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收监测工作的开展教学讲义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369374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验收监测工作的开展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验收监测工作的开展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验收监测工作的开展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验收监测工作的开展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验收监测工作的开展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验收监测工作的开展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验收监测工作的开展教学讲义(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的开展,杜敏敏 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2006年7月,验收监测技术依据,总局环发200038号通知的附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与第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38号与13号令不相符的,以13号令为准。 验收监测应抓紧时间于试生产期内开展,由于客观原因3个月内不具备条件监测的,可以适当后延,以保证监测结论的可靠性,但必须征得环保部门的同意。 组织实施的监测部门要对数据和结论负责;*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强调!认真学习38号与13号令,了解验收监测做什么、如何做 掌握验收监测技术要求 懂得验收监测报告(表)如何编制,技术路线,一、资

2、料收集(如何做),资料收集: 环评及预审意见和批复、 试生产检查函、初步设计的环境保护篇章、 环保设施的生产工艺及流程图和相关图表、 建设过程的变更手续及审批意见 (向建设方提供清单),强调!要认真研读资料,研读环评:了解工程基本概况、生产工艺、产污环节和污染源特征及主要污染物、环保治理措施和排污规律及去向,监测计划; 研读批复文件:明了环境管理要求、关注事项。,强调!要仔细踏勘现场,准备应充分,制作好现场检查表 带着问题看 进行环保政策宣贯,协作事项沟通,二、现场踏勘(1),踏勘厂区,掌握污染源(排气筒、排污口、噪声源、煤堆场等)、风险源(化学品仓库、贮罐区、危废堆场等)的分布、特征和有可能

3、影响的范围。 摄镜头 检查环保设施建成情况和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废气净化装置、污水处理系统、排气筒和排污口设置、在线仪、事故应急池、贮罐区围堰等) 摄镜头 关注周边环境(敏感目标、搬迁情况、外排口等) (有必要时收集公众意见) 摄镜头 核实生产设备、原辅料及日耗量(核实与环评的一致性) 收集相应资料,与企业沟通及宣贯环保法律、法规 提出需建设方配合的相关事宜,二、现场踏勘(2),强调!现场踏勘,若发现项目建成情况与环评文件有以下原则性变化的,需按苏环监20062号文要求:“以书面形式向环保局汇报,待出具意见、建设单位整改后再进行验收监测”。 (1)建设地点变更; (2)产品类型发生变化; (3

4、)生产工艺出现重大调整(减污除外); (4)生产规模有较大增幅(增30%以上); (5)锅炉吨位、台数增加、燃料类型由低污染变为高污染燃料 (6)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改进工艺减污或污染物妥善处理的除外) (7)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未按规定拆迁到位; (8)项目开工建设距环评批复时间超过五年以上等。,三、验收监测方案(框架),1 前言 2 验收监测依据 3 工程概况 4 环评意见及环评批复要求 5 验收监测标准 6 验收监测内容 7 数据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8 环境管理检查 9 公众意见调查 10 验收监测经费和实施进度,三、验收监测方案(1),1、前言(任务由来、工程进度、实施部门) 强调:简明扼

5、要 2、验收监测依据:国务院1998253号令、环保总局13号令和环发200038号、环评及批复、试生产检查函等 3、验收监测标准: 列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名称、标准号、标准等级和限值;环保设施设计指标(进、出口浓度,处理效率等);总量控制指标等。 (2)如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未做具体要求,应按纳污区域环境功能区划,执行相应标准。,强调!验收标准要全面,不仅要列出环评批复标准(执行标准),还应给出现行标准(参照标准) 部分行业有最高允许排水量、吨产品排放量限值的也应列出 环保设施设计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不可忽视 了解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验收标准(1),环评标准“执行标准”(验收的

6、依据), 现行及其它标准“参照标准”(验收的参考,整改的依据),在验收监测报告中应同时使用。 环评中确认的参照标准在验收时应当是执行标准。 环评及批复中未明确标准,则在核实受纳区域类别、环境功能区划前提下,套用相应的执行标准(包括级别或类别) 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气污染物排放达标评价:燃煤电厂、锅炉、工业炉窑、饮食业油烟等实测烟尘、SO2、NOX排放浓度需按空气过剩系数、出力系数、炉型系数折算后与标准值比较。,强调!要了解标准的指标定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速率)、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指任何1小时外排污染物浓度平均值(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排气筒设置不满足标准要求的严5

7、0%执行。 污水中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排污总量 指日均浓度。排污总量是该时段内污水总排放量与该污染物平均浓度的乘积或瞬时浓度的时间积分值 等效声级LAeq 即等效连续A声级:指在规定时间内A声级的能量平均值。,验收标准(2),污染物排放达标评价 (1)大气污染物排放:以1小时测值评价,三个平行样有一个超即不达标,任一排气筒必须实现浓度和速率双达标; (2)水污染物排放:浓度以日均值评价,排污总量以月均值计 (3)清下水认定:COD40mg/L (4)执行不同时段标准的混合污水排放口:老装置按标准附录A以水量加权值评价;“以新带老”更新改造的装置按标准表4限值评价。 (5)同一建设单位的不同

8、污水排口可执行不同的标准,三、验收监测方案(2),4、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4.1 工程基本情况(“一表三图”) “一表”:基于环境影响申报表的表一和表三,合二为一,列出相关内容。 “三图”:地理位置图、厂界外500米范围土地利用状况图、厂区总平面图 4.2 生产工艺流程,工程分析 要简洁。给出生产工艺流程图,标注产污环节(废气、废水、固废、噪声分别以G、W、S、N打头编号)。 4.3 污染物排放及环保设施 按要素列表反映,(附处理工艺流程图) 列出污染源及编号 污染物 环保设施(台套数、工艺、效率)排污去向及规律 4.4、 “三同时”落实情况和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行状,强调!突出建成情况、与环评差异

9、,交待建成时间、试生产时间、建成生产规模 明确建设地点、周边环境(尤其是敏感目标) 项目组成:主体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 各车间主要生产设备(数量、规格、生产能力等) 生产产品、主要原辅材料及日耗量、批耗量 与环评不一致之处一定要交待清楚,强调!污染源产排情况要了如指掌,产污关键单元要交待清楚,物质投入、产出量和生产条件要了解 分车间列出污染源、污染物、环保设施、排放口 外排口不能漏 要学习掌握一点污染治理技术(如废水的物化、生化;废气的吸收、吸附、冷凝等)、了解点生产工艺(如电镀、涂装、染整等),三、验收监测方案(3),5、环评意见及环评批复(提取重点分解列表,具体作附件) 6、验收监测内

10、容 按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要素列表交待清楚监测内容、点位布设、监测项目、方法、频次、时间和现场质控要求等,(附点位示意图) 6.1 监测点位布点 (1) 废气: 有组织排气筒; 无组织监控点、对照点 (2) 废水: 预处理装置、 综合处理装置、所有外排口 有可能影响的地下水、河流水域 (3) 噪声: 厂界; 噪声敏感点 (4) 固废: 临时堆放场 6.2 监测项目 环评所列; 行业特征,三、验收监测方案(4),监测点位示意图符号: 废水监测点用表示,地下水用表示 废气监测点用表示,无组织排放用表示 噪声监测点用表示,噪声敏感点用表示 固体废弃物监测点用 表示, (监测点位图和监测结果表内的

11、序号要一致),三、验收监测方案(审查),验收监测方案应报负责验收的环保局同意后实施; 监测报告、监测表应于现场监测完成后30个、20个工作日完成; 生产负荷75%以上方可监测,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如准确核定总量或验证对外环境的影响需要100%生产负荷下进行监测;生产负荷调不到75%以上的可分阶段检查监测;分期建设、投运的,分期验收监测。,四、现场监测(1),应设一名现场项目负责人 负责整个测试工作的安排和现场质量控制、了解天气气象、掌握生产工况并随时检查、与企业协调有关事宜。 现场采样测试仪器应处于完好状态 大气和废气采样仪器应带负荷校准、噪声仪应在现场校准,现场应有备用仪器设备 现场质量控

12、制(10%平行样、全程序空白)(报告中要体现) 生产工况:正常、稳定 ;生产负荷达设计能力75%以上(锅炉70%,水泥行业80% ,工业炉窑无组织烟(粉)在最大生产能力的热负荷下进行),最好处于相对较高排污状态;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四、现场监测(2)(气象条件),噪声测试: 无雨(雪)、风力小于4级(5.5m/s); 无组织废气: (1)风速1m/s-3m/s,避开4级以上风天气;风向摆动于90 监测期间的主导风向要便于监控点的设置,并可使监控点和被测无组织排放源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小。 (2)大气层结为稳定或中性(阴天或多云天气) (若是晴天或少云天气,最好是早晚),熏烟天气以上午8点-10点

13、最适宜; (3)要因地制宜,根据无组织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质特性实施监测,如排放恶臭物质的污染源,其挥发量与气温、气压有关,车间无组织排放与门窗关闭有关,夏日高温反而对外界环境影响大,是适宜监测的时间。,四、现场监测(3),(1)废水监测 采样设备、盛样容器要符合质控要求,氟化物等项目用塑料瓶盛装、苯胺等项目用玻璃瓶盛装、硝基苯等项目用棕色玻璃瓶盛装 油等项目须定容、单独采样,采样瓶不能荡洗(还有SS) pH、水温、余氯等项目应现场测定 现场加固定剂时:粗测pH、滴加、有些项目不得过量 苯系物、氯苯类等项目须注满容器,不留气泡 色度、总磷等项目须避光保存或冷藏 采样、测试全过程认真填写采样记录,

14、特殊情况也要记录,便于报告编制时异常数据分析 污水处理装置效率监测:进、出口采样要考虑装置对废水处理周期,四、现场监测(4),(1)无组织废气监测 监测点位设置:环境中被测污染物本底值显著的,应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下风向设监控点。监控点和参照点距排放源不应小于2米,设在距排放源2-50米范围内 ; 环境中无被测污染物存在的,监控点一般应设于单位周界外10米范围内。 监测点位数:监控点最多设4个,参照点只设1个。 监测点位高度:以1.5m-15m高于围墙或高于障碍物20-30cm为宜,若不便于抬高采气高度,则宜将监控点设于距围墙或障碍物1.5倍-2倍障碍物高的区域内。,四、现场监测(5),(

15、1)噪声测试 测点布设:在与噪声源相邻的厂界和厂界外噪声敏感点一侧布点测量,两点间声级差不大于3-5dBA。 测点位置:厂界外1m,高1.2m以上(高于阻挡物); 噪声敏感点,居室外窗前1m。 测试频次:4次/天,昼间2次,夜间2次,测试2天 测量时间:稳态声源1min,周期性声源1个周期 非稳态、非周期性声源整个工作时段; 测量仪器: 级以上精度,加风罩,测试前后应校准,灵敏度误差小于0.5dB,四、现场监测中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1),生产负荷75%的问题 : 主要以监测期间日产量与设计日产量相比较,核算其是否达到75%以上,也可用其它指标(如主要原料消耗等)分析说明。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

16、、污染治理设施效率都不一定呈线性关系,验收监测期间要能较好地核定达标排放、处理效率、排污总量等情况,最好要求建设方将生产负荷调到100%。若生产负荷调不到75%以上的可分阶段检查监测。,四、现场监测中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2),监测布点: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当时生产工况下的实际情况;要兼顾环保设施整体效率的检测与关键单元效率检测;排放源的监测和环境影响的验证。 废水监则点位布设 (1)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设在生产车间排口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口 (2)三级污水处理装置:进、出口,物化出水、水解出水(B/C可生化性)、消毒吸附进水 调节池气浮水解接触氧化二沉池活性炭 (3) 清下水、雨水排口也要设点监测 (4)进区域污水处理厂的考核预处理效果、接管浓度限值和排污量,并对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出口水质核查,必要时抽测,四、现场监测中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3),废气监测布点: (1)有组织废气采样测试 颗粒物(含烟尘)采样,滤筒的预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