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字看上古婚俗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377048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汉字看上古婚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从汉字看上古婚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从汉字看上古婚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从汉字看上古婚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从汉字看上古婚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汉字看上古婚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汉字看上古婚俗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汉字看上古婚姻形式,一、从“姓” 看远古群婚习俗 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婚仪六礼 一是纳采。 二是问名。 三是纳吉。 四是纳征。 五是请期。 六是亲迎。,姓 说文生部:生,象草木生出土上。 说文女部: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 以此可推断:造 “姓”字之时,在先民的观念里,孩子血统似乎仅仅维系在母亲身上。当时人们也许都是从母得姓。,从母得姓的事实考证: 1、汉族先民古姓多从“女”旁: 黄帝姓姬,神农姓姜,少昊姓嬴,虞舜姓姚,夏禹姓姒等等,还有姓螺、娥、娄、妫的。 2、一些人名也女字当头: 神话传说中的女娲又叫女皇 少昊的母亲叫女节 神农

2、的母亲女登 颛顼的母亲女枢 禹的母亲女狄,3、后代史料: 白虎通号篇:“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 4、汉先哲的降生的曲折反映: 史记三代世表中记载伏羲 : “庖牺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 “附宝见大电绕北斗而生黄帝” “炎帝神农氏母曰女登,感神龙而生炎帝。” 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果)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群婚习俗(因) 吕氏春秋恃君览:“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 姓的出现并受到重视,在于标明血缘关系。 姓的异体字的出现: 战国金文:从人从生 康熙字典:从生

3、从自,土族 戴天头 我国土族,曾存在着压抑女性的“戴天头”陋习,女子到了15岁,便由父母做主,在年终除夕那天与天结拜为夫妇,将少女的发式改为成年妇人的发式,从此性关系可以随便,生下子女归母家,不受社会歧视。,二、从“婚”、“娶”看掠夺婚俗 婚 说文:“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以名焉。” 郑玄仪礼疏:“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 泰安、曲阜、博山等地,举行婚礼的时间却是在子夜,这就是所谓的“夜婚”。 抢婚习俗的遗迹 礼记:“嫁女之家,三夜不熄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 “昏礼不贺”,周易屯爻辞:“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魏晋以后,我国爨族仍实行

4、劫夺婚的制度,“将嫁女三日前,(女家)执斧入山伐带叶松,于门外结屋,坐女其中。旁列米淅数十缸,集亲族执瓢、杓,列械环卫。婿及亲族新衣黑面,乘马持械,鼓吹至女家,械而斗。婿直入松屋中挟妇乘马,疾驱走。父母持械,杓米淅洗婿,大呼亲友同逐女,不及,怒而归” 清曹树翘滇南杂志,娶 说文 “娶,取妇也从女从耳,取亦声”。 取 说文:“取,捕也。从又从耳。” 周礼夏官大司马:“(狩)大兽公之,获者取左耳。” 先秦典籍中的记载: 周幽王伐有褒而取褒姒 晋献公伐骊戎而取骊姬 左传 大子(郑大子忽)曰:“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民其谓我何?”遂辞诸郑伯。,娶与取得长期并存 娶与取在甲骨文中就已

5、经都出现了,但先秦文献中“娶”往往写作“取”。 礼记杂记:可以冠,取妻子。 诗经伐柯: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 左传:别姓而后能取。 古人观念中,两个字的意义“婚娶”与“捕取”界限较为模糊,不是十分明确。 抢婚习俗实际反映了母权与父权的斗争。,三、从“嫁”看买卖婚俗 韩非子:“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 礼记昏义记载的有关女子嫁人的礼节: “纳采(也即行聘)、问名、纳吉(即卜定吉日)、纳征(即纳聘,就是送采礼)、请期。” 仪礼、士昏礼中就有“纳征,玄纁(即黑色的币帛)、束帛(即五匹帛)、俪皮(即成对的鹿皮),如纳吉礼。”,妻与帑tng 左传:贾季奔狄,宣子使臾骈送其帑。 疏:帑,妻子也。

6、 说文:帑,金币所藏也。 帑 从巾奴声 从巾之字多与钱有关,如:币布帛,文献记载: 北魏曹彰以妾换马 子硕卖其庶母以葬己母 嫁 对“嫁”字音与义的考证: 嫁字得名: (1)认为“嫁” 与“家” 有关 方言:“嫁,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 白虎通嫁娶:“嫁者,家也。妇人外成,以出适人为家。”,(2)“嫁” 得名于“贾” 嫁与贾上古音相同。 说文:贾,市也。 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先秦“嫁” 确有“卖” 义 战国策西周策:“臣恐齐王为君实立果,而让之于最,以嫁之齐也。” 韩非子:“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印证: 独龙族:娶妻称为“仆玛旺”即“买女人”。 纳

7、西族娶妻叫“米含”,“米含” 有“买”之意 我国少数民族中,旧时也盛行着买卖婚姻的习俗。如瑶族、怒族、维吾尔族、傈傈族、苗族、独龙族等,都有买卖婚的情况。 在汉藏语系的许多语言中,“嫁” 与“卖” 的语音也极为接近。,四、从“姑”、“舅”看氏族互婚习俗 在古代汉语中,姑、舅反映为一名三用。 姑 (1)指父亲的姊妹。 (2)媳妇对婆婆的称呼。 尔雅释亲:“妇称夫之母曰姑,” (3)女婿对岳母的称呼。 礼记坊记:“昏礼,婿亲迎,见于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婿。” 舅 (1)指母亲的兄弟。 (2)媳妇对公公的称呼。 (3)女婿对岳父的称呼。,后代诗歌中的反映: 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

8、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杜甫新婚别: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某种亲属称谓总反映了某种相应的现实亲属关系。,在史前古代社会中确有由“姑”、“舅”一名三用的亲属称谓所显示的亲属关系。 在人类原始婚姻制度中,有一种很常见的婚姻形式,即固定族团互婚,大致就是甲、乙两族男女互为通婚对象而世代相互嫁娶。 互婚的婚姻形式只须延续两代,即将导致姑为婆、舅为公,或姑为岳母、舅为岳父的亲属关系。,文献记载中两姓世代交互为婚之习屡见不鲜。 西周时期姬、姜两姓即为世代交互婚娶; 宋书后妃传载,刘宋时孝武帝之姑下嫁王偃,生子名藻,生女名宪源,孝武帝娶宪源为皇后,又将自己的妹妹临川长公主许配给

9、藻。 元史公主表载, 持薛禅父子战功卓著,皇帝发圣旨曰:“持薛禅家生女为后,生男尚主,世世不绝。”,两姓交互为婚多行于皇室贵族高门姓之间,每每以互相勾结利用,扩大政治势力目的。 中国传统婚姻习俗所谓“亲上加亲”的“姑舅表婚” 俗语: “姑母做婆”、“亲加亲亲连亲”、“姑妈女,顺手娶;舅舅要,隔河叫”,五、从“媵”、“侄”看媵制 1、什么是媵制 仪礼士昏礼郑玄注:“古者嫁女,必侄娣从之,谓之媵。” 即以妹随姐嫁,侄随姑嫁,姐妹姑侄共事一夫的婚姻制度。这种婚制的流行范围,仅限“士”、“诸侯”之类贵族,流行于春秋之际。 汉代对媵婚的解说以何休为代表:“必以侄娣从之者,欲使一人有子,二人喜也,所以防嫉

10、妒,令重继嗣也,因以备尊亲亲也。”,2 、对“媵”字的分析 (1)媵字形体的变化,导致意义范围缩小。 尔雅释言:“媵,将送也。 左传僖公五年:“以媵秦穆姬。” 注:“送女曰媵。” 说文解字注:送为媵之本义,以侄娣送女乃其一端而。今义则一端行而全者废矣。今形从女者,有一端之义独行故也。 (2)媵字的得名,证明媵制决非子虚乌有。 媵:从“朕”得声。 从“朕”得声的字,多有增加、增长之义。,A、从贝朕声(剩的本字) 说文训:物相增加也。 B、从黑朕声(黛的本字) 说文训“画眉也”。 C、“腾”,指马奔跃,又指物价上涨。 汉书“今岁不定,谷暴腾踊。” D、滕,指水向上腾涌,水多才能腾涌。 文献: 如:

11、唐尧是远古部落首领,他把女儿娥皇和女莹同时嫁给了虞舜。 史记五帝本纪 “于是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左传即有多例:“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隐公三年 “齐侯娶于鲁,曰颜懿姬,无子,其姪鬷zng声姬生光,以为太子”。襄公十九年 在北美的至少四十个部落中,同长姊结婚的男子有权把她的达到一定年龄的一切姊妹也娶为妻子这是一整群姊妹共夫的遗风,“侄” 1、语义 说文:侄,兄之女也。 释名:姑谓兄弟之女为侄。 甲骨文中“侄”,从女从至 玉篇:侄的异体字,从女从叠 姑与侄的对称表明: “侄”最初指兄弟之女中的媵者兄弟之女兄弟的子女 2、语音 从“至”得声,“至” 有到、来的意思。 侄则为随姑而至夫家。,3、方言中的“侄”与“姑”的对称关系: 广州方言称姑姑为“姑姐” 南昌方言则称姑为“舵娘”,“舵”音近“大” 方言中“姑父”之称: 成都、合肥、南昌的方言皆称姑父为“姑爷” “姑爷”在汉语中则为丈夫之名。 苏州方言称姑父为“丈夫” 温州方言称姑父为“夫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