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碧峰峡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摘 要:旅游环境容量是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尺度,探讨旅游环境容量对于探讨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碧峰峡风景区为案例进行了旅游环境容量的实证研究,对其资源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容量、设施环境容量和社会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得出其旅游环境日容量 6000 人次/ 日,年容量为 219 万人次/年,住宿环境容量是其旅游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最后提出了碧峰峡旅游环境容量的对策建议关键词:碧峰峡;旅游环境容量;可持续发展;调控Research on the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Bifeng gorge Scenic Spot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Managemen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Xiao YadanTutor: Jing ZhihuiAbstract:Tourism environment carrying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whether tourism environment coordinates with tourism development.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ortance to explore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the travel destination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This article to the Bifeng gorge scenic area as a case of the tourism environment capacity of empirical research, The resources environment capabil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apacity,facilities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nd social facilities environmental capacity was measured.It can be concluded the reception capacity of Bifeng gorge date capacity is 6000 People per day.Bifeng gorge scenic spot can have the capacity of approximately 2190,000 people per year.And accommodation environment capacity is the main limiting factors.Finally proposed the Bifeng gorge tourism environment capacity of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Bifeng gorge;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gulation 21 前言目前,伴随着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旅游景区的环境问题日益突显。
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旅游环境容量是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尺度之一,对于科学地确定风景区的旅游规模,保证风景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碧峰峡是国家AAAA 景区,是四川省开展旅游的重要地区该景区的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游客数量增长势头强劲,但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有限,如果旅游地超载,会导致旅游环境遭受破坏,从而使旅游环境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因此,对碧峰峡在适应旅游发展需要情况下旅游环境容量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进展2.1 国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环境容量的概念最早出现于 1838 年,由比利时生物学家弗胡斯特(P. E. Frost) [2]提出,一开始应用于牧场管理与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相关的游憩环境容量 RCC(Recreation Carrying Capacity)的提法,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当时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呼吁对国家公园的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或饱和点 (Saturation Point)进行研究 [3]直到上世纪 60 年代,由拉佩芝(Lapage) [4]在 1963 年首先阐发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但他没有作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定义。
1964 年,美国学者韦格(Wagar)出版学术专著《具有游憩功能的荒野地的环境容量》 ,他认为旅游环境容量是指一个旅游地能够长期维持资源品质的游客使用量 [5]里蒙(Lim) 和史迪科(GeorgeStankey.H)提出,旅游环境容量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一定的旅游使用水平,又不破坏环境和影响游客体验的利用强度并首次提出应将环境容量分成生物物理容量、社会文化容量、心理容量和管理容量四类进行研究 [6]奥莱利(O’Reilly)认为,旅游环境容量不能仅理解为旅游目的地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量,而应从两方面深入理解:一方面,旅游容量水平要建立在目的地居民在感受负面影响之前所承载的水平上;另一方面,旅游容量是导致旅游流衰退之前的旅游水平,并指出旅游容量包括自然环境容量、经济容量和社会容量 [7] 2.2 国内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国内关于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研究起源于 80 年代1983 年,赵红红在《苏州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初探》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旅游容量问题 [8]此后,刘振礼等就旅游环境容量作了概念上的初步探讨和计算上的尝试 [9]保继刚在 1987 年的《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3一文中,具体分析了颐和园旅游容量的现状并做了相应计算,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了颐和园热点区域的调控措施 [10]。
楚义芳在旅游容量的概念体系、旅游容量量测及其实用研究方向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认为旅游容量是一个概念体系,根据容量的属性可以分为基本容量和非基本容量两大类,后者是前者在时间上的具体化和外延 [11]根据他们的理解,旅游基本容量包括 5 类:旅游心理容量、旅游资源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经济发展容量、旅游地地域社会容量,这 5 类基本容量各有相对应的指标及量测方法自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楚义芳等的研究成果成为国内有关旅游容量研究的基础此后,国内又有大量学者对旅游容量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 [12~17]2.3 对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认识国内外学者在对旅游环境容量长期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纵观旅游环境容量从理论探索到实证研究的各种成果,都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从概念到量化方法的理论体系由于旅游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众多,这就导致了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复杂性,一个简单的数值难以反映旅游环境的具体情况,所以容量的研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3 碧峰峡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3.1 指标体系的选取与建立本文将旅游环境容量划分为旅游资源环境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设施环境容量和旅游社会环境容量四类,在充分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尽可能周全的考虑碧峰峡旅游环境容量各分容纳量领域的具体指标,如表 1 所示。
表 1 碧峰峡旅游环境容量指标体系Table 1.Environmental Capacity Target t System of Bifeng Gorge Scenic Spot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旅游资源环境容量 空间承受能力 可游览面积可游览线路长度时间因素 每日开放时间游人平均游览时间旅游生态环境容量 水体环境容量 水体环境污染物总量人均污水生产量大气环境容量 可游览面积4森林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固体废弃物环境容量 固体废弃物处理水平人均固体废弃物生产量生物环境容量 游览面积游览线路长度旅游设施环境容量 旅游基础设施容量 旅游地对外车次容量供电设施供水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容量 住宿设施餐饮设施旅游社会环境容量 游客心理容量 游客的社会经济背景游客的满意度居民心理容量 对旅游经济的认知水平对旅游社会文化的认知水平对旅游环境的认识水平居民的满意度社会文化容量 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冲击力旅游活动对当地生活方式的改变3.1 研究区概况碧峰峡位于雅安市北 8 公里,景区为两条峡谷,左峡长 7 公里,右峡长 6 公里,呈"V "字形,宽 30-70 米,海拔 700-1971 米,峡壁相对高度 100-200 米。
植被、峡景和瀑布是碧峰峡景区的鲜明特色沿 1.5 米宽的石板路在峡区内环绕旅游,可领略险、奇、秀、幽之原始风貌景区有黄龙峡、天仙桥、天然盆景、千层岩瀑布、白龙潭瀑布、女娲池、滴水栈道等景点 60 多处5图 1 雅 安 碧 峰 峡 Fig 1.Ya'an Bifeng Gorge 3.2 碧峰峡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测算3.2.1 旅游资源环境容量旅游风景区在景观规划设计时为增强观赏效果和其它旅游功能,都会将景区设计划分成复杂多样化的景观模块,一般情况下旅游者可进入的景区模块多为面状或路径状因而可以把计算方法分成面积法和路径法两种在旅游环境容量计算中,人均占有游线长度( 或人均基本占地面积)的取值计算结果影响较大理论上应根据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影响实地调查研究而才能得出,在实际计算时可采用类比法、经验法等方法确定本文参考我国一些山岳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时的取值类型,并根据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中采纳的测算方法及标准,线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道路面积计,为 5~10m 2/人测量公式为: NQ(r) D;M/mQ(r)n其中, 代表日资源容量,单位为人次; 代表游道总长度,单位为 ; 代表Mm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单位为 ; 、 、 的含义同面积估算法。
Dn(r)N面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游览面积计,主要景点为 50~100m 2/人碧峰峡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时人均占有适宜游览长度取值为 10m/人,人均基本占地面积取值为100m2/人测量公式为: NQ(r) D,A/aQ(r)n其中, 代表日资源容量,单位为人; 代表可游览面积,单位为 ; 代表每位A2ma游人应占有的合理游览面积,单位为 ; 代表日周转率(2mD6); 代表年资源容量,单位为人; 代表每年游 完 景 点 所 需 时 间景 点 开 放 时 间 /D nQ(r N可游览时间图 2 碧峰峡风景区旅游线路Fig 2.The tourism in Bifeng Gorge Scenic Spot 表 2 碧峰峡风景区旅游资源环境容量Table 2..Room Tourism Environment Bearing Capacity in Bifeng Gorg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