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PPT(2011-1)教材课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363514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老保险PPT(2011-1)教材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养老保险PPT(2011-1)教材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养老保险PPT(2011-1)教材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养老保险PPT(2011-1)教材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养老保险PPT(2011-1)教材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老保险PPT(2011-1)教材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保险PPT(2011-1)教材课程(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 老 保 险 pension 文法与经济学院 罗莉 E-mail:,本课程使用教材,公共管理硕士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黄必红 养老金制度,2008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养老金制度的基本要素 第三章 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 公共养老金基金的管理和投资 第五章 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效应 第六章 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概述 第七章 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典型模式 第八章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第九章 职业年金制度 第十章 中国企业年金制度,本教材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章 导论,本章学习要点: 一、几个概念的说明 二、老年保障的方式 三、政府对老年保障的干预,(一)老年和养

2、老 老年:生理标准 达到或超过老年年龄界限,一般将老年年龄的界线定义为60岁或65岁 养老:如何解决老年人的需求问题 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 (二)养老金制度和养老保险 (三)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武汉科技大学,一、几个概念的说明,二、老年保障的方式,(一)家庭养老 通过养育子女来获得老年保障 家庭养老方式与生产方式、家庭组织、文化模式及相应的思想观念紧密相联 (二)社会养老 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源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老年保障 公共养老金制度 职业年金 个人养老储蓄(商业养老保险),思考:家庭养老为何要让位于社会养老,家庭内部的分工-交换模型来分析: 假定一个家庭由一个儿子和一个母

3、亲组成,并且儿子市场工作的时间价值较高,而母亲市场工作的时间价值较低;再假定工作活动是非时间密集型的,而家务劳动是时间密集型的 (1)不确定性对家庭养老制度的影响 (2)交易费用对家庭养老制度的影响 结论:由于家庭养老的不确定性及家庭养老交易成本的扩大,使得家庭养老不能实现家庭效用的最大化,使得这种非正式的养老制度必然让位于正式的养老制度,三、政府对老年保障的干预,(一)干预原因 1、克服个人短视的风险 年轻人很少考虑他们的退休消费需求 2、缺乏有效的储蓄工具 3、保险市场的失灵 信息不对称 风险选择 4、消除不确定性,(二)干预方式 1、提倡家庭养老 2、鼓励个人储蓄 3、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4、4、建立公共养老金制度,三、政府对老年保障的干预,第二章 养老金制度的基本要素,本章学习要点: 第一节 受益方式 第二节 融资办法 第三节 管理主体 第四节 基本模式,第一节 受益方式,一、待遇确定型(DB计划) 雇员退休时的待遇是确定的,一般根据设定的公式计发养老金。通常被表述为“以支定收”。 养老金水平=该职工退休前若干年的平均工资*系数*工作年限,第一节 受益方式,二、缴费确定型(DC计划) 事先确定缴费率,按照这个缴费率筹集养老基金纳入个人账户,到雇员退休时,以其个人账户储存金额决定养老金支付水平,通常被表述为“以收定支”。 养老金水平取决于缴费年限的长短、资金积累的规模及其投资收益的

5、多少,三、两者比较,第一节 受益方式,第二节 融资方式,一、现收现付制 (Pay-as-you-go Model) 1、含义 即根据短期收支平衡原则来筹集养老资金,即本期养老收入仅仅满足本期支出的需要。 2、优点 (1)、管理简便,成本较低 预算期较短 不需要建立个人帐户,第二节 融资方式,(2)、无基金积累风险和保值增值压力 (3)、互助共济功能强 3、缺点 (1)、难以适应人口老龄化 (2)、稳定性较差 (3)、弱化了缴费与收益的关联,第二节 融资方式,二、完全积累制 (Fully Accumulated Model) 1、含义 即根据长期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养老资金,即着眼于未来的支出需要

6、,以预筹积累的方式来筹集资金。 2、优点 (1)、能应对人口老龄化 (2)、具有激励机制 (3)、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第二节 融资方式,3、缺点 (1)、管理复杂 (2)、缺乏互济 (3)、个人账户积累资金面临保值增值的压力,第二节 融资方式,三、部分积累制 (Partial Accumulated Model) 1、含义 在满足现时一定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出一定的储备以适应未来的支出需要。 2、表现形式 (1)以现收现付为基础,但费率较高,且平衡期也较长 (2)统帐结合,2、优点 (1)、互济和自我保障相结合 (2)、在管理上有较大的灵活性 3、缺点 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对制度设计提出了更高

7、的要求,第二节 融资方式,第三节 管理主体,一、公共养老金制度 (一)含义 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的、以工资税(或养老保险费)形式,以现收现付方式筹集资金的、以待遇确定原则进行养老金给付的、实行公共管理的养老制度模式 (二)特点 1、强制性 2、 以工资税的形式筹资 3、大部分采用现收现付制 4、大部分采用待遇确定制,二、私人养老金制度 职业年金:由雇主发起的、由私人管理的,旨在为本单位雇员提供养老待遇的养老金计划。 个人养老储蓄:个人向保险公司购买年金、寿险等养老储蓄产品 三、两者比较,第三节 管理主体,第四节 基本模式,第三章 公共养老金制度概述,本章学习要点: 第一节 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产生

8、与变迁 第二节 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武汉科技大学,第一节 产生与变迁,一、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产生 德国:1889年颁布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建立起强制缴费的公共养老金制度 英国:1908年颁布老年人养老金法案,建立起非缴费、以财富审查为基础的、平均津贴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武汉科技大学,美国: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案,建立起面向有工资收入的工人的缴费型保险制度,以及面向无工资收入的老年人的无缴费的政府扶助制度 二、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发展 英国:贝弗里奇报告 福利国家的摇篮 瑞典:福利国家的橱窗,三、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局部性改革:不改变原制度模式的条件下,通过对一些具体政策措施的调整增收节支 根

9、本性改革:从一种制度模式转换为另一种制度模式 结构性改革:用多支柱的养老体系来代替单一的养老计划,使制度结构逐步由单一制度结构向多层次的制度结构方向发展,四、典型国家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模式 (一)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1、受益范围 全体居民、全体公民、全体雇员、全体就业者 2、筹资机制 (1)以现收现付为主 (2)征缴方式: 有税和费的区别;收缴机构的区别;有综合收缴和单项收缴的区别,(一)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主要内容,3、受益模式 (1)全民平均津贴 只要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相同金额的养老金 (2)家计调查津贴 对收入水平或财产低于一定标准的人给予养老金 (3)就业关联平均津贴 在一定

10、的就业范围内每个人每年获得相同的养老金,或为每一个就业年度提供特定的平均津贴 (4)收入关联津贴 与收入相关联的养老金,(一)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主要内容,4、资金来源 (1)雇员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的社会保险税(费)(又称工薪税) (2)雇主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的社会保险税(费) (3)公共养老金基金的投资收益 (4)政府财政预算 5、基金管理 (1)基金的投资约束 政府投资限制 本国资本市场的制约,(一)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主要内容,(2)基金的投资组合 政府债券是公共养老基金的首要选择 公共养老基金倾向投资于银行存款和政府债券,很少投资于资本市场,(二)典型国家制度模式,德国: 缴费由雇员和雇主

11、各负担一半; 给付水平由“评定工资”决定,具体计算方法:P=1.5%YW,其中,Y:缴费年限; W:评定工资 (1)缴费每满一年,计算工人“评定工资”的1.5个 百分点,如缴40年,即有60个百分点 (2)“评定工资”是工人在缴费期间平均工资与全国缴费者平均工资的比率,乘以现行“统一计算基数”,即: , 其中,R:本人工资与全国平均工资之比; :统一计算基数,(3)现行 “统一计算基数”每年一次,按调整前三年的全国平均工资水平计算 养老金可以表示为:,(二)典型国家制度模式,美国:OASDI 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主要是保证向65岁以上退休者每月支付养老金,这部分属于老年保险(old ag

12、e insurance) 1939年新法律又将范围扩展到退休者的配偶和鳏寡者,扩展的部分属于退休者遗属保险(survivors insurance) 1957年又再次扩大到退休年龄的致残者,这部分属于残疾保险(disability insurance),(二)典型国家制度模式,工薪税是主要筹资手段,工薪税由雇主和雇员各付一半 美国目前实行部分积累制,其筹资机制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完全积累制:1935年-1939年 (2)现收现付制:1939年-1983年 (3)部分积累制:1983年-,(二)典型国家制度模式,美国养老金给付水平以“指数化月平均工资”为基础,具体计算过程 是: (1)先

13、计算“指数化平均工资“ (2) 再根据公式计算“基本保险金” (pia),分三段按不同比例计发养老金。,(二)典型国家制度模式,(二)典型国家制度模式,英国: 英国的公共年金体系主要分成两个部分,即基本年金(BSP basic state pension)和收入关联年金(SERPs State Earnings-Related Pension Scheme ),在年以前,英国是实行单一的基本年金制度;年时,执政工党进行了改革,引进了收入相关年金计划; 此外,英国政府还向贫困的老年人、残疾人和遗属支付经过收入调查的津贴。,(二)典型国家制度模式,瑞典: 瑞典的养老金制度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国民基

14、本年金”,二是“附加年金”。国民基本年金由雇主缴费,雇员不缴费,雇员年满岁,就可以按政府每年统一确定“基数” 的一定比例领取;附加年金即收入关联年金,其保障对象是收入连续年高于规定“基数”者,可以享受附加年金,由雇主缴费,雇员不需缴费,附加年金=收入最多15年的平均年金分基数60% 同时,瑞典还对低收入的老人提供根据经济收入调查而提供的补助年金。,一、改革背景 (一)财务困境 (二)人口老龄化(population aging),第二节 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1、人口老龄化概述,(1)什么是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整个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

15、社会,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1、 人口老龄化概述,(2)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预期寿命提高 出生率下降,2、人口老龄化的影响,(1)制度压力 传统的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崩溃 (2)经济压力养老负担日益沉重 (3)社会服务压力老龄社会的服务需求迅速膨胀,二、 私有化改革,(一)养老保险私有化产生的背景,1、理论背景:新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的失灵,Social Security,Social Security,(一)养老保险私有化产生的背景,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反对国家干预、推崇市场经济,主张私有化,2、社会背景人口老龄化(agi

16、ng of population),Social Security,(二)养老保险私有化的内涵及特征,1、内涵 什么是私有化 Paul starr认为所谓“私有化”只是表明比起以前,私营因素对某事的参与和组织将会更多一些。 什么是养老保险私有化( old-age insurance privatization ),(二)养老保险私有化的内涵及特征,2、特征,Social Security,(1)个人帐户(individual account) 建立个人账户,实现筹资方式由现收现付制向完全积累制的转变 (2)私人管理 建立私营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实现管理方式由政府管理向私人管理的转变,(二)养老保险私有化的内涵及特征,所谓养老保险的私有化,实质上就是建立一个由私人机构管理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划的过程,Social Security,3、结论,(三)养老保险私有化发展的原因,Social 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