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作业参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403507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作业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八上作业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八上作业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八上作业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八上作业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上作业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作业参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上作业参考答案,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6、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孕育出了古老的埃及文明。 7、略,古代西亚国家,5、图1是楔形文字;图2是腓尼基字母文字。 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发明的楔形文字,有力地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腓尼基字母文字为(参见P6最后三行) 6、支持高个子的辩解。汉谟拉比法典条文规定:如果奴隶主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只要付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了事。,古代印度,5、(1)路线:印度-中亚-西域-敦煌-长安。 (2)天竺(古印度)。佛教。宣扬(参见P9到达“极乐世界”。止) 6、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看僧面看佛面”、

2、“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早期国家与社会,5、(1)分封制。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朝的疆域。或P12第一段最后一句。 (2)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参见图册P8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示意图) (3)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表现。,6、图1 司母戊大方鼎:商代后期王室青铜祭器,是商王文丁为其母所做,出土于河南安阳,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参见P11 图2 甲骨文:商朝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刻有较多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

3、商朝开始的。参见P11第一段。,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5、(1)富国强兵。(参见P15第34段) (2)措施:奖励耕织,重视农业;奖励军功。原因:改革者态度坚决,获得了人民的信任。 (3)商鞅变法是成功的。一场变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而不在于变法者的生与死。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4)坚持改革开放,顺应时代潮流,制定法律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强化依法治国等。,7、(1)越王勾践。越王勾践为了报被吴王夫差打败之仇,卧薪尝胆,夜里睡在柴草堆上,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以此来激励自己不忘耻辱,奋发图强。 (2)春秋争霸

4、战争是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而进行的战争,都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争霸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要争霸就要改革,齐桓公等进行了改革,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争霸过程中,各民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百家争鸣,5、(1)材料一:学习态度要老实;温故而知新;要虚心学习。 材料二:主张“仁”,统治者要关心和爱护百姓,以“德”教化人民。 (2)如:同学之间团结友爱,源于孔子“仁”就是“爱人”的思想;开设选修课、兴趣课,源于孔子的“因材

5、施教”思想。,6、(1)小雨同学: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小唐同学: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2)小清同学演绎的法家“严刑重罚”的主张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最大。因为它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形成。 (3)小明同学演绎的儒家“德”和“礼”的主张对后世影响最大。因为孔子的思想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成为历代中国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三课 西方古典文明西方文明的摇篮,5、 (1)对照P20图1-28“亚历山大帝国疆域”。 (2)公元前4世纪后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位后,出兵东征。亚历山大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然后占领两河流域,灭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

6、三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虽然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但是影响深远。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透到了西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汇。,6、(1)名称:雅典的陶片放逐法;目的是为了防止某些人权力过大而破坏民主制度。 (2)不完全同意。雅典民主制具有两重性:从积极的方面看,它具有专制统治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从消极的方面看,这一民主制度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因此,雅典民主制并不像伯利克里宣扬的那样美好,他说的全体公民是指成年男性公民。,罗马帝国的兴衰,5、(1)平息内战。 (2)当时仍保留了元老院,权力属于人民,说

7、明共和制表面上被保留下来。 (3)“奥古斯都”集军政、司法、宗教等大权于一身。由于共和派势力还比较强大,需要保留共和制的外衣。 (4)实质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西方文明之源,6、(1)十二铜表法。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秩序,巩固统治地位。 (2)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也被很多东方国家所借鉴。,7、古希腊人热衷于探讨宇宙万物的起源,现代西方人使用的“哲学”一词就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故乡;古希腊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是西方近代科学的源头,如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古希腊的戏剧也是人类戏剧的开端。,综合探究一,2、(1)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

8、、D古代中国、E古代希腊 (2)图1中的古代文明生产于大河流域,图2中的古代文明生产于沿海地区。 (3)如: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两岸肥沃的土地,开筑堤坝,构筑渠道,建立独特的灌溉系统;古印度人利用印度河、恒河,修筑拦河堤,引水灌溉农田,并栽培棉花。,3、(1)文字的发明、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国家机构与制度的建立。 (2)如: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最形象,纯粹用图形代表文字使用,由古埃及人创造。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因其刻在十二块铜板上而得名,是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 十个数字符号,由古代印度人发明,后经阿拉伯人传播,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因此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第二单元 相继

9、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第一课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5、(1)罗马帝国对巴勒斯坦地区的残暴统治。 (2)基督教教义逐渐演变为中古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随着罗马帝国加强对内压迫、对外侵略,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罗马统治者为便于控制被压迫人民及被征服民族,开始对基督教采取控制、利用政策,加以扶植。,6、(1)B (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意思是说: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西欧的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的制约关系。,第二课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5、(1)伊斯兰教创立之初在麦加贵族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

10、2)伊斯兰教使众多的信徒凝聚在一起,一致对外进行圣战,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正确。阿拉伯文明格外璀璨。从横向看,当时阿拉伯帝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介于东、西方之间,吸收了东方和西方文化中许多先进的东西。东方文化,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阿拉伯数字等,主要通过阿拉伯人传往西方。从纵向看,人类历史上大河文明、欧洲古典文明、阿拉伯文明、文艺复兴相继兴起,阿拉伯文化就是在以往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具有很大的综合性。文学巨著一千零一夜就是典型的例子。,第三课 日本的大化改新,5、(1),5、(2)我们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制度和文化,要有改革创新精神,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 6、仿照唐朝

11、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设国学;佛教经中国传播到日本,发展很快。,综合探究二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1、(D),2、,3、(D) 4、(1)图1是佛教寺庙,显示其仅次于皇权的地位;图2是伊斯兰教清真寺,为了召唤信徒;图3是基督教教堂,显示上帝高高在上的威严。 (2)是。因为石窟寺是佛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宗教文化的综合反映。,第三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第一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1、,第二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4、(1)图1指宫殿群(阿房宫), 图2指骊山陵墓(兵马俑)。 (2)秦朝的暴政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秦朝赋税、徭役繁重;刑

12、罚严酷。,5、(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穷;汉文帝、汉景帝时,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 材料一的状况是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四年的楚汉之争等连年战争造成的。材料二的情景出现是由于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 “与民休息”的政策。 (2)略 6、略,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5、(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目的是统一思想,维护统治。 (3)积极影响:思想上的统一适应了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消极影响:儒家思想独尊的局面,禁锢了人们的头脑,这实际上是文化专制的一种表现。,6、(1)“李斯”改成“董仲舒”;“平定了七国之乱”改

13、成“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去掉“出现了文景之治”。 (2)如:汉武帝的“功”: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监督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军事上,打败匈奴,开疆拓土;民族关系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派官员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等。汉武帝时期,西汉出现了新的大一统局面。汉武帝的过:汉武帝时期,多次开展对外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赋役负担。,第四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5、(1)图1是秦朝;图2是西汉。 (2)西汉疆域较秦朝时期有所扩大,西域地区划入汉朝版图。 原因: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城设置西

14、域都护府,从此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6、(1)和亲政策。 (2)汉初出击匈奴失败,为了换取北部边疆暂时的安定,采取了被动的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打败了匈奴,在匈奴的请求下,西汉政府采取了主动的和亲政策。 变化原因:中央集权加强,国力强盛;对西域有了更多了解;军事上打败了匈奴。 (3)说明在西汉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开始接受和学习汉族的文化。,第五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9、(1)西汉前期。 (2)东汉后。因为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的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成本大大降低,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大提高了。 (3)造纸术的传播,为人类文化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 (4)目前我国资源问题不

15、容乐观,自然资源短缺,特别是森林资源十分不足,使用“再生纸”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也有利于生态资源的保护,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如:我认为纸张是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或纸张必将退出生活舞台。,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6、(1)河西走廊 玉门关 阳关 (E标注在“大秦”上) (2)A 长安 (3)张骞 (4)西亚;瓷器、铁器、漆器、丝绸;毛皮、香料、药材、珠宝。,6、(5)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中国的丝绸、陶瓷、铁器、漆器等商品经此运送到西方。而西方商人则利用此路把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物品运到中国。丝绸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古罗马的魔术表演、波斯的马球游戏经此传入中国

16、。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5、从分裂到局部统一,再到统一。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6、如:是治世能臣。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统一北方黄河流城;统一北方后恢复和发展北方的农业生产等。,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1、建康 东晋 2、宋 宋 齐 梁 陈 3、C 4、D 5、C 6、C 7、D 8、(1)人口增加,生产力发展,粮食产量提高,经济水平提高。 (2)自然条件:南方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社会环境;南方战争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人口、技术;大量北方人迁徒到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把中原文化传播到了南方,如文学、艺术、宗教等。,北方的民族融合,5、(1)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中原先进文化。 (2)由窄袖束身无帽的服饰向宽袖大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