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经验材料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41399307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经验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经验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经验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经验材料为方便市民出行,缓解交通压力,促进节能环保, XX年以来,潍坊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将市区公共自 行车系统建设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实事。按照“科 学规划、周密论证,一步到位、确保成功”的指导思 想,投资3亿元,首先在潍坊中心市区建成了包括 1180 个站点、万余辆公共自行车的绿色出行系统。投入运 行两年多来,共为市民免费办理借车卡42万张,累计 骑行量达亿人次,单日最高骑行量22万人次,系统获 评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列入住建部第三批步行和自 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并通过验收。在市区带动下, 各县市均建设了公共自行车系统,全市共建成站点 2271个、投放公共自行车55680

2、辆。我市公共自行车 系统建设具有“项目运作市场化、建设运营一体化、 县市区域互通化、绿道建设同步化”等特点,形成了 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的“潍坊模式”。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全力打造“两个轮子” 民生工程系统建设之初,我市通过发布征求意见书、发放 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就公共自行车车 型颜色、收费标准、规划定点、绿道建设等关键环节, 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和社区居民 的意见建议,问计、问需、问策于民。派出考察组先 后赴杭州、苏州、常州、无锡、珠海等城市实地考察, 取众家之所长、创潍坊之特色。在此基础上,结合潍 坊实际,经过反复论证,制定出台了潍坊市区公共 自行车项目实施方

3、案,明确了实施范围、工作目标、 推进步骤、工作方法和保障措施,将公益定位、政府 支持和高品质服务作为项目成功的关键,使其真正成 为顺民、利民、便民的民心工程。以公共自行车为载 体,组织了大量丰富多彩的骑行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举行了 112次、6500多人次的公益 骑行活动,支持鼓励广大市民以骑行公共自行车的方 式迎亲、旅游、健身等活动,传递绿色、健康、环保 的生活新风尚。二、科学规划设计,建设具有创新特色的城市公 共自行车系统一是坚持先进技术路线。站点设施及公共自行车 均采用铝合金材料,耐高温、抗腐蚀。系统24小时开 放运行,兼顾了市民用车的“方便性”、“安全性” 和“开放性

4、”,能同时兼容金融Ic卡、普通Ic卡、 手机扫描二维码租车等多种借还车方式,在全市范围 内实行“一卡通,并与全国100个城市公共自行车 系统通借通还,实现了“百城互联”。二是精心选址 定点。立足公共自行车短途出行、接驳换乘、健身 休闲”三大主要功能,着眼人流集中区域,综合考虑 不同人群出行需求等因素,按照因地制宜、因需而 异、点多面广、便民利民”的原则合理设置站点。在 站点具体设置过程中,优先考虑机关、学校、医院、 商场、公园、居民小区、旅游景点等人流集中区域, 有效衔接公交点、公共点、居住点、景区等重点区域, 做到了公共自行车交通与公共汽车交通 “无缝对接”, 破解了交通末端最初一公里和最后

5、一公里难 题。三是丰富城市色彩。在设备选型和借车卡设计上, 广泛征求市民意见,不仅设计了精巧的视觉图案,还 同时启用中国红、苹果绿、天蓝和中灰四种颜色的自 行车,成为靓丽风景线,彰显了城市活力。三、创新投资运营模式,拓展政府向社会购买服 务渠道采用BoT模式,将项目建设与5年的运营维护一 体招标,集成采购,同时与金融机构开展了方面合作, 部分管理运营费用可以通过市场化得到解决。按照建 管并重的理念,实行管理中心+运营公司”模式,公 开招标采购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承担 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运营、维护及后期增容业务。前期投资由企业负责,市财政分五期偿还系统建设费; 运营费与考核结果挂钩

6、,按季度拨付。这样,让市民 提前共享到了城市发展成果,保证了项目的公益性和 持续性,有效分担了项目风险。在企业管理层面,运 营公司从本地招聘了 300多名员工,组建了现代化、 信息化的运营分公司,运用先进的物联技术,对车辆 调运、巡检维修、设施保洁、客服热线实行一条龙服 务。在政府监管方面,市里成立了公共自行车管理中 心,负责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营管理工作,通过建立 健全规章制度,运用考核结果与运营费挂钩等手段, 实现对运营的全过程监控,确保服务稳定、优质、高 效。四、突出便民惠民宗旨,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 求一是方便市民办卡。在市区两级审批服务大厅均 设立了办卡席位,合作金融机构也在其经营点设

7、立了 窗口,免费为市民办理借车卡。印发了使用手册和站 点地图,让更多市民了解和学会使用公共自行车。二 是实行短时免费、超时低价收费。借车卡每天使用不 限次数,每次一小时内免费,单次超时按1元/小时收 取超时费,督促市民及时还车,提高使用效率。三是 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开设了潍坊市公共自行车站和400服务热线,建立了潍坊公共自行车微博、微信和 qq群,开发了数字移动客户端查询软件,每个站点控 制柜都有查询周边站点功能的显示屏,以方便市民随 时查阅各站点即时信息。推广应用手机“扫码租车” 功能,目前已实现办卡用户通过智慧潍坊“潍V手机APP扫描二维码借还公共自行车。四是加强调度 维护,保障骑行安全。

8、针对上下班借车高峰期形成的 “潮汐现象”,采取了预先调度、人员值守和个别站 点临时锁备车的办法,力争使每一个市民从任何一个 站点都能借到车,到任何一个站点都能还上车。针对 不同骑行习惯的市民,推出快速、慢速等不同车型, 安装了安全醒目的尾灯。加大巡检维修工作力度,在 站点上设置了车辆故障桩位,定期检查维护刹车、尾 灯等安全部件,每年汰换5%损坏严重的公共自行车。 目前,自行车完好率达到%市民满意率100%五、同步启动绿道建设,不断改善自行车出行条 件借鉴美国“绿道规划”理念和广东绿道建设经验, 先后编制了潍坊市自行车绿道规划、潍坊市步 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制定印发了潍坊市自 行车绿道系统建

9、设指导意见。新建道路同步规划设 计自行车专用道,在城区主要道路、繁华路段通过护 栏隔离、标线施划等方式设置了自行车专用道。结合 景区特点,配套建设了一批集休憩、换乘、咨询、救 护等功能为一体的驿站,为出行者提供人性化的公共 服务,仅城区白浪河沿线就配建 5处驿站。实施了公 交港湾和渠化岛改造工程,解决了公交车站和交叉路 口机非冲突问题,消除了交通安全隐患,提高了道路 通行能力。目前,全市共建成自行车绿道1100多公里, 形成了依托城区主次干道的自行车绿色专用通道、以 河为脉的自行车绿色景观通道、贯穿背街小巷的自行 车绿色微循环通道、联通城乡的自行车绿色生态通道, 打造了畅通连贯、绿色生态、城乡

10、互动、宜行宜游的 自行车绿道系统。自行车是低碳、绿色、环保、便捷的出行工具。 我市通过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每年可为市民节约通 行费7500万元,节能5万吨标准煤,减少co2排放 14万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10%以上,节能减排效果 明显,社会效益充分显现。潍坊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 设运营,悄然改变着市民的出行方式,市民使用公共 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已经成为常态。自行车虽小,但承载着广大群众的健康快乐和幸 福。我们将以这次座谈会为契机,认真贯彻中央“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省 住建厅的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站点布局,加强运营 管理,推进国内城市间通借通还,为群众提供更多更 优质出行服务,为促进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做出积极 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