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 巴 河 县 概 况一、基本概况1、地理地貌:哈巴河县地处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边缘,距乌鲁木齐市 673 公里,东南分别与布尔津县、吉木乃县为邻,西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两国接壤,有中哈交界的阿黑吐别克口岸位于东经 85°31 ′— 87°09′,北纬 47°38′— 49°09′县境南北长 168公里,东西宽 9 —100 公里,行政区域面积为 818056.93 公顷地貌特征是山区多,平原少,山地位于县北部,在海拔 1200 米以上,最高峰沙刚拉山达 3396 米;丘陵位于县境中部,是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平原位于县南部,海拔 600 米以下,北部为冲积--洪积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较好,水源丰富,是哈巴河县的主要农业区2、气候条件:哈巴河县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纬度较高,属大陆性北温带寒冷气候区,其特点:四季不明,春旱多大风,夏短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空气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日照丰富,温差较大,随纬度高低垂直地带性气候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3.8℃,年降水量 395.7 毫米,全年日照 2923.3 小时,无霜期 146 天,年平均风速 3.1 米/秒 3、行政区与人口:哈巴河县下辖六乡一镇(含铁热克提乡),113 个行政村。
境内有兵团一八五团场全县 2010 年总人口 8.66万人,由 21 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 5.25 万人,占总人口的60.6%,汉族人口为 2.63 万人,占 总人口的 30.36%非农业人口3.07 万人,占总人口的 35.45%二、自然资源1、土地和矿产资源: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显示,哈巴河县辖区面积 818056.93 公顷,其中耕地面积 37373.18 公顷,园地面积 0.43 公顷,林地面积 132191.48 公顷,草地面积 548184.98 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 3900.52 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 2260.7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 9981.21 公顷,其他土地面积84164.35 公顷县城北部约 5000 平方公里的丘陵区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蕴藏区之一,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国家级大型富铜矿——阿舍勒铜矿就座落在这里2、林业资源:县境内有森林面积 367.1 万亩,其中平原林地面积 260.6 万亩,山区森林面积 106.5 万亩森林覆盖率为 23.35% 3、水利和水产资源:县域水域面积 175.2 平方公里,地面径流主要有额尔齐斯河、哈巴河、别列孜河、阿拉克别克河,年均径流量 116 亿立方米,干流总长达 433 公里;阿拉克别克河为我国与哈萨克斯坦边界河。
现有河面、河泽、坑塘面 积六万余亩鱼种属额尔齐斯河区鱼类,耐寒力强,肉味鲜美,含脂肪量高,经济价值高4、野生动植物资源:野生动物有:马鹿、黄羊、狐狸、紫貂、猞猁、水獭等;禽鸟类有:大雁、雪鸡、天鹅、松鸡等;蛇类有:草原蝰、极北蝰、腹蛇等,县内植物种类繁多,有各种中药材 218 种5、旅游资源:哈巴河县山区松林密布,冰川众多自然风光融汇了欧亚特色及奇异的民族风情别具特色,人文景观五彩纷呈,有白桦林、白沙湖、鸣沙山、齐也村镜泉、哈龙沟怪石、那仁夏牧场等旅游景点三、经济发展2010 年,初步核算实现生产总值 26.5 亿元,同比增长10.3%一、二、三 产 分别完成增加值 4.9 亿元、17.1 亿元和 4.3 亿元,一产增长 8%、二产增长 12.7%、三产增长 4.5%2010 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30002.3 万元,同比增长 13.4%;固定资产投资 145096 万元,同比增长 44.1%;地方财政收入 30042 万元,同比增长 26.6%,财政支出 93790 万元,同比增长 36.2%12 月末银行存款年末余额 14.4 亿元,同比增长 35.3%,银行贷款年末余额6 亿元,同比增长 22.7%。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5587 元,同比增长8.7%;年末牲畜存栏 39.62 万头(只),同比增长 4.4%;粮食总产量8.64 万吨,同比增长 99.3%主要工 业产品产量:发电量 9075 万千瓦小时,同比下降 32.2%;供热量 65.79 万百万千焦,同比增长15.6%; 生 产黄金 826.98 千克,同比下降 2.4%哈巴河县统计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