则是“撤销” 。此次修

2、改商标标法应当严格区分商标权撤销和无效制度,并对 撤销和无效事由作必要的修改和完善。商标权撤销和无效的区别商标权的撤销,是指因商标权产生之后的事由使商标权 丧失了继续受保护的基础,由商标主管机构作出取消该商标 注册的决定。商标权的取得并无瑕疵,被撤销的商标权在撤 销前是有效的。撤销事由通常由不使用商标或者使用商标不 规范所致。商标权的无效,是指因商标权的取得存在瑕疵,由商标 主管机构宣告商标权自始没有法律效力。商标权撤销与无效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事由不同依据我国商标法第 44 条和第 45 条的规定,撤销事 由包括自行改变注册商标或者商标注册事项;自行转让注册 商标;连续三年停止使用;使用注册商

3、标的商品粗制滥造、 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依据我国商标法第 41 条规定的商标权无效事由可 分为三类:第一,欠缺注册的绝对条件,即商标不得使用法律禁止 使用的标志商标法第 10 条) 、必须具备显著特征( 商 标法第 11 条) 、立体商标不得使用功能性标志、不得以欺 骗手段;第二,侵害在先权利,即侵犯他人在先申请注册的商标权及其他在先民事权利;第三,注册人违反诚实工商业习惯,包括侵害驰名商标 权益、代理人或者代表人擅自以自己名义注册被代理人或者 被代表人商标、不当使用地理标志误导公众、抢注他人在先 使用并有一定影响商标、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时限不同有撤销事由发生即可申请撤销商标权,因撤

4、销事由发生 的不确定性,对申请撤销无法设定时限。依照商标法第 41 条的规定,申请商标权无效宣告 的时限分为两种情形:第一,没有时限。对于欠缺商标注册绝对条件的,商标 局依职权或者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 宣告该商标无效不受时间的限制;对于恶意侵犯驰名商标权 益获得注册的商标,驰名商标所有人申请宣告该商标无效也 不受时间的限制。前者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后者体 现了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和对恶意行为的严惩。第二,五年。由于民事权利的意思自治性,只有在先权 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才能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无效,商 标局不得以保护在先权利为由,依职权宣告。而且,在先权 利只是一种私权,

5、给予法律保护的同时必须考虑社会关系及 市场秩序的稳定性等公益因素。侵犯在先权利的商标经过长 期使用,已经建立了市场信誉,如果宣告该商标无效,会破 坏现存的经济关系。因此,在先权利人的无效宣告请求权须 在一定期限内行使,大多数国家规定在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 内提起,我国商标法第 41 条第二款和第三款亦同。法律后果不同可撤销事由发生在商标权取得之后,被撤销的商标权自 撤销后失效。依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 40 条的规定,注 册商标被撤销的,由商标局予以公告,该注册商标专用权自 商标局的撤销决定作出之日起终止。无效事由存在于商标权取得之时,被宣告无效的商标权 自始无效。依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 36 条的规

6、定,依照 商标法第 4l 条的规定宣告无效的注册商标,其商标专用权 视为自始即不存在。有关无效宣告注册商标的决定或者裁定, 对在无效宣告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执行的商标侵权案件的判决、裁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并已执行的商标侵权案 件的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商标转让或者使用许可合同, 不具有追溯力; 但是,因商标注册人恶意给他人造成的损失, 应当给予赔偿。商标法有关撤销事由的规定及其修改建议依据商标法第 44 条和第 45 条的规定,撤销商标权 的事由包括:自行改变注册商标或者商标注册事项依据商标法第 22 条、第 23 条的规定,注册商标的 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商标注册

7、 事项包括注册人的名义、地址等。注册商标需要改变其标志 的,应当重新提出注册申请;需要改变注册人的名义、地址 或者其他事项的,应当提出变更申请。因此,商标注册人使 用注册商标时,不得自行改变经核准注册的商标图样和已登 记的注册事项,否则依据商标法第 44 条第项、第项的 规定予以撤销。与我国商标法将上述自行改变一概列为可撤销事由 不同,其他多数国家或者地区立法规定注册商标的使用导致混淆或欺骗性后果的,才撤销商标权。 1 其中,以是本 商标法第 51 条之的规定最为明确,即“商标权人故意在 核定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或者在 与核定商品或服务相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注册商标或

8、与其相近似的商标,而造成对商品的品质或服务质量的误认, 或与他人业务相关的商品或服务发生混淆的” ,任何人可以 提出撤销请求。本文认为,我国商标法对“自行改变行 为”不加区分,概作为可撤销事由,显然有失妥当。商标 注册是静态的,而市场是动态的,应当给予注册人根据市场 需要作适当改变的自由,故“不得改变”并不意味着实际使 用时必须“一成不变” ,注册人对注册商标作字体、颜色等 不改变显著特征的改变,只要不侵犯他人商标权,就应当允 许。反之,如果自行作近似于他人注册商标的改变,侵犯他 人商标权的, 应予撤销。而且,注册商标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如果注册人故意将其在先注册商标作近似于在后注册商标 的改

9、变,侵犯在后注册商标权的,也可撤销在先注册商标。自行转让注册商标依据商标法第 39 条的规定,商标注册人转让注册商标的,应当与受让人签订转让协议,并 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转让注册商标申请经核准后,由商 标局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商标 注册人虽然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转让注册商标,但必须办理 转让注册手续,否则不仅受让人不能取得商标权,而且依据 商标法 第 44 条第项的规定, 转让人的商标权将被撤销。此项中的“自行转让”应理解为转让注册商标但未依法 办理转让注册手续。商标权为私权,可以自由转让,仅因未 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即予撤销,显然过于苛刻。有的国家立法 规定转让注册商标导

10、致混淆的,才构成撤销商标权的事由。 例如,根据日本商标法第 52 条之的规定,因商标权转 让使“相互冲突的商标权”为不同的权利人享有,其中之一 的商标权人出于不正当竞争的目的使用商标,并致使其商品 或者服务与其他商标权人或他们的许可使用人的商品或者 服务在来源上相混淆,该商标注册将被撤销。在我国,对可 能产生误认、混淆或者其他不良影响的转让注册商标申请, 也不予核准 2 ,如果商标注册人自行转让此种注册商标的, 可以构成撤销事由。对于不会产生误认或者混淆的自行转让, 不宜作为撤销事由,责令限期补办转让手续即可。连续三年停止使用商标的生命在于使用而非注册,商标 受保护的原因不在商标的形式本身,而

11、在于它代表的商品或 服务。如果注册商标长期不使用,不仅没有保护的必要,而 且会妨碍他人的使用。因此,各国商标法均规定,注册商标连续不使用达一定期限的, 可以撤销该商标, 我国商标法 也不例外。但商标法第 44 条将连续停止三年使用注册 商标作为撤销事由的同时,规定商标局有权责令限期改正, 实为画蛇添足,应予删除。依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 39 条的第二款的规定,商 标注册人连续三年停止使用其注册商标的,任何人可以向商 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不能提供使用的证据 材料或者证据材料无效并没有正当理由的,由商标局撤销其 注册商标。所谓正当理由,是指由于商标注册人以外的不可 控制的客观原因而不使

12、用或者停止使用注册商标。依照与 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 19 条第 1 款规定:“如果因不 依赖商标所有人意愿的情况而构成使用商标的障碍,诸如进 口限制或政府对该商标所标示的商品或服务的其他要求,则 应承认其为不使用的有效理由。 ”商标审理标准将不 使用或者停止使用的“正当理由”界定为“不可抗力、政府 政策性限制、破产清算以及其他不可归责于商标注册人的正 当事由”。上述界定比较合理和科学,商标法修改时可予吸 收。此外,依据现行商标法 34 条第三款的规定,经裁定 异议不能成立而核准注册的商标,商标注册申请人取得商标 专用权的时间自初审公告三个月期满之日起计算。因此,商 标注册人在异议裁定期间

13、不使用其商标应视为有正当理由。(四) 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 消费者商标法第 45 条规定:“使用注册商标,其商品粗制 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由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分别不同情况,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予以通报或者处以罚 款,或者由商标局撤销其注册商标” 。本文认为,商标的品质保障功能是指保障商品品质的同 一性,并非保障商品的高质量。商标权人不能保持、提高使 用注册商标的商品的品质或者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的,必然 影响社会公众的评价和消费选择,其商标也终将在市场竞争 中被淘汰。商标法并不规定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质量标准, 也无此必要。 商标法第 45 条的规定是对商标品

14、质保障功 能的曲解,不仅不符合商标权的私权本质,而且混淆了商 标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产品质量法的职能, 故应予废止。此外,我国商标法至少还缺乏对两种可撤销事由的 规定:第一,丧失显著特征的。即商标注册后因商标权人使 用不当或者保护不力,导致注册商标变成使用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或者直接表示质量等特点的标志,从而丧失 显著特征。第二,因商标注册人使用不当导致相关消费者对 商品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发生误认的。例如,注册商标含有 表示产地的标志SWISS,核定使用商品为“产自瑞士的钟 表”,实际使用于非瑞士制造的钟表商品(作者: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 系 service 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