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经验材料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41399437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经验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经验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经验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经验材料XX市地形以残丘陇岗和平原洼地为主,西部丘陵 地区高程60120米、东部平原洼地230米。国土面 积761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总人口万人,农业人口 XXX万人占总人口 %粮食播种 面积XXX万亩,总产量万吨。近年来,在省水利厅的 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连云港市水 利局紧紧围绕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重点目标,加快推进 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成效明显。截至XX年底,全市共 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万亩。XX年将建成高效节 水灌溉面积万亩,为省下达建设任务的 XX%一、高效节水灌溉效益显著一是节水、节地,解决灌不上问题。连云港市处 于全省水源供水

2、末梢,农业用水紧张问题时常发生。 据统计,XXX年以来,连云港共发生25次严重干旱, 影响极为深远,甚至危及生态环境。我市每年因旱经 济损失轻者数千万元,重者数亿元。实施高效节水灌 溉,为解决工农业用水不足问题找到了最有效的解决 办法。经测算,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的地区,灌溉水利 用系数由提高至以上。实施高效节水农业前,每到5月、6月赣榆区陈旦头水库常出现水库干涸问题。XX 年以来,下游XX亩实施高效节水农业,水库最低蓄水 量维持在50万立方米以上,即使在出现大面积干旱的 情况下,水库存水量仍达54万立方米。其次是节地。 传统灌溉体系以渠道、引水、输水、节制建筑物等组 成。以占用较小空间的农渠为例

3、,包括渠道两侧保护 范围,占用空间至少2米宽度,百公里渠道净占地达 200亩。而高效节水灌溉体系采用地下管道铺设,埋 入地下的管线几乎不影响地面耕作,基本不占用土地, 从而腾空可观的土地资源。赣榆区黑林镇实施高效节 水农业后,XX%渠道改为地下埋管,省出土地1300亩 二是富民、增收,解决农村社会问题。农村经济 社会正发生深刻变化,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户兼 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规模化高 效节水农业加速土地流转,土地经营权向大户集中, 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输出导致土地闲置或产出效益不高 的难题,也为农村留守人员创造就业机会。近年来, 水利部门在零星试点和探讨摸索后,高效节水灌溉迅

4、 速得到干部群众、企业大户、社会资本强烈响应,逐 步解决了 “农业、农村、农民”等问题。此前种植收 益不佳,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土地常常无人耕种, 出现撂荒现象。实施高效节水农业后,农民把土地以 每亩800元流转给龙头企业,同时仍能领取粮食补贴, 不仅解决土地闲置或产出效益不高难题,留守劳动力 还可以在农业企业就业,增加收入。赣榆区黑林镇富 林村实施高效节水农业,工农业总产值由 XX年1671 万元提高至XX年2331万元,农村人均收入由XX年 4756元提高至XX年95317元。三是保肥、减排,解决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传 统灌溉方式采用混凝土衬砌渠道,使青蛙、蛤蟆等田 间生物遭受危害,倒逼农

5、药增加使用量,加大农业面 源污染。生产混凝土消耗大量石材,制造 1吨水泥产 生1立方米二氧化碳,大量使用混凝土导致山体破坏、 水土流失、环境恶化。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主体部件不 使用混凝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可 持续发展。此外,还能降低面源污染,保住土壤肥力, 减少农药流失。相比漫灌,高效节水灌溉,尤其是滴 灌,可降低排放。滴灌只将作物所需水量滴在根部, 土层只有根部湿润,株间甚至根部远远达不到饱和含 水量,土壤仍保留巨大持水潜力。在一次滴灌后,突 遇小雨或中雨,大部分降水会被土壤持有,不会引起 深层渗漏和田间排水,从而避免农药肥料流失,避免 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小雨、中雨保肥力、不

6、排放, 大雨、暴雨减肥损、少排放。二、主要做法1、加强责任落实,完善工作机制。连云港市将高 效节水灌溉作为农田水利发展的主方向,科学制定规 划,广泛宣传发动,完善责任体系,严格督查考核, 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员共建”的工作格 局。每年初由市政府下达高效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建 设方案,明确建设任务、责任单位、责任人,将其列 入重要议程和政府年度考核目标。以县区为单位成立 领导小组,政府领导任组长,发改委、水利、国土、 财政、农开、农业等部门为成员,统筹协调推进建设。 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市水利局成立督查组,每15天一 次督查,督查实施情况是否与市县规划相吻合、质量 进度是否正常、问题整改落

7、实情况。建立通报制度,每10天将工程建设进度印发给省水利厅分管领导、市 政府领导、县区政府分管领导。2、强化资金整合,发挥最大效益。按照“统筹规 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原 则,水利、财政、发改委、国土、农开、农业等部门 密切配合。加强资金统筹协调,形成“集中资金办大 事,通力协作搞建设”的投入机制,有效将小型农田 水利重点县、库区移民资金、高标准农田、农业综合 开发、土地整治等项目打捆集中,统一规划布局,将 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我市以县区为单位统一规划, 水利部门协调、参与政府规划编制,农开、国土等相 关部门根据县级规划和年度资金安排项目。乡镇根据 规划内容组织土地流转,

8、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作物。水 利部门在加强各部门涉农资金整合,成片开发治理的 基础上,依托自身项目拾遗补缺,逐步全覆盖。3、突出建设重点,服务现代农业。我市高效节水 灌溉的重点在东海、赣榆、连云山丘区,在灌云岗岭 地区,在现代农业开发园区。山丘区水源缺乏,多级 提水成本高,低效传统农业面对高价灌溉入不敷出, 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十分必要和迫讥高效节水灌溉设施 配套己成为现代农业园区最基础的条件。连云港在县 一级加强涉农水利项目整合,围绕山丘区特色农业、 基本农田、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管道灌溉、喷滴 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凡是能发展管道灌溉的地方,优 先安排管道灌溉工程,凡是有现代农业园区进驻的地区,优先

9、安排喷滴灌工程。4、落实管护责任,构建长效管护机制。全面落实 管护队伍建设,夯实管护责任,将建设任务、管理维 护责任、资金使用等情况及时在项目所在镇村公示, 接受群众监督。分类实施管护,对于农民群众使用的 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构建市监督、县检查、镇统一组 织实施、水利站或村委会组织落实的 4级管护机制; 对于服务现代农业企业的设施,实行资产所有权政府 所有不改变,市、县、镇监督检查,龙头企业负责维 护保养。保障管护资金及时到位,财政和水利部门定 期对建设、维修养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检 查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下达农田水利建设、维修养 护经费的依据。5、加强培训交流,注重借鉴先进技术。连云港

10、市 高效节水灌溉呈现产业化、规模化、成片化、智能化, 被省推荐申报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区,近年接待30余批 次省内外的参观学习团。我市也多次组织县区分管领 导、农水科长,勘察设计单位赴外地学习高效节水灌 溉经验。组织县区互学,互相观摩,交流经验。加强 培训,积极参加淮委、省厅组织的高效节水灌溉培训 班,邀请扬州大学水利学院程吉林教授前来授课,参 加人员达150人。引进国内先进技术,邀请南京农业 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参与江苏省赣榆县特色水果产 业园总体规划编制。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彻底突破了 传统的旧模式,省时省力省人工,为以后土地的规模 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 的条件。下一步,连云港市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加快推进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助推全市现代农业提档 升级,让群众从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