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与教育革新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380755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时代与教育革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信息时代与教育革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信息时代与教育革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信息时代与教育革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信息时代与教育革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时代与教育革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时代与教育革新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技术学导论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007.12.19 吴娟,主 要 内 容,一、概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二、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 三、对未来的准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社会需求与专业课程要求,一、概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信息时代与教育变革 信息时代对社会的影响 生活中 学习中 工作中 快速变革的时代 知识经济的时代 打开信息时代大门的钥匙信息素养,一、概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时代对教育的影响 知识爆炸、信息迅速增长 传授知识为主培养学习与应用能力为主 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形态的深刻变革 培养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赋予人类的“信息型的认识结构”

2、 课程的组织形式、实施方法和手段要符合信息技术的要求 信息技术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前所未有的手段,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将促使我们传统社会的“读、写、算”三大文化基石发生巨大的裂变(桑新民,2000): 阅读方式: 传统的线性的文本阅读非线性的超文本阅读 单纯的文字阅读为多媒体电子读物,使阅读和感受、体验有机结合 写作方式: 从手写方式键盘、鼠标、光电扫描、语音输入等电脑写作 单纯文字写作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多媒体写作 计算方式: 由单纯手工数学计算学会使用电脑高速计算 电脑语言将上升为文化,去整合传统的读、写、算 图像、声音和影视的数字化将强烈地影响到教学。 人类文化基础的裂变,必然会导致

3、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大裂变。,一、概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基础教育现状及其解决之道,我这里已经充满了答案! 可是我还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没人告诉我的,何知怎么做?,民族创新力滑落!,利用信息技术谋求教育改革,信息技术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改变了人们之间的 教育关系,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要素,路: 车: 货: 驾驶员:,信息高速路,平台、软件,资源、知识数据,操作者、实施者,文献读阅与积累的建议,1.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有何特征? 2.各国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绩? 3.教育信息化现阶段面临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一、概述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 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 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 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 何克抗教授,一、概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想的教学环境是指: 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 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 学科资源网站群 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 多媒体控制系统、教学平台系统 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 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 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 1 2 3,教学环境变化之后,教学环境变化之后,教学理念、模式与方法,教学的环境,一、概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理念,启发

5、: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本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二、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案例,案例1:让我们描绘中山 观看案例的过程中,需关注并思考: 信息技术对教与学的支持作用 教师的主要活动与行为 学生的主要活动与行为 师生关系是否发生改变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较,何异何同,二、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案例,案例2:I can Jump 观看案例的过程中,需关注并思考: 信息技术对教与学的支持作用 教师的主要活动与行为 学生的主要活动与行为 师生关系是否发生改变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较,何异何同,二、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案例,案例3:请给下面三节课按照时间先后排

6、序,三、对未来的准备:整合的社会需求与专业课程要求,1.整合的社会需求 整合实施的推进者 整合的设计、开发与实践者 整合实施的服务者 可能的工作机会: 学科教师、教学管理人员 资源、平台软件、学习工具、教学游戏的开发者 校园网络软硬件设备的维护服务提供商 先进技术教学运用的研究者、实践者 移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三、对未来的准备:整合的社会需求与专业课程要求,2.专业课程及能力的要求 教学设计能力 信息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技能 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的了解 对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的敏感 创造性地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有效推进项目、工作、课题的能力 合作及与人交流的能力,希望,了解一线教学、了解整合 只有了解才会有感情 有感情才可能热爱,为成为/造就明天的“名”师做准备,为更多的孩子快乐全面地成长,理解 分享 发展,不足之处,敬请指出!,联系方式: 教育技术学院18#(100875) 吴 娟 电话:01058806922(O)13366693376(M) Email:,本讲稿引用了余胜泉博士与张文兰博士的部分学术材料,在此表示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