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 学习总结交流解读研讨素材党课稿

上传人:米** 文档编号:141377655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法典》 学习总结交流解读研讨素材党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民法典》 学习总结交流解读研讨素材党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民法典》 学习总结交流解读研讨素材党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民法典》 学习总结交流解读研讨素材党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民法典》 学习总结交流解读研讨素材党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法典》 学习总结交流解读研讨素材党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法典》 学习总结交流解读研讨素材党课稿(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法典 学习总结交流解读研讨素材党课稿一、 民法典 基本介绍(一)民法典 的基本组成(二)民法典 的核心理念1. 民事权利宣言2. 平等、 自愿3. 公平、 诚信(三)民法典诞生的简要历程 (四)民法典诞生的重大意义 (五)民法典的主要特色 (六)民法典的主要亮点 四、 抓好民法典 的宣传贯彻第一,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第二,加强民事立法相关工作第三,加强民法典执法司法活动第四,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第五,加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理论研究2020 年 5 月 28 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民法典 将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

2、法典命名的法律、 新中国截至目 前体量最为庞大的法律, 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民法典是保护私权利的法律汇总, 某种意义上讲, 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 也是公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民法典的编纂与出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今天, 根据组织安排, 就民法典 的宣传解读从四个方面与大家作一些学习交流,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 民法典 基本介绍(一)民法典 的基本组成民法典是民法的法典化, 未出台民法典 之前, 我们有民法总

3、则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 等民事单行法律, 它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有序运行发挥了良好的规范作用。民法典 的出台, 是将以上民事单行法律予以法典化整合,逻辑性、 体系性更强, 必将更有效发挥其权利保障效用。民法典 共 7 编, 依次为: 总则编、 物权编、 合同编、 人格权编、 婚姻家庭编、 继承编、 侵权责任编, 以及附则。民法典 实施后, 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 将同时废止。(二)民法典 的核心理念如果说刑法是严厉的父亲(不容许我们犯错, 否则将被科以刑罚处罚), 则可将民法比作为慈祥的母亲, 呵护我们的一生、 保障每个人的权利, 正如孟德斯

4、鸠所言“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的国家”。1. 民事权利宣言民法典 以“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的方式赋予人们平等的法律主体地位, 公开宣称“人身自由、 人格尊严” 以及“私人的合法财产” 受法律保护。民法是权利法,民法典 各编体系的构建均围绕民事权利展开,对民事权利的界定、 行使规范、 保障方案予以了明确化, 鼓励民事主体“勇于维权”!2. 平等、 自愿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 属于私法范畴, 主体间人格平等, 均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权利能力平等, 不得“以强凌弱”!恰因为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则主体相互间从事的法律行为应贯彻意思自治理

5、念, 契约自由, 不得“强买强卖”!“结婚自由”“离婚自愿” 亦是其体现。3. 公平、 诚信民法是调整市场关系的基本法, 各行为主体在市场经济交往过程中应恪守公平、 诚信理念, 不得“以假充真、 以次充好”, 应当“重合同、 守义务”。同时, 民法典 强调对公序良俗的维护、 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障、 生态环境的保护, 以维护社会的整体秩序。(三)民法典诞生的简要历程 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定实施。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等局部地区就制定实施了涉及土地、婚姻、劳动、财经等方面的法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制定实施了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等重要法

6、律和有关户籍、工商业、合作社、城市房屋、合同等方面的一批法令。我们党还于1954年、1962年、1979年、2001年4次启动制定和编纂民法典相关工作,但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完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商事法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先后制定或修订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婚姻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涉外经济合同法、继承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企业破产法、外资企业法、技术合同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著作权法、收养法、公司法、担保法、保险法、票据法、拍卖法、合伙企业法、证券法、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一大批民事商事法律,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

7、顺应实践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把编纂民法典摆上重要日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编纂民法典作出部署。 为了有序推进,我国民法典编纂采取两步走,第一步出台民法总则,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并将修改完善的各分编草案同民法总则合并,成为完整的民法典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2015年民法典编纂正式启动,编纂民法典既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的一项重大立法任务,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法治建设部署。2016年6月,民法总则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17年3月,民法总则获十二

8、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审议。此后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会议对各分编草案进行拆分审议。在历时五年的编纂过程中,民法典草案编纂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原则,从宏观的国家发展到微观的个人权益维护保障,从总则到各分编的修订完善,共完成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创下新中国立法史的新纪录。 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正式通过,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 从前述曲折的制定过程可以看到,民法典的编纂起草反映了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探索,民法典是对我们过 70 年来

9、摸索的这条社会主义道路用制度的方式全部进行了梳理(比方说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侵权责任法吸取了精华),将单行法律集中到了基本法这个层面,体系位阶更高,体系整合更加合理(如增加了人格权编)。民法典的出台算作完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设计,既是我们70年来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梦想奠定了坚实法制基础,为推进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基础。 (四)民法典诞生的重大意义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

1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这部民法典颁布的重要意义还体现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民事权利的一个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部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全方位保护人民民事权利。立法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社会生活规则的最大共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法治建

11、设更加深入人心,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彰显出丰富的时代精神。 标志着我们建立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物权制度; 标志着我们建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合同制度; 标志着我们建立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格权制度; 标志着我们建立以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基本的婚姻家庭制度; 标志着我们建立对我们自然和各类民事权利主体的保护制度。 民法典构成了仅此于宪法的最重要的基本法。如果说宪法解决的是国家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那么民法典则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各种制度的连结。其地位相当的重要。 (五)民法典的主要特色 可以说,民法典的颁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色凝聚: 首先,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12、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立法目的。民法典在总则第一条中明确提出“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凝聚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体系建设的内在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中共中央印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强调,力争经过5到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其次,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贯彻落实、保障人民权利,是

13、这部民法典丰富的内容特色。回应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是民法典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当前,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于民主法治、人格尊严的保护、环境的保护、民事权利的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等等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在充分调研之后,民法典的编纂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推进和创新。比如,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的创新,不仅是完善法律对人的权利全面保障,也是落实宪法精神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格权从基础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到大家现在普遍关注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等发生了诸多变化。如何保护人们的这些权利,迫切需要立法来规范。 再次,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公民私权

14、中很重要的物权编也是人们高度关注的内容之一。如在此次的民法典编纂中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相关内容做了完善,为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解决农村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性不够的问题。此次民法典草案物权编新增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 (六)民法典的主要亮点 通读民法典全文,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49条: 总则编八大亮点 在民法典的编纂步骤上,我们采取的是先总则编、后分编的两步走模式。民法总则已于2017年通过实施,本次民法典总则编部分未有较大改动,仅根据法典编纂体系化要求对个别条款作了文字修改。总则编亮点即民法总则的亮点: 1.

15、胎儿享有继承权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第十六条) 2.八周岁孩子可以“打酱油”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十九条) 3.失能老人须监护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二条) 4.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未设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法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第一百零一条) 5.个人信息和网络虚拟财产受保护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第一百一十一条) 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一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