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4讲地球的自转运动课件必修1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41402513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4讲地球的自转运动课件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高考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4讲地球的自转运动课件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高考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4讲地球的自转运动课件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高考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4讲地球的自转运动课件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高考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4讲地球的自转运动课件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4讲地球的自转运动课件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4讲地球的自转运动课件必修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行星地球,必 修 一,第四讲地球的公转运动,考 点 突 破,知 识 梳 理,1公转特征,考点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与黄赤交角,(1)方向:_。(在上图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方向) (2)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叫一个_年。 (3)速度:,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恒星,7月初,慢,近日点,1月初,快,2黄赤交角及影响 (1)黄赤交角 (2)影响: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_之间往返运动。,南、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点拨:(1)对黄赤交角的理解 “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

2、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其角度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因此黄赤交角发生变化,直接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的变化,进而影响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其他变化。 “三个基本不变” 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2)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极昼极夜范围变大 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直射点移动速度变快 冬夏季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变大 冬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差变大,核 心 研 析,公转示意图的

3、判读技巧 (1)公转方向的判读看南极上空还是北极上空。从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为顺时针;从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为逆时针。,(2)先判断“二至”再判断“二分”。 看是近日点还是远日点:近日点为1月初,接近冬至日;远日点为7月初,接近夏至日。 看地轴的指向:“左倾左冬,右倾右冬”,即地轴向左倾斜,左面为冬至,向右倾斜,右面为冬至。 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连接太阳光线与地心,可以看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 确定了二至点后,结合地球公转的方向即可判断春分和秋分。,(2015重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问题。 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

4、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A15B105 C195D285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寒露日为10月8日前后,时间相差半年多一点,因此地球在黄道面上运行180多,最接近195,选项C正确。,针对训练 1,C,知 识 梳 理,1一般状况(以北半球为例) (1)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_,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2)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_,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昼长夜短,昼短夜长,2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变化,北半球各地,北极圈及其以北,全球各地昼夜平分,点拨:

5、(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 (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运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4)极昼、极夜现象的特点 极昼极夜是从极点处开始的 极点的极昼极夜长达半年 极圈的极昼极夜只有一天,核 心 研 析,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 1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2昼夜长短状况看“位置”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

6、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图所示:,3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4昼夜长短计算 (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5日出、日落的方位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北半球),表解如下:,【方法技巧】利用“对称法则”突破地球运动规律的技巧 (1)同一天中,位于南、北半球同纬度数的两点昼夜长短相反

7、。如40N昼长为13个小时,则40S夜长为13个小时。 (2)一年中,同一纬度的地方,二至日前后相同的时间,昼夜长短相同,即日出日落时刻相同。如某地7月22日前后日出时间5时,则5月22日前后日出5时。 (3)一年中,同一纬度的地方,二分日前后相同的时间,昼夜长短相反,如春分日后一个月(4月21日左右)和前一个月(2月21日左右)昼夜长短大致相反。 (4)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对称轴,在南、北对称分布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如太阳直射20N,则50N和10S正午太阳高度相等。,针对训练 2,D,B,解析第(1)题,中山站极夜结束之后“第一次日出”时,中山站地方时为12:00(即太阳刚刚升起便落

8、下),根据中山站和天津市所在的经度计算可知,此时天津为下午3:00左右,所以此时太阳位于观测者的西南方向。第(2)题,7月17日中山站的极夜结束,说明在6月22日之后大致出现了25天的极夜;该地开始出现极夜时大约是6月22日之前25天时,因此中山站极夜可持续50天左右。故选B项。,知 识 梳 理,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由_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考点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南半球各纬度,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赤道,太阳直射点,2四季的划分 (1)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_,太阳最_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_,太阳最_的季节;春秋二季是冬夏的过

9、渡季节。 (2)北温带许多国家根据气候划分:_为春季;_为夏季;_为秋季;_为冬季。 3五带的划分 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地球表面分为_带,_温带,_寒带五个温度带。,长,高,短,低,3、4、5三个月,6、7、8三个月,9、10、11三个月,12、1、2三个月,热,南、北,南、北,核 心 研 析,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同一时刻,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与直射点的纬度差越大,正午太阳高度就越小;反之,亦然。,(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调整目的: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调整方法: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呈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

10、阳高度角的关系为h90(为倾角,h为正午太阳高度)。,【规律技巧】极昼区一天最小(地方时24:00)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之和为直射点纬度的2倍。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最小太阳高度为0,最大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为直射点纬度的2倍,其他极昼区,纬度增高1,最小太阳高度增大1,最大太阳高度减小1。所以最大和最小太阳高度之和仍为直射点纬度的2 倍。,针对训练 3,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会议举行时北半球为夏季。北京八达岭长城红叶出现在秋季;和北京相比,首尔的纬度更低,由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可知,

11、此时段首尔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大;此时段北京的昼长比华盛顿长,故日出的时刻早于华盛顿。故排除B、C、D三个选项。处暑在秋分之前,且与秋分中间隔一个白露,故处暑与秋分时间相差约1个月,A项正确。,A,图 表 精 析,一、光照图的判读要掌握“一向、两线、三关系、五点”的判读 1一向地球自转方向,光照图的判读技巧,3三关系点线关系、面面关系、角度关系 (1)点线之间的关系 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如图2中AB),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

12、北西南走向,昏线为西北东南走向。,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度数。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2)面面关系 二至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6634。 二分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 晨昏圈平面与某一经线圈所在平面重合。 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与赤道面呈2326的夹角。 (3)角度关系 二至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2326。 二分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0。,4五点晨赤点、昏赤点、晨昏北点、晨昏南点、太阳直射点 (1)晨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如上图中C点。 (2)昏赤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13、,地方时为18:00。如上图中A点。,(3)晨昏北点:晨线与昏线在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北的点。北点(上图中D点)0时北昼,北点12时北夜(当晨昏北点为0:00时,其北方为极昼;当晨昏北点为12:00时,其北方为极夜)。 (4)晨昏南点:晨线与昏线在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南的点。南点0时南昼,南点12时南夜。 (5)太阳直射点:即日心和地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如上图中B点)。太阳高度为90。地方时为12:00。它与晨赤点、昏赤点的经度差为90。 (6)直射点向北90为晨昏北点;直射点向南90为晨昏南点;直射点向东90为昏赤点(在赤道上);直射点向西90为晨赤点(在赤道上

14、)。,二、光照图类试题的常用解法 1图图转换的空间思维法 解决日照图问题,需要足够的立体几何知识基础,要能够把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也要能把立体图转换成平面图。前面列举的侧视图、立体图和俯视图要能够相互转换,在进行图形转换时要能够将一幅图的点正确转绘到另一幅图上。如下图:,2对称思维法 很多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在南、北半球、昼、夜半球都存在对称现象,因此,在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时都要用到对称思维。 例如:(1)当6634N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时,6634S以南一定出现极夜现象;晨昏圈与70N相切时,它一定同时与70S相切。 (2)晨昏圈一定平分赤道。由此可以推出,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

15、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3)一天的正午为12:00,上午和下午的时间等长,日出与日落时间关于正午对称。 (4)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就是夏季;北半球为春季,南半球为秋季。反之亦然。 (5)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域外)日出方位均为东北,日落方位就一定是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域外)日出方位均为东南,日落方位就一定是西南。 (6)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夜长相等。理论上,某地昼长最大值与昼长最小值之和为24小时。,3添加辅助线的割补思维法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常常利用局部日照图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正

16、确解答此类试题,应树立“全局”观点,即把局部图恢复为整体图。局部图一般均可用“补”的办法回归至全图。试题命制者之所以要将一个本来完整的图形割下一块来,就是为了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我们应将陌生的图形还原成我们熟悉的图。例如:下面图1中A、B两点分别是晨线、昏线与30N纬线圈的交点。图2是利用添加辅助线法还原的日照图全图。,4基础的数学计算法 不少同学在解地理题目的时候,不善于灵活地进行思维方式的转换,其实,日照图的有些题目,如果用数学思维的方法解决,有时会更简单。,(2017济南一模)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