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案 部编版(配套课件+练习)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1329575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案 部编版(配套课件+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案 部编版(配套课件+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案 部编版(配套课件+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案 部编版(配套课件+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案 部编版(配套课件+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案 部编版(配套课件+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案 部编版(配套课件+练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丁香结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缀满、幽雅、笨拙、单薄、模糊”等词语。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教学重点: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缀满、幽雅、笨拙、单薄、模糊”等词语。教学难点: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图片梅花、菊花、牡丹等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

2、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傲岸长青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课丁香图片】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2.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板书:丁香结)知识链接: 丁香:为木犀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古代诗人多以丁香写愁。因为丁香花多成簇开放,好似结。称之为“丁结,百结花”。 3.介绍作者。【课件出示3】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

3、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中篇小说三生石。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第一行生字 (课件出示) zhu yu y n hn zhu b缀满 幽雅 伏案 浑浊 笨拙 单薄 jn yo li yun hung m衣襟 照耀 花蕾 愁怨 恍然 模糊 (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

4、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借助拼音,自由小声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不添字、不掉字,读时注意生字中的翘舌音、后鼻音和多音字“薄、模、参、差”的读法.薄:b薄荷 bo薄饼 b单薄模:m一模一样 m模特参:cn 参差 shn人参 cn参加差:c参差 ch时差 chi出差 ch差劲3.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并造句。【幽雅】:幽静而雅致。造句:这景色充满着田园味,幽雅恬静,秀美如画。【笨拙】: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的、动作难看的。造句:大熊猫那笨拙的动作又滑稽又可爱。【单薄】:指身体瘦弱;不强壮。造句:他头发乌黑,脸色红润,身体颀长,但很单薄.【愁怨】:忧愁怨恨。造句:

5、笛中已自多愁怨,雨里因谁有泪痕。二、生字书写出示生字:缀、幽、雅、案、拙、薄、糊、蕾、襟、恍、怨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缀、幽、雅、案、拙、薄、糊、蕾、襟、恍、怨”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缀 zhu结构:左右部首:纟组词:点缀 缀满造句:夜幕降临,幽蓝幽蓝的天空中点缀着无数的小星星。幽 yu结构:半包围部首:幺 组词:幽雅 幽静造句:这景色充满着田园味,幽雅恬静,秀美如画。 雅y结构:左右部首:牙 组词:幽雅 雅致造句:客厅布置得十分雅致。 案 n结构:上下部首:木组词:伏案 案件造句:虽然已经是夜深人静,但爸爸仍在伏案攻读。 拙 zhu结构:左右部首:扌组词:笨拙 拙劣 造句:大

6、熊猫那笨拙的动作又滑稽又可爱。薄 b结构:上下部首:艹组词:单薄 薄草造句:他头发乌黑,脸色红润,身体颀长,但很单薄。 糊 h结构:左中右部首:米组词:模糊 黑糊糊造句:字迹在他眼前变得模模糊糊。 蕾 li结构:上下部首:艹 组词:花蕾 芭蕾造句:姐姐是一名芭蕾舞演员、 襟 jn结构:左右部首:衤组词:衣襟 连襟造句:汉服的衣襟很漂亮。恍 hung结构:左右部首:忄组词:恍恍惚惚 恍然大悟造句:当老师把问题答案公布出来时,他才恍然大悟。怨yun结构:上下部首:心组词:愁怨 埋怨造句:笛中已自多愁怨,雨里因谁有泪痕。(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

7、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你们掌握的可真不错,那同学们齐声朗读我们的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分为几部分?4、 理清层次,分段 1.边读边想,每一部分写了什么?【出示课件】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描

8、写了丁香花。(主体写丁香花样貌。)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浮想联翩描写了丁香花。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意义深远,告诉了读者要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主体写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同学们齐读一下。2.整体感知内容。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丁香结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感悟到了生命需要“结”

9、,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课堂小结: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丁香花的形象,丰富了丁香花的内涵,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的可爱的丁香花。课堂练习1.读拼音,写字词。 bnzhu dnb zhoyo fnchuyun hungrn mhu hnzhu2、 古诗默写填空。 (1)_,同向春风各自愁。(2)青鸟不传云外信,_。参考答案:1.笨拙 单薄 照耀 伏案 愁怨 恍然 模糊 浑浊2.(1)芭蕉不展丁香结(2)丁香空结雨中愁板书设计:丁香结缀、幽、雅、案、拙薄、糊、蕾、襟、恍、怨教学反思:语文课就是应该始终围绕语文学习的目标识字、写

10、字、朗读等,始终运用语文学习的手段,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语文的味道。 对词语的理解这一部分,我提示了一些方法,在具体的语言情况中理解,通过比较进行理解,用词语说话等多种方法理解,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选择。词语的理解是学习语文的重点,逐步引导学生自己体会词语的意思,通过慢慢引导,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第2课 丁香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运用“从内容到思想”的学习方法阅读课文。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教学重点: 在

11、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教学难点: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初步领略了丁香花的美丽,我们不禁喜欢上了那一簇簇可爱的花儿。接下来,作者又赋予丁香花什么样的情感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丁香结。板书:丁香结讲授新课:一、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吗?学生总结,老师概括:赏花、悟花课文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丁香花”来写的,丁香花一直是作者心中的“花”,接下来请走进“赏花”感受一下花的美,体会一下丁香花的独特魅力。二、学习“赏花”,发挥想象,体会花的美丽。1.城

12、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1)“星星般的”用比喻写出丁香花的小、可爱,就如同星星一般顽皮,真惹人喜爱!(2)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丁香花呈现的样貌,“探”“窥”两个动词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的体态娇小,姿态动人。)(3) “雪白”作者从色彩(雪白)描写了丁香花。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2.仿写: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拟人)示例:天空中的星星眼睛一眨一眨

13、的。3.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你从这句中,能知道什么?(丁香花的颜色、气味。)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丁香花独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说一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因丁香而带来的欢愉。4.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檐前积雪”“莹白”指的是什么?(丁香花。)“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了什么?(说明香气非常浓郁。)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避免反复提到“丁香”带来的重复。能够更鲜明更直观地突出丁香的特点:色白且纯净、轻柔、给人眼前一亮。5. 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1)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单个的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到一起就形成许多簇,使整棵树耀眼夺目。)(2)“照耀”既写出了花白的如雪如月,似有光辉晕出,又写了花对人的影响,花和人相依相伴。6.思考: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