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疾病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383439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4.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涎腺疾病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涎腺疾病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涎腺疾病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涎腺疾病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涎腺疾病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涎腺疾病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涎腺疾病PPT课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唾液腺常见 疾病,(非肿瘤性疾病),.,2,概述,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唾液腺,小唾液腺(腭腺、唇腺、磨牙后腺、颊腺),.,3,.,4,.,5,所有的腺体均能分泌唾液,唾液对于吞咽、消化、味觉、语言、口腔粘膜的保护以及龋齿的预防有密切的关系。,功能,.,6,唾液腺炎症 唾液腺损伤及涎瘘 舍格伦综合征,内 容,.,7,第一节 唾液腺炎症 Sialadenitis,.,8,感染性质:化脓性、病毒性、特异性 发病率: 腮腺(最常见)、颌下腺、舌下腺及小涎腺(极少见),.,9,急性化脓性腮腺,慢性复发性腮腺炎,腮腺炎,慢性阻塞性腮腺炎,下颌下腺炎,.,10,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一)病因 致

2、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其次是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奋森螺旋体少见。,.,11,逆行性感染 损伤或邻近组织炎症扩散 慢性腮腺炎急性发作,.,12,(二)临床表现 常为单侧受累,双侧同时发生者较少 早期(浆液性炎症阶段),腮腺区以耳垂为中心轻微疼痛、肿大、压痛,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13,中期(化脓、腺体组织坏死期),疼痛加剧,呈持续性疼痛或跳痛,腮腺区以耳垂为中心肿胀明显,耳垂被上抬,.,14,后期(伴发蜂窝织炎),皮肤发红、水肿,呈硬性浸润,触痛明显,可出现张口受限。腮腺导管口红肿,按摩腺体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全身症状:体温可达40度以上,脉搏呼吸增快,白细胞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明

3、显上升,核左移,可出现中毒颗粒。,.,15,炎症扩散,颅内,翼腭窝,外耳道,咽旁或咽后间隙,颅底,Santorini裂,腮腺深面,翼上颌裂,.,16,(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检查易诊断 不宜做造影检查,因为造影剂可通过薄弱的导管壁,进入导管周围组织,导致炎症扩散。,.,17,(四)鉴别诊断 1、流行性腮腺炎 大多发生于5-15岁的儿童,传染接触史 常双侧同时或先后受累,可终身免疫 导管口无红肿、无脓性分泌物 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比例高,急性期血液及尿液淀粉酶可能升高 该病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18,.,19,2、咬肌间隙感染 主要是牙源性感染阔散至咬肌间隙,常有牙痛史 其

4、肿胀中心及压痛点位于下颌角部,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唾液清亮。,.,20,(五)治疗 1、针对发病原因 2、选用有效抗生素 3、早期可保守治疗:热敷、理疗等 有助于炎症消散;含酸性饮料等增加唾 液分泌;漱口水含漱有助于炎症控制。,.,21,4、切开引流 手术指征: 明显的凹陷性水肿 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穿刺有 脓液 导管口有脓液排出,全身感染 中毒症状明显,.,22,局麻,于耳前绕过耳垂至下颌角下作S型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咬肌筋膜,脓液积于腮腺筋膜下者,即可得到引流。,.,23,如无脓液,可用血管钳插入腮腺实质的脓腔中引流脓液。因常为多发性脓肿,应注意向不同方向分离,分开各腺小叶的脓腔。

5、放置引流条,并每日冲洗换药。,.,24,二、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临床上较常见,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生,但其转归不同。,.,25,(一)病因 (1)先天性发育异常 (2)免疫力低下 (3)逆行性感染 成人的为儿童复发性腮腺炎迁延未愈而来。,.,26,(二)临床表现 1、婴幼儿至15岁均可发生,以5岁左右最为常见,男性稍多于女性。 2、腮腺反复肿胀不适,仅有轻度水肿,皮肤可潮红。个别患儿表现为腮腺肿块(多为炎性浸润块)。,.,27,3、挤压腺体可见导管口有脓液或胶冻样液外溢,少数有脓肿形成。 4、成人病程久者腺体变硬、韧,腮腺导管可呈条索状,.,28,5、发作时间特点:大约1周左右,静止期多无不适;间隔

6、数周或数月发作一次不等,年龄越小,间隔时间越短,越易复发;随着年龄增长,间隔时间延长,持续时间缩短。,.,29,(三)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腮腺造影。 腮腺造影:末梢导管点、球状扩张,排空迟缓,主导管、腺内导管正常。,.,30,(四)鉴别诊断 1、流行性腮腺炎:常双侧同时发生,伴发热,肿胀更明显,导管口分泌正常。无反复肿胀史。 2、舍格伦综合征继发感染:多见中年女性,常有口干、眼干及自身免疫病。造影显示主导管扩张不整,边缘毛糙,呈葱皮样或花边样改变。,.,31,(五)治疗 有自愈性,以增强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减少发作为原则。 鼓励多饮水,按摩腺体帮助唾液排空,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若有急

7、性炎症可用抗生素。腮腺造影对复发性腮腺炎也有一定治疗作用。,.,32,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一)病因 导管口、导管狭窄 导管结石(涎石)或异物 其它:腺外疤痕、肿瘤压迫、脓肿等,.,33,(二)临床表现 1、多发生于中年,多单侧受累,男性略多于女性。 2、腮腺反复肿胀,半数与进食有关。 3、腮腺肿大,中等硬度,轻微压痛。,.,34,4、导管口稍红肿,挤压腺体从导管口流出浑浊的“雪花样”或粘稠的蛋清样液体;病程较久者可在粘膜下扪及粗硬、呈条索状的腮腺导管。,.,35,(三)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腮腺造影。 腮腺造影:显示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部分狭窄、部分扩张,呈腊肠样改变。,.,36,(四)

8、鉴别诊断 1、成人复发性腮腺炎 2、舍格伦综合征继发感染,.,37,(五)治疗 1、去除病因:去涎石、导管口扩张。 2、导管药物灌注 3、保守治疗:由后向前按摩腺体,促进分泌物排出;含酸性食物,促使唾液分泌;用温热盐水漱口,有抑菌作用,减少腺体逆行性感染。,.,38,4、手术治疗:以上治疗无效者。一是导管结扎术;二是保留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切除术。,.,39,四、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 涎石病是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的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病变。85%发生于颌下腺。 涎石使唾液排出受阻,并继发感染,造成腺体的急性或反复发作的炎症。,.,40,(一)病因 涎石形成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 涎液滞留

9、(异物、炎症等) 无机盐新陈代谢紊乱,.,41,颌下腺导管涎石,.,42,1、颌下腺为混合性腺体,分泌的唾液富含黏蛋白,较腮腺分泌液黏滞,且钙的含量也高出2倍,钙盐容易沉积。,涎石多发于颌下腺的原因,.,43,2、导管自下而上走行,唾液逆重力方向流动。 3、导管长、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全程曲折。,.,44,(二)临床表现 涎石病 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的中青年多见。 阻塞症状:与进食有关的消长史。 导管口表现:导管口粘膜红肿,挤压腺体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 。,.,45,导管内涎石双手触诊时常可触及硬 块,有压痛。 可引起腺体继发感染,并反复发作。,.,46,.,47,慢性下

10、颌下腺炎 下颌下区反复肿胀病史,多与进食有关。 双手触诊可触及腺体质地变硬,有时可触及导管涎石,可有导管口症状。 反复炎症后,腺体纤维化,变硬,称为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 (Kuttner瘤)。,.,48,双手触诊检查颌下腺,.,49,(三)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造影明确诊断 X线检查: 下颌横断牙合片-适用于下颌下腺导管较前部的涎石。 下颌下腺侧位片-适用于下颌下腺导管后部及腺体内涎石。,.,50,颌下腺导管涎石,.,51,造影检查:急性期不宜做。急性 炎症消退后,可做唾液腺造影检查,涎石表现为圆形、卵圆形 或梭形充盈缺损。 对已确诊为涎石病者不宜做,以免将涎石推向导管后部或腺体内。,.

11、,52,(四)鉴别诊断 1、舌下腺肿瘤 2、下颌下腺肿瘤 3、下颌下淋巴结炎 4、下颌下间隙感染,.,53,(五)治疗 涎石病的治疗目的是去除结石,消除阻塞因素,尽可能保留腺体。 当腺体功能丧失或不能逆转时,应将病灶清除(下颌下腺摘除术)。,.,54,第二节 唾液腺损伤及涎瘘 腮腺及其导管位于面颊部皮下,表浅而易受到创伤。 涎瘘是指唾液不经过导管系统排入口腔而流向面颊部皮肤表面。,.,55,(一)病因 外伤(特别是面颊部纵形裂伤) 手术 感染(破坏了腺泡和导管),.,56,面部外伤导致涎瘘,.,57,.,58,(二)临床表现 腮腺腺体瘘 皮肤小的点状瘘孔,周围瘢痕,瘘口唾液清亮,口内腮腺导管口

12、可正常。 腮腺导管瘘 完全瘘者唾液经瘘口全部流向面部,口腔内腮腺导管可无唾液流出。不完全瘘者,导管未完全离断,仍有部分唾液流入口腔内。完全瘘者瘘口周围皮肤潮红、糜烂、湿疹。,.,59,(三)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明确诊断。 饮食、咀嚼时流出量增多是典型表现。 流出的液体作生化定性分析,其中含有淀粉酶。,.,60,面颊部纵形裂伤,应注意有无腮腺腺体,特别是腮腺导管损伤。 检查方法:(1)自口腔腮腺导管口插入细塑料管;自腮腺导管口注入1 亚甲蓝 ;(2)腮腺造影。,.,61,(四)治疗 腺体瘘 新鲜者:直接加压包扎 陈旧者:电凝固器烧灼瘘道及瘘口,破坏上皮,加压包扎。口服副交感神经抑制剂阿托品,

13、限制唾液分泌。失败者,需行瘘道封闭术。,.,62,导管瘘 新鲜者:导管断端吻合术、近口腔者可行导管改道。 陈旧者:瘘道封闭、改道,或腮腺切除,.,63,.,64,第三节 舍格伦综合征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导致粘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65,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病变限于外分泌腺本身者称为。 继发性舍格伦综合征:同时伴有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66,(一)病因 1、免疫系统先天异常。 2、病毒性疾病改变细胞表面的抗原性。 3、前二种情况共同作用的结果 。,.,67,(二)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年以上女性。 主

14、要症状:眼干、口干、唾液腺及泪腺肿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疾病。,.,68,1、眼部表现:眼干引起干燥性角、结膜炎;情绪激动时少泪或无泪;泪腺肿大可至睁眼困难、睑裂变小。,.,69,2、口腔表现:唾液分泌减少,出现口干;轻者感舌、颊及咽喉部灼热,口腔发粘,味觉异常;严重者语言、咀嚼、吞咽均困难。 口腔粘膜干燥;口底唾液池消失;镜面舌;口腔粘膜病;猛性龋。,.,70,3、唾液腺肿大:腮腺较常见,多为双侧。易继发感染。 4、其它外分泌腺受累的表现:鼻腔粘膜干燥、结痂,甚至鼻中隔穿孔;喉及支气管干燥,出现声嘶、干咳。,.,71,5、结缔组织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50%)、系统性红斑狼疮(10%

15、)、 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等 6、其它合并症:肾小管功能不全、中耳炎、末梢神经炎、重症肌无力、血管病变、桥本氏甲状腺炎等,.,72,(三)诊断 1、病史及临床表现 2、唾液量、泪腺分泌功能检查:施墨试验、四碘四氯荧光素染色、唾液流量测定、放射性核素功能测定。 3、实验室检查:血沉、自身抗体等,.,73,4、唾液腺造影:唾液腺末梢导管扩张,排空功能减退。 5、唇腺活检:腺小叶内淋巴、浆细胞浸润,腺实质萎缩,导管扩张,导管细胞化生。,.,74,.,75,(四)治疗 1、对症治疗:眼干(0.5%甲基纤维素滴眼)、口干(人工唾液或催唾剂)。 2、免疫调节剂:胸腺肽。 3、中药:养阴生津,清热润燥。 4、手术:对于结节型舍格伦综合征,可手术切除受累腺体,以防止恶变。,.,76,本章重点: 1、唾液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2、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切开引流的指征 3、涎石症多发于颌下腺的原因 4、唾液腺损伤及涎瘘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5、舍格伦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0/29,.,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