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经济学(第三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370199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产业经济学(第三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体育产业经济学(第三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体育产业经济学(第三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体育产业经济学(第三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体育产业经济学(第三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产业经济学(第三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产业经济学(第三章)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体育产业组织,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一、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 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简称IO)理论,是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分析厂商和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各产业内厂商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厂商、产业和市场为什么会以现有的一定形式组织起来,这样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如何影响市场的运行和绩效。,产业组织理论的传统范式是“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框架。这一由贝恩(J. Bain)等人提出的研究框架假定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关系是单向的,即市场结构决定厂商行为,而厂商行为决定市场绩效,因此市场

2、结构在早期的产业组织理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一般把由贝恩等人提出的分析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市场供求条件和公共政策所形成的产业组织理论框架,简称为SCP框架。,市场结构(S),是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 即某个产业的市场的垄断和竞争程度 它主要包括市场集中度、厂商的数目及规模分布、进入和退出壁垒、产品差异性等;,企业行为(C)是指企业在根椐市场供求条件并充分考虑与其他企业的关系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和活动方式,如定价策略、产品差别化策略、广告和研究开发策略、规模化和多样化策略以及企业之间的串谋等;,市场绩效(P),是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

3、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二、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一般认为,产业组织理论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马歇尔(A. Marshall)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创始人。 1933年,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E. Chamberlin)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J. Robinson)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标志着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理论的形成。比较系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逐步形成的。1938年,由梅森(E.S.Mason)领衔,贝恩、凯尔森(C

4、. Kaysen)和艾德曼(M. Addman)等人成立了一个产业组织研究小组,以案例的形式,对竞争过程中若干行业的组织结构、竞争行为方式和竞争结果进行经验性研究。他们被称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哈佛学派”。,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在承袭了前人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即所谓的产业组织研究的“三分法”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并对市场关系各方面进行实际测量,从而规范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三、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后,芝加哥

5、大学的一些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如斯蒂格勒(G. Stigler)、德姆塞茨(H. Demsetz)、波斯纳(R. Posner)、博克(R. Bork)和布罗曾(R. Brozen)等围绕着有效竞争的概念以及反垄断政策的争论,对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进行了激烈批评,并逐步形成了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芝加哥学派基本上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他们强调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有效性,即强调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他们将SCP范式的结论倒转过来,认为市场结构是由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决定的,而不是相反。,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可竞争市场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和博弈论等新理论、新方法的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基础、分析手段

6、和研究重点都发生了实质性的突破,大大推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由鲍摩尔(W. Baumol)于1982年提出并由他和潘查(J. Panzar)、威利格(R. Willig)发展的“可竞争市场”(contestable market)理论对传统的SCP框架提出了新的挑战。,与传统的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相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根本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突破了原有单向的和静态的分析范式,建立起双向和动态的分析框架。 (2)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开始转向重视厂商行为的分析,即由结构主义转向行为主义; (3)由于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中引入博弈论,使对厂商

7、行为的分析更为丰富,定量分析在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二节体育市场结构分析,一、市场结构的含义和类型 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就是市场结构,它是产业组织研究的重要内容。 根据竞争与垄断的程度,市场结构可划分为四种类型: 1、完全竞争市场 2、完全垄断市场 3、垄断竞争市场 4、寡头垄断市场,1、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垄断、竞争程度最高的市场。 这种市场要具备以下条件: 1)买(卖)者众多。 2)产品同质。 3)进出自由。 4)信息完全。,2、完全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是完全由一家企业所控制,不存在任何竞争的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应具备以下条件: 1

8、)厂商唯一。 2)产品唯一。 3)进出极其困难。 产生垄断的原因一般归纳为三方面: 1)由于企业规模经济而形成的自然垄断。 2)政府法律政策规定而导致的垄断。 3)独占了某种特殊的资源而形成垄断。,3、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是介于垄断与竞争之间的一种比较现实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特征是: 1)买(卖)者众多。 2)产品差别。 3)进出容易。 4)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非价格竞争。,4、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由少数几个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垄断了的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每一寡头都对市场有重要的影响力。 2)寡头企业之间相互依赖。 3)进出困难。,二、市场结构的决

9、定因素,(一)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指特定产业的生产经营集中的程度。 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1.规模变化与集中度 若某一产业的市场容量恒定,少数大企业的规模越大集中度越高,反之则集中度越低。,导致企业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1)企业有扩大规模的动机。 (2)技术进步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可能。 (3)政府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作用。,2.市场容量的变化与集中度,市场容量指的是某产品的社会需求量。 影响市场容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1)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 (2)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 (3)国家的相应经济政策。,(二)体育市场的集中度,1.体育竞赛市场是供方集中度最高的

10、市场 2.体育健身休闲市场是供方集中度较低的市场 杭州市体育健身娱乐部门注册资金,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主要有如下几个:1.绝对集中度指标。这是最基本的市场集中度衡量指标,通常是指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几家企业的生产、销售、资产和职工的累计数占整个产业的比重。 2.相对集中度指标。这是反映产业内部企业的规模分布状况的市场集中度指标,常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表示。 3.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 Index)。这是反映市场集中度的综合指标 。,(三)产品差别化与体育市场产品差别化 1.产品差别化的概念 产品差别化是指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或同类服务,在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规格、款式、商

11、标、性能、信息服务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差异,进而形成相互不完全替代的状况。 产品差别化也是一种非价格竞争的经营手段。,2.形成产品差别化的因素 1)企业追求产品使用效果的不同。 2)买方主管偏好的客观差别。 3)产品销售地的差异。 4)企业特殊促销活动的差别。,3.体育产品的差别化 1)体育竞赛观赏产品具有较小的差别化。 2)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产品具有一定的差别性,4、进入壁垒一家企业若想进入某一产业,同该产业内的已有企业(在位企业)展开竞争,就会遇到一些进入障碍。这些阻碍新企业进入的因素就是产业的进入壁垒 。,三、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一)以竞争性为主的市场结构 特征: 1.市场上有大量

12、的买方和卖方,并且它们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市场施加影响,但不能控制市场; 2.这些产品存在差别,但其功能和使用价值是相同或相近的; 3.市场上的买方和卖方都能获得较完备的信息,不会因信息不对称而增加成本; 4.市场进退障碍小,企业能较自由地进出这些体育市场。,(二)完全垄断性的体育市场结构,特征: 1.在某一个单项体育赛事的产业中只有一个企业或组织,他们可以控制名额分配,决定企业赞助的条件和开价,决定各类无形资产的价格,垄断组织或企业常可获得高额垄断受益; 2.各类国际、洲际甚至国内赛事市场均有很高的市场进入障碍。,(三)寡头垄断的体育市场结构,特征: 1.在某个区域中存在少数同类体育项目的赛

13、事组织者,他们分别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彼此间及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 2.尽管这些体育组织比国际奥委会和国际足联小,但他们对市场的价格和赛事规模具有支配作用; 3.尽管这种市场结构没有完全垄断市场结构那样的对市场进入限制的高壁垒,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想进入赛事市场或脱离已有的体育组织,而另起炉灶是相当困难的。,下面我们对我国体育产业主要分支行业的市场结构作一简要分析: 1、竞赛表演业 2、健身娱乐业 3、体育用品业,第三节 体育产业的市场进入与退出,一、体育市场的进入壁垒 体育市场的进入壁垒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制约: 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壁垒。 2.技术壁垒。 3.信息知识壁垒。 4.顾客

14、忠诚度壁垒。 5.信用壁垒。 6.制度壁垒。,二、体育产业的市场退出壁垒,通常把制约企业退出的障碍因素称作退出壁垒。 1.资产专用性壁垒。 2.人力资本的专业化壁垒。 3. 合同壁垒。 4.信用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三、体育市场的失灵与政府管制及其对体育市场结构的影响,1.体育市场的公共物品与政府管制 体育公共物品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 竞争性 非竞争性 排他性(较低的 I私人物品,如运动服、 III 俱乐部物品,如游 泳池、 排除成本) 运动饮料、食品 田径场、健身房及其设施 非排他性(较高的 II公共资源,如高山、 IV纯公共物品,如自然环境、 排除成本 河流、公共牧场和森林等 街道、广

15、场、体育新闻等,2.体育市场的外部性与政府管制。,生产或使用一个物品的私人成本(或收益)与其社会成本(或收益)不相等时,我们就认为发生了外部性。有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之分。 政府对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应该实行税收、罚款等管制措施;而对产生正外部性的企业往往采取补贴、优惠税率等管制措施。 3.体育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与政府管制 4.体育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与政府管制,第四节体育企业的市场行为,一、体育市场行为及其内容 体育市场行为是指体育组织和企业为实现其经营 目标而根据市场环境的情况所采用的行动方式。 1.体育组织通过其完全垄断的地位,控制体育产 品生产的数量和价格的行为。 常采用的方式是以成本加利润为目

16、标的定价行 为、各种协调定价行为、限制性定价行为以及掠 夺性定价行为。,2.采用各种促销措施,以提升产品市场占 有率的行为,1)名人效应营销式 2)品牌效应营销式 3)资源功能效益营销式 4)组合效应营销式,3.以产权关系变动为基本特征的企业组织调整行为,1)特色资源集化式 2)区内资源联盟式 3)省内资源一体化联盟 4)跨省资源联盟式,二、体育企业的定价行为,1、成本加利润策略 成本加利润定价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收回成本并获得一定利润。定价公式如下: P=+kC+V 式中,P是价格,是单位产品的利润,C是固定成本,k是固定成本的分摊系数,V是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2、非统一定价策略,价格歧视。价格歧视又称差别价格,是指厂商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或服务向不同的消费者索要两种以上的价格。按照价格歧视程度,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其中三级价格歧视是最常见的。 质量歧视。质量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产品或服务来对具有不同偏好的消费者进行歧视。,价格歧视。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