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物流规划}第1章物流管理导论A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364537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32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管理物流规划}第1章物流管理导论A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物流管理物流规划}第1章物流管理导论A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物流管理物流规划}第1章物流管理导论A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物流管理物流规划}第1章物流管理导论A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物流管理物流规划}第1章物流管理导论A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物流规划}第1章物流管理导论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物流规划}第1章物流管理导论A(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管理概论,第一章 物流管理导论,一、教学目的: 首先,通过本章的教学,可以让同学们熟练掌握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定义以及物流的基本职能;其次,在熟悉物流发展过程与现代物流产业构成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掌握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区别和联系;再次,在了解现代物流管理任务和物流管理研究方法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二、教学重点:物流的发展历程及其定义、物流的基本职能和物流产业的构成。 三、教学难点: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四、教学内容:1.物流及物流管理的概述 ;2.现代物流的性质与特点 ;3.现代物流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五、教学要求:要求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紧紧

2、围绕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认真复习巩固,不仅要将本章所学知识与物流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而且要做到融会贯通。 六、教学目标:培养同学们能够运用本章所学的知识,分析与解决物流活动中相关实际问题。,第一节 物流及物流管理的概述,1. 物流概念的发展历程及其定义 2. 物流的基本职能 3. 物流的分类 4. 物流的发展趋势 5.物流管理的内涵,1.物流概念的发展历程及其定义,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到 20世纪40年代末)是物流概念的产生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有:1.影响范围小(主要是在美国);2.研究物流的人员少(仅有几个人);3.研究者的观点不统一。 该阶段关于物流概

3、念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市场营销学派关于物流的定义。早在1915年,美国学者阿奇.萧(Arch Shaw)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Some Problems in Market Distribution)一书中研究了市场流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企业的流通活动明确分为创造需求的活动和物流活动,并且指出“物流(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Goods)是与创造需求不相同的一个问题”。,1922年,著名市场营销学者弗莱德.克拉克在市场营销的原则一书中也论述了物流 Physical Distribution 概念。 还有少数市场营销专家研究“Ph

4、ysical Distribution”。 直到1935年,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在其编写的市场营销用语集中将物流定义为:“物流( Physical Distribution)是销售活动中所伴随的物质资料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种种企业活动,并且包括服务过程。”,第二种是从军事后勤角度提出的物流(Logistics)概念。早在1905年,美军少校琼西.贝克就曾在他所著的军队和军需品运输中指出“作战艺术的一个部分关于军队调度和保障供给的工作称为物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作为同盟国的大后方,为同盟国提供了种类繁多、数量惊人的军用物资。所有这一

5、切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Physical Distribution ,直译应该是“实体分配”,按照我们的语言习惯应该译成“分销物流”;而Logistics是“后勤”的意思。应该说,在这一阶段是市场营销学和军事后勤学“孕育”了物流学。,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是分销物流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分销物流( Physical Distribution )的概念占据了统治地位,从美国走向全世界,得到世界各国的一致公认,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物流学的理论体系,从而促使物流学派的出现。1961年,斯马凯伊(Edward W. Smakay)、鲍尔素克斯(Donald J. B

6、owersox)和莫斯曼(Frank H. Mossman)撰写了物流管理,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物流管理的教科书。 20世纪60年代初期,密歇根州立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分别在大学部和研究生院开设物流课程。1963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the 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NCPDM)正式成立,该协会聚集了各方面的物流专家,为企业提供教育和培训活动。,随着企业内部物流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分销物流( Physical Distribution )的概念已经不能完全表明当时物流活动的内涵,人们开始认识到更换物流概念已势在必行。这已

7、经反映在197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NCPDM)的物流定义中:物流是以对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移动进行计划、设施和统管为目的,并且将两种或三种以上活动集成。这些活动不仅包括顾客服务、需求预测、流通信息、库存管理、装卸、接受订货和零部件供应,而且还提供工厂及仓库选址、采购、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退货业务、搬运和运输、仓库保管等服务活动。,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是现代物流( Logistics)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物流并不仅仅局限于分销领域,而且涉及到企业的物资供应、生产、销售和废弃物再生等在内的全过程。原来的分销物流(Physical Dis

8、tribution)的内涵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形势。因此,人们决定放弃Physical Distribution ,而采用Logistics作为物流的概念。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NCPDM)改名为 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CLM)。从此以后, Logistics正式替代了Physical Distribution ,并且提出了新的物流概念,物流的概念,所谓物流(Logistics) 就是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对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有效率或有效益的移动和保管进行计划、设施和统管的过程。该过程不仅包括顾客服务、包装、搬运和运输、仓

9、库保管、工厂及仓库选址、库存管理、接受订货、采购、装卸和零部件供应,而且还提供退货业务、废弃物回收处理和需求预测等服务活动。,第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是供应链物流(Supply Chain Logistics)阶段。该阶段具有以下几个新特征:1.在新经济环境下,物流与供应链联系在一起,物流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使得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乃至终端客户结合成一个同步反应的系统,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实现了有机集成;3.物流已成为供应链的有机组成部分;4.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演变成了围绕核心企业构成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th

10、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CLM)给出最新的物流定义为: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以满足客户需要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生产地和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正向与反向流动及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过程。,我国物流概念的引进与研究,1979年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并在回国后的报告和研究中直接引用了日本的“物流”一词。我们知道,美国的Physical Distribution 概念是在50年代中期传到日本,它的愿意是“物的分拨”。然而,日本将其译为“物的流通”,由于日本也使用汉字,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他

11、们才将“物的流通”改称为“物流”。所以,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日本的 “物流”词汇也就被我国直接引用过来了。,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和国内相关研究的进展,我国学者对西方的物流理论进行了全面学习和深入研究,也一致认为我国的“物流”概念应该等同于“Logistics”。在2001年4月我国颁布了关于物流的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的定义为: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回收、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明确规定“物流”一词对应的英文为: Logistics)。,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物流定义,1.物流(lo

12、gistics)是为物品及其信息流动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 2.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回收、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GB/T 18354-2001.4.2,“物流”中的两个基本要素,物流是由“物”和“流”两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这两个基本要素以其独立形态存在时,有其一般性的解释,两者结合在一起之后,其解释便有 了 特 定 的 含义,不再完全遵循原来的解释。,“物”的概念,物流中“物”的概念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物质资料。这类物质资料可以是固体的,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的;固体的诸如钢材、水泥;液体的诸如石油

13、、水等;气体的诸如天然气、煤气等。它包含了以固、液、气三种状态存在的全部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物质资料。物流中所指的“物”有 一个重要持点,就是其必须可以发生物理性位 移,而这一位移的参照系是地球。,正 确 理 解 有 关“物”的五个概念,1、物资 2、物料 3、货物 4、商品 5、物品,1.物资,物资在我国专指生产资料,有时也泛指全部物质资料,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其与物流中“物”的区别在于: “物资”中也包含一部分不能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不属于物流学研究的范畴,例如基础建筑设施、土地等。另外,属于物流学研究对象的各种生活资料,又不能包含在作为生产资料理解的“物资”概念之中。,2

14、.物料,生产企业习惯将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其来自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各种废弃物统称为“物料”。,3.货物,交通运输领域将其经营的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另一类是物,除人之外, 凡是“物”都统称为“货物” 。,4.商品,商品与物流学中“物” 的概念是互相包含的。商品中的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也就是商品中凡具有可运动要素及物质实体要素的,都是物流学研究中的“物”。因此,物流学中的“物”有可能是商品,也有可能是非商品。商品实体仅是物流中“物” 的一部分。,5.物品,物品是生产、办公、生活领

15、域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行政、后勤、教育等领域中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在办公、生活领域中则泛指与办公、生活消费有关的所有物件。在这些领域中,物流学中所指的“物” ,就是通常所称的“物品”,“流”的概念,物流学中的“流” ,指的是物理性运动。 “流”的范围可以是空间性的大范围。如在国际、洲际、国内、省际、市际甚至是星际之间,属于中观、宏观、甚至宇宙观的“流” ,也可以是在同一地域、同一环境中的微观运动,属于小范围位移。不同领域中的表现形式为:流通领域中的“流”和生产领域中的“流” 。,在流通领域中,“流”的概念和“

16、流通”的概念。联系在于流通过程中,物的物理性位移常常伴随交换而发生,这种物的物理性位移是最终实现流通中不可缺少的物的转移过程。物流中“流”的一个重点领域就是流通领域。 区别有两点:一是涵盖的领域, “流”不但涵盖流通领域也涵盖生产、生活等领域,凡是有物发生物理性运动的领域,都是“流”的领域。而流通中的“流”从范畴来看只是全部“流”的一个局部;另一个区别是“流通”并不以其整体作为“流”的一部分,而是以其物理性运动的局部构成“流”的一部分。比如说:流通领域中商业活动中的交易、谈判、分配、结算等所谓“商流”活动和贯穿于之间的信息流等,都不能纳入到物理性运动之中。,在生产领域中,物流中的“流”也可以理解为生产 “流程”中物的流动。生产领域中“流程”的概念也是很宽广的,例如,它不仅反映物流运动,也反映技术装备和设备的衔接;还反映管理和调度等问题。因此,生产领域中物的“流”动 ,仅仅是“流程”中的一个局部。,思考:下列哪些是物流设施或设备,哪些不是?,(1),(2),(3),(4),2. 物流的基本职能,(1)包装职能 (2)装卸搬运职能 (3)运输职能 (4)储存保管职能 (5)流通加工职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