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第五版电子教案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371373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第五版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12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第五版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12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第五版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12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第五版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12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第五版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第五版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第五版电子教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十二章),国 民 收 入 核 算,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国民收入,也即研究如何使国民收入稳定地以较合适的速度增长。,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问题,国内,国外,提高总产出、稳定物价、降低失业率,贸易发展、汇率的稳定与升贬、国际收支平衡,(1) 经济增长,GDP增长率:2002年为9.1%; 2003年为10.0% 2004年为10.1%。,GDP总量:2002年为120,333亿元;2003年为135,823亿元;

2、2004年为159,878亿元。,(2) 物价上涨,2003年为1.2%; 2004年为3.9%。,(3) 失业率,2003年为4.3%;2004年为4.2%。,(4) 国际收支平衡,进出口总额8510亿美元,出口4382亿美元,进口4128亿美元,顺差254亿美元,外汇储备4033亿美元(2003年末),2003年,2004年进出口总额为11545亿美元,其中出口5933亿美元,进口5612亿美元,顺差321亿美元;年末外汇储备6099亿美元。, 宏观经济问题(国民收入变动问题),2005年 我国GDP总量为183,8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

3、。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全年进出口总额14221亿美元。其中顺差1019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8189亿美元。,2006年 我国GDP总量为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5%。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其中顺差1,775 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2007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46,619亿元,GDP增幅为11.4%,是中国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第5年,也是自1995年以来GDP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了4.8%,也创下近11年来的历

4、史最高记录。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008年的目标仍是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2007年 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非金融机构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社会的总体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但宏观经济分析必须以微观分析作为基础。 由

5、于总体经济行为绝非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对微观经济是正确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是正确的,微观经济学的一些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宏观经济学。,三、宏观经济学方法,宏观经济学运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它在运用总量分析法时,不仅要注意经济个体的数目,还要注意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在总体经济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 此外,宏观经济学中,同样有短期和长期,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的分析,还有大量运用在微观分析中的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法。,四、宏观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宏观部分的章节安排,国民收入,短期决定及对策,长期决定及对策,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劳动市场(

6、和总量生产函数),经济增长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一、GDP的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最终产品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二、对GDP定义的理解,1.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2.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 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 4.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

7、存量。 存量 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流量 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5.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6.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关于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见教材P368-369)由此引申出核算国民收入是3种基本方法:生产法(增加值法)、支出法和收入法。,1.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 GDP)是国民收入帐户的一个核心概念。

8、 度量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一国经济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期生产总值。,2. 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1) 为避免重复计算,GDP只算最终产品,不计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指(final products)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或者最终产品是最后供人们使用或消费的产品。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或是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许多产品既可以作最终产品使用,又可作中间产品使用,因此要区分哪些是最终产品,哪些是中间产品是很困难的。 解决这一问题,在具体计算时采用增值法,计算在生产不同阶段增加

9、的产值(value added),即仅仅计算销售产品和劳务的收益与为生产该产品或劳务而购买中间产品费用之间的差额。,(2) 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等于单位价格乘产量。 (3) GDP只计算某一个时期(例如一年内)新生产的产品的价值,不计算以前时期生产的产值。是流量而非存量。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课堂练习: 课后习题1。,(4) 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不是销售掉的最终产品的价格。库存作为存活投资。 (5) GDP一般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和自给自足性的生产活动不计算入。 (6) GDP是指一国

10、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而是一个地域概念。,3.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缺陷,GDP虽然是反映国民经济总量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但是它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例如,一些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程序的经济活动,如家务劳动,DIY活动等,不在GDP统计范围以内。 第二,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GDP仅反映产量变动,但产量变动不等于福利变动: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分配状态,环境质量等。,4. GNP与GDP,GNP是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GNP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

11、外。因而GNP是国内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是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但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GDP仅包括国内生产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不涉及国外。它是指本国与外国居民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本国国民在国内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

12、总值并不总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它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国内生产总值。 如果GNP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如果GNPGDP,正好相反。 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GNPGDP,只有本国公民在国内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值。,例如,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 类似道理,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相对重要性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从而使GDP成

13、为越来越重要的总产出指标。,(1) 名义GDP(货币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 实际GDP 实际GDP是用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具体例子见教材P376。,5. 名义GDP和实际GDP(Why),实际GDP ,名义GDP,GDP折算指数,(3) 实际GDP与名义GDP的关系,GDP折算指数 = 名义GDP / 实际GDP100%,GDP折算指数 是名义GDP 和实际GDP的比率。,课后习题5。,第三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一、用支出法核算GDP,GDP = C + I + G + ( X M ),1.

14、消费(C)是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居民购买新建住宅的支出。,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2. 投资(I)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3. 政府购买支出(G)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国防、筑路、建校)、政府雇员的薪金支出。转移支付不计入。,4. 净出口(XM)出口(X)进口(M),投资,存货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我国1978-2007年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说明:1

15、. 注: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二、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严格地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因此用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应包括以下一些项目。, 工资、利息和租金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 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资本折旧,它虽然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也应计入。,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

16、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GDP,补充:两类税收,间接税指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 直接税指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三、生产法(部门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又称部门法(sector approach)。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GDP,它从生产角度反映了GDP的来源。 运用增值法统计GDP,即计算每个部门或企业对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值。 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采掘业,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等17个部门进行生产或部门法统计。,有 关 事 项,(1) 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 (2) 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 (3) 政府部门提供的劳务活动以投入的成本计入总产出。,生产法计算的中国GDP,四、产出、支出、收入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